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IT编程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07(2-3-4树)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4-09 08:39:45
上一篇我们大概了解了红黑树到底是个什么鬼,这篇我们可以看看另外一种树 2-3-4树,看这个树的名字就觉得很奇怪。。。。 我们首先要知道这里的2、3、4指的是任意一个节点拥有的子节点个数,所以我们就大概知道2-3-4树中的每一个节点应该最多有四个子节点;注意:2-3-4树中的任意一个节点不能只有一个子 ......

  上一篇我们大概了解了红黑树到底是个什么鬼,这篇我们可以看看另外一种树-----2-3-4树,看这个树的名字就觉得很奇怪。。。。

  我们首先要知道这里的2、3、4指的是任意一个节点拥有的子节点个数,所以我们就大概知道2-3-4树中的每一个节点应该最多有四个子节点;注意:2-3-4树中的任意一个节点不能只有一个子节点,应该只有几种情况:0、2、3、4

  有个东西一直忘记说了,就是那个大o表示法,或者叫做时间复杂度,感觉最开始不要纠结于用这个大o表示法比较好,因为直接看这个你会觉得很蒙,学了一定的数据结构回头再来看这个大o表示法,其实就那样吧!下面就先简单说说我个人对大o表示法的理解;

1.大o表示法

  记得以前初中学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y=kx,y=ax2

  我们一般是怎么理解这两种函数的,对于一次函数来说y与x成正比,二次函数也可以说y与x2成正比,那么我们有没有什么简单的表示方法呢?于是大o表示法就有作用了,在编程中我们就可以用o(n)和o(n2)这种方式来表示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其实n就是相当于这里的x

  在算法中,上面提到的y代表运行某个算法所需要的时间,x通常代表数据的个数,k和a代表常数可以不考虑,因为常数变化只会跟微处理器、编译程序生成代码的效率等因素有关;

  说起来可能有点抽象,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假如我们要遍历包含10个元素的集合,此时遍历所需要的时间就是y,n就是10,我们遍历所需要的时间是和集合中数据的数量成正比的,于是用大o表示法就是o(n);假如你要往一个无序数组中随便插入一个数字,因为无论数组中有多少个元素,你都只需要一步就解决战斗,所以时间复杂度就是n(1);

  进一步说说o(n),这表示运行时间受数据项个数的影响的程度,也就是说括号中的值越小,运行时间受到的影响越小,效率就越高,通常括号中是都是关于数据项个数n的函数,比如o(n),o(n2),o(log2n)等,根据我们高中学的数学知识画一下常用的几个函数图像: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07(2-3-4树)

  根据图像可知我们可以知道o(1)最平缓,运行时间受到数据数量的影响最小,效率最高;o(n2)的效率最慢,下面我们就简单看看前面我们实现的几种数据结构的时间复杂度;

  无序数组的插入:o(1),向插入一个数据直接插入就好,跟数组中有多少个数据无关

  有序数组的插入:o(n),在向有序数组插入数据的时候,会和数组中的数据进行比较才能确定插入的位置,很明显和数组中的数据个数有关

  无序数组的删除、有序数组的删除:o(n),删除的话都跟数组中的数据个数有关,因为都是一个一个的遍历到删除的位置那里,删除数据

  链表的插入和删除:o(1)

  链表查询:o(n)

  很平衡的搜索二叉树查询:o(log2n)

  很平衡搜索二叉树添加节点:o(log2n)

  红黑树:所有操作都是o(log2n)

  可以看得出红黑树是一个几乎很完美的数据结构了,各种操作效率都很高,但是所有的数据结构都有得必有失,提升效率的同时,该数据结构的内部逻辑就越复杂,二者不可兼得;还有那些排序也可以根据大o表示法看的出来其效率高低。。。后面有时间再说排序的东西;

 

2.  2-3-4树的简单介绍

  什么是2-3-4树呢?就比如前面我们说的搜索二叉树、红黑树都是属于二叉树,每个节点中只有一个数据,而且最多只有两个子节点;那能不能在节点中存多个数据呢?一个节点可以有很多个子节点?于是就有了2-3-4树,2-3-4树属于多叉树,跟红黑树一样是平衡的,效率比红黑树略低,但是编程容易很多,而且通过2-3-4树我们可以更容易理解b树,那有人就要问了,b树是干嘛的?暂时我们就不要纠结这个,后面有时间自然会说到的。

