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情结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6-03 15:16:44
...
俄狄浦斯情结,是取的神话象征意义,表现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显现。就比如释梦的逻辑:无意识通过梦境传达一些信息。而本人的显意识之前对此并无察觉。
http://www.dsxing.com/wiki/item155487.htm
俄狄浦斯情结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么一个预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儿(也就是俄狄浦斯),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底比斯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但是有个牧羊人发现了他,把他送给邻国的国王当儿子。
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谁。长大后他做了许多英雄事迹,赢得伊俄卡斯忒女王为妻。后来国家瘟疫流行,他才知道,多年前他杀掉的一个旅行者是他的父亲,而现在和自己同床共枕的是自己的亲母亲。俄狄浦斯王羞怒不已,他弄瞎了双眼,离开底比斯,独自流浪去了。
这就是心理学中俄狄浦斯情结的原型。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精神分析学的术语。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开始向外界寻求性对象。对于幼儿,这个对象首先是双亲,男孩以母亲为选择对象而女孩则常以父亲的选择对象。小孩做出如此的选择,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性本能”,同时也是由于双亲的刺激加强了这种倾向,也即是由于母亲偏爱儿子和父亲偏爱女儿促成的。在此情形之下,男孩早就对他的母亲发生了一种特殊的柔情,视母亲为自己的所有物,而把父亲看成是争得此所有物的敌人,并想取代父亲在父母关系中的地位。同理,女孩也以为母亲干扰了自己对父亲的柔情,侵占了她应占的地位。
------------
相关的神话研究还挺多(“神经”心理学?)。
http://www.foyi.org/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707
“哪咤闹海”与中国人的俄狄浦斯情结 《二》
但从整个《封神演义》的结构来看,重新获得的以风火轮和火尖为代表的男具并不是哪咤人格发展的理想境界。因为,李靖拥有一样能克制他的物品,金塔,这是一个外观如阴茎,功能如阴道的符号,这才是哪咤的自我理想,一种男女合体的东西,这种自我理想的形成来自一种欲望。这种欲望又来自于谁呢?这里需要提出一种表面上牵强的假设,即这种欲望来自于成为母亲的男具。这实际上也是俄狄浦斯情结的一种形式,弗洛伊德曾经提到过,[21]“来自于母亲的性吸引力不久会在对她的生殖器(他以为那会是一个阴茎)的渴望中达到顶点,直到后来他才发现女人没有阴茎。……然而,他的强烈渴望固定在女人的阳具这一对象上。…… 盲目地崇拜女人的脚和鞋表明他仅把脚当作了他曾经崇拜过的、后来又失踪的女人的阳具的替代性象征;这也是清楚的,喜欢剪女人头发的反常者扮演了阉割女性生殖器的行为者的角色。”当然,拉康在这方面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的理论认为,[22]有一种在婴儿之外的而为母亲所渴求的东西,那就是阳具,孩子永远得不到他,也永远不能代表它。可以把东海龙王解释为这个母亲的男具,因为东海龙王和女性的象征联系紧密,如水晶宫,而东海龙王并没被追杀,只是变成了小蛇,这倒类似于阴蒂,它被称为女人的阳具。哪咤者所以没能杀死它,是因为想成为东海龙王。但还有另一种假设:哪咤没有杀死龙王,是因为他受到了太乙真人的指示,他和龙王的冲突,决定了他以后激烈心理冲突的出现。因为龙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整合的象征,类似于自我或超自我的功能,而哪咤要从俄狄浦斯情结的苦痛中摆脱,离不了自我的整合,所以,如果他把龙王杀死,就意味着他超脱的不可能。这种假设的成立,在于论证龙这种最普遍的中华民族的图腾的文化意义。这已经有学者提出了: (见绿游网:中国龙文化)龙蕴涵着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几个基本观念:天人合一、阴阳交合、变易观。龙作为通天神兽,有助于人达到通天之道。公元前3000 年前后的原龙形态,大多数都包含这种文化内涵。据李学勤、冯时等著名专家研究,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塑鳄型原龙,俨然是一幅六千年前的一幅“苍龙白虎北斗星图”,既表现古人以苍龙、白虎和北斗星座确定时间与农业生产季节,也反映出这位高踞于当时权力上层的墓主,足踏北斗、执掌乾坤的神灵地位。龙作为飞天神兽,可以帮助人达到升天境界。司马迁《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易经》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卦,就以龙—— 苍龙星座的物候历法为中介,提出了“天——地——人”统一的思维框架、思维模式。孔子晚年《易传》与帛书易传中,正是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高度,来解释《易经》乾卦内涵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龙作为通天之物,还有助于生成了“天人合一”,“天——地——人”统一的宇宙模式。《淮南子·地形训》:“正土之气,御乎埃天。埃天五百岁生缺,缺五百岁生黄埃,黄埃五百岁生黄澒,黄澒五百岁生黄金,黄金千岁生黄龙,黄龙入藏生黄泉。黄泉之埃,上为黄云。阴阳相迫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黄海。“龙的变化性体现在本身是千变万化的,并无固定模式,固定形态、固定形象。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龙概括为“八能”;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能潜能飞。对龙的变易无穷的本质特征,讲得最透底、最充分的首推晚年孔子《易传》,特别是新发现的帛书易传。在帛书易传《二三子》的一开头,孔夫子一连三次讲了“龙大矣”,作为龙德的显著特征,实质上是逐层深入地阐发了“龙变易无穷”的基本观念。