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纳公司客服scc2339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娱乐项目,幼儿从有感知觉起,就与游戏结下了不解之缘。游戏的开展既能够符合教学目标,又符合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幼儿园教学的过程中,幼儿的游戏到底“特殊”在哪里呢?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又该如何准确的把握游戏的特点呢?在这里,会有你想要的答案!
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自主性
自主性是游戏的最本质属性的表现。幼儿的游戏是“我要玩”而不是“要我玩”,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在幼儿游戏中,自主和自愿是两个重要条件,游戏的形式、材料以及游戏的开始和结束都应由幼儿自己掌握。比如:幼儿看到滑梯就会快乐的从滑梯上滑下来,在泥土边挖坑、筑城堡,在荷塘边捉泥鳅等,没有规定的模式,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游戏。反之,如果游戏是教师精心安排的,幼儿只是被动的参加游戏,就失去了自主性这一特征,不能被看作真正意义上的游戏。
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假想性
幼儿的游戏是现实生活与想象活动相结合的结果,是通过“假装”再现幼儿心目中的现实。假想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代人”、“以物代物”、“情景转换”三个方面,我们常说“无想象,不游戏”,游戏的角色、情节以及幼儿玩具或游戏材料等,往往是象征性的。比如将木棍当魔法棒、沙子当米饭吃、让小朋友假装成医生等。儿童可以在想象中把狭小的游戏场变成无比广阔的天地,在那里,他们可以盖高楼、铺铁路、开轮船……但这一切,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都是“假装的”。只要成年人不限制学前儿童游戏的方式,他们都能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不同的游戏玩法。
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不直接创造财富,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非功利性
游戏与其他活动不同,游戏的目的不在于外部而在于本身的过程,它更多是一种获得愉快体验的手段,从功利角度讲是非生产性的。幼儿参加游戏就是为了享受游戏的过程,没有实用的价值,不需要考虑游戏的过程或结果能带给社会什么样的价值,游戏的过程中也不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义务。比如说:幼儿用积木搭建城堡不需要思考能挣多少钱,玩小银行的游戏也不用考虑能否给这个社会带来增值,只是体验游戏的整个过程。
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愉悦性
儿童为何如此热爱游戏、热衷游戏?其真正原因就是:游戏适应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需要,因此使儿童感到满足和愉快。儿童在游戏中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能够全身心放松,使自己保持身体的最佳舒适状态,无拘无束地*活动。比如:在烧烤区,孩子们沉浸在不断翻动烧烤、撒上调料、大声叫卖吸引顾客的游戏情景中,可谓是热火朝天。每一位“顾客”都被热情招待,专心地享受眼前的“美食”,可谓如痴如醉。因此,游戏的魅力正是能让幼儿获得这种无可替代的愉悦体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幼儿愉快的游戏体验才是这一切的基础。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进行各种游戏活动时,应当遵循幼儿游戏的基本特点,有效地引导幼儿进行快乐的游戏。
上一篇: 【排序三】插入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二分插入排序,希尔排序)
下一篇: PHP 魔术方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