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发展史:从一夜暴富到一无所有
一开始,所有人都以为比特币会是一个笑话。但是到最后,比特币却让那些嘲笑者自己成为了一个笑话。
“比特币创立之初的不到0.01美元,和逼近2万美元 随后暴跌80%,几年间的差价让很多人一夜暴富 也让很多人一无所有,这期间的腥风血雨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刻体会。”
时间回到1944年二战尾声,美国依靠战争优势成为了世界次序的主宰,在金融霸权方面与筹建联合国的44个国家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它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美国承担以35美元1盎司兑换黄金的义务,美元起到了世界货币的作用。
也就是人们早已熟记的“美金”。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黄金产量的有限,美国的黄金储备不足以至于无法为现代金融体系带来更多的货币增量。
所以美元与黄金挂钩最终在1971年结束,国际间的货币也从固定汇率变成了浮动汇率。
但是由于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早已成为国际共识,美元的霸权地位仍然无法被撼动。但这同样带来了很大的问题,美元因为脱离了金本位的约束,于是美国就开始疯狂印刷钞票。
这种行为大大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把通货膨胀的压力分摊给所有持有美元的国家,让其他国家苦不堪言。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换做其他国家增发货币,通货膨胀很快就来了,著名的案例有津巴布韦的货币,贬值到什么程度呢?
40万亿津元兑换1元人民币,甚至还没有印钞的纸值钱。
由此带来的风险也在2008年爆发
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大海啸,吞噬着无数人的财富和未来。仅2008年1月,全球股市有5.2万亿美元市值蒸发,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
人们开始心生疑虑:连世界最成熟的金融体系都有可能在顷刻间崩溃,以美元为代表的货币制度是否有其不可弥补的局限性?
在2008年十月的最后一天,一个名为中本聪的神秘人第一次对外公布了比特币白皮书。在白皮书中,中本聪把比特币描述为:一种完全通过点对点技术实现的电子现金系统,它使得在线支付能够直接由一方发起并支付给另外一方,中间不需要通过任何的金融机构。
彼时的他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既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又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十年后的今天,中本聪亦如十年前那样隐藏在神秘面纱后面不为人知,而由他拍打互联网引发的区块链飓风已经无所不在。
随后在2009年1月3日,第一个序号为0的比特币创世区块链相连接形成链,标志着比特币的诞生。
中本聪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一个小型服务器上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币50个。
10月,新*标准公布了年轻加密货币历史上第一个比特币汇率,认为1美元的价值为1309.03比特币。
在这里简单解释一下比特币的“挖矿”原理,通俗的来说就是通过让有计算能力的设备去计算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并得到解的过程,这个答案是一个由33位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哈希值数串,得到答案并奖励相应的比特币,由于比特币的总量是有限的(共2100万枚)
所以这个奖励会随着被挖出的数量而递减,递减周期为每四年产量减半。50个-25个-12.5个.......直到2140年被全部挖出。
随着汇率的确定,有人试图用比特币进行实际购买只是时间问题。
2010年5月22日,一位名叫laszlo hanyecz的美国弗罗里达程序员在比特币论坛bitcointalk上发帖称可以使用10000个比特币换取几块披萨,没想到竟然与一位名叫jercos的网友达成了交易。
纵观比特币发展史,此次交易堪称里程碑。现在回头看,这几块披萨可能是世界上最贵的披萨了,没有之一。
当时披萨的价格大约是25美元,而今天,当时用于支付这2块披萨的比特币流通市值已经涨到了最高2亿多美元。
那次交易之后,每年的5月22日就成了币圈的“比特币披萨日”,币圈第一次币物交换显得颇有纪念意义。