  不知道大家理解节点中的数据是怎么看的,反正我是当作一个数轴来看的,就比如搜索二叉树,个人感觉根据这种方式更好理解节点中数据项和子节点数量的关系,嘿嘿!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07(2-3-4树)

 

  那么如果节点中的数据不止一个呢?其实就是把上面这个做一个简单的变形就ok了,道理还是一样的,我们的2-3-4树中的2、3、4指的是除了叶节点之外,任意一个节点可能有的子节点的个数,换句话来说就是任意节点中存的数据最多为3个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07(2-3-4树)

 

  下面我们看看画的比较好看的2-3-4树,可以简单的知道:节点的子节点个数=节点数据项+1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07(2-3-4树)

 

 

3.   2-3-4树的各种操作

     粗略的知道了这些之后我们可以简单的分析一下各种操作的原理;

  首先我们可以简单想想节点类里面到底是什么属性,首先应该有一个有序数组,里面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存放三个数据;然后还有一个数组,用于存放子节点的引用;还需要有一个变量指向父节点的引用,最好还有一个int变量标识当前节点中数据项的数目;

  我们用最简单的来,节点中就存整数,而且为了好写代码,我们把节点中的空位置用0,1,2来标识一下,把每个节点的子节点也用0,1,2,3,来标识一下;为什么不从1开始呢?因为节点中的数据和存放子节点的引用都是保存在数组中,数组都是从0开始的啊。。。。

  所以节点类如下所示: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07(2-3-4树)

  详细的节点类代码:

public static class node{
        //当前节点中存的数据个数
        private int length;
        //当前节点存有父节点的引用
        private node parent;
        //当前节点中有三个空位置可以存放数据
        private integer[] data = new integer[3];
        //每个节点最多可以有四个子节点,我们准备四个位置随时存放子节点引用
        private node[] childs = new node[4];
        
        //根据传入子节点的为索引,我们将当前节点连接到子节点
        public void connectnode(int childnum,node child){
            childs[childnum] = child;
            if (child!=null) {
                child.parent = this;
            }
        }
        
        //根据传入的子节点索引,我们断开该子节点的连接,返回断开的子节点
        public node cutnode(int nodenum){
            node node = childs[nodenum];
            childs[nodenum] = null;
            return node;
        } 
        //获取指定索引的子节点
        public node getchild(int nodenum){
            return childs[nodenum];
        }
        //获取当前节点的父节点
        public node getparent(){
            return this.parent;
        }
        //判断当前节点是不是叶节点
        public boolean isleaf(){
            if (childs[0]==null&&childs[1]==null&&childs[2]==null)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获取当前节点保存数据的个数
        public int getlength(){
            return this.length;
        }
        //判断当前节点有没有装满
        public boolean isfull(){
            return (length==3)?true:false;
        }
        //根据数据找到在节点中的位置索引
        public int index(int value){
            for (int i = 0; i < 3; i++) {
                if (data[i] == null) {
                    break;
                }else if (value == data[i]) {
                    return 1;
                }
            }
            return -1;
        }
        //将我们的数据插入到节点中,其实这里用到一个有序数组
        //这里的逻辑其实很有意思,我们是遍历存数据的那个数组,从后往前,先找到非空的位置存放的数据key,和value比较,如果是value比较大,
        //  直接在key后面插入;如果value比较小,则将key往后挪一个位置,继续循环往前遍历,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value比该位置存放的数据大为止,然后
        //  直接插入到该位置后面即可;
        //假如经过for循环了还能往下执行,说明一直都是执行for循环中的第一个if中,换句话来说数组中数据都为null,那就直接在数组索引为0的位置插入value即可
        public int inserttonode(int value){
            length++;
            if (length>3) {
                return -1;
            }
            for(int i = 2 ; i >= 0 ; i--){
                if(data[i] == null){
                    continue;
                }else{
                   int key = data[i];
                    if(value < key){
                        data[i+1] = data[i];
                    }else{
                        data[i+1] = value;
                        return i+1;
                    }
                }
            }
            //如果都为空,或者都比待插入的数据项大,则将待插入的数据项放在节点第一个位置
            data[0] = value;
            return 0;
        }
        //移除节点中最右端的数据
        public int removedata(){
            int temp = data[length-1];
            data[length-1] = null;
            length--;
            return temp;
        }
        //打印当前节点中的所有数据,例如  /30/40/50/
        public void displaynode(){
            system.out.print("/");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
                system.out.print(data[i]+"/");
            }
            system.out.println("");
            
        }

    }

 