二是六位时成,待机而动。中国的“龙之易”有二重性:龙既是变易无穷的,又有变化有道的;龙的变化之道与时机、机遇是紧密联系的。乾卦,就蕴涵着这种六位时成,因时而动的观念萌芽:孔子晚年《易传》发挥了龙须“待时而动”、“见机而作”的思想。他借解释《周易》古经,发挥了龙要“待时而动”的思想:“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阴阳交合这种形式的证据是《周易》古经六十四卦,最重要的头两卦,就是乾、坤二卦。乾卦六爻皆阳,取象于龙。坤卦六爻皆阴,其中最后的卦象为:“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晚年孔子《易传·文言》,则依据“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交合、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进一步解释“龙战于野”的思想深蕴:“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这种阴阳交合的中国式辩证法,在中国龙文化中,有三种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 “苍龙白虎”、 “阴阳交龙”、“龙凤呈祥”。Andre Green 曾总结过近来的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观念是,[23]俄狄浦斯有正性和负性两面,这起源于孩子体现出的“双性化”趋势,“也就是说,男孩子不仅仅对父亲有矛盾的态度,对母亲有爱欲的客体选择,且同时他也像女孩般行事,,显出对父亲的有爱欲的女性态度,并有相应的对母亲的嫉妒和敌意的态度。我认为,这种双性化趋势可以看作是一种儿童适应行为,而可能是以后成熟的自我的始基,而平息超我和本我,调节外界于自身的冲突,恰是自我的功能。天人合一、阴阳交合、变易都是自我功能的体现,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超越的意义。“哪咤闹海”提示出了一种俄狄浦斯情结解决的方法:追求超越。文化在西方俄狄浦斯情结同样有重要的角色,《俄狄浦斯王》中,主角的命运都是用“神喻”决定的,预言者、第比斯的人民承担了文化的角色。
3总结和讨论
分析“哪咤闹海”的目的是为了探寻中国人俄狄浦斯情结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必要从纷乱的材料中跳出来,总结一下提出的假设,并和类似研究作比较:
第一个假设是中国人的幼年关系中母亲的重要作用。这影响到中国人各期的发展都延长。这一点有些学者也有类似的看法,曾文星总结提出,[24]中国人的心理发展过程有这些特点:“口欲期”延长,“性蕾期”继续享受“小孩”阶段,“潜伏期”社会要求的突然增加,“潜伏期”和“青春期”的阶段都较长,缓慢进入“生殖期”。徐静也指出:[25]中国家庭常见的家庭病理是界限不明、母子间过于亲近依靠。但在这一点上我并没有看到大规模的样本分析,不能下结论,况且,即便这样的结论成立,其临床意义也值得考究,绝大部分治疗师都能够灵活、辩证地理解弗洛伊德对儿童心理发育分期的时间限定,
第二,提出中国人俄狄浦斯期中常用的防御机制有压抑(regression)、否认、转移、被动攻击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转移的对象很容易扩大到家中其他人,而被动攻击是很常见的。郑仰澄文中也有提及。还有某些形式如拯救幻想、升华等往往体现为对超越性、整体性的追求。但总的来说,几乎所有在《俄狄浦斯王》里可以找到的防御机制在“哪咤闹海”里都有。
第三,提出了文化在俄狄浦斯情结中的重大作用。文化决定了俄狄浦斯情结的形式和解决途径。这方面的研究尚需深入。
就此,提出精神分析在中国临床应用方向的几点建议,一方面要注意到中国文化的特性,分析应注重自我功能的丰富,一方面要注意技术的多样性,分析倾向的短程治疗、家庭治疗和集体治疗可能是比较适应中国文化的,而就治疗关系来说,咨客可能会较容易对一个类似于太乙真人那样代表文化权威的治疗师产生依从性。同时, “哪咤闹海”的结局也提示超个人心理学治疗在中国的可行性,虽然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这只不过是丰富人们自我防御机制罢了。
“哪咤闹海”的分析方法还有很多,可分析的资料也还有很多,这里只是抛砖引玉,不足之处,诚望指教。本文的假设还有待实践和调查的验证。毕竟,中国心理治疗的发展需要每一位治疗师的努力和所有治疗师的团结协作,墨子曰:“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亲士》
----------------------------------
"地狱"里的温柔:卡夫卡
http://www.hornbill.cdc.net.my/newget/linhesheng/kafuka/index.htm
http://www.hornbill.cdc.net.my/newget/linhesheng/kafuka/303.htm
第三节 "俄狄浦斯情结"、"阉割恐惧"和"神化工程"
让我们暂时控制住想要理解无边生活的冲动,坚忍地回到卡夫卡不安的存在上来。在无边的生活中,卡夫卡的存在性不安是如此独特而典型,以至仅仅根据他童年的材料,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分析家就能大致预见他一生将痛苦不堪。如果以常态心理学为参照,可以认为卡夫卡已经进入了所谓"反常心理学"的范围。即便那些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生存论心理学家,他们不会随便使用诸如"患者"、"病态"一类用语,但也会对卡夫卡问题表现出格外的"临床"关注,把他列入" 问题儿童 "或类似的人群集合中。
这样一些心理学家多半会发现,卡夫卡的不幸有力地证明了他们的理论。例如,阿德勒的分析会深入到卡夫卡对"生活意义"的深层感受,并论及他的自卑和超越,罪感和勇气。弗洛姆会认为,卡夫卡的不幸,在于他被"权威主义良心"以及相关的罪感所压倒。霍妮会把卡夫卡归入她的"神经症人格"类型,并多半会认为卡夫卡将在三种"神经症对策"中主要采取"自我埋没对策"和"放弃对策"的结合,既以被鄙视的真实自我自居,又处于被鄙视的真实自我与另一个理想自我之间,在这样两种心理趋势之间永远痛苦地摇摆:"如果你爱我,那你就决不会伤害我。""如果我离群索居,什么也不能伤害我。"莱恩不仅会指出卡夫卡自始至终深深的"存在性不安",而且多半会根据他外在人格表现与内心人格结构的分裂,断定他业已形成不幸的 "真-假自我系统";莱恩甚至可能引用卡夫卡一篇日记,卡夫卡在其中说,他童年时代的保姆夸他从小听话、顺从、文静,是个好孩子;莱恩多半会指出那是他正在形成的"假自我系统",并指出这不为卡夫卡所自觉的"假自我系统"不仅骗过了童年时代老实巴交的保姆,而且骗过了以后一生中不少智商颇高、感觉颇佳的人。可能,莱恩还会指出,卡夫卡身体"天生的羸弱"并不必然导致痛苦,痛苦在于他那分裂的自我中某个"非身体化的自我",这个自我使他陷入某种程度的"类精神分裂"状态,使他成为苦恼不堪的"自我意识人"……
