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朱元璋究竟有没有火烧庆功楼?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元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要说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的真假,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清楚,这是在表达着什么。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大致都是出自民间故事和小说演义中,民间故事不多说,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晋剧剧目《火烧庆功楼》、小说《大明英烈》、小说《明英烈传》。
你会发现根本就没有一部正史记载,所以火烧庆功楼根本就不存在。
而火烧庆功楼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称帝
洪武三年(1670年),朱元璋开始对跟随自己建立功业的文武大臣进行封赏,总计封赏36人。
六位公爵,分别是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郑国公常茂(常遇春的儿子,常遇春此时已去世)、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二十八位侯爵,分别是汤和、耿炳文、傅友德等人。
两位伯爵,分别是刘基和汪广洋。
而庆功楼就是为了这些人而建,表彰他们的功绩。
但是此时天下已经太平,朱元璋开始对这些曾经同甘共苦的开国大臣起疑心,因为害怕他们谋反,从而夺取他的皇位,这是庆功楼的最终作用,用来解决这些大臣。
庆功楼盖好之后,朱元璋派人在里面装满炸药和干柴,准备借机点火然后除掉这些功臣,但是此时却被刘基看穿了。
直到庆功楼宴会开始这天,这些文武大臣还被蒙在鼓里,朱元璋邀请这些功臣,共同庆祝庆功楼建成,大家在此饮酒作乐,很是高兴。
大家醉意正浓的时候,朱元璋离开酒席,庆功楼便随着几声巨响,在大火中熊熊燃烧,开国功臣、歌女、侍从,近千人都死在这火海之中。
而以上36位开国功臣,只有五位逃脱,分别是刘基、汤和、耿炳文、郭英、徐达。
但是徐达因为在刘基提示下逃脱,回家后的徐达因此时生病,医生提示徐达不能吃鹅,而朱元璋却赐给徐达蒸鹅,徐达吃完后死。
所以真正活下来的其实就刘基、汤和、耿炳文、郭英四位。
明眼人一看就会发现,这样的故事一看就是瞎编的,但是他的瞎编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来一一分析:
一、朱元璋封爵之时,每人赏赐一个免死铁劵,有的甚至有两个,这样的待遇让他的大臣开始变得腐败。
二、朱元璋害怕这些大臣功高盖主,宋太祖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就是一个例子。
三、朱元璋确实因为一些事情,杀死了很多开国功臣,而且最后受牵连人数众多,而也造成了空前绝后的惨状,而人们也将这些案子命名为“明初四大案”。
四、在以朱元璋的视角来看,他更担心的是自己死后,太子朱标性格温顺,怕这些功臣对太子构成威胁,但是朱标却早于朱元璋去世。
所以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并无此事,而跟随朱元璋的开国大臣们,却没有一个是烧死的。
比较著名的:
徐达、刘伯温、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等人:建国后病死。
常遇春:因病死于北伐途中。
李善长:建国后坐胡惟庸案被杀。
傅友德:建国后因请赏田被朱元璋赐死。
蓝玉:建国后犯法而死于蓝玉案。
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因病去世,因为毕竟年轻时连年征战,身上总会留下点疾病啥的。
至于庆功楼,在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记载,朱元璋在南京确实建过楼,但是这座楼名字叫做忠勤楼,是用来朱元璋跟臣子们导论国家大事的。
并且这座忠勤楼,也是臣子们发挥自己文采的题材,其中汪广洋、陶安等著名诗人都提到过此处。
而火烧庆功楼,其实更多的是来自满清的诋毁,因为在清朝入关时,汉人是比较反对满清的统治。
而满清也采取了各种手段,其中对朱元璋的诋毁,就是其中之一,而《英烈传》中的这一段“火烧庆功楼”就是满清时期评书里面的。
《英烈传》更是在当时满清当局的配合文字狱、修改诋毁书籍等文化上,对明朝人民歌颂朱元璋的形象进行改动。
而改动的原版就是《皇明英烈传》,但是此书已经被摧残,现存的仅仅是残本,从这可以看出这一切其实都是对朱元璋丑化的表现。
朱元璋本在人民群众的眼中是一名明君,但是经过满清几百年的*,朱元璋在人民的心中也变的残暴、凶狠、无情等形象。
但庆功楼并不存在,火烧庆功楼就更不存在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