Opencv - python快速入门
Opencv - python
文章目录
1. 图像的IO操作
1.1 读取图像
1.API
cv.imread()
参数:
-
要读取的图像
-
读取方式的标志
-
cv.IMREAD*COLOR:以彩色模式加载图像,任何图像的透明度都将被忽略。这是默认参数。
-
cv.IMREAD*GRAYSCALE:以灰度模式加载图像
-
cv.IMREAD_UNCHANGED:包括alpha通道的加载图像模式。
可以使用1、0或者-1来替代上面三个标志
-
-
参考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 以灰度图的形式读取图像 img = cv.imread('messi5.jpg',0)
注意:如果加载的路径有错误,不会报错,会返回一个None值
1.2显示图像
1 . API
cv.imshow()
参数:
- 显示图像的窗口名称,以字符串类型表示
- 要加载的图像
注意:在调用显示图像的API后,要调用cv.waitKey()给图像绘制留下时间,否则窗口会出现无响应情况,并且图像无法显示出来。
另外我们也可使用matplotlib对图像进行展示。
-
参考代码
# opencv中显示 cv.imshow('image',img) cv.waitKey(0) # matplotlib中展示 plt.imshow(img[:,:,::-1])
1.3 保存图像
-
API
cv.imwrite()
参数:
- 文件名,要保存在哪里
- 要保存的图像
-
参考代码
cv.imwrite('messigray.png',img)
1.4 总结
我们通过加载灰度图像,显示图像,如果按’s’并退出则保存图像,或者按ESC键直接退出而不保存。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1 读取图像 img = cv.imread('messi5.jpg',0) # 2 显示图像 # 2.1 利用opencv展示图像 cv.imshow('image',img) # 2.2 在matplotplotlib中展示图像 plt.imshow(img[:,:,::-1]) plt.title('匹配结果'), plt.xticks([]), plt.yticks([]) plt.show() k = cv.waitKey(0) # 3 保存图像 cv.imwrite('messigray.png',img)
2 绘制几何图形
2.1 绘制直线
cv.line(img,start,end,color,thickness)
参数:
- img:要绘制直线的图像
- Start,end: 直线的起点和终点
- color: 线条的颜色
- Thickness: 线条宽度
2.2 绘制圆形
cv.circle(img,centerpoint, r, color, thickness)
参数:
- img:要绘制圆形的图像
- Centerpoint, r: 圆心和半径
- color: 线条的颜色
- Thickness: 线条宽度,为-1时生成闭合图案并填充颜色
2.3 绘制矩形
cv.rectangle(img,leftupper,rightdown,color,thickness)
参数:
- img:要绘制矩形的图像
- Leftupper, rightdown: 矩形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坐标
- color: 线条的颜色
- Thickness: 线条宽度
2.4 向图像中添加文字
cv.putText(img,text,station, font, fontsize,color,thickness,cv.LINE_AA)
参数:
- img: 图像
- text:要写入的文本数据
- station:文本的放置位置
- font:字体
- Fontsize :字体大小
2.5 效果展示
我们生成一个全黑的图像,然后在里面绘制图像并添加文字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1 创建一个空白的图像
img = np.zeros((512,512,3), np.uint8)
# 2 绘制图形
cv.line(img,(0,0),(511,511),(255,0,0),5)
cv.rectangle(img,(384,0),(510,128),(0,255,0),3)
cv.circle(img,(447,63), 63, (0,0,255), -1)
font = cv.FONT_HERSHEY_SIMPLEX
cv.putText(img,'OpenCV',(10,500), font, 4,(255,255,255),2,cv.LINE_AA)
# 3 图像展示
plt.imshow(img[:,:,::-1])
plt.title('匹配结果'), plt.xticks([]), plt.yticks([])
plt.show()
3. 图像属性操作
3.1获取并修改图像中的像素点
我们可以通过行和列的坐标值获取该像素点的像素值。对于BGR图像,它返回一个蓝,绿,红值的数组。对于灰度图像,仅返回相应的强度值。使用相同的方法对像素值进行修改。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img = cv.imread('messi5.jpg')
# 获取某个像素点的值
px = img[100,100]
# 仅获取蓝色通道的强度值
blue = img[100,100,0]
# 修改某个位置的像素值
img[100,100] = [255,255,255]
3.2 获取图像的属性
图像属性包括行数,列数和通道数,图像数据类型,像素数等。
3.3 图像通道的拆分与合并
有时需要在B,G,R通道图像上单独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BGR图像分割为单个通道。或者在其他情况下,可能需要将这些单独的通道合并到BGR图像。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完成。
# 通道拆分
b,g,r = cv.split(img)
# 通道合并
img = cv.merge((b,g,r))
3.4 色彩空间的改变
OpenCV中有150多种颜色空间转换方法。最广泛使用的转换方法有两种,BGR↔Gray和BGR↔HSV。
API:
cv.cvtColor(input_image,flag)
参数:
- input_image: 进行颜色空间转换的图像
- flag: 转换类型
- cv.COLOR_BGR2GRAY : BGR↔Gray
- cv.COLOR_BGR2HSV: BGR→HSV
总结:
-
图像IO操作的API:
cv.imread(): 读取图像
cv.imshow():显示图像
cv.imwrite(): 保存图像
-
在图像上绘制几何图像
cv.line(): 绘制直线
cv.circle(): 绘制圆形
cv.rectangle(): 绘制矩形
cv.putText(): 在图像上添加文字
-
直接使用行列索引获取图像中的像素并进行修改
-
图像的属性
-
拆分通道:cv.split()
通道合并:cv.merge()
-
色彩空间的改变
cv.cvtColor(input_image,flag)
4. 算数操作
学习目标
- 了解图像的加法、混合操作