  3.1.查询操作

  其实查询操作很容易,类似搜索二叉树,我们在查询一个数据在哪一个节点的时候,还是一样首先和根节点中的数据比较(假设根节点有两个数据10和30),如果比10小那就去第一个孩子节点那里继续去找;如果是比10大比30小,那就去第二个孩子那里继续找;如果比30大,那就去第三个孩子那里接着找.....直到找到为止;

  代码如下:

//去2-3-4树中查找有没有一个数字value
    public int find(int value){
        node current = root;
        int index ;
        //这里一个无限循环,假如当前根节点有这个数据,那就返回1;假如当前只有一个根节点,还没有保存数据value,那就
        //直接返回-1;假如根节点还有子节点,那就让current这个指针指向下一个子节点,再重复上面的步骤
        while(true){
            if((index = current.index(value))!=-1){
                return index;
            }else if(current.isleaf()){//节点是叶节点
                return -1;
            }else{
                current = getnextchild(current,value);
            }
        }
    }

 

  3.2 插入节点

  这个也很容易,记住一点,插入节点始终都是在插入到叶节点中,也就是插入到最下面一层的节点中,可不会创建新的节点哦~这点和二叉树有点不同!仔细一想也对,每个节点中不是最多可以有三个数据吗,也就是有三个空位置可以让你插入数据,而且这三个空位置还是有顺序的;

  我们在插入数据的时候会首先检查一下叶节点空位置有没有满,没有满的话就按照那个顺序插入到合适的位置,满了的话就要想办法把这个满了的节点拆开,变成几个节点然后再进行插入数据就ok了!这个拆开节点的操作也叫做分裂,下面我们会好好看看这个分裂到底是什么?也正是因为这个分裂才使得2-3-4树保持了平衡;

  代码如下:

   //插入数据项,其中这里的循环是最重要的一个
    public void insert(int value){
        node current = root;
        while(true){
            //如果当前节点数据满了,就分裂该节点,再把当前指针移动到合适的子节点那里,然后跳出循环向当前节点添加数据
            if(current.isfull()){
                split(current);//分裂节点方法在下面
                current = current.getparent();
                current = getnextchild(current, value);
            //如果当前节点恰好是一个叶节点,直接跳出该循环,直接向当前节点添加数据
            }else if(current.isleaf()){
                break;
            //如果当前节点既不是叶节点,也没有装满,那就继续进入该子节点
            }else{
                current = getnextchild(current, value);
            }
        }
        //向当前节点插入数据
        current.inserttonode(value);
    }

  

  3.3.节点分裂

  节点分裂就是2-3-4树为了维护平衡所做的一些变化,和红黑树中的旋转不同,由于往2-3-4树中插入数据只会插入到叶节点中,我们来看看一个最简单的插入操作。

  什么最简单呢?就只有一个根节点的时候是最简单的,我先把根节点装满之后继续往添加节点,看看是怎样变化,比如我插入节点30,50,80,10,如下图所示: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07(2-3-4树)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07(2-3-4树)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07(2-3-4树)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07(2-3-4树)

   这就是所谓的2-3-4树所有的分裂了,记住,数据插入只能是在叶节点,假如该叶节点三个位置已经满了,就要把这个节点的三个数据分开来放,一个数据在本身所在的节点,一个数据放到父节点,另一个数据放到新创建的节点中。。。。。其实还是挺有趣的吧!

  当然我们还可以想想上面最后一个图中,当另外两个子节点中的数据也满了之后会分裂,分别会向父节点丢进去一个数据,此时根节点就满了就会分裂,这个分裂就有点东西了,也是分裂最复杂的一种,看看下图所示: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07(2-3-4树)

  代码:

    //分裂节点,这个逻辑可以说是最复杂的一个,我把大概的逻辑说一下:
    //首先把节点中数据项分别拆分成三部分,一份还是留给自己thisnode,一份是datab,另外一份是datac
    //然后要新建一个兄弟节点newright,还要改变当前节点thisnode的子节点引用(假如当前节点thisnode是根节点,那么父节点也会变化),
    //之后就是将datab和datac插入到父节点和兄弟节点中,最后就是将原来的节点thisnode的所有子节点分配给thisnode和newright
    public void split(node thisnode){
        node parent,child2,child3;
        int dataindex;
        int datac = thisnode.removedata();
        int datab = thisnode.removedata();
        child2 = thisnode.cutnode(2);
        child3 = thisnode.cutnode(3);
        node newright = new node();
        if(thisnode == root){//如果当前节点是根节点,执行根分裂
            root = new node();
            parent = root;
            root.connectnode(0, thisnode);
        }else{
            parent = thisnode.getparent();
        }
        //处理父节点
        dataindex = parent.inserttonode(datab);
        int n = parent.getlength();
        for(int j = n-1; j > dataindex ; j--){
            node temp = parent.cutnode(j);
            parent.connectnode(j+1, temp);
        }
        parent.connectnode(dataindex+1, newright);
         
