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为什么自始至终都没有称帝?他到底在想什么
瓦岗军强盛时期有三十万众,李密为何自始至终都没有称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隋炀帝在位的14年中,掘长堑,筑西苑,营建东都,开凿运河,修筑长城,盛治离宫,穷兵默武,各种折腾,可以说已经把民众的忍耐逼到了极限。在征讨高句丽的过程中,有些人为了逃避兵役,就自断手足,称之为“福手”和“福足”。在兴建大型工程中,全国5000万人,光丁男就征发了不下1000万,有时男的不够,还征调妇女服役。这么多的丁壮劳力离开土地前去服役或打仗,其结局无非有两种,一种是死,另一种是生不如死。于是,当百姓无法感知活与死区别的时候,隋朝的生命也将走向尽头。
大业七年(611),农民出身的王薄因兵役繁重,与老乡孟让在山东长白山率先举起*大旗,口号就是反对远征高句丽。在抗击前来镇压的官军期间,王薄利用休息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写了一首名叫《无向辽东浪死歌》的诗歌,号召农民就地反抗争活路,不到辽东去送死。农民积极响应,争相归附,短短一年间起义军人数便发展到数万人。
别的地方的人一看有人带头*,纷纷积极响应,起义的星星之火,很快就成燎原之势。在各地的起义军中,规模较大的有翟让、窦建德、杜伏威、刘霸道、孙金称、孙安祖、高士达、孟海公,等等。刚开始,隋炀帝对起义军没太在意,把主要精力放在攻打高句丽上面。但随着形势的发展,统治集团内部也开始发生了分裂。
大业九年(613),隋炀帝二征高句丽,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见有机可乘,就在黎阳(今河南浚县)发动了*,逼近东都。他在誓师大会上说:“我身为上柱国,家有万金,富贵已无所求,按理说最不该*。可我现在确实是在*,且不顾灭族之祸,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解天下百姓于倒悬之急啊!”这话说得相当有煽动性,当地父老争献酒肉,每天投军者有数千人,队伍很快扩展至10余万。
杨玄感*,在统治阶级内部引起了极大震动,许多贵族官僚子弟,如韩擒虎的儿子韩世谔[e],来护儿的儿子来渊,裴蕴的儿子裴爽,虞世基的儿子虞柔等40余人都一块儿投降了杨玄感。后来杨玄感虽被镇压,但是隋朝统治营垒已破了一个大口,以炀帝为首的统治集团从此开始瓦解。
然而,在这种内外叛离的形势下,隋炀帝仍旧自我感觉良好,不仅发动了第三次对高句丽的战争,还抽空北上巡游了一下太原和长城。不过,在巡游长城的过程中,原本依附隋朝的东突厥始毕可汗见隋朝快不行了,就趁机反水,亲率数十万骑兵将炀帝围困在雁门。到了这时,炀帝终于认识到情况有点不妙,他暗下决心,若能活着出去就一定深刻反省,认真检讨,尽力挽回。可谁知等他解围回到东都洛阳后,反省的结果居然是避开起义的锋芒,到江都去躲清静。
此时,起义军与*军战斗正酣。
起义军发展很快,至大业十年(614)全国大大小小的义军已有130多支,无论是隋mce朝统治的腹地关陇一带,还是重要军事据点附近,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而*军为了将起义军压制下去,可以说极尽卑鄙之能事。隋将樊子盖在镇压关中义军的时候,不分减否,不辨去来,把投降的义军一律活埋。另一个隋将王世充,在与余杭刘元进义军交战时,信誓旦旦地说不杀降卒,可后来对方3万人真的投降了又全部将其坑杀。
但尽管如此,义军还是愈挫愈勇,愈杀愈多,规模不断扩大,到大业十三年(617)前后,起义军终于聚结成三支主要力量,即翟让领导的河南瓦岗军,窦建德领导的河北义军,杜伏威领导的江淮义军。其中,又以瓦岗军规模最大,战斗力最强。瓦岗军的创始人翟让是基层司法公务员出身,曾犯事蹲过号子,被判死罪。狱吏黄君汉见其骁勇,认为他“可救生民之命”,便不顾个人安危,私自将他放走。翟让遂亡命于瓦岗(在今河南滑县境内),组织农民起义。
起初,瓦岗军只有翟让、单雄信、徐世勤等几位领导者,义军人数虽不多,但多是擅长使枪弄棒的渔民猎户,战斗力很强。翟让这个人没什么大志向,平时领导一帮兄弟主要靠截夺运河中的官商货船度日,生活过得很惬意。直到有一天,一个名叫李密的人到来才改变这一切。
李密原为贵族,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弼的曾孙,袭爵蒲山公。少年时李密曾在宫中当过一段时间差,因不老实被隋炀帝罢免。对此李密并不沮丧,回家后把工夫用在读书上,又因牛角挂书结识了杨素,后与杨素之子杨玄感拜把子,关系贼好。大业九年(613),杨玄感*,李密欣然加入,成为他的军师。杨玄感败亡后,李密成了朝廷a级通缉犯,隐姓埋名,几经辗转,方才投入瓦岗军。
当时,瓦岗军正处在突破敌方官兵围剿、加强进攻的时候,李密顺应斗争发展需要,提出诛灭暴隋、夺取政权的目标;建议联合、合并附近义军;并设计打败了义军宿敌张须陀,夺取了隋朝最大的粮仓——洛阳附近的兴洛仓,对瓦岗军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李密能谋善战,屡立战功,还搜罗了一批包括秦叔宝、程咬金、魏征在内的文武人才,声望日隆。翟让自以为不如,遂退位让贤,把瓦岗军的领导权交给了李密。李密成为首领后,自称魏公,在兴洛仓附近筑洛口城,以此为据点,四处政略,先后政取洛阳北面的回洛仓和永济渠旁边的黎阳仓。
为了扩大实力,李密开仓振贫,使饥民蜂拥加入义军,队伍迅速发展到20余万。李密成为各路起义军的盟主。瓦岗军横扫中原,遥居江都的隋炀帝坐不住了。为了扳回额势,他任命大将王世充为总指挥,统领各路人马十几万人驰援洛阳。经过激战,隋军愿战屡败,最后王世充率领仅存的几千人龟缩在洛阳城中,不敢出战。
然而,正当瓦岗军如日中天时,领导集体内部却发生了分裂。原因是随着李密地位的提高和另立山头,一些瓦岗军的旧将领开始表示不满,经常撑掇翟让夺回领导权。翟让比较厚道,坚决不从,但李密以为翟让是假厚道,就用计杀死了翟让。翟让的死,使得瓦岗军内部愈加不稳,并最终将其引向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