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能被曹操视为英雄?他有哪些作为?
说到刘备,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这个问题的核心就在于刘备为什么拥有英雄之名,刘备什么时候拥有了英雄的称号,这个英雄之名的分量,如此才能解释为什么曹操把刘备视作英雄。想要弄清楚历史的真相,我们应当从史料出发,看看刘备被曹操接纳之前发生了哪些事情,如此才能解读曹操为什么把刘备视作英雄。
我们要了解一个事实,在东汉中后期有评论人物的风气,比如著名的月旦评,一般而言评价越高的人名气也就越大,对于被评价者的个人发展还是十分有利,比如曹操,这个被士人批评的“赘阉遗丑”,也要强迫许劭给自己做一个“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
品评人物这种风气只在东汉的士人群体之间流传,对于一个人物才能的评论自然成为一个人登上政治舞台的资本,而被一个人视作英雄,无疑是极高的政治资本,这也是刘备为什么在流亡时期依旧能够受到各路诸侯关照的原因所在。
如果翻阅史料,会发现刘备的前半生并没有什么名气,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刘备幼年时家中东南角的地方有一颗桑树有五丈多高,从远处看上去就好像车盖一样,幼年刘备曾经指着桑树说:“我将来一定会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这个故事类似古代皇帝的玄幻典故,自证天命在我一个政治宣传而已。
从真实的历史视角来看,这个故事应当是蜀汉史官收集的奇闻异事,而且无法被证明。要知道在刘备一生的东征西讨里,并没有幼年时期同宗的涿县刘氏子弟跟随,建立蜀汉之后也没有同宗的刘氏子弟受封,似乎涿郡涿县的刘氏宗族与刘备完全隔绝了关系,这一点令人十分困惑。
因为曹魏政权中的曹氏与夏侯氏,东吴的孙氏,都是同宗子弟辈出,这与蜀汉形成鲜明对比。但是这样能够从侧面看得出来:早年的刘备只是一个普通人物,连同宗子弟都没有选择跟随他,可想而知刘备在东汉末年的历史舞台上多么不起眼。那么刘备的名气是如何来的呢?英雄仁义之名又是谁宣传的呢?
刘备人生的第一个贵人是卢植。卢植此人是东汉大儒,是一个文武双全、能够经邦济世的全才,也是中古时期“五姓七望”之中范阳卢氏的鼻祖,当然卢植也是涿郡涿县人,他与刘备是老乡,卢植年轻时代师从东汉大儒马融,是东汉末年海内知名的大儒。在卢植从政时期先后击垮九江蛮和黄巾起义,也是知名的将才。
但是刘备与卢植的交集从史料来看很少,或者说卢植手下的弟子众多,卢植根本不认识刘备,因为在《三国志 先主传》对于这一事迹的描述很少,但是刘备的同学公孙瓒却为刘备帮助很多,另外卢植的同学郑玄也成为刘备的关系网络的一员。同学公孙瓒给予刘备是军事的支持,郑玄给予刘备则是东汉士大夫阶级的支持。
而刘备得以结识两人则是因为与卢植的关系,可以说卢植这个师傅给予刘备则是东汉上流社会的关系网络,而这个网络将会帮助刘备成就事业,尽管卢植和刘备的关系不够密切,但是在刘备向上发展时,这些关系网络则是重要的政治资本。
刘备的第二个贵人是孔融,也是孔融宣扬了刘备的英雄之名,此后刘备得以享誉天下得益于孔融扶的帮扶。
孔融此人是典型的儒生学者,也是东汉末年的士林领袖之一,他的身份也比较特殊,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又与东汉士人领袖李膺相交,李膺位列东汉士人群体的“八俊”之首,有“天下模楷”之称,可以说孔融在东汉士人群体里有着比较强大的号召力。
但是孔融作为儒生并不擅长军事斗争。董卓当政时期,因为敌对董卓被派往青州做北海相,此时青州黄巾猖獗,孔融作为儒生抵挡不住,于是向北方军阀的公孙瓒麾下的刘备求援,当时前去求援正是太史慈,太史慈在表达救援的目的之后,刘备十分惊讶。
备惊曰:“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邪?”