        //处理新建的右节点
        newright.inserttonode(datac);
        newright.connectnode(0, child2);
        newright.connectnode(1, child3);
    }

 

  3.4 删除

  说实话,删除这个操作的逻辑有点复杂,而且在《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第二版》也没有涉及到删除操作,我自己查了一下相关的资料是这样说的:需要处理节点的合并和调整,比较复杂,由于没有太大的必要,因此建议采用最简单的做法:给删除节点打标记,然后在业务处理时跳过即可。

  然而我就是不信邪,我就要看看删除的操作是什么。。。。知道我真的看到了删除的代码,我就信邪了!表示暂时对删除节点兴趣不大。。。

  想看看删除操作的小伙伴,可以参考这个大佬的博客:https://www.cnblogs.com/xzjxylophone/p/7542884.html

 

4.完整代码

  2-3-4树完整代码:

package com.wyq.test;

public class my234tree {
    //根节点,通过下面的构造器初始化一个根节点
    private node root;
    
    public my234tree(){
        root = new node();
    }
    //节点类
    public static class node{
        //当前节点中存的数据个数
        private int length;
        //当前节点存有父节点的引用
        private node parent;
        //当前节点中有三个空位置可以存放数据
        private integer[] data = new integer[3];
        //每个节点最多可以有四个子节点,我们准备四个位置随时存放子节点引用
        private node[] childs = new node[4];
        
        //根据传入子节点的为索引,我们将当前节点连接到子节点
        public void connectnode(int childnum,node child){
            childs[childnum] = child;
            if (child!=null) {
                child.parent = this;
            }
        }
        
        //根据传入的子节点索引,我们断开该子节点的连接,返回断开的子节点
        public node cutnode(int nodenum){
            node node = childs[nodenum];
            childs[nodenum] = null;
            return node;
        } 
        //获取指定索引的子节点
        public node getchild(int nodenum){
            return childs[nodenum];
        }
        //获取当前节点的父节点
        public node getparent(){
            return this.parent;
        }
        //判断当前节点是不是叶节点
        public boolean isleaf(){
            if (childs[0]==null&&childs[1]==null&&childs[2]==null)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获取当前节点保存数据的个数
        public int getlength(){
            return this.length;
        }
        //判断当前节点有没有装满
        public boolean isfull(){
            return (length==3)?true:false;
        }
        //根据数据找到在节点中的位置索引
        public int index(int value){
            for (int i = 0; i < 3; i++) {
                if (data[i] == null) {
                    break;
                }else if (value == data[i]) {
                    return 1;
                }
            }
            return -1;
        }
        //将我们的数据插入到节点中,其实这里用到一个有序数组
        //这里的逻辑其实很有意思,我们是遍历存数据的那个数组,从后往前,先找到非空的位置存放的数据key,和value比较,如果是value比较大,
        //  直接在key后面插入;如果value比较小,则将key往后挪一个位置,继续循环往前遍历,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value比该位置存放的数据大为止,然后
        //  直接插入到该位置后面即可;
        //假如经过for循环了还能往下执行,说明一直都是执行for循环中的第一个if中,换句话来说数组中数据都为null,那就直接在数组索引为0的位置插入value即可
        public int inserttonode(int value){
            length++;
            if (length>3) {
                return -1;
            }
            for(int i = 2 ; i >= 0 ; i--){
                if(data[i] == null){
                    continue;
                }else{
                   int key = data[i];
                    if(value < key){
                        data[i+1] = data[i];
                    }else{
                        data[i+1] = value;
                        return i+1;
                    }
                }
            }
            //如果都为空,或者都比待插入的数据项大,则将待插入的数据项放在节点第一个位置
            data[0] = value;
            return 0;
        }
        //移除节点中最右端的数据
        public int removedata(){
            int temp = data[length-1];
            data[length-1] = null;
            length--;
            return temp;
        }
        //打印当前节点中的所有数据,例如  /30/40/50/
        public void displaynode(){
            system.out.print("/");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
                system.out.print(data[i]+"/");
            }
            system.out.println("");
            