4.1 图像的加法
你可以使用OpenCV的cv.add()函数把两幅图像相加,或者可以简单地通过numpy操作添加两个图像,如res = img1 + img2。两个图像应该具有相同的大小和类型,或者第二个图像可以是标量值。
注意:OpenCV加法和Numpy加法之间存在差异。OpenCV的加法是饱和操作,而Numpy添加是模运算。
参考以下代码:
>>> x = np.uint8([250])
>>> y = np.uint8([10])
>>> print( cv.add(x,y) ) # 250+10 = 260 => 255
[[255]]
>>> print( x+y ) # 250+10 = 260 % 256 = 4
[4]
这种差别在你对两幅图像进行加法时会更加明显。OpenCV 的结果会更好一点。所以我们尽量使用 OpenCV 中的函数。
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1 读取图像
img1 = cv.imread("view.jpg")
img2 = cv.imread("rain.jpg")
# 2 加法操作
img3 = cv.add(img1,img2) # cv中的加法
img4 = img1+img2 # 直接相加
# 3 图像显示
fig,axes=plt.subplots(nrows=1,ncols=2,figsize=(10,8),dpi=100)
axes[0].imshow(img3[:,:,::-1])
axes[0].set_title("cv中的加法")
axes[1].imshow(img4[:,:,::-1])
axes[1].set_title("直接相加")
plt.show()
4.2 图像的混合
这其实也是加法,但是不同的是两幅图像的权重不同,这就会给人一种混合或者透明的感觉。图像混合的计算公式如下:
g(x) = (1−α)f0(x) + αf1(x)
通过修改 α 的值(0 → 1),可以实现非常炫酷的混合。
现在我们把两幅图混合在一起。第一幅图的权重是0.7,第二幅图的权重是0.3。函数**cv2.addWeighted()**可以按下面的公式对图片进行混合操作。
dst = α⋅img1 + β⋅img2 + γ
这里γ取为零。
addWeighted()
参考以下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1 读取图像
img1 = cv.imread("view.jpg")
img2 = cv.imread("rain.jpg")
# 2 图像混合
img3 = cv.addWeighted(img1,0.7,img2,0.3,0)
# 3 图像显示
plt.figure(figsize=(8,8))
plt.imshow(img3[:,:,::-1])
plt.show()
总结
-
图像加法:将两幅图像加载一起
cv.add()
-
图像的混合:将两幅图像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混合
cv.addweight()
注意:这里都要求两幅图像是相同大小的。
5. 图像处理
- 图像的几何变换
- 图像的形态学转换
- 图像的平滑方法
- 直方图的方法
- 边缘检测的方法
- 模板匹配和霍夫变换的应用
5.1 图像几何变换
5.1.1 图像缩放
缩放是对图像的大小进行调整,即使图像放大或缩小。
-
API
cv2.resize(src,dsize,fx=0,fy=0,interpolation=cv2.INTER_LINEAR)
参数:
-
src : 输入图像
-
dsize: 绝对尺寸,直接指定调整后图像的大小
-
fx,fy: 相对尺寸,将dsize设置为None,然后将fx和fy设置为比例因子即可
-
interpolation:插值方法,
-
-
import cv2 as cv # 1. 读取图片 img1 = cv.imread("./image/dog.jpeg") # 2.图像缩放 # 2.1 绝对尺寸 rows,cols = img1.shape[:2] res = cv.resize(img1,(2*cols,2*rows),interpolation=cv.INTER_CUBIC) # 2.2 相对尺寸 res1 = cv.resize(img1,None,fx=0.5,fy=0.5) # 3 图像显示 # 3.1 使用opencv显示图像(不推荐) cv.imshow("orignal",img1) cv.imshow("enlarge",res) cv.imshow("shrink)",res1) cv.waitKey(0) # 3.2 使用matplotlib显示图像 fig,axes=plt.subplots(nrows=1,ncols=3,figsize=(10,8),dpi=100) axes[0].imshow(res[:,:,::-1]) axes[0].set_title("绝对尺度(放大)") axes[1].imshow(img1[:,:,::-1]) axes[1].set_title("原图") axes[2].imshow(res1[:,:,::-1]) axes[2].set_title("相对尺度(缩小)") plt.show()
5.1.2 图像平移
图像平移将图像按照指定方向和距离,移动到相应的位置。
- API
cv.warpAffine(img,M,dsize)
参数:
-
img: 输入图像
-
M: 2*∗3移动矩阵
注意:将MM设置为np.float32类型的Numpy数组。
-
dsize: 输出图像的大小
注意:输出图像的大小,它应该是(宽度,高度)的形式。请记住,width=列数,height=行数。
-
示例
需求是将图像的像素点移动(50,100)的距离: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1. 读取图像
img1 = cv.imread("./image/image2.jpg")
# 2. 图像平移
rows,cols = img1.shape[:2]
M = M = np.float32([[1,0,100],[0,1,50]])# 平移矩阵
dst = cv.warpAffine(img1,M,(cols,rows))
# 3. 图像显示
fig,axes=plt.subplots(nrows=1,ncols=2,figsize=(10,8),dpi=100)
axes[0].imshow(img1[:,:,::-1])
axes[0].set_title("原图")
axes[1].imshow(dst[:,:,::-1])
axes[1].set_title("平移后结果")
plt.show()
5.3 图像旋转
-
API
cv2.getRotationMatrix2D(center, angle, scale)
参数:
- center:旋转中心
- angle:旋转角度
- scale:缩放比例
返回:
-
M:旋转矩阵
调用cv.warpAffine完成图像的旋转
-