从这里的史料我们也能看到此时刘备只是一个无名之人,连刘备自己都没有想到当世大儒孔融听到过自己的名声。
在刘备救援北海,击退黄巾军之后,孔融与刘备的关系密切,同时向青州和青州紧邻的徐州两地也宣扬了刘备的名气,这使得刘备救人之急的名气开始传播。而且郑玄此时也在青州,此后因为黄巾之乱,郑玄避难到了徐州。郑玄与孔融的关系密切,孔融曾经在高密县特意设立“郑公乡”以此安置郑玄,而刘备与郑玄同属于大儒马融的传承关系,刘备属于郑玄的师侄。
郑玄此人是东汉时期的首屈一指的经学大师,几乎统一了当时东汉的经学派系,可以说学术成就十分高,对于东汉士人的影响力十分强大,有了他的帮助,刘备的名气自然在士林之中广泛传播,而且东汉末年的大*军阀麾下通常都有大量的士人充当官吏,这使得刘备的名气传播十分广泛。
刘备成就英雄之名的宝地:徐州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攻打徐州,田楷和刘备前来救援陶谦,刘备再次救人之急,曹操因为兖州*不得已回师,而陶谦挽留下了刘备,他以刘备防御曹操,作为陶谦的座上宾,刘备也是在这个时候刘备开始和东汉的士人交往。
徐州在东汉末年由于陶谦强力手段很快清除黄巾*的袭扰,大批饱受战乱之祸的民众逃到了徐州,比如颍川郡的陈群和父亲陈纪,陈群大家都不陌生,但是陈纪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里可以介绍一下,陈群的家族在东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士人家族,陈群的祖父是陈寔,也就是陈太丘,陈寔有两个儿子陈纪、陈谌,这三人在东汉士人群体里号称“三君”,陈纪的地位可想而知。
另外徐州本地的士人大族子弟陈登也与刘备关系密切,陈登出生下邳陈氏,家族历任二千石,在徐州本地极具号召力,陈登与刘备交往密切,他曾经颂扬刘备:
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这个时候为了躲避青州的战乱,大儒郑玄也到达了徐州,受到了陶谦的款待,同时陈郡袁焕也到达了徐州避难。
这些大儒、名门子弟与刘备一起同为陶谦的宾客,他们之间的交往自然十分密切,而且陈纪的儿子陈群则被刘备征辟为别驾,使得两者的关系更为密切,根据《华阳国志》的记载,刘备曾经向诸葛亮谈及这段往事:
先帝亦言吾周旋陈元方(陈纪)、郑康成(郑玄)间,每见启告,治乱之道悉矣,曾不语赦也。
由此可见当时刘备与大儒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是在这段时间刘备也接触到了大量这些大儒的思想,正如刘备自己所说的“治乱之道”,与天下知名大儒的交往对于刘备的思想促动也很大。
在陶谦去世后,徐州的士人对于刘备的印象十分好,这使得孔融、陈登等人劝导刘备接收徐州,而刘备也在徐州士人的推举下接收了徐州,正式成为东汉末年的一方诸侯,此时的刘备再也不是一个无名小将,而是成为与曹操、袁绍、袁术等人平起平坐的汉末军阀之一。
徐州士人的推举和支持则是刘备成就英雄之名的关键,也是他们利用自己在东汉末年士人群体中的影响力塑造了刘备的英雄形象,袁焕,陈登、陈群、孔融等人最后都在汉献帝时期以及此后的曹魏政权中取得很高地位,这些名士的宣传和传播自然使得刘备英雄之名广泛传播,这也是为什么各路军阀都对刘备尊重的原因所在。
在建安三年(198年),刘备迫于吕布的攻势,只得投奔曹操,此时的刘备作为徐州牧投奔曹操自然被曹操以礼相待,此时刘备在士林之中也有名气,这也是为什么曹操要封刘备为左将军,这也是后来董承在密谋刺杀曹操的活动中为什么要拉拢刘备的原因所在。
此外曹操欣赏刘备,也是因为曹操和刘备有着一段类似的经历。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攻入兖州,兖州刺史刘岱在迎击黄巾军的过程中被阵斩,而曹操被济北相鲍信以及兖州士人拥戴为兖州牧,最后曹操在兖州境内力破青州黄巾军,保住了兖州士族的利益,由此兖州士族对于曹操十分支持,然而曹操最终因为杀死名士边让,使得兖州士族*,差点失去了兖州这块根据地,最终是在袁绍的帮助下得以夺回兖州。
而刘备也是在徐州士族的支持下登上徐州牧的宝座,而刘备主要军事职责就是对付觊觎徐州的曹操,毫无疑问两者的处境十分相似,都是士族为了对付外敌拥戴的州牧,但是区别就在于徐州士族对于刘备是忠心的,并没有背叛刘备,而兖州士族背叛过曹操。
在曹操这个权贵子弟看来,一个出身普通的平民能够得到徐州士族的拥戴,无疑是一件令人叹服的事情,这也是曹操没有做到的事情,此外孔融等大儒对于刘备的推崇也是曹操未曾获的美名,这些肯定加深了曹操对于刘备的欣赏,才会有《三国志 先主传》中的感叹: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