        }

    }
    //去2-3-4树中查找有没有一个数字value
    public int find(int value){
        node current = root;
        int index ;
        //这里一个无限循环,假如当前根节点有这个数据,那就返回1;假如当前只有一个根节点,还没有保存数据value,那就
        //直接返回-1;假如根节点还有子节点,那就让current这个指针指向下一个子节点,再重复上面的步骤
        while(true){
            if((index = current.index(value))!=-1){
                return index;
            }else if(current.isleaf()){//节点是叶节点
                return -1;
            }else{
                current = getnextchild(current,value);
            }
        }
    }
    //怎么进入到下一个子节点中呢?利用一个for循环遍历当前节点中的数据,然后根据value是在哪一个范围里面就对应哪一个子节点
    //这里的for循环有点东西,可以仔细看看
    public node getnextchild(node node,int value){
        int j;
        int datanum = node.getlength();
        for(j = 0 ; j < datanum ; j++){
            if(value<node.data[j]){
                return node.getchild(j);
            }
        }
        return node.getchild(j);
    }
    //插入数据项,其中这里的循环是最重要的一个
    public void insert(int value){
        node current = root;
        while(true){
            //如果当前节点数据满了,就分裂该节点,再把当前指针移动到合适的子节点那里,然后跳出循环向当前节点添加数据
            if(current.isfull()){
                split(current);//分裂节点方法在下面
                current = current.getparent();
                current = getnextchild(current, value);
            //如果当前节点恰好是一个叶节点,直接跳出该循环,直接向当前节点添加数据
            }else if(current.isleaf()){
                break;
            //如果当前节点既不是叶节点,也没有装满,那就继续进入该子节点
            }else{
                current = getnextchild(current, value);
            }
        }
        //向当前节点插入数据
        current.inserttonode(value);
    }
    //分裂节点,这个逻辑可以说是最复杂的一个,我把大概的逻辑说一下:
    //首先把节点中数据项分别拆分成三部分,一份还是留给自己thisnode,一份是datab,另外一份是datac
    //然后要新建一个兄弟节点newright,还要改变当前节点thisnode的子节点引用(假如当前节点thisnode是根节点,那么父节点也会变化),
    //之后就是将datab和datac插入到父节点和兄弟节点中,最后就是将原来的节点thisnode的所有子节点分配给thisnode和newright
    public void split(node thisnode){
        node parent,child2,child3;
        int dataindex;
        int datac = thisnode.removedata();
        int datab = thisnode.removedata();
        child2 = thisnode.cutnode(2);
        child3 = thisnode.cutnode(3);
        node newright = new node();
        if(thisnode == root){//如果当前节点是根节点,执行根分裂
            root = new node();
            parent = root;
            root.connectnode(0, thisnode);
        }else{
            parent = thisnode.getparent();
        }
        //处理父节点
        dataindex = parent.inserttonode(datab);
        int n = parent.getlength();
        for(int j = n-1; j > dataindex ; j--){
            node temp = parent.cutnode(j);
            parent.connectnode(j+1, temp);
        }
        parent.connectnode(dataindex+1, newright);
         
        //处理新建的右节点
        newright.inserttonode(datac);
        newright.connectnode(0, child2);
        newright.connectnode(1, child3);
    }
     
    //打印树中所有节点
    public void displaytree(){
        recdisplaytree(root,0,0);
    }
    //这里的level表示当前节点在树中的层数;childnumber表示在当前节点属于父节点的第几个子节点
    private void recdisplaytree(node thisnode,int level,int childnumber){
        system.out.println("levle="+level+" child="+childnumber+" ");
        thisnode.displaynode();
        int numitems = thisnode.getlength();
        for(int j = 0; j < numitems+1 ; j++){
            node nextnode = thisnode.getchild(j);
            if(nextnode != null){
                recdisplaytree(nextnode, level+1, j);
            }else{
                return;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234tree tree = new my234tree();
        tree.insert(1);
        tree.insert(10);
        tree.insert(100);
        tree.insert(1111);
        tree.insert(14);
        tree.insert(18);
        tree.insert(132);
        tree.insert(16);
        tree.insert(15);
        tree.insert(1);
        tree.insert(10);
        tree.insert(100);
        tree.insert(1111);
        tree.insert(14);
        tree.insert(18);
        tree.insert(132);
        tree.insert(16);
        tree.insert(15);
        tree.displaytree();
        
        int find = tree.find(99);
        system.out.println(find);
        
    }
    
    
}

  测试结果: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07(2-3-4树)

 

5.  2-3-4树和红黑树

  感觉这个部分就了解一下即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选择看或者不看;

  在历史上,先发展出来的是2-3-4树,而所谓的红黑树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才得到的,那么这两种树肯定有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那么到底是什么秘密呢?

