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方 中药在日本的发展
“汉方医学是在日本发展起来并已经日本化了的中医药学。汉方药是在汉方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与我国中药同根同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独自体系,并在日本整个医药体系当中扮演着较为特殊的角色。”
中医药学在我国秦汉时期传入日本。日本江户时代中期,日本医学将中医药学与其固有医学相结合,出现了被史学界称为“后世”、“古方”、“考证-折衷”的三大医学派系,其中尤以“古方派”最为有名。该派系是指以张仲景医学为基础的艮山、东洞流(派)医学,法尊仲景,崇尚求实,名家辈出,以其医论之新颖、理论之雄辩、疗效之显著而享誉日本汉方界,对日本汉方医学发展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至今仍为日本汉方医学的主流派系。明治维新后,日本全面引进西方医学,汉方医学受到排挤,一度濒临灭绝。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生活方式改变引起的疾病和疑难病普遍增多,在西医疗法无可奈何,且西药副作用大、价格昂贵之时,汉方药再度兴起。1972年,日本厚生省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中筛选出210条经典古方作为非处方药批准使用。1976年,在未经新药临床试验审批的情况下,破例将146只汉方药收录到国家药典,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经过不断补充,现已有233种汉方制剂被纳入国家医保体系。日本民众可凭医师处方报销由本国厂家生产的汉方药制剂,而从国外进口的中成药则属自费项目,无法报销。自纳入医保后,汉方药的销量曾以每年约15%的速度激增。1992年,日本医用汉方药的生产达到历史顶峰,不过随后受药价下降、有可能被挤出医保以及小柴胡汤副作用事件被披露的影响,医用汉方药的生产额大幅下降约一半。而一般用汉方药的生产额在1992年触摸历史高位后一路下滑,至今并未出现反弹。
进入新世纪后,日本汉方药的整体市场规模较为稳定,2008年约合10亿美元,比新世纪初仅上升了约1%左右。此外,日本汉方药的出口很少,现每年不足100万美元,在国际植物药市场上的份额甚少。
尽管汉方医学曾长期被边缘化,但日本广大民众对汉方药情有独钟,民间认可度很高。日本人称中草药为“汉方药”或“和汉药”。受中国文化影响,日本人自古就有服用汉方药的传统。日本奈良东大寺还珍藏着1200年前的沉香等名贵药材。日本百姓相信汉方药能治未病,增强体质,对防治高血压、高血脂、更年期综合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具有明显效果。最常使用的汉方药主要有葛根汤、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小青龙汤、加味逍遥散、当归芍药散等。
一般认为,汉方药生产有三大特点:
一是品种和剂型较为集中。由不同厂家生产的汉方制剂共计900多个品种,但主要以小柴胡汤、柴朴汤等“七汤二散一丸”10个品种的产量最高,约占全部汉方制剂产量的一半以上。适用于医保的汉方制剂主要有7种剂型。
二是产业集中高。目前日本拥有110多家汉方制剂生产企业,津村、钟纺、大杉、帝国、本草、内田约10家企业占汉方药总产值的98%以上,其中数有百年历史的津村制药最强,约占80%。
三是企业整体素质较高。尽管日本汉方药的市场规模不大,但汉方药生产企业在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科研投入、标准制定、营销策略、内部管理等方面匠心独运,颇具特色,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上一篇: 中医支招:春季吃扁豆健脾和胃祛湿气
下一篇: 食物过敏怎么办?食物过敏的症状有哪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