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1 读取图像 img = cv.imread("./image/image2.jpg") # 2 图像旋转 rows,cols = img.shape[:2] # 2.1 生成旋转矩阵 M = cv.getRotationMatrix2D((cols/2,rows/2),90,1) # 2.2 进行旋转变换 dst = cv.warpAffine(img,M,(cols,rows)) # 3 图像展示 fig,axes=plt.subplots(nrows=1,ncols=2,figsize=(10,8),dpi=100) axes[0].imshow(img1[:,:,::-1]) axes[0].set_title("原图") axes[1].imshow(dst[:,:,::-1]) axes[1].set_title("旋转后结果") plt.show()
5.1.3仿射变换
图像的仿射变换涉及到图像的形状位置角度的变化,是深度学习预处理中常到的功能,仿射变换主要是对图像的缩放,旋转,翻转和平移等操作的组合。
那什么是图像的仿射变换,如下图所示,图1中的点1, 2 和 3 与图二中三个点一一映射, 仍然形成三角形, 但形状已经大大改变,通过这样两组三点(感兴趣点)求出仿射变换, 接下来我们就能把仿射变换应用到图像中所有的点中,就完成了图像的仿射变换。
在仿射变换中,原图中所有的平行线在结果图像中同样平行。为了创建这个矩阵我们需要从原图像中找到三个点以及他们在输出图像中的位置。然后cv2.getAffineTransform 会创建一个 2x3 的矩阵,最后这个矩阵会被传给函数 cv2.warpAffine。
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1 图像读取
img = cv.imread("./image/image2.jpg")
# 2 仿射变换
rows,cols = img.shape[:2]
# 2.1 创建变换矩阵
pts1 = np.float32([[50,50],[200,50],[50,200]])
pts2 = np.float32([[100,100],[200,50],[100,250]])
M = cv.getAffineTransform(pts1,pts2)
# 2.2 完成仿射变换
dst = cv.warpAffine(img,M,(cols,rows))
# 3 图像显示
fig,axes=plt.subplots(nrows=1,ncols=2,figsize=(10,8),dpi=100)
axes[0].imshow(img[:,:,::-1])
axes[0].set_title("原图")
axes[1].imshow(dst[:,:,::-1])
axes[1].set_title("仿射后结果")
plt.show()
5.1.4 透射变换
透射变换是视角变化的结果,是指利用透视中心、像点、目标点三点共线的条件,按透视旋转定律使承影面(透视面)绕迹线(透视轴)旋转某一角度,破坏原有的投影光线束,仍能保持承影面上投影几何图形不变的变换。
在opencv中,我们要找到四个点,其中任意三个不共线,然后获取变换矩阵T,再进行透射变换。通过函数cv.getPerspectiveTransform找到变换矩阵,将cv.warpPerspective应用于此3x3变换矩阵。
-
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1 读取图像 img = cv.imread("./image/image2.jpg") # 2 透射变换 rows,cols = img.shape[:2] # 2.1 创建变换矩阵 pts1 = np.float32([[56,65],[368,52],[28,387],[389,390]]) pts2 = np.float32([[100,145],[300,100],[80,290],[310,300]]) T = cv.getPerspectiveTransform(pts1,pts2) # 2.2 进行变换 dst = cv.warpPerspective(img,T,(cols,rows)) # 3 图像显示 fig,axes=plt.subplots(nrows=1,ncols=2,figsize=(10,8),dpi=100) axes[0].imshow(img[:,:,::-1]) axes[0].set_title("原图") axes[1].imshow(dst[:,:,::-1]) axes[1].set_title("透射后结果") plt.show()
5.1.5 图像金字塔
图像金字塔是图像多尺度表达的一种,最主要用于图像的分割,是一种以多分辨率来解释图像的有效但概念简单的结构。
图像金字塔用于机器视觉和图像压缩,一幅图像的金字塔是一系列以金字塔形状排列的分辨率逐步降低,且来源于同一张原始图的图像集合。其通过梯次向下采样获得,直到达到某个终止条件才停止采样。
金字塔的底部是待处理图像的高分辨率表示,而顶部是低分辨率的近似,层级越高,图像越小,分辨率越低。
-
API
cv.pyrUp(img) #对图像进行上采样 cv.pyrDown(img) #对图像进行下采样
-
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1 图像读取 img = cv.imread("./image/image2.jpg") # 2 进行图像采样 up_img = cv.pyrUp(img) # 上采样操作 img_1 = cv.pyrDown(img) # 下采样操作 # 3 图像显示 cv.imshow('enlarge', up_img) cv.imshow('original', img) cv.imshow('shrink', img_1) cv.waitKey(0) cv.destroyAllWindows()
总结
-
图像缩放:对图像进行放大或缩小
cv.resize()
-
图像平移:
指定平移矩阵后,调用cv.warpAffine()平移图像
-
图像旋转:
调用cv.getRotationMatrix2D获取旋转矩阵,然后调用cv.warpAffine()进行旋转
-
仿射变换:
调用cv.getAffineTransform将创建变换矩阵,最后该矩阵将传递给cv.warpAffine()进行变换
-
透射变换:
通过函数cv.getPerspectiveTransform()找到变换矩阵,将cv.warpPerspective()进行投射变换
-
金字塔
图像金字塔是图像多尺度表达的一种,使用的API:
cv.pyrUp(): 向上采样
cv.pyrDown(): 向下采样
5.2 形态学操作
学习目标
- 理解图像的领域,连通性
- 了解不同的形态学操作:腐蚀,膨胀,开闭运算,礼帽 和 黑冒等,及其不同操作之间的关系
连通性
在图像中,最小的单位是像素,每个像素周围有8个邻接像素,常见的邻接关系有3种:4邻接、8邻接和D邻接
- 4邻接:像素p(x,y)的4邻域是:(x+1,y);(x-1,y);(x,y+1);(x,y-1),用N_4§N4(p)表示像素p的4邻接
- D邻接:像素p(x,y)的D邻域是:对角上的点 (x+1,y+1);(x+1,y-1);(x-1,y+1);(x-1,y-1),用N_D§N**D(p)表示像素p的D邻域
- 8邻接:像素p(x,y)的8邻域是: 4邻域的点 + D邻域的点,用N_{8}§N8(p)表示像素p的8邻域
连通性是描述区域和边界的重要概念,两个像素连通的两个必要条件是:
- 两个像素的位置是否相邻
- 两个像素的灰度值是否满足特定的相 似性准则(或者是否相等
根据连通性的定义,有4联通、8联通和m联通三种。