  偷个懒,就不自己画图了,就随便看看下面这两个图,一个是2-3-4树,另一个是红黑树,这两个是等效的!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07(2-3-4树)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07(2-3-4树)

  两种树看似完全不一样,其实真要说起来的话也差不多,我们只需要通过某些规则就可以使一个2-3-4树转化为一个红黑树,虽然实际应用时肯定不会这样去转化,了解一下还是挺有趣的;

  

  5.1简单的看看一些规则(记住子节点都是红色就ok了)

    (1) 2-3-4树的节点只有一个数据项的情况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07(2-3-4树)

  

    (2)2-3-4树的节点只有两个数据项的情况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07(2-3-4树)

 

    (3) 2-3-4树的节点有三个数据项的情况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07(2-3-4树)

 

  基于上述三种规则就可以将一个2-3-4树变为一个红黑树了,下面就随意看看一个例子: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07(2-3-4树)

 

  5.2 2-3-4树和红黑树的等效操作 

  那么就有人要问了,红黑树中有变化颜色和旋转啊,2-3-4树中有什么操作是与之相对应的吗?当然有啦,我们可以简单的看看两者对应的关系:

    红黑树中的颜色变换---------->2-3-4树中节点分裂

    红黑树中的左旋和右旋------------>2-3-4树中选取哪个数据作为父节点,就像上面5.2那里一样

  

  首先是对于2-3-4树中的节点分裂应该就不用多说了吧,你把分裂前对应的红黑树画出来,再把分裂后的红黑树画出来,就能明显的看出来: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07(2-3-4树)

 

  而对于2-3-4树中节点数据选择哪一个作为父节点,就等效于红黑树的左旋右旋,下面图中以80为父节点的红黑树--------------------->以70为父节点的红黑树,就要经过右旋;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07(2-3-4树)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07(2-3-4树)

 

   5.3.  2-3-4树和红黑树的效率

  说过了大o表示法,我们就简单的来看看2-3-4树和红黑树的小路,前面说过2-3-4树查询的效率比红黑树略低一点,为什么呢?

  首先从速度方面来来看看,因为红-黑树的层数(平衡二叉树)大约是log2(n+1),而2-3-4树每个节点可以最多有4个数据项,如果节点都是满的,那么高度和log4n成正比。因此在所有节点都满的情况下,2-3-4树的高度大致是红-黑树的一半。不过他们不可能都是满的,所以2-3-4树的高度大致在log2(n+1)和log2(n+1)/2,按理来说减少2-3-4树的高度可以使它的查找时间比红-黑树的短一些,可是2-3-4树中每一个节点的数据项变多了,这也会影响查询时间;

  2-3-4树总的查找时间和m*log4n成正比,由于树中节点可能存一个数据项,两个数据项,三个数据项,取平均数都按两个算查找时间跟2*log4n成正比,在大o表示法中2这个常数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在2-3-4树中每个节点数据项增加了抵消了树高度比较矮的优势,一增一减之下其实和红黑树差不多,都是o(logn),话说大o表示法中的logn是以2为底数的,其实写成lgn也无所谓,底数不同的对数可以相互转化的,无非是乘以一个常数而已,这就不多说了。。。

  然后我们从存储需求的角度看看,2-3-4树中的节点的数据项不可能填满,我们仔细说说大概利用率是多少!

  一个节点中有两个数组,这两个数组的大小是确定了的分别为3和4,假如一个节点中存的数据只有一个,那么就会浪费2/3的数据存储空间和1/2的子节点存储空间;假如节点中存的数据有两个,数据存储空间浪费1/3,子节点存储空间浪费1/4;平均一下按照每一个节点只有两个数据项来算一下,2-3-4树浪费了2/7的空间;反观红黑树所有的能用到的存储空间都用了,利用率就比2-3-4树更高;由于在java中的2-3-4树中存储的是对象的引用,所以这种效率还不是很明显,在有的编程语言保存的不是对象的引用,那么2-3-4树和红黑树的存储的效率差异就显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