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IT编程

Java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详解

程序员文章站 2024-02-26 10:14:16
观察者模式 包括这个模式在内的接下来的四个模式,都是类和类之间的关系,不涉及到继承,学的时候应该 记得归纳,记得本文最开始的那个图。观察者模式很好理解,类似于邮件订阅和r...

观察者模式

包括这个模式在内的接下来的四个模式,都是类和类之间的关系,不涉及到继承,学的时候应该 记得归纳,记得本文最开始的那个图。观察者模式很好理解,类似于邮件订阅和rss订阅,当我们浏览一些博客或wiki时,经常会看到rss图标,就这的意思是,当你订阅了该文章,如果后续有更新,会及时通知你。其实,简单来讲就一句话:当一个对象变化时,其它依赖该对象的对象都会收到通知,并且随着变化!对象之间是一种一对多的关系。

先来看看关系图:

Java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详解

我解释下这些类的作用:mysubject类就是我们的主对象,observer1和observer2是依赖于mysubject的对象,当mysubject变化时,observer1和observer2必然变化。abstractsubject类中定义着需要监控的对象列表,可以对其进行修改:增加或删除被监控对象,且当mysubject变化时,负责通知在列表内存在的对象。我们看实现代码:
一个observer接口:

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 { 
  public void update(); 
} 

两个实现类:

public class observer1 implements 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 { 
    system.out.println("observer1 has received!"); 
  } 
} 
public class observer2 implements 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 { 
    system.out.println("observer2 has received!"); 
  } 
 
} 

subject接口及实现类:

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 
   
  /*增加观察者*/ 
  public void add(observer observer); 
   
  /*删除观察者*/ 
  public void del(observer observer); 
   
  /*通知所有的观察者*/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 
   
  /*自身的操作*/ 
  public void operation(); 
}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 
 
  private vector<observer> vector = new vector<observer>();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observer observer) { 
    vector.add(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l(observer observer) { 
    vector.remove(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 { 
    enumeration<observer> enumo = vector.elements(); 
    while(enumo.hasmoreelements()){ 
      enumo.nextelement().update(); 
    } 
  } 
} 
public class mysubject extends abstractsubje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operation() { 
    system.out.println("update self!"); 
    notifyobservers(); 
  }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observ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ubject sub = new mysubject(); 
    sub.add(new observer1()); 
    sub.add(new observer2()); 
     
    sub.operation(); 
  } 
 

介绍
意图: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主要解决:一个对象状态改变给其他对象通知的问题,而且要考虑到易用和低耦合,保证高度的协作。

何时使用:一个对象(目标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所有的依赖对象(观察者对象)都将得到通知,进行广播通知。

如何解决:使用面向对象技术,可以将这种依赖关系弱化。

关键代码:在抽象类里有一个 arraylist 存放观察者们。

应用实例:

1、拍卖的时候,拍卖师观察最高标价,然后通知给其他竞价者竞价。
2、西游记里面悟空请求菩萨降服红孩儿,菩萨洒了一地水招来一个老乌龟,这个乌龟就是观察者,他观察菩萨洒水这个动作。

优点:

1、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是抽象耦合的。
2、建立一套触发机制。

缺点:

1、如果一个被观察者对象有很多的直接和间接的观察者的话,将所有的观察者都通知到会花费很多时间。
2、如果在观察者和观察目标之间有循环依赖的话,观察目标会触发它们之间进行循环调用,可能导致系统崩溃。 3、观察者模式没有相应的机制让观察者知道所观察的目标对象是怎么发生变化的,而仅仅只是知道观察目标发生了变化。

使用场景:

一个抽象模型有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依赖于另一个方面。将这些方面封装在独立的对象中使它们可以各自独立地改变和复用。
一个对象的改变将导致其他一个或多个对象也发生改变,而不知道具体有多少对象将发生改变,可以降低对象之间的耦合度。
一个对象必须通知其他对象,而并不知道这些对象是谁。
需要在系统中创建一个触发链,a对象的行为将影响b对象,b对象的行为将影响c对象……,可以使用观察者模式创建一种链式触发机制。

注意事项:

1、java 中已经有了对观察者模式的支持类。
2、避免循环引用。
3、如果顺序执行,某一观察者错误会导致系统卡壳,一般采用异步方式。

以上所述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java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详解整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