然而,我们希望进一步对卡夫卡问题作出更具生存论意义、更具普遍性意义的探索。我们所要涉及的,将是围绕所谓"俄狄浦斯情结"而形成的一套话语系统。关于"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论,始终是精神分析运动的中心思想。在整个运动中,这一思想经历了重大的变化和发展。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著作中指出,男孩具备某种先天的性驱力,从而使他怀有占有母亲的企图。通过早期的家庭生活,男孩会知道,在关于母亲的问题上,父亲是自己的竞争者和敌人。同时男孩也知道,他只能小心翼翼抑制着对父亲隐秘的敌意,因为父亲在生理上远比他强大,公开较量只能意味着失败,意味着被父亲"阉割"。这种占有母亲的企图,以及相应的对父亲的敌意和恐惧,就是所谓"恋母情结",即俄狄浦斯情结,以及相应的 "仇父情结"和"阉割恐惧"。这一早期思想被认为具有"泛性论"或"生物本能主义"的倾向,受到各种不同的批评。然而,由于它把握住了个体及其家庭生活中重要的现象,仍然始终为人们所关注。经过精神分析运动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人们最终达到了生存论(即存在主义)哲学的深度,完成了精神分析思想与生存论思想的交汇和融合。参见贝克尔:《反抗死亡》。简单地说,俄狄浦斯情结可以叫做"神化工程",因为它的本质是渴望成为神,即渴望"神化",它充分展示了由于逃避死亡而被扭曲了的童年自恋倾向。诺尔曼·布朗:《生与死的对抗》,冯川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7页。在儿童期,俄狄浦斯情结表现为儿童想要"成为自己父亲"的愿望。前面说过,在婴儿生活的极早期,有一个所谓"原始存在"的阶段,这一阶段也可叫做"前俄狄浦斯情结"阶段。在这一阶段,母亲表现为"前俄狄浦斯情结"的母亲,在她眼里,婴儿是神,或者说,婴儿在母亲生活中的地位与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母亲会对婴儿的任何动作迅速作出理想的反应,婴儿从中会产生"万能感"以及相应的自恋。
但是,婴儿接着就要为这种"万能感"和自恋付出代价。他渐渐由婴儿变为儿童,被逐出了伊甸园。人生的推进要求他逐渐结束原始存在,独立面对生活。但是,生活则以它生死交融的分量压倒一切,于是,"万能感"丧失了,自恋面临毁灭性的打击。在这难以承受的分量之前,正如前面所指出,具有正常原始存在的儿童会"压抑自己",以免于"垮掉"的结局。而这种近乎本能的自我压抑将通过身边最为方便的对象加以施行,这对象就是父母和自己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包括各自在生活中的作用、地位和形象,以及各自相应的器官。母亲象征着美好的伊甸园,但是,母亲也象征着"被阉割",意味着在生活面前相对的无能。父亲是生活的强者,他不仅在生理上显得有力,而且也代表着家以外的广大世界,换句话说,眼下在儿童眼里,父亲就是身边的神祗;然而父亲也象征着"阉割",意味着生活压倒一切的分量。这种知觉和情感的交织和冲突,其格局是如此错综复杂,以至形成"情结"或所谓"情意综",但不管怎样,其中两个相反相成的主要部分就是:对压倒一切的生死分量的恐惧,以及对神化的渴望,或者说是对"父亲"或"阉割 "的恐惧,以及相应的对"成为父亲"和"占有母亲"的渴望。正如人们所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己"前俄狄浦斯情结"的母亲,试图重返原始存在的"伊甸园"。同时,我们也都在反抗"父亲",试图"成为自己的父亲"。其实,这两种努力都是在反抗"阉割",即反抗父母代表生活强加于我们的生死分量,它们都反映了我们对"神化"的渴望。
也就是说,生活中的确存在着"阉割者",从而让我们产生生死恐惧和神化的渴望。只是,所谓 "阉割者",并非单独的父亲或者整体的父母,而是自然和生活本身。是生活、是历史的积淀和现实的延伸在"阉割"人,使人"无能"。而所谓"阉割恐惧",实质上就是生与死的恐惧。贝克尔:《反抗死亡》,第333页。更进而言之,正如我们试图指明:存在本身就是不安。所谓"存在性不安",从根本上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命,是人类在生死分量面前不由分说的恐惧和颤栗。
在压倒一切的生死分量之前,在根本性的存在性不安之中,儿童将近乎本能地形成自己的人格和生活方式,利用父母、家庭或其他人的力量,利用身边一切事物所能提供的支撑,利用所能利用的文化观念,就像种子利用土壤和营养或江河利用"地形",构建自己的"神化工程",而这一"神化工程"的内容就是"成为自己的父亲"。这一工程巧妙地掩盖了根本性的存在性不安,将儿童在生死分量面前的被动性转换为主动性,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所有的本能、爱、感激、肉欲、反抗、自我确证和自立自强--所有这些都在成为自己父亲的愿望中得到满足。"然而,在儿童期神化工程的构建中特别需要辨明的一点是:从被动到主动的转换真要成功,"成为自己父亲"的愿望真要达成某种满足,必需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与父母的同化。儿童时代构建"神化工程"的关键在于与父母的同化。正如前面曾经指出,来自父母的爱与呵护越是美好,儿童的成长就越是健全,就越意味着生命对死亡的胜利。在这之中,"前俄狄浦斯情结"的身心经验(即所谓"原始存在")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人在儿童时代通过与父母的良好同化相对成功地构建成自己的"神化工程",他就相当于为自己构建了一个相对理想的"平台",为自己此后漫长的一生找到了相对理想的"发生学"起点。以此为基础,他会不断延续和逐步扩建自己的"神化工程"。换句话说,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死亡恐惧的日益显露和明晰,他会通过人类家族制度的不朽、文化成就中的不朽或宗教许诺的不朽来逃避压倒一切的生死分量,将自己的生命不断"升华"(或者说转移)到浪漫爱情、子孙后代、伦理德行、丰功伟绩、文学艺术、理论体系、文化历史之中,即升华或转移到爱人、家庭、金字塔、城市、金钱、作品、宗教、甚至"台球技艺" 或舆论的首肯等等对象之中,逐渐展开自己相对健全的人生。
而相反的情况,如果儿童的"前俄狄浦斯情结"阶段越是反常、其原始存在越是不完善,如果儿童越是得不到父母健全美好的爱与呵护,越是不能与父母达到相对正常的同化,那么,他就越是无法构建相对正常的"神化工程"以保护自己,从而过早地暴露在压倒一切的生死分量之前。在这分量之前,他幼小的身心无法"挺住 ",容易"垮掉",被恐惧击溃,被生活"抛弃"和"阉割"。
