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液晶电视必死
液晶作为显示霸主,已经统治显示行业数十年。从过去的20年来看,液晶显示市场的规模增长了十几倍,但众人所知,目前液晶市场发展已趋于饱和,显示行业需要新的发展动力。
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有力竞争者,OLED正在逐渐兴起,似乎有取代主流液晶电视的趋势。
2013年,LG在中国发布了首款55英寸OLED电视,售价为59999元。OLED电视的上市带给我们极高的期望,但不少人认为,要说OLED电视的普及之期,不是三年五年可以完成的。
高昂的售价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做的只有耐心等待,期待OLED产业的成熟与价格的不断下调。令人兴奋的是,OLED发展过程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
价格是摆在消费者与OLED电视之间最大的鸿沟。想要有效刺激OLED电视市场的发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价。今年9月,国内坚守OLED路线的创维推出型号为55 S8的55英寸4K OLED电视,9999元破万的价格已经与同尺寸中高端液晶电视相当。从四年前的59999元到如今同尺寸9999元,只用四年就完成了六倍的降幅。
这是OLED电视市场首台价格跌破一万元的产品,对于整个电视市场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意味着OLED电视已经逐步从之前的积累阶段,朝着快速普及发展的进程迈进,同时OLED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强有力竞争者,在“画质为王”重新回归消费者内心之时,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势必要与液晶一决生死。
OLED作为新兴显示技术,最大的问题来源于,用户和其他都非常担心OLED产能,这也是导致OLED产品本身价格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原因。2016年全球OLED产能只有100万片,2017年也只有180万片。产能的不足让一些OLED崇拜者灰心,认为OLED发展缓慢,很可能被扼杀在襁褓中。
但是如果对比液晶电视发展进程,OLED产业的发展显然更快。前段时间,在国内某游戏论坛,一个古老的神贴被“挖掘”出来。该帖显示,十年前,一位高清*发烧友曾卖掉一套单位集资房的名额,去换取一台索尼46英寸液晶电视。显然,曾经液晶电视昂贵的价格也同样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从画质的实际呈现效果来看,OLED出生就含着“自发光“、”天生护眼”的金钥匙,而液晶却是一直以“打补丁”的方式来完善自身不足,但即使经过这么多年不断的完善,液晶显示技术仍然存有许多硬伤,比如在显示暗场画面时,漏光现象就无法避免。
同时因为液晶分子偏转需要时间,就需要一定的响应时间,所以无论怎么“打补丁”,拖影的现象都无法避免。
目前全球高端电视市场的规模约为400-500万台。假设抢占全球高端市场的50%的话,规模会达到200-250万以上。目前唯一可以生产大尺寸OLED面板的LG Display今年产量为180万片,2018年将会是250万台以上。LG Display 目前有3条生产线,另外正建设10.5代线工厂(P10)。OLED生产量会随着市场需求将大幅增加。
虽说目前大尺寸OLED面板产量仍然不高,但从高端市场需求量来看,OLED电视依旧可以达到接近半数的份额。未来随着LGD以及国内譬如京东方、鸿海等上游企业在OLED上的不断布局,加上不断入局的电视厂商们,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形成终端市场的推广合力。
液晶技术统治整个显示产业长时间的原因还在于技术比较透明,受到众多厂商的支持。最初与液晶技术竞争的离子技术,就是因技术封闭自取灭亡。一些人认为OLED这项技术是掌握在LG Display自己手里的,没有将这项技术共享给更多的品牌,这会让其他品牌很难参与进来,担心会走上等离子电视的老路。
所幸的是LG Display并未将OLED面板产能自产自销,而是非常良心地将面板分销给众多电视厂商,国内如创维、康佳、长虹等厂商。而索尼、松下这些日系厂商回归OLED的怀抱,是令人感到震惊的。
一向以技术严谨著称的日本品牌,都是有了十足的把握之后,才会选择推出。如果他们也选择进入OLED产品线领域,那么可以说明,这项技术的可靠性可以说是有保证的。
比如索尼到今年才推出OLED,说明他们今年才觉得OLED显示技术已经到了成熟的阶段。而且我们看到今年索尼OLED电视上市之后确实受到消费者追捧,销量爆表。
写在最后:
本篇文章中笔者从几个关键角度阐述了目前OLED电视市场发展的事实,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电视发展的主旋律定是更大、更薄甚至形态多变,目前唯一可以做到这几点的只有OLED显示技术。
无论是韩系的LG、日系的索尼和松下都会持续研究OLED技术,加上国产品牌也积极布局OLED产业,可见OLED在今后的电视市场具有无限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