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

日德不提供核心技术,国产机器人就只能是“人工智障”吗?

程序员文章站 2021-12-08 11:00:44
 “人口众多、生产总值又小的中国不可能成为工业巨头。”...

  二十年前,美国时代周刊如此断言中国工业;二十年后,哈佛大学发布《伟大的竞争:21世纪的中国与美国的较量》报告直言:“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科技产品制造中心。”

日德不提供核心技术,国产机器人就只能是“人工智障”吗?

  中国的工业制造能力,已无须赘述,但盛况之下,隐患犹存。

  自动化能力是工业制造的核心,而工业机器人又是自动化能力的基础。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明珠”的机器人,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如果制造业是大厦,那工业机器人就是地基。可支撑我国制造业这栋大厦的,却是来自日本的地基。

  二战后,本国劳动力远无法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发展机器人产业成为日本的最好选择。1967年,日本从美国引入技术,隔年造出第一台“川崎工业机器人”,此后技术快速普及,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机器人保有量已经高达10万台,被称为“机器人王国”。

日德不提供核心技术,国产机器人就只能是“人工智障”吗?

  “机器人将成为日本经济增长战略的重要支柱。”在安倍晋三时代,政策近一步向机器人产业倾斜,*带头设立机器人委员会。

  如今,机器人业内公认的四大家族“发那科、安川电机、abb、库卡”中,日本独占两席——市占率最高的发那科和净利增速最快的安川电机。

  受国情限制,*内机器人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进入饱和状态,此后,中国加速崛起,2014年时超越日本,成为机器人第一制造和消费大国。

  根据工信部数据,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2020年装机量占全球总量的44%。在中国的机器人企业,即使保持200%的增速依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只要机器人生产出来,就被客户排队运走的情况是常态。

  庞大的市场潜力令四大家族侧目,纷纷入华建厂。发那科和上海电气集团联合组建的上海发那科于1997年成立,双方各持股50%,后于2010、2014年在宝山建两期厂;安川电机2011年在中国成立子公司,去年1月底投入50亿日元在江苏常州新建工厂;瑞士的abb和德国的库卡也在近年开始跟进。

日德不提供核心技术,国产机器人就只能是“人工智障”吗?

  日本机器人企业在饱和的国内市场上发展受阻,海外业务逐渐成为其最大创收来源,根据日本机器人协会数据来看,出口额占其全年总销售额的70%以上,中国稳居第一大客户位置。

  虽然从“王位”退了下来,但日本的机器人核心技术仍在,每年出口额愈发提升,这对于其本国来说是产业升级,但对倾销国来说却不完全是好消息。

  拿来华建厂的日企发那科为例,日媒报道指出,发那科工业机器人的主体部分仍将在日本生产,然后出口到中国,原因是该公司认为日本生产的零部件品质更好,而上海工厂将在机械臂和传感器,以及设定程序等方面提高定制能力。

日德不提供核心技术,国产机器人就只能是“人工智障”吗?

  这与当年日本在汽车工业方面,与中国合资办厂如出一辙——和你本国企业分钱,但不分享核心技术。

  工业机器人的三大关键零部件——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中企的状况都不乐观。

  减速器制造进入壁垒高、投入大、周期长,目前全球能批量生产减速器的企业几乎全是日企,纳博特斯克、住友、哈默纳科等;伺服系统方面,以松下、安川、三菱为代表的日企垄断中小型设备市场,高端市场又被西门子、施耐德、博世等欧美品牌占据;中企虽在控制器硬件方面近年来追赶较快,可以满足基本需求,但软件层面的差距仍巨大。

  不过,这一局面已开始呈现扭转态势。

  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由2015年的51台/万人增至2020年的246台/万人,达到全球平均水平近2倍。

  在全球机器人企业排名中,前十只有埃斯顿一家中企,不过在第二档中,中国企业数量占优,前40名上榜企业中,本土企业合计占据22席,上升势头迅猛。

日德不提供核心技术,国产机器人就只能是“人工智障”吗?

  众多中企也看到了核心技术存在差距的问题,除了自主技术研发外,并购等快速补强技术的方式也在推进。2017年,美的集团294亿人民币收购四大家族之一的德国库卡94.55%的股份;2019年,埃斯顿宣布收购德国老牌机器人制造商克鲁斯……

  核心技术层面的追赶需要时间沉淀,但与其它行业一样,想卡中国脖子的人无一不以失败告终,在中国,总会有华为一样的公司挺身而出,这次在机器人产业上也一样。

  “虽千万人,吾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