比较卡夫卡不幸的儿童时代和俄狄浦斯情结理论,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很大程度上,他正是一个没能正常度过"前俄狄浦斯情结阶段"和"俄狄浦斯情结阶段"的孩子。生活未能让他实现与父母的同化。他儿童期的"神化工程 "因而捉襟见肘、破碎不堪。甚至,他压根儿就没有什么"神化工程",有的只是许多相反的东西,只是母爱的缺席和父亲的专制、粗暴和野蛮,只是"羸弱、胆怯、迟疑不决、揣揣不安",只是恐惧、畏惧、敬畏、耻辱、自卑、内疚、罪责等各种深深的存在性不安。破碎的童年导致破碎的人生。由于童年期"神化工程"的缺憾,卡夫卡没有构建通常成人"神化工程"的基础。用前面的话说,他将无法展开一个相对健全的成人阶段。
毋庸赘言,关于俄狄浦斯情结的漫长讨论,是对前面有关卡夫卡讨论的概括和深入。显然,对于"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卡夫卡似乎也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案例。或者应该反过来更确切地说,这个理论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卡夫卡。然而必须指出,到此为止,我们才刚刚抵达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就在所谓 "与父母的同化"家庭内部的关系,包括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伦理-人际关系,即所谓家庭伦理-人际关系。这种伦理-人际关系的背景是一种更大的伦理-人际关系,那就是一般的社会伦理-人际关系,广而言之,即一般的人与人关系。
这就意味着,儿童所构建的"神化工程"真要成功,不仅能保证他相对正常地度过儿童时代,而且能让他"扩建"成一个相对正常的成年,那就不能仅仅与父母同化,而必须同时与社会同化。但这就需要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前提:父母首先要与一般的社会伦理-人际关系实现同化。对我们而言,反过来的推论更为重要:当父母与身边的社会伦理-人际关系实现了同化,而孩子却未能与父母实现同化,那么,孩子最终就难以与社会伦理-人际关系实现同化。换句话说,这样的孩子很难逃避孤独一生的痛苦命运。
和克尔恺郭尔一样,卡夫卡将因为童年巨大的缺憾而相应地缺乏进入社会伦理现实的能力。换句话说,他将和克尔恺郭尔一样,难以进入正常的伦理-人际关系,难以进入人群。如果以这一点为参照,那么,在人类文化史上,卡夫卡和克尔恺郭尔这样的人大致属于一类人格,而拿破仑、弗洛伊德和雅斯贝斯等则属于另一类人格。在这两类人格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对比。后一类人格都是些伦理-人际关系网络中的英雄,在人群中出类拔萃。他们往往功勋卓绝地指挥战争、领导运动、创建学派,在同时代人心目中建造成显赫的神化工程。与他们相反,卡夫卡和克尔恺郭尔将在人群之外、在正常的伦理-人际关系之外一生孤独和痛苦,恐惧而不安。即便最终被人认识,也要为此付出久久的等待。是否拥有健全的母爱和相应的双亲之爱,是造成两者差别的主要原因。健全的母爱和双亲之爱本身就是最正常、最美好的伦理-人际关系,它们保证了孩子正常的同化过程,它们使孩子得以成功地构建童年期神化工程,并向孩子提供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安全感和力量。雅斯贝斯明确认识到,他的力量来源于美好的双亲之爱所奠定的安全感。弗洛伊德则颇有些自恋地宣称:一个已成为母亲爱子的男子汉,将终生饱含征服者的情感。这种信心会导致成功,往往成为致胜之本。幼时健全的双亲之爱,甚至可以让尼采这样天生羸弱、且早年丧父的人也能凭着某种"光芒万丈的文体",成为同时代人眼中的 "超人",在为深邃哲人所发现的同时也为一般读者所欢呼。正如前面所说,美好的双亲之爱所保证的正常同化,是孩子进行健全自我扩张、成功构建神化工程的前提。这就像种子的生长或江河的形成:当种子具有丰沛的先天生命力,又置身于优良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它就容易长成参天大树。同样,当江河拥有水量宏富的源头和支流,又流经雄伟的地形,就会形成壮丽的大河。怕就怕种子天生羸弱而又遇到贫瘠的土壤和恶劣的气候条件,或者,江河的源头干涸,地形又破碎不堪。
一般说来,卡夫卡和克尔恺郭尔这样的人格将在正常的社会伦理-人际关系之外,在人群之外默默地承受巨大的孤独。当然,有必要补充说明,所谓"在人群之外 ",并不意味着没有进入人群的要求。相反,当事人可能还格外渴望,至少在最初是如此。只是,进入的失败却使渴望变成了恐惧。正如卡夫卡所说:"这种向往人群的要求我是有的,但它变成了恐惧。"《卡夫卡书信日记选》,第149页。失败导致恐惧,强化恐惧,恐惧又反过来进一步导致失败……到后来,对现实中任何有关人群的人和事,他们既缺乏进入的能力,又会表现出超常的阻抗,越是与人群相关越是如此。例如,对现实中显赫的人与事,他们会有意无意地疏离,甚至格外抵触。他们多半会让自己保持在与现实伦理无关或关系很少的生存状态。他们进入的生活领域常常与他人无关或关系很少。或者说,进入某种生存状态,对一般人而言意味着进入现实的伦理-人际关系网络,而对他们却只意味着与他人无关或关系很少的"私人"事件。
这样的人可能进入宗教领域,但那并不一定意味着对世俗宗教团体的认同,甚至可能相反。正如克尔恺郭尔,很少有人比他更坚定地信仰基督教,但是,恐怕除了尼采,很少有人比他更激烈地批判世俗的基督教,乃至全面地否定丹麦国教会。这样的人多半会进入艺术或哲学领域,但那并不意味着进入艺术圈子或学术团体;对他们而言,艺术或哲学不过意味着他们的"私人宗教"。这样的人也会与常人一样进入爱情,只是,对一般人而言,进入爱情就意味着进入相应的家庭和社会伦理关系,但对他们而言,那只意味着进入神圣的或单纯的"俩人世界"。卡夫卡和克尔恺郭尔都是这样,很少有人比他们对爱情更为炽热、执着或专注,但也很少有人比他们更害怕或敌视正式的婚姻关系;他们在订婚之前或之后会"永远地三心二意",无休止地思考、权衡、彷徨、动摇、反悔、痛苦……而对婚礼他们格外恐惧和仇视,因为,那是对婚姻伦理-人际关系最后的正式认同。总的说来,卡夫卡或克尔恺郭尔这样的人格类型注定要承受孤独,他们也可能因为无法承受孤独、不安和恐惧而被生活摧毁。然而,对一般人来说是不利的条件,在他们身上却有可能转化成重要的因素。有时,与生俱来的不幸在当事人身上砥砺出忍受孤独的超然意志,促使他完成天才的自我锤炼,使其有能量冲出一般的伦理关系、冲出人群、甚至冲出黑格尔意义上的历史,而在一种相对非伦理化的、相对纯粹的精神氛围中独自构建自己补偿性的、但是独特的"神化工程",并有可能最终完成克尔恺郭尔所谓"绝对单数形式的"、无法模仿的人格,成为生活中独一无二的"那个个人 ",从而成就一个从破碎到完整的人生,赢得一场最为具体也最为博大的人道主义自救,同时也代表人类探索到存在深渊中和生存大地上的某些真理。
