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之父图灵之死:谜一样的解谜者
虽然图灵是一个罕见的天才,可现在他已经被排斥在所有与计算机相关的开发工作之外了;而激素注射带来的严重副作用也使他的性别特征和身体发生变化,让旁人眼中本来就显得怪异的他,更成为歧视和嘲笑的对象。
如果艾伦·图灵还活着,今年他该过百岁生日了。只可惜,这个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之父的生命之钟,在极富创造力的黄金年龄段就停摆了。
时间定格在1954年6月8日。那一天,躺在自家床上的他被发现已经停止了呼吸,床边放着咬了一口的苹果——里边浸有剧毒的氰化物。
图灵的神秘死亡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一些原因可资猜度,但究竟是什么逼迫42岁的他离开这个世界,依然没有什么明确的线索。甚至也没有人知道,在图灵生命中的最后几天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图灵的母亲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自我了结,坚称他只是误食做化学实验时沾染了氰化物的苹果,因为她的“艾伦”从小就有咬指甲的习惯。不过,人们更多的还是相信验尸官裁定的死因——自杀。
事实上,图灵在其生命中的最后两年里已经过得很不爽。1952年的一天,身为曼彻斯特大学研究人员的图灵因家里遭窃而报警,却又因此而扯出自己的“同志”身份并被逮捕。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在当时的英国,同性恋不仅是一种有伤风俗、不可容忍的法定罪行,而且在充斥着怀疑猜忌、间谍危机和勒索敲诈的“冷战”背景下,还会被当成是一种对国家安全的威胁,进而失去清白的“安全记录”。
“严重猥亵罪”的罪名确定后,图灵*在以下两个选项中做出抉择:要么服刑蹲两年大牢,要么接受激素注射。为了能够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同时也能顾及面子,他选择了后者——当时*力推、以化学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所谓“化学阉割”。
这个时候,尽管有人特别向法庭提及并作证,图灵曾获得过大英帝国勋章,是国宝级的科学家,是“当世最精深最纯粹的数学家之一”,但都无济于事,甚至,反倒还使“丑闻”升级——当地一家报纸在头条位置报道此事时,用了这样一个标题:《大学教授被处缓刑必须接受化学阉割》。
可想而知,各种各样的尴尬很快就接踵而至。虽然他是一个罕见的天才,可现在他已经被排斥在所有与计算机相关的开发工作之外了;而激素注射带来的严重副作用也使他的性别特征和身体发生变化,让旁人眼中本来就显得怪异的他,更成为歧视和嘲笑的对象。接下来发生的,就是本文开篇所述那令人扼腕叹息的一幕了。
图灵的杰出思想和巨大贡献,在他辞世之后,方为更多的人所认识,并逐渐走进了公众视野。其重要成就之一,当年因保密等因素而鲜为人知:“二战”期间,图灵曾秘密参与破译德军密码的工作,对同盟国在大西洋战场上的胜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极富传奇色彩的是,由于及时地破译了密码,盟军有时获悉德军作战计划的时间,竟比德军战地将军还早!
图灵的“解密”贡献,其实也引向了关于计算机以及人工智能的天才设想。他与同事合作于1943年研制、具有快速从纸带中读取出信息储存类型的破译机器“巨人”,便是早期电子数字计算机的雏形。他是“赢得‘二战’胜利的人”,也是计算机理论研究的先驱、现代计算机的奠基者。
就图灵生前所见,电子计算机在上个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后,有关计算机智能方面的问题,时常被卷入涉及*意志、伦理标准和生命定义等等无休止的争论之中。1950年,图灵巧妙地避开这些争论,提出了识别一台机器是否具有思考能力的测试办法。
他在这年10月发表的一篇经典论文中提出一个假想:在彼此不相接触的情况下,一个对话者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具有电报通讯功能的打字机),同时与一个人和一台计算机交流,也就是与对方进行一系列的问答。如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个对话者都无法根据这些问答判断对方是人还是计算机,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计算机具备人类的智能,即这台计算机是能思维的。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
这种“模拟测试游戏”让我们看到,一个高明的问话者如何通过引出一些微妙的、有时甚至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回答,来探究一台“混杂”在真人当中的机器。其理论依据是:人工智能机器应当能够理解并学习模仿人类智能,亦即基于人类具有智能这个事实,通过将机器的行为与人类的行为作比较来进行判断。如今,图灵测试已被广泛当做判定一台机器是否能思考(也可以说“有思想”或“展示了智力”)的标准。
时代变了!
2009年9月10日,在万千民众的联名请愿下,英国首相戈登·布朗正式代表英国*,为当年对图灵的不当处置而公开道歉。
上一篇: Java字节与字符流永久存储json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