- 4联通:对于具有值VV的像素pp和qq,如果qq在集合N_4§N4(p)中,则称这两个像素是4连通。
- 8联通:对于具有值VV的像素pp和qq,如果qq在集 合N_8§N8(p)中,则称这两个像素是8连通。
5.2.1 腐蚀 和 膨胀
介绍:
-
腐蚀和膨胀是最基本的形态学操作,腐蚀和膨胀都是针对白色部分(高亮部分)而言的。
-
膨胀就是使图像中高亮部分扩张,效果图拥有比原图更大的高亮区域;腐蚀是原图中的高亮区域被蚕食,效果图拥有比原图更小的高亮区域。膨胀是求局部最大值的操作,腐蚀是求局部最小值的操作。
-
腐蚀的作用是消除物体边界点,使目标缩小,可以消除小于结构元素的噪声点。
API:
cv.erode(img,kernel,iterations)
参数:
API:
cv.dilate(img,kernel,iterations)
参数:
- img: 要处理的图像
- kernel: 核结构
- iterations: 腐蚀的次数,默认是1
我们使用一个5*5的卷积核实现腐蚀和膨胀的运算: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1 读取图像
img = cv.imread("./image/image3.png")
# 2 创建核结构
kernel = np.ones((5, 5), np.uint8)
# 3 图像腐蚀和膨胀
erosion = cv.erode(img, kernel) # 腐蚀
dilate = cv.dilate(img,kernel) # 膨胀
# 4 图像展示
fig,axes=plt.subplots(nrows=1,ncols=3,figsize=(10,8),dpi=100)
axes[0].imshow(img)
axes[0].set_title("原图")
axes[1].imshow(erosion)
axes[1].set_title("腐蚀后结果")
axes[2].imshow(dilate)
axes[2].set_title("膨胀后结果")
plt.show()
5.2.2 开 闭 运算
开运算和闭运算是将腐蚀和膨胀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处理。 但这两者并不是可逆的,即先开后闭并不能得到原来的图像。
-
开运算
开运算是先腐蚀后膨胀,其作用是:分离物体,消除小区域。==特点:消除噪点,去除小的干扰块,而不影响原来的图像。==
-
闭运算
闭运算与开运算相反,是先膨胀后腐蚀,作用是消除/“闭合”物体里面的孔洞,特点:可以填充闭合区域。
-
API
cv.morphologyEx(img, op, kernel)
参数:
- img: 要处理的图像
- op: 处理方式:若进行开运算,则设为cv.MORPH_OPEN,若进行闭运算,则设为cv.MORPH_CLOSE
- Kernel: 核结构
-
示例
使用10*10的核结构对卷积进行开闭运算的实现。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1 读取图像 img1 = cv.imread("./image/image5.png") img2 = cv.imread("./image/image6.png") # 2 创建核结构 kernel = np.ones((10, 10), np.uint8) # 3 图像的开闭运算 cvOpen = cv.morphologyEx(img1,cv.MORPH_OPEN,kernel) # 开运算 cvClose = cv.morphologyEx(img2,cv.MORPH_CLOSE,kernel)# 闭运算 # 4 图像展示 fig,axes=plt.subplots(nrows=2,ncols=2,figsize=(10,8)) axes[0,0].imshow(img1) axes[0,0].set_title("原图") axes[0,1].imshow(cvOpen) axes[0,1].set_title("开运算结果") axes[1,0].imshow(img2) axes[1,0].set_title("原图") axes[1,1].imshow(cvClose) axes[1,1].set_title("闭运算结果") plt.show()
5.2.3 礼帽 和 黑帽
-
礼帽运算
原图像与“开运算“的结果图之差。
因为开运算带来的结果是放大了裂缝或者局部低亮度的区域,因此,从原图中减去开运算后的图,得到的效果图突出了比原图轮廓周围的区域更明亮的区域,且这一操作和选择的核的大小相关。
礼帽运算用来分离比邻近点亮一些的斑块。当一幅图像具有大幅的背景的时候,而微小物品比较有规律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顶帽运算进行背景提取。
-
黑帽运算
为”闭运算“的结果图与原图像之差。
帽运算后的效果图突出了比原图轮廓周围的区域更暗的区域,且这一操作和选择的核的大小相关。
黑帽运算用来分离比邻近点暗一些的斑块。
-
API
cv.morphologyEx(img, op, kernel)
参数:
- img: 要处理的图像
- op: 处理方式:
- Kernel: 核结构
-
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1 读取图像
img1 = cv.imread("./image/image5.png")
img2 = cv.imread("./image/image6.png")
# 2 创建核结构
kernel = np.ones((10, 10), np.uint8)
# 3 图像的礼帽和黑帽运算
cvOpen = cv.morphologyEx(img1,cv.MORPH_TOPHAT,kernel) # 礼帽运算
cvClose = cv.morphologyEx(img2,cv.MORPH_BLACKHAT,kernel)# 黑帽运算
# 4 图像显示
fig,axes=plt.subplots(nrows=2,ncols=2,figsize=(10,8))
axes[0,0].imshow(img1)
axes[0,0].set_title("原图")
axes[0,1].imshow(cvOpen)
axes[0,1].set_title("礼帽运算结果")
axes[1,0].imshow(img2)
axes[1,0].set_title("原图")
axes[1,1].imshow(cvClose)
axes[1,1].set_title("黑帽运算结果")
plt.show()
总结
-
连通性 邻接关系:4邻接,8邻接和D邻接
连通性:4连通,8连通和m连通
-
形态学操作
-
腐蚀和膨胀:
腐蚀:求局部最大值
膨胀:求局部最小值
-
开闭运算:
开:先腐蚀后膨胀
闭:先膨胀后腐蚀
-
礼帽和黑帽:
礼帽:原图像与开运算之差
黑帽:闭运算与原图像之差
-
5.3 图像平滑
学习目标
- 了解图像中的噪声类型
- 了解平均滤波,高斯滤波,中值滤波等的内容
- 能够使用滤波器对图像进行处理
图像噪声:
由于图像采集、处理、传输等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噪声的污染,妨碍人们对图像理解及分析处理。常见的图像噪声有高斯噪声、椒盐噪声等。
椒盐噪声