http://www.dsxing.com/wiki/item155487.htm
俄狄浦斯情结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么一个预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儿(也就是俄狄浦斯),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底比斯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但是有个牧羊人发现了他,把他送给邻国的国王当儿子。
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谁。长大后他做了许多英雄事迹,赢得伊俄卡斯忒女王为妻。后来国家瘟疫流行,他才知道,多年前他杀掉的一个旅行者是他的父亲,而现在和自己同床共枕的是自己的亲母亲。俄狄浦斯王羞怒不已,他弄瞎了双眼,离开底比斯,独自流浪去了。
这就是心理学中俄狄浦斯情结的原型。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精神分析学的术语。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开始向外界寻求性对象。对于幼儿,这个对象首先是双亲,男孩以母亲为选择对象而女孩则常以父亲的选择对象。小孩做出如此的选择,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性本能”,同时也是由于双亲的刺激加强了这种倾向,也即是由于母亲偏爱儿子和父亲偏爱女儿促成的。在此情形之下,男孩早就对他的母亲发生了一种特殊的柔情,视母亲为自己的所有物,而把父亲看成是争得此所有物的敌人,并想取代父亲在父母关系中的地位。同理,女孩也以为母亲干扰了自己对父亲的柔情,侵占了她应占的地位。
------------
相关的神话研究还挺多(“神经”心理学?)。
http://www.foyi.org/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707
“哪咤闹海”与中国人的俄狄浦斯情结 《二》
但从整个《封神演义》的结构来看,重新获得的以风火轮和火尖为代表的男具并不是哪咤人格发展的理想境界。因为,李靖拥有一样能克制他的物品,金塔,这是一个外观如阴茎,功能如阴道的符号,这才是哪咤的自我理想,一种男女合体的东西,这种自我理想的形成来自一种欲望。这种欲望又来自于谁呢?这里需要提出一种表面上牵强的假设,即这种欲望来自于成为母亲的男具。这实际上也是俄狄浦斯情结的一种形式,弗洛伊德曾经提到过,[21]“来自于母亲的性吸引力不久会在对她的生殖器(他以为那会是一个阴茎)的渴望中达到顶点,直到后来他才发现女人没有阴茎。……然而,他的强烈渴望固定在女人的阳具这一对象上。…… 盲目地崇拜女人的脚和鞋表明他仅把脚当作了他曾经崇拜过的、后来又失踪的女人的阳具的替代性象征;这也是清楚的,喜欢剪女人头发的反常者扮演了阉割女性生殖器的行为者的角色。”当然,拉康在这方面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的理论认为,[22]有一种在婴儿之外的而为母亲所渴求的东西,那就是阳具,孩子永远得不到他,也永远不能代表它。可以把东海龙王解释为这个母亲的男具,因为东海龙王和女性的象征联系紧密,如水晶宫,而东海龙王并没被追杀,只是变成了小蛇,这倒类似于阴蒂,它被称为女人的阳具。哪咤者所以没能杀死它,是因为想成为东海龙王。但还有另一种假设:哪咤没有杀死龙王,是因为他受到了太乙真人的指示,他和龙王的冲突,决定了他以后激烈心理冲突的出现。因为龙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整合的象征,类似于自我或超自我的功能,而哪咤要从俄狄浦斯情结的苦痛中摆脱,离不了自我的整合,所以,如果他把龙王杀死,就意味着他超脱的不可能。这种假设的成立,在于论证龙这种最普遍的中华民族的图腾的文化意义。这已经有学者提出了: (见绿游网:中国龙文化)龙蕴涵着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几个基本观念:天人合一、阴阳交合、变易观。龙作为通天神兽,有助于人达到通天之道。公元前3000 年前后的原龙形态,大多数都包含这种文化内涵。据李学勤、冯时等著名专家研究,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塑鳄型原龙,俨然是一幅六千年前的一幅“苍龙白虎北斗星图”,既表现古人以苍龙、白虎和北斗星座确定时间与农业生产季节,也反映出这位高踞于当时权力上层的墓主,足踏北斗、执掌乾坤的神灵地位。龙作为飞天神兽,可以帮助人达到升天境界。司马迁《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易经》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卦,就以龙—— 苍龙星座的物候历法为中介,提出了“天——地——人”统一的思维框架、思维模式。孔子晚年《易传》与帛书易传中,正是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高度,来解释《易经》乾卦内涵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龙作为通天之物,还有助于生成了“天人合一”,“天——地——人”统一的宇宙模式。《淮南子·地形训》:“正土之气,御乎埃天。埃天五百岁生缺,缺五百岁生黄埃,黄埃五百岁生黄澒,黄澒五百岁生黄金,黄金千岁生黄龙,黄龙入藏生黄泉。黄泉之埃,上为黄云。阴阳相迫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黄海。“龙的变化性体现在本身是千变万化的,并无固定模式,固定形态、固定形象。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龙概括为“八能”;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能潜能飞。对龙的变易无穷的本质特征,讲得最透底、最充分的首推晚年孔子《易传》,特别是新发现的帛书易传。在帛书易传《二三子》的一开头,孔夫子一连三次讲了“龙大矣”,作为龙德的显著特征,实质上是逐层深入地阐发了“龙变易无穷”的基本观念。二是六位时成,待机而动。中国的“龙之易”有二重性:龙既是变易无穷的,又有变化有道的;龙的变化之道与时机、机遇是紧密联系的。乾卦,就蕴涵着这种六位时成,因时而动的观念萌芽:孔子晚年《易传》发挥了龙须“待时而动”、“见机而作”的思想。