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重温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是数学领域内一个非常经典的算法问题(算法渣写下这句话的时候都在瑟瑟发抖),今天就用五分钟的篇幅来浅析一下这个问题。
什么是斐波那契数列?
1,1,2,3,5,8,13,21......
斐波那契数列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斐波那契数列是由数学家 Leonardoda Fibonacci 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提出的,所以也叫做“兔子数列”
当然了,为了和计算机领域结合起来,这个问题会变成:实现一个函数f(n),求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是多少?(n始终为正整数)
采用递归实现
有编程经验的你一定会想到递归。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你能想到递归,那么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不难看出,数列的递推规律可以总结为:
f(n) = f(n-1) + f(n-2)
okay,挽起袖子开撸
乍一看,完美。
不过这个时候,但凡是个稍微有点追求的 Developer 都会说:“大兄弟你这么搞不是最优解呀,数字稍微大一点就炒鸡慢了。”
有缓存的 Fibonacci
虽然人艰不拆,但是优化还是要做的。
我不禁想到了前端性能优化里面最常见且好用的一条:缓存。大概的思路就是,将新算出来的值保存起来以便下一次使用。
Talk is cheap, show u the code
乍一看,又是完美。
还能优化吗?当然。
这里用数组作为缓存容器,当计算过 fibo(50) 时,数组的长度是51,在给最后一项赋值之前,js会将前50项都置为 undefined,自然会影响效率。
一行代码完成优化:
// let cache = [];
let cache = {};
生命不息,优化不止
优化是门学问,如果你还不肯善罢甘休的话,我也只能送你到这里了,毕竟本文的目的旨在帮你回忆起这么一道经典的题目(逃)。
如果某位数学大神看到了我这篇渣渣文,肯定会十分不屑的反手就是一个通项公式,emmmmm你开心就好。
最后
新年快乐 : )
上一篇: 使用MyBatis Generator自动生成代码详解
下一篇: Web Flux获取所有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