椒盐噪声也称为脉冲噪声,是图像中经常见到的一种噪声,它是一种随机出现的白点或者黑点,可能是亮的区域有黑色像素或是在暗的区域有白色像素(或是两者皆有)。椒盐噪声的成因可能是影像讯号受到突如其来的强烈干扰而产生、类比数位转换器或位元传输错误等。例如失效的感应器导致像素值为最小值,饱和的感应器导致像素值为最大值。
高斯噪声
高斯噪声是指噪声密度函数服从高斯分布的一类噪声。由于高斯噪声在空间和频域中数学上的易处理性,这种噪声(也称为正态噪声)模型经常被用于实践中。
5.3.1 均值滤波
采用均值滤波模板对图像噪声进行滤除。令[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7m7By28n-1637649744832)(https://math.jianshu.com/math?formula=S_%7Bx%20y%7D)] 表示中心在(x, y)点,尺寸为m×n 的矩形子图像窗口的坐标组。
由一个归一化卷积框完成的。它只是用卷积框覆盖区域所有像素的平均值来代替中心元素。
- 均值滤波的优点是算法简单,计算速度较快,缺点是在去噪的同时去除了很多细节部分,将图像变得模糊。
API:
cv.blur(src, ksize, anchor, borderType)
参数:
- src:输入图像
- ksize:卷积核的大小
- anchor:默认值 (-1,-1) ,表示核中心
- borderType:边界类型
示例:
import cv2 as cv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 1 图像读取
img = cv.imread('./image/dogsp.jpeg')
# 2 均值滤波
blur = cv.blur(img,(5,5))
# 3 图像显示
plt.figure(figsize=(10,8),dpi=100)
plt.subplot(121),plt.imshow(img[:,:,::-1]),plt.title('原图')
plt.xticks([]), plt.yticks([])
plt.subplot(122),plt.imshow(blur[:,:,::-1]),plt.title('均值滤波后结果')
plt.xticks([]), plt.yticks([])
plt.show()
5.3.2 高斯滤波
二维高斯是构建高斯滤波器的基础
API:
cv2.GaussianBlur(src,ksize,sigmaX,sigmay,borderType)
参数:
- src: 输入图像
- ksize:高斯卷积核的大小,注意 : 卷积核的宽度和高度都应为奇数,且可以不同
- sigmaX: 水平方向的标准差
- sigmaY: 垂直方向的标准差,默认值为0,表示与sigmaX相同
- borderType:填充边界类型
示例:
import cv2 as cv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 1 图像读取
img = cv.imread('./image/dogGasuss.jpeg')
# 2 高斯滤波
blur = cv.GaussianBlur(img,(3,3),1)
# 3 图像显示
plt.figure(figsize=(10,8),dpi=100)
plt.subplot(121),plt.imshow(img[:,:,::-1]),plt.title('原图')
plt.xticks([]), plt.yticks([])
plt.subplot(122),plt.imshow(blur[:,:,::-1]),plt.title('高斯滤波后结果')
plt.xticks([]), plt.yticks([])
plt.show()
5.3.3 中值滤波
中值滤波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滤波技术,基本思想是用像素点邻域灰度值的中值来代替该像素点的灰度值。
中值滤波对椒盐噪声(salt-and-pepper noise)来说尤其有用,因为它不依赖于邻域内那些与典型值差别很大的值。
API:
cv.medianBlur(src, ksize )
参数:
- src:输入图像
- ksize:卷积核的大小
示例:
import cv2 as cv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 1 图像读取
img = cv.imread('./image/dogsp.jpeg')
# 2 中值滤波
blur = cv.medianBlur(img,5)
# 3 图像展示
plt.figure(figsize=(10,8),dpi=100)
plt.subplot(121),plt.imshow(img[:,:,::-1]),plt.title('原图')
plt.xticks([]), plt.yticks([])
plt.subplot(122),plt.imshow(blur[:,:,::-1]),plt.title('中值滤波后结果')
plt.xticks([]), plt.yticks([])
plt.show()
总结
-
图像噪声
- 椒盐噪声:图像中随机出现的白点或者黑点
- 高斯噪声:噪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正态分布
-
图像平滑
-
均值滤波:算法简单,计算速度快,在去噪的同时去除了很多细节部分,将图像变得模糊
cv.blur()
-
高斯滤波: 去除高斯噪声
cv.GaussianBlur()
-
中值滤波: 去除椒盐噪声
cv.medianBlur()
-
5.4 直方图
学习目标
- 掌握图像的直方图计算和显示
- 了解掩膜的应用
- 熟悉直方图均衡化,了解自适应均衡化
原理:
直方图是对数据进行统计的一种方法,并且将统计值组织到一系列实现定义好的 bin 当中。其中, bin 为直方图中经常用到的一个概念,可以译为 “直条” 或 “组距”,其数值是从数据中计算出的特征统计量,这些数据可以是诸如梯度、方向、色彩或任何其他特征。
图像直方图(Image Histogram)是用以表示数字图像中亮度分布的直方图,标绘了图像中每个亮度值的像素个数。这种直方图中,横坐标的左侧为较暗的区域,而右侧为较亮的区域。因此一张较暗图片的直方图中的数据多集中于左侧和中间部分,而整体明亮、只有少量阴影的图像则相反。
直方图的一些术语和细节:
- dims:需要统计的特征数目。在上例中,dims = 1 ,因为仅仅统计了灰度值。
- bins:每个特征空间子区段的数目,可译为 “直条” 或 “组距”,在上例中, bins = 16。
- range:要统计特征的取值范围。在上例中,range = [0, 255]。
直方图的意义:
- 直方图是图像中像素强度分布的图形表达方式。
- 它统计了每一个强度值所具有的像素个数。
- 不同的图像的直方图可能是相同的
5.4.1 直方图的计算和绘制
我们使用OpenCV中的方法统计直方图,并使用matplotlib将其绘制出来。
API:
cv2.calcHist(images,channels,mask,histSize,ranges[,hist[,accumulate]])
参数:
- images: 原图像。当传入函数时应该用中括号 [] 括起来,例如:[img]。
- channels: 如果输入图像是灰度图,它的值就是 [0];如果是彩色图像的话,传入的参数可以是 [0],[1],[2] 它们分别对应着通道 B,G,R。
