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被打50大板丧命出现了什么错误,触犯龙威?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趣历史小编带来的太监被打50大板丧命,只因“鸣鞭”时出现一个错误,此举触犯龙威。
“甩鞭子”是我国古代宫廷举行举行重大典礼仪式中的一个环节,称为“鸣鞭”或者“静鞭”俗称“响净鞭”。
它不是清朝首创,早在唐朝就已经存在。
宋代人高承所著《事物纪原》有云:“鸣鞭,唐及五代有之。”
而宋代对“鸣鞭”的仪仗有了具体描述。
据《宋史》记载:“殿前指挥使,行门二十二人,鸣鞭十二人,孝宗增为一十四人”。
到了元代,对“鸣鞭”仪式的规格记载更为详细:“皇帝出阁升辇,鸣鞭三,升御座,鸣鞭三”。
这个阶段的鞭子在外观上,手柄呈绿色,“鞭以梅红丝为之,梢用黄茸而渍以蜡”。
意思是,梅红丝编织鞭子,鞭梢涂蜡。
涂蜡的作用是,鞭子打在地上就有巨大响声,起到威慑作用。
如马致远的《元曲选》描述:“早听得净鞭三下响,识甚酬量!”
从以上史料记载可以看出,“鸣鞭”主要用于皇帝仪仗、警示众人。
鞭子挥动发出响声,使人肃静,故又称“静鞭”。
其应用场所主要是早朝、大型会议、接见重要使臣等。
到了明清时代,君主继承了前人的这项礼制,并且发扬光大,史称“鸣鞭大盛”。
据《明会典》描述:“候上御宝座,鸣鞭,鸿胪寺官赞入班……奏事毕,鸣鞭驾兴,百官以次出。”
明朝的大型朝会,鸣鞭有四个太监,分别左右北向站立。
鸣鞭时四人同时举手,又同时落下,达到声音一致。
时至清朝,其规制更加详细。
据《清会典·銮仪卫》记载其外型:“静鞭,黄丝,长一丈三尺,阔三寸;梢长三丈,渍以蜡;柄木质髹朱,长一尺,刻金龙首。”
首先是用“黄丝”编织,象征皇权。
其次鞭子多长、多宽、用什么材质、手柄如何雕刻,都有严格规定,多一分不行,少一分也不行。
由于清朝*集权高度集中,皇帝的威仪高不可攀。
其出场气势恢宏、仪式感极强。
如《清史稿》“志六十三礼七(嘉礼一)”对清朝朝会的鸣鞭仪式,就有长达数页的记载:
“康熙八年,定正朝会乐章,三大节并设……銮仪卫官六人司鸣鞭……赐坐,群臣暨外臣皆就立处一跪三叩,序坐……赐茶毕,复鸣鞭三,中和乐作,驾还宫。乐止,群臣退。”
其中,详细记载了何种情况(包括接见外国使臣)应该采取何种鸣鞭仪式,以及每一种仪式该何时鸣鞭、如何鸣鞭……
其复杂程度让人叹为观止。
经常看到清宫剧里,一些宫女被要求学各种“规矩”,或者因不和规矩受罚。
不难理解“鸣鞭”仪式有如此之多的繁文缛节。
这其中,不知又有多少人因为“不和规矩”而受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