他借解释《周易》古经,发挥了龙要“待时而动”的思想:“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阴阳交合这种形式的证据是《周易》古经六十四卦,最重要的头两卦,就是乾、坤二卦。乾卦六爻皆阳,取象于龙。坤卦六爻皆阴,其中最后的卦象为:“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晚年孔子《易传·文言》,则依据“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交合、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进一步解释“龙战于野”的思想深蕴:“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这种阴阳交合的中国式辩证法,在中国龙文化中,有三种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 “苍龙白虎”、 “阴阳交龙”、“龙凤呈祥”。Andre Green 曾总结过近来的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观念是,[23]俄狄浦斯有正性和负性两面,这起源于孩子体现出的“双性化”趋势,“也就是说,男孩子不仅仅对父亲有矛盾的态度,对母亲有爱欲的客体选择,且同时他也像女孩般行事,,显出对父亲的有爱欲的女性态度,并有相应的对母亲的嫉妒和敌意的态度。我认为,这种双性化趋势可以看作是一种儿童适应行为,而可能是以后成熟的自我的始基,而平息超我和本我,调节外界于自身的冲突,恰是自我的功能。天人合一、阴阳交合、变易都是自我功能的体现,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超越的意义。“哪咤闹海”提示出了一种俄狄浦斯情结解决的方法:追求超越。文化在西方俄狄浦斯情结同样有重要的角色,《俄狄浦斯王》中,主角的命运都是用“神喻”决定的,预言者、第比斯的人民承担了文化的角色。
3总结和讨论
分析“哪咤闹海”的目的是为了探寻中国人俄狄浦斯情结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必要从纷乱的材料中跳出来,总结一下提出的假设,并和类似研究作比较:
第一个假设是中国人的幼年关系中母亲的重要作用。这影响到中国人各期的发展都延长。这一点有些学者也有类似的看法,曾文星总结提出,[24]中国人的心理发展过程有这些特点:“口欲期”延长,“性蕾期”继续享受“小孩”阶段,“潜伏期”社会要求的突然增加,“潜伏期”和“青春期”的阶段都较长,缓慢进入“生殖期”。徐静也指出:[25]中国家庭常见的家庭病理是界限不明、母子间过于亲近依靠。但在这一点上我并没有看到大规模的样本分析,不能下结论,况且,即便这样的结论成立,其临床意义也值得考究,绝大部分治疗师都能够灵活、辩证地理解弗洛伊德对儿童心理发育分期的时间限定,
第二,提出中国人俄狄浦斯期中常用的防御机制有压抑(regression)、否认、转移、被动攻击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转移的对象很容易扩大到家中其他人,而被动攻击是很常见的。郑仰澄文中也有提及。还有某些形式如拯救幻想、升华等往往体现为对超越性、整体性的追求。但总的来说,几乎所有在《俄狄浦斯王》里可以找到的防御机制在“哪咤闹海”里都有。
第三,提出了文化在俄狄浦斯情结中的重大作用。文化决定了俄狄浦斯情结的形式和解决途径。这方面的研究尚需深入。
就此,提出精神分析在中国临床应用方向的几点建议,一方面要注意到中国文化的特性,分析应注重自我功能的丰富,一方面要注意技术的多样性,分析倾向的短程治疗、家庭治疗和集体治疗可能是比较适应中国文化的,而就治疗关系来说,咨客可能会较容易对一个类似于太乙真人那样代表文化权威的治疗师产生依从性。同时, “哪咤闹海”的结局也提示超个人心理学治疗在中国的可行性,虽然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这只不过是丰富人们自我防御机制罢了。
“哪咤闹海”的分析方法还有很多,可分析的资料也还有很多,这里只是抛砖引玉,不足之处,诚望指教。本文的假设还有待实践和调查的验证。毕竟,中国心理治疗的发展需要每一位治疗师的努力和所有治疗师的团结协作,墨子曰:“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亲士》
----------------------------------
"地狱"里的温柔:卡夫卡
http://www.hornbill.cdc.net.my/newget/linhesheng/kafuka/index.htm
http://www.hornbill.cdc.net.my/newget/linhesheng/kafuka/303.htm
第三节 "俄狄浦斯情结"、"阉割恐惧"和"神化工程"
让我们暂时控制住想要理解无边生活的冲动,坚忍地回到卡夫卡不安的存在上来。在无边的生活中,卡夫卡的存在性不安是如此独特而典型,以至仅仅根据他童年的材料,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分析家就能大致预见他一生将痛苦不堪。如果以常态心理学为参照,可以认为卡夫卡已经进入了所谓"反常心理学"的范围。即便那些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生存论心理学家,他们不会随便使用诸如"患者"、"病态"一类用语,但也会对卡夫卡问题表现出格外的"临床"关注,把他列入" 问题儿童 "或类似的人群集合中。
这样一些心理学家多半会发现,卡夫卡的不幸有力地证明了他们的理论。例如,阿德勒的分析会深入到卡夫卡对"生活意义"的深层感受,并论及他的自卑和超越,罪感和勇气。弗洛姆会认为,卡夫卡的不幸,在于他被"权威主义良心"以及相关的罪感所压倒。霍妮会把卡夫卡归入她的"神经症人格"类型,并多半会认为卡夫卡将在三种"神经症对策"中主要采取"自我埋没对策"和"放弃对策"的结合,既以被鄙视的真实自我自居,又处于被鄙视的真实自我与另一个理想自我之间,在这样两种心理趋势之间永远痛苦地摇摆:"如果你爱我,那你就决不会伤害我。""如果我离群索居,什么也不能伤害我。"莱恩不仅会指出卡夫卡自始至终深深的"存在性不安",而且多半会根据他外在人格表现与内心人格结构的分裂,断定他业已形成不幸的 "真-假自我系统";莱恩甚至可能引用卡夫卡一篇日记,卡夫卡在其中说,他童年时代的保姆夸他从小听话、顺从、文静,是个好孩子;莱恩多半会指出那是他正在形成的"假自我系统",并指出这不为卡夫卡所自觉的"假自我系统"不仅骗过了童年时代老实巴交的保姆,而且骗过了以后一生中不少智商颇高、感觉颇佳的人。可能,莱恩还会指出,卡夫卡身体"天生的羸弱"并不必然导致痛苦,痛苦在于他那分裂的自我中某个"非身体化的自我",这个自我使他陷入某种程度的"类精神分裂"状态,使他成为苦恼不堪的"自我意识人"……