- mask: 掩模图像。要统计整幅图像的直方图就把它设为 None。但是如果你想统计图像某一部分的直方图的话,你就需要制作一个掩模图像,并使用它。(后边有例子)
- histSize:BIN 的数目。也应该用中括号括起来,例如:[256]。
- ranges: 像素值范围,通常为 [0,256]
示例:
如下图,绘制相应的直方图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 1 直接以灰度图的方式读入
img = cv.imread('./image/cat.jpeg',0)
# 2 统计灰度图
histr = cv.calcHist([img],[0],None,[256],[0,256])
# 3 绘制灰度图
plt.figure(figsize=(10,6),dpi=100)
plt.plot(histr)
plt.grid()
plt.show()
5.4.2 掩膜的应用
掩膜是用选定的图像、图形或物体,对要处理的图像进行遮挡,来控制图像 处理的区域。
在数字图像处理中,我们通常使用二维矩阵数组进行掩膜。掩膜是由0和1组成一个二进制图像,利用该掩膜图像要处理的图像进行掩膜,其中1值的区域被处理,0 值区域被屏蔽,不会处理。
掩膜的主要用途是:
- 提取感兴趣区域:用预先制作的感兴趣区掩模与待处理图像进行”与“操作,得到感兴趣区图像,感兴趣区内图像值保持不变,而区外图像值都为0。
- 屏蔽作用:用掩模对图像上某些区域作屏蔽,使其不参加处理或不参加处理参数的计算,或仅对屏蔽区作处理或统计。
- 结构特征提取:用相似性变量或图像匹配方法检测和提取图像中与掩模相似的结构特征。
- 特殊形状图像制作
掩膜在遥感影像处理中使用较多,当提取道路或者河流,或者房屋时,通过一个掩膜矩阵来对图像进行像素过滤,然后将我们需要的地物或者标志突出显示出来。
我们使用**cv.calcHist()**来查找完整图像的直方图。 如果要查找图像某些区域的直方图,该怎么办? 只需在要查找直方图的区域上创建一个白色的掩膜图像,否则创建黑色, 然后将其作为掩码mask传递即可。
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 1. 直接以灰度图的方式读入
img = cv.imread('./image/cat.jpeg',0)
# 2. 创建蒙版
mask = np.zeros(img.shape[:2], np.uint8)
mask[400:650, 200:500] = 255
# 3.掩模
masked_img = cv.bitwise_and(img,img,mask = mask)
# 4. 统计掩膜后图像的灰度图
mask_histr = cv.calcHist([img],[0],mask,[256],[1,256])
# 5. 图像展示
fig,axes=plt.subplots(nrows=2,ncols=2,figsize=(10,8))
axes[0,0].imshow(img,cmap=plt.cm.gray)
axes[0,0].set_title("原图")
axes[0,1].imshow(mask,cmap=plt.cm.gray)
axes[0,1].set_title("蒙版数据")
axes[1,0].imshow(masked_img,cmap=plt.cm.gray)
axes[1,0].set_title("掩膜后数据")
axes[1,1].plot(mask_histr)
axes[1,1].grid()
axes[1,1].set_title("灰度直方图")
plt.show()
5.4.3 直方图均匀化
原理:
-
直方图均衡化”是把原始图像的灰度直方图从比较集中的某个灰度区间变成在更广泛灰度范围内的分布。直方图均衡化就是对图像进行非线性拉伸,重新分配图像像素值,使一定灰度范围内的像素数量大致相同。
-
这种方法提高图像整体的对比度,特别是有用数据的像素值分布比较接近时,在X光图像中使用广泛,可以提高骨架结构的显示,另外在曝光过度或不足的图像中可以更好的突出细节。
使用opencv进行直方图统计时,使用的是:
API:
dst = cv.equalizeHist(img)
参数:
- img: 灰度图像
返回:
- dst : 均衡化后的结果
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 1. 直接以灰度图的方式读入
img = cv.imread('./image/cat.jpeg',0)
# 2. 均衡化处理
dst = cv.equalizeHist(img)
# 3. 结果展示
fig,axes=plt.subplots(nrows=2,ncols=2,figsize=(10,8),dpi=100)
axes[0].imshow(img,cmap=plt.cm.gray)
axes[0].set_title("原图")
axes[1].imshow(dst,cmap=plt.cm.gray)
axes[1].set_title("均衡化后结果")
plt.show()
5.4.3.1 自适应的直方图均匀化
上述的直方图均衡,我们考虑的是图像的全局对比度。 的确在进行完直方图均衡化之后,图片背景的对比度被改变了,在猫腿这里太暗,我们丢失了很多信息,所以在许多情况下,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如下图所示,对比下两幅图像中雕像的画面,由于太亮我们丢失了很多信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使用自适应的直方图均衡化。 此时, 整幅图像会被分成很多小块,这些小块被称为“tiles”(在 OpenCV 中 tiles 的 大小默认是 8x8),然后再对每一个小块分别进行直方图均衡化。 所以在每一个的区域中, 直方图会集中在某一个小的区域中)。如果有噪声的话,噪声会被放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要使用对比度限制。对于每个小块来说,如果直方图中的 bin 超过对比度的上限的话,就把 其中的像素点均匀分散到其他 bins 中,然后在进行直方图均衡化。
API:
cv.createCLAHE(clipLimit, tileGridSize)
参数:
- clipLimit: 对比度限制,默认是40
- tileGridSize: 分块的大小,默认为8*88∗8
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 1. 以灰度图形式读取图像
img = cv.imread('./image/cat.jpeg',0)
# 2. 创建一个自适应均衡化的对象,并应用于图像
clahe = cv.createCLAHE(clipLimit=2.0, tileGridSize=(8,8))
cl1 = clahe.apply(img)
# 3. 图像展示
fig,axes=plt.subplots(nrows=1,ncols=2,figsize=(10,8),dpi=100)
axes[0].imshow(img,cmap=plt.cm.gray)
axes[0].set_title("原图")
axes[1].imshow(cl1,cmap=plt.cm.gray)
axes[1].set_title("自适应均衡化后的结果")
plt.show()
总结
-
灰度直方图:
- 直方图是图像中像素强度分布的图形表达方式。