然而,我们希望进一步对卡夫卡问题作出更具生存论意义、更具普遍性意义的探索。我们所要涉及的,将是围绕所谓"俄狄浦斯情结"而形成的一套话语系统。关于"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论,始终是精神分析运动的中心思想。在整个运动中,这一思想经历了重大的变化和发展。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著作中指出,男孩具备某种先天的性驱力,从而使他怀有占有母亲的企图。通过早期的家庭生活,男孩会知道,在关于母亲的问题上,父亲是自己的竞争者和敌人。同时男孩也知道,他只能小心翼翼抑制着对父亲隐秘的敌意,因为父亲在生理上远比他强大,公开较量只能意味着失败,意味着被父亲"阉割"。这种占有母亲的企图,以及相应的对父亲的敌意和恐惧,就是所谓"恋母情结",即俄狄浦斯情结,以及相应的 "仇父情结"和"阉割恐惧"。这一早期思想被认为具有"泛性论"或"生物本能主义"的倾向,受到各种不同的批评。然而,由于它把握住了个体及其家庭生活中重要的现象,仍然始终为人们所关注。经过精神分析运动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人们最终达到了生存论(即存在主义)哲学的深度,完成了精神分析思想与生存论思想的交汇和融合。参见贝克尔:《反抗死亡》。简单地说,俄狄浦斯情结可以叫做"神化工程",因为它的本质是渴望成为神,即渴望"神化",它充分展示了由于逃避死亡而被扭曲了的童年自恋倾向。诺尔曼·布朗:《生与死的对抗》,冯川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7页。在儿童期,俄狄浦斯情结表现为儿童想要"成为自己父亲"的愿望。前面说过,在婴儿生活的极早期,有一个所谓"原始存在"的阶段,这一阶段也可叫做"前俄狄浦斯情结"阶段。在这一阶段,母亲表现为"前俄狄浦斯情结"的母亲,在她眼里,婴儿是神,或者说,婴儿在母亲生活中的地位与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母亲会对婴儿的任何动作迅速作出理想的反应,婴儿从中会产生"万能感"以及相应的自恋。
但是,婴儿接着就要为这种"万能感"和自恋付出代价。他渐渐由婴儿变为儿童,被逐出了伊甸园。人生的推进要求他逐渐结束原始存在,独立面对生活。但是,生活则以它生死交融的分量压倒一切,于是,"万能感"丧失了,自恋面临毁灭性的打击。在这难以承受的分量之前,正如前面所指出,具有正常原始存在的儿童会"压抑自己",以免于"垮掉"的结局。而这种近乎本能的自我压抑将通过身边最为方便的对象加以施行,这对象就是父母和自己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包括各自在生活中的作用、地位和形象,以及各自相应的器官。母亲象征着美好的伊甸园,但是,母亲也象征着"被阉割",意味着在生活面前相对的无能。父亲是生活的强者,他不仅在生理上显得有力,而且也代表着家以外的广大世界,换句话说,眼下在儿童眼里,父亲就是身边的神祗;然而父亲也象征着"阉割",意味着生活压倒一切的分量。这种知觉和情感的交织和冲突,其格局是如此错综复杂,以至形成"情结"或所谓"情意综",但不管怎样,其中两个相反相成的主要部分就是:对压倒一切的生死分量的恐惧,以及对神化的渴望,或者说是对"父亲"或"阉割 "的恐惧,以及相应的对"成为父亲"和"占有母亲"的渴望。正如人们所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己"前俄狄浦斯情结"的母亲,试图重返原始存在的"伊甸园"。同时,我们也都在反抗"父亲",试图"成为自己的父亲"。其实,这两种努力都是在反抗"阉割",即反抗父母代表生活强加于我们的生死分量,它们都反映了我们对"神化"的渴望。
也就是说,生活中的确存在着"阉割者",从而让我们产生生死恐惧和神化的渴望。只是,所谓 "阉割者",并非单独的父亲或者整体的父母,而是自然和生活本身。是生活、是历史的积淀和现实的延伸在"阉割"人,使人"无能"。而所谓"阉割恐惧",实质上就是生与死的恐惧。贝克尔:《反抗死亡》,第333页。更进而言之,正如我们试图指明:存在本身就是不安。所谓"存在性不安",从根本上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命,是人类在生死分量面前不由分说的恐惧和颤栗。
在压倒一切的生死分量之前,在根本性的存在性不安之中,儿童将近乎本能地形成自己的人格和生活方式,利用父母、家庭或其他人的力量,利用身边一切事物所能提供的支撑,利用所能利用的文化观念,就像种子利用土壤和营养或江河利用"地形",构建自己的"神化工程",而这一"神化工程"的内容就是"成为自己的父亲"。这一工程巧妙地掩盖了根本性的存在性不安,将儿童在生死分量面前的被动性转换为主动性,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所有的本能、爱、感激、肉欲、反抗、自我确证和自立自强--所有这些都在成为自己父亲的愿望中得到满足。"然而,在儿童期神化工程的构建中特别需要辨明的一点是:从被动到主动的转换真要成功,"成为自己父亲"的愿望真要达成某种满足,必需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与父母的同化。儿童时代构建"神化工程"的关键在于与父母的同化。正如前面曾经指出,来自父母的爱与呵护越是美好,儿童的成长就越是健全,就越意味着生命对死亡的胜利。在这之中,"前俄狄浦斯情结"的身心经验(即所谓"原始存在")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人在儿童时代通过与父母的良好同化相对成功地构建成自己的"神化工程",他就相当于为自己构建了一个相对理想的"平台",为自己此后漫长的一生找到了相对理想的"发生学"起点。以此为基础,他会不断延续和逐步扩建自己的"神化工程"。换句话说,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死亡恐惧的日益显露和明晰,他会通过人类家族制度的不朽、文化成就中的不朽或宗教许诺的不朽来逃避压倒一切的生死分量,将自己的生命不断"升华"(或者说转移)到浪漫爱情、子孙后代、伦理德行、丰功伟绩、文学艺术、理论体系、文化历史之中,即升华或转移到爱人、家庭、金字塔、城市、金钱、作品、宗教、甚至"台球技艺" 或舆论的首肯等等对象之中,逐渐展开自己相对健全的人生。
而相反的情况,如果儿童的"前俄狄浦斯情结"阶段越是反常、其原始存在越是不完善,如果儿童越是得不到父母健全美好的爱与呵护,越是不能与父母达到相对正常的同化,那么,他就越是无法构建相对正常的"神化工程"以保护自己,从而过早地暴露在压倒一切的生死分量之前。在这分量之前,他幼小的身心无法"挺住 ",容易"垮掉",被恐惧击溃,被生活"抛弃"和"阉割"。
比较卡夫卡不幸的儿童时代和俄狄浦斯情结理论,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很大程度上,他正是一个没能正常度过"前俄狄浦斯情结阶段"和"俄狄浦斯情结阶段"的孩子。生活未能让他实现与父母的同化。他儿童期的"神化工程 "因而捉襟见肘、破碎不堪。甚至,他压根儿就没有什么"神化工程",有的只是许多相反的东西,只是母爱的缺席和父亲的专制、粗暴和野蛮,只是"羸弱、胆怯、迟疑不决、揣揣不安",只是恐惧、畏惧、敬畏、耻辱、自卑、内疚、罪责等各种深深的存在性不安。破碎的童年导致破碎的人生。由于童年期"神化工程"的缺憾,卡夫卡没有构建通常成人"神化工程"的基础。用前面的话说,他将无法展开一个相对健全的成人阶段。
毋庸赘言,关于俄狄浦斯情结的漫长讨论,是对前面有关卡夫卡讨论的概括和深入。显然,对于"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卡夫卡似乎也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案例。或者应该反过来更确切地说,这个理论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卡夫卡。然而必须指出,到此为止,我们才刚刚抵达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就在所谓 "与父母的同化"家庭内部的关系,包括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伦理-人际关系,即所谓家庭伦理-人际关系。这种伦理-人际关系的背景是一种更大的伦理-人际关系,那就是一般的社会伦理-人际关系,广而言之,即一般的人与人关系。
这就意味着,儿童所构建的"神化工程"真要成功,不仅能保证他相对正常地度过儿童时代,而且能让他"扩建"成一个相对正常的成年,那就不能仅仅与父母同化,而必须同时与社会同化。但这就需要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前提:父母首先要与一般的社会伦理-人际关系实现同化。对我们而言,反过来的推论更为重要:当父母与身边的社会伦理-人际关系实现了同化,而孩子却未能与父母实现同化,那么,孩子最终就难以与社会伦理-人际关系实现同化。换句话说,这样的孩子很难逃避孤独一生的痛苦命运。
和克尔恺郭尔一样,卡夫卡将因为童年巨大的缺憾而相应地缺乏进入社会伦理现实的能力。换句话说,他将和克尔恺郭尔一样,难以进入正常的伦理-人际关系,难以进入人群。如果以这一点为参照,那么,在人类文化史上,卡夫卡和克尔恺郭尔这样的人大致属于一类人格,而拿破仑、弗洛伊德和雅斯贝斯等则属于另一类人格。在这两类人格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对比。后一类人格都是些伦理-人际关系网络中的英雄,在人群中出类拔萃。他们往往功勋卓绝地指挥战争、领导运动、创建学派,在同时代人心目中建造成显赫的神化工程。与他们相反,卡夫卡和克尔恺郭尔将在人群之外、在正常的伦理-人际关系之外一生孤独和痛苦,恐惧而不安。即便最终被人认识,也要为此付出久久的等待。是否拥有健全的母爱和相应的双亲之爱,是造成两者差别的主要原因。健全的母爱和双亲之爱本身就是最正常、最美好的伦理-人际关系,它们保证了孩子正常的同化过程,它们使孩子得以成功地构建童年期神化工程,并向孩子提供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安全感和力量。雅斯贝斯明确认识到,他的力量来源于美好的双亲之爱所奠定的安全感。弗洛伊德则颇有些自恋地宣称:一个已成为母亲爱子的男子汉,将终生饱含征服者的情感。这种信心会导致成功,往往成为致胜之本。幼时健全的双亲之爱,甚至可以让尼采这样天生羸弱、且早年丧父的人也能凭着某种"光芒万丈的文体",成为同时代人眼中的 "超人",在为深邃哲人所发现的同时也为一般读者所欢呼。正如前面所说,美好的双亲之爱所保证的正常同化,是孩子进行健全自我扩张、成功构建神化工程的前提。这就像种子的生长或江河的形成:当种子具有丰沛的先天生命力,又置身于优良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它就容易长成参天大树。同样,当江河拥有水量宏富的源头和支流,又流经雄伟的地形,就会形成壮丽的大河。怕就怕种子天生羸弱而又遇到贫瘠的土壤和恶劣的气候条件,或者,江河的源头干涸,地形又破碎不堪。
一般说来,卡夫卡和克尔恺郭尔这样的人格将在正常的社会伦理-人际关系之外,在人群之外默默地承受巨大的孤独。当然,有必要补充说明,所谓"在人群之外 ",并不意味着没有进入人群的要求。相反,当事人可能还格外渴望,至少在最初是如此。只是,进入的失败却使渴望变成了恐惧。正如卡夫卡所说:"这种向往人群的要求我是有的,但它变成了恐惧。"《卡夫卡书信日记选》,第149页。失败导致恐惧,强化恐惧,恐惧又反过来进一步导致失败……到后来,对现实中任何有关人群的人和事,他们既缺乏进入的能力,又会表现出超常的阻抗,越是与人群相关越是如此。例如,对现实中显赫的人与事,他们会有意无意地疏离,甚至格外抵触。他们多半会让自己保持在与现实伦理无关或关系很少的生存状态。他们进入的生活领域常常与他人无关或关系很少。或者说,进入某种生存状态,对一般人而言意味着进入现实的伦理-人际关系网络,而对他们却只意味着与他人无关或关系很少的"私人"事件。
这样的人可能进入宗教领域,但那并不一定意味着对世俗宗教团体的认同,甚至可能相反。正如克尔恺郭尔,很少有人比他更坚定地信仰基督教,但是,恐怕除了尼采,很少有人比他更激烈地批判世俗的基督教,乃至全面地否定丹麦国教会。这样的人多半会进入艺术或哲学领域,但那并不意味着进入艺术圈子或学术团体;对他们而言,艺术或哲学不过意味着他们的"私人宗教"。这样的人也会与常人一样进入爱情,只是,对一般人而言,进入爱情就意味着进入相应的家庭和社会伦理关系,但对他们而言,那只意味着进入神圣的或单纯的"俩人世界"。卡夫卡和克尔恺郭尔都是这样,很少有人比他们对爱情更为炽热、执着或专注,但也很少有人比他们更害怕或敌视正式的婚姻关系;他们在订婚之前或之后会"永远地三心二意",无休止地思考、权衡、彷徨、动摇、反悔、痛苦……而对婚礼他们格外恐惧和仇视,因为,那是对婚姻伦理-人际关系最后的正式认同。总的说来,卡夫卡或克尔恺郭尔这样的人格类型注定要承受孤独,他们也可能因为无法承受孤独、不安和恐惧而被生活摧毁。然而,对一般人来说是不利的条件,在他们身上却有可能转化成重要的因素。有时,与生俱来的不幸在当事人身上砥砺出忍受孤独的超然意志,促使他完成天才的自我锤炼,使其有能量冲出一般的伦理关系、冲出人群、甚至冲出黑格尔意义上的历史,而在一种相对非伦理化的、相对纯粹的精神氛围中独自构建自己补偿性的、但是独特的"神化工程",并有可能最终完成克尔恺郭尔所谓"绝对单数形式的"、无法模仿的人格,成为生活中独一无二的"那个个人 ",从而成就一个从破碎到完整的人生,赢得一场最为具体也最为博大的人道主义自救,同时也代表人类探索到存在深渊中和生存大地上的某些真理。
上一篇: 恭喜深圳网友聚会圆满成功 ASP.netASP.net
下一篇: 深度学习中的线性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