- 它统计了每一个强度值所具有的像素个数。
- 不同的图像的直方图可能是相同的
cv.calcHist(images,channels,mask,histSize,ranges [,hist [,accumulate]])
-
掩膜
创建蒙版,透过mask进行传递,可获取感兴趣区域的直方图
-
直方图均衡化:增强图像对比度的一种方法
cv.equalizeHist(): 输入是灰度图像,输出是直方图均衡图像
-
自适应的直方图均衡
将整幅图像分成很多小块,然后再对每一个小块分别进行直方图均衡化,最后进行拼接
clahe = cv.createCLAHE(clipLimit, tileGridSize)
5.5 边缘检测
学习目标
-
了解Sobel算子,Scharr算子和拉普拉斯算子
掌握canny边缘检测的原理及应用
-
边缘检测是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中的基本问题,边缘检测的目的是标识数字图像中亮度变化明显的点。图像属性中的显著变化通常反映了属性的重要事件和变化。
图像边缘检测大幅度地减少了数据量,并且剔除了可以认为不相关的信息,保留了图像重要的结构属性。有许多方法用于边缘检测,它们的绝大部分可以划分为两类:基于搜索和基于零穿越。
- 基于搜索:通过寻找图像一阶导数中的最大值来检测边界,然后利用计算结果估计边缘的局部方向,通常采用梯度的方向,并利用此方向找到局部梯度模的最大值,代表算法是Sobel算子和Scharr算子。
5.5.1 Sobel算子
Sobel边缘检测算法比较简单,实际应用中效率比canny边缘检测效率要高,但是边缘不如Canny检测的准确,但是很多实际应用的场合,sobel边缘却是首选,Sobel算子是高斯平滑与微分操作的结合体,所以其抗噪声能力很强,用途较多。尤其是效率要求较高,而对细纹理不太关心的时候。
利用OpenCV进行sobel边缘检测的API是:
Sobel_x_or_y = cv2.Sobel(src, ddepth, dx, dy, dst, ksize, scale, delta, borderType)
参数:
-
src:传入的图像
-
ddepth: 图像的深度
-
dx和dy: 指求导的阶数,0表示这个方向上没有求导,取值为0、1。
-
ksize: 是Sobel算子的大小,即卷积核的大小,必须为奇数1、3、5、7,默认为3。
注意:如果ksize=-1,就演变成为3x3的Scharr算子。
-
scale:缩放导数的比例常数,默认情况为没有伸缩系数。
-
borderType:图像边界的模式,默认值为cv2.BORDER_DEFAULT。
Sobel函数求完导数后会有负值,还有会大于255的值。而原图像是uint8,即8位无符号数,所以Sobel建立的图像位数不够,会有截断。因此要使用16位有符号的数据类型,即cv2.CV_16S。处理完图像后,再使用cv2.convertScaleAbs()函数将其转回原来的uint8格式,否则图像无法显示。
Sobel算子是在两个方向计算的,最后还需要用cv2.addWeighted( )函数将其组合起来
Scale_abs = cv2.convertScaleAbs(x) # 格式转换函数
result = cv2.addWeighted(src1, alpha, src2, beta) # 图像混合
示例:
import cv2 as cv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 1 读取图像
img = cv.imread('./image/horse.jpg',0)
# 2 计算Sobel卷积结果
x = cv.Sobel(img, cv.CV_16S, 1, 0)
y = cv.Sobel(img, cv.CV_16S, 0, 1)
# 3 将数据进行转换
Scale_absX = cv.convertScaleAbs(x) # convert 转换 scale 缩放
Scale_absY = cv.convertScaleAbs(y)
# 4 结果合成
result = cv.addWeighted(Scale_absX, 0.5, Scale_absY, 0.5, 0)
# 5 图像显示
plt.figure(figsize=(10,8),dpi=100)
plt.subplot(121),plt.imshow(img,cmap=plt.cm.gray),plt.title('原图')
plt.xticks([]), plt.yticks([])
plt.subplot(122),plt.imshow(result,cmap = plt.cm.gray),plt.title('Sobel滤波后结果')
plt.xticks([]), plt.yticks([])
plt.show()
将上述代码中计算sobel算子的部分中将ksize设为-1,就是利用Scharr进行边缘检测。
x = cv.Sobel(img, cv.CV_16S, 1, 0, ksize = -1)
y = cv.Sobel(img, cv.CV_16S, 0, 1, ksize = -1)
5.5.2 Laplacian算子
Laplacian是利用二阶导数来检测边缘 。
API:
laplacian = cv2.Laplacian(src, ddepth[, dst[, ksize[, scale[, delta[, borderType]]]]])
参数:
- Src: 需要处理的图像,
- Ddepth: 图像的深度,-1表示采用的是原图像相同的深度,目标图像的深度必须大于等于原图像的深度;
- ksize:算子的大小,即卷积核的大小,必须为1,3,5,7。
示例:
import cv2 as cv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 1 读取图像
img = cv.imread('./image/horse.jpg',0)
# 2 laplacian转换
result = cv.Laplacian(img,cv.CV_16S)
Scale_abs = cv.convertScaleAbs(result)
# 3 图像展示
plt.figure(figsize=(10,8),dpi=100)
plt.subplot(121),plt.imshow(img,cmap=plt.cm.gray),plt.title('原图')
plt.xticks([]), plt.yticks([])
plt.subplot(122),plt.imshow(Scale_abs,cmap = plt.cm.gray),plt.title('Laplacian检测后结果')
plt.xticks([]), plt.yticks([])
plt.show()
5.5.3 Canny边缘检测
Canny 边缘检测算法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边缘检测算法,是 John F. Canny 于 1986年提出的,被认为是最优的边缘检测算法。
Canny边缘检测算法是由4步构成,分别介绍如下:
-
第一步:噪声去除
由于边缘检测很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所以首先使用 5 ∗ 5 5*5 5∗5高斯滤波器去除噪声,在图像平滑那一章节中已经介绍过。
-
第二步:计算图像梯度
对平滑后的图像使用 Sobel 算子计算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一阶导数(Gx 和 Gy)。根据得到的这两幅梯度图(Gx 和 Gy)找到边界的梯度和方向
- 第三步:非极大值抑制
在获得梯度的方向和大小之后,对整幅图像进行扫描,去除那些非边界上的点。对每一个像素进行检查,看这个点的梯度是不是周围具有相同梯度方向的点中最大的
- 第四步:滞后阈值
现在要确定真正的边界。 我们设置两个阈值: minVal 和 maxVal。 当图像的灰度梯度高于 maxVal 时被认为是真的边界, 低于 minVal 的边界会被抛弃。如果介于两者之间的话,就要看这个点是否与某个被确定为真正的边界点相连,如果是就认为它也是边界点,如果不是就抛弃
在OpenCV中要实现Canny检测使用的API:
canny = cv2.Canny(image, threshold1, threshold2)
参数:
- image:灰度图,
- threshold1: minval,较小的阈值将间断的边缘连接起来
- threshold2: maxval,较大的阈值检测图像中明显的边缘
示例:
import cv2 as cv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 1 图像读取
img = cv.imread('./image/horse.jpg',0)
# 2 Canny边缘检测
lowThreshold = 0
max_lowThreshold = 100
canny = cv.Canny(img, lowThreshold, max_lowThreshold)
# 3 图像展示
plt.figure(figsize=(10,8),dpi=100)
plt.subplot(121),plt.imshow(img,cmap=plt.cm.gray),plt.title('原图')
plt.xticks([]), plt.yticks([])
plt.subplot(122),plt.imshow(canny,cmap = plt.cm.gray),plt.title('Canny检测后结果')
plt.xticks([]), plt.yticks([])
plt.show()
总结
-
边缘检测的原理
- 基于搜索:利用一阶导数的最大值获取边界
- 基于零穿越:利用二阶导数为0获取边界
-
Sobel算子
基于搜索的方法获取边界
cv.sobel()
cv.convertScaleAbs()
cv.addweights()
-
Laplacian算子
基于零穿越获取边界
cv.Laplacian()
-
Canny算法
流程:
- 噪声去除:高斯滤波
- 计算图像梯度:sobel算子,计算梯度大小和方向
- 非极大值抑制:利用梯度方向像素来判断当前像素是否为边界点
- 滞后阈值:设置两个阈值,确定最终的边界
算子 | 优缺点比较 |
---|---|
Roberts | 对具有陡峭的低噪声的图像处理效果较好,但利用Roberts算子提取边缘对具有陡峭的低噪声的图像处理效果较好,但利用Roberts算子提取边缘 |
Sobel | 对灰度渐变和噪声较多的图像处理效果比较好,Sobel算子对边缘定位比较准确。 |
Kirsch | 对灰度渐变和噪声较多的图像处理效果较好。 |
Prewitt | 对灰度渐变和噪声较多的图像处理效果较好。 |
Laplacian | 对图像中的阶跃性边缘点定位准确,对噪声非常敏感,丢失-部分边缘的方向信息,造成-些不连续的检测边缘。 |
LoG | LoG算子经常出现双边缘像素边界,而且该检测方法对噪声比较敏感,所以很少用LoG算子检测边缘,而是用来判断边缘像素是位于图像的明区还是暗区。 |
Canny | 此方法不容易受噪声的干扰,能够检测到真正的弱边缘。在edge函数中,最有效的边缘检测方法是Canny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使用两种不同的阈值分别检测强边缘和弱边缘,并且仅当弱边缘与强边缘相连时,才将弱边缘包含在输出图像中。因此,这种方法不容易被噪声“填充”,跟容易检测出真正的弱边缘。 |
参数:
- image:灰度图,
- threshold1: minval,较小的阈值将间断的边缘连接起来
- threshold2: maxval,较大的阈值检测图像中明显的边缘
示例:
```python
import cv2 as cv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 1 图像读取
img = cv.imread('./image/horse.jpg',0)
# 2 Canny边缘检测
lowThreshold = 0
max_lowThreshold = 100
canny = cv.Canny(img, lowThreshold, max_lowThreshold)
# 3 图像展示
plt.figure(figsize=(10,8),dpi=100)
plt.subplot(121),plt.imshow(img,cmap=plt.cm.gray),plt.title('原图')
plt.xticks([]), plt.yticks([])
plt.subplot(122),plt.imshow(canny,cmap = plt.cm.gray),plt.title('Canny检测后结果')
plt.xticks([]), plt.yticks([])
plt.show()
总结
-
边缘检测的原理
- 基于搜索:利用一阶导数的最大值获取边界
- 基于零穿越:利用二阶导数为0获取边界
-
Sobel算子
基于搜索的方法获取边界
cv.sobel()
cv.convertScaleAbs()
cv.addweights()
-
Laplacian算子
基于零穿越获取边界
cv.Laplacian()
-
Canny算法
流程:
- 噪声去除:高斯滤波
- 计算图像梯度:sobel算子,计算梯度大小和方向
- 非极大值抑制:利用梯度方向像素来判断当前像素是否为边界点
- 滞后阈值:设置两个阈值,确定最终的边界
算子 | 优缺点比较 |
---|---|
Roberts | 对具有陡峭的低噪声的图像处理效果较好,但利用Roberts算子提取边缘对具有陡峭的低噪声的图像处理效果较好,但利用Roberts算子提取边缘 |
Sobel | 对灰度渐变和噪声较多的图像处理效果比较好,Sobel算子对边缘定位比较准确。 |
Kirsch | 对灰度渐变和噪声较多的图像处理效果较好。 |
Prewitt | 对灰度渐变和噪声较多的图像处理效果较好。 |
Laplacian | 对图像中的阶跃性边缘点定位准确,对噪声非常敏感,丢失-部分边缘的方向信息,造成-些不连续的检测边缘。 |
LoG | LoG算子经常出现双边缘像素边界,而且该检测方法对噪声比较敏感,所以很少用LoG算子检测边缘,而是用来判断边缘像素是位于图像的明区还是暗区。 |
Canny | 此方法不容易受噪声的干扰,能够检测到真正的弱边缘。在edge函数中,最有效的边缘检测方法是Canny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使用两种不同的阈值分别检测强边缘和弱边缘,并且仅当弱边缘与强边缘相连时,才将弱边缘包含在输出图像中。因此,这种方法不容易被噪声“填充”,跟容易检测出真正的弱边缘。 |
上一篇: MySQL使用笔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