2010年是比特币交换的关键一年,这年出现了第一个比特币交易所-比特币市场和mt.gox。截至11月,比特币的市值首次超过了100万美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慢慢被更多的人熟知,比特币在超过一美分以后稳步上升,2011年2月出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比特币第一次价值1美元。
嗅觉灵敏的媒体感受到了比特币的异动,时代杂志首次发表了一篇关于比特币的文章,但同年还有一篇gawker的文章详细的介绍了暗网(dark web)中的知名网站丝绸之路(silver road),里面充斥着各种黑暗的毒品、武器交易,其中比特币因为匿名和不可追踪的特性被用作付款,这些媒体的宣传导致了人们对它讨论的不断发酵,到了6月份比特币价值超过了30美元,不久之后mt.gox出现了严重的安全漏洞导致成千上万账户遭到黑客攻击,价格又跌回了10美元。
随着数字货币的普及,市场上也开始出现了其他币种,由于比特币的技术代码都是开源的,所以很多币种的建立都是在比特币的代码基础上加以改制
这样诞生的币种后来就被称作为山寨币。
大部分的山寨币也像比特币一样,只能用于挖矿和转账,没有其他的具体用例,所以在后来都纷纷没落了。只有具体的应用场景或者亮眼技术的币种才没有被抛弃,如莱特币、瑞波币等。
中国的币圈萌芽开始出现在09年因为意外收到一封比特币系统介绍邮件,吴刚开始使用公司电脑挖矿。
当时的吴刚也没有意识到,他走在了中国币圈的最前沿,但可惜的是他从原公司离职时,弄丢了钱包文件,里面有之前挖出的8000枚比特币,以现在的价格计算,这笔财富高达5亿人民币。
11年吴刚再次入场 买入价值30万元的比特币,更重要的是另外一些被币圈熟知的人物,也是在2011年正式入场,包括李笑来、赵东、烤猫(蒋信予)、吴忌寒、南瓜张(张楠骞)、长铗(刘志鹏)等,都是2011年左右开始接触比特币并大量买入。
这群“同届生”都曾是车库咖啡的常客,赵东则是当时车库咖啡的cto。这家位于海淀西大街48号二楼的咖啡厅,算得上是国内第一代币圈大佬的集结地。郭宏才(币圈称“宝二爷”)干脆称之为“币圈发源地”。
2012年11月28日,比特币区块供应量首次减半调整,从之前的10分钟50个递减至25个,同时比特币发行量占到发行总量2100万的一半,此时比特币价格为12.4美元。
车库咖啡真正向外围火起来,是在2013年。有人学着那位叫laszlo hanyecz的程序员,用比特币买了一杯咖啡,央视还报道了此事。这杯咖啡给车库带来很高的关注度,不少炒币者和创业者都前来朝圣,其中就有火币网创始人李林。
再后来,okcoin创始人*星、币安联合创始人何一、金色财经创始人杜均也都活跃在车库咖啡。很快,火币网在2013年9月上线,okcoin在2013年10月上线。
除了交易所系,矿机系的大佬们也逐渐崭露头角。
15岁便以全国第11名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烤猫,造出了asic矿机,挖矿能力比当时市场上的矿机高出数倍。短短的三个月时间,烤猫就赚了2个亿,公司股票上涨了50多倍。
但他的幸运未能一直延续。
2013年10月,烤猫的二代芯片未能及时产出,好不容易研发出第三代芯片,又遭遇滞销。再加上与重要客户淮安矿场的合作关系破裂,烤猫遇到了大难题。
力捧烤猫并出巨资认购其公司股票的吴忌寒,由于没能及时收到从烤猫那里订购的芯片,差点失去客户的信任。
他做了个决定,要开发自己的矿机和芯片。就这样,比特大陆成立了。
2013年11月,代表着当时最高水平的55nm芯片bm1380正式发布,蚂蚁s1矿机量产销售,吴忌寒忙得转向晕头。
提到矿机 就不得不提比特币上游的矿场发展史在比特币运行的最初几年时间里,一台普通的笔记本电脑即可扮演“挖矿”的角色。但中国矿工的进场,将这一局面的平衡状态彻底打破,他们凭借着上述大佬们制造的专业矿机,上演了一场又一场比特币世界算力军备竞赛,将“挖矿”的门槛提升上万倍。
在攥住了比特币世界生产力之后,中国矿工又凭借内蒙、四川和*等地廉价的电力成本,垄断了比特币产业链的最上游:比特币的开采。
最初的矿场很多都是传统网吧老板转型过来的,网管顺理成章的变成了“矿工”,其实对于矿工来说,两者的工作内容没有太大区别 甚至矿工的工作更为轻松,只需要每隔两小时检查矿机是否正常运行即可。
小型矿场的矿机数量在几百台,稍大型在几千台,但13年矿场数量并未爆发。
对于矿场而言:收益=生产的比特币×币价-矿机成本-电费-维护费及人工成本-矿场折旧费。开支的大头并不是大家觉得很贵的矿机,当然也不是矿工这些廉价的人力成本,而是电费。
几千台矿机每个月电费需要数百万电费,2-4毛是大多数矿场能接受的价格,能够拿到什么样的电价就直接决定着矿场的最终收益,最低的成本就决定了矿场开机的最低币价。矿场的选址也从电价高的地方逐渐向电价低的地方转移。
夏季的四川雨水充沛,盆底地形使江湖沿路有大大小小的成百上千的水电站.汹涌的江水给水电站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电力,在夏天,这些电根本来不及传输出去,国家电网不得不强制要求一些水电站做二休五。
然而当矿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之后,这种电站闲置的情况就不复存在了。
水电站的7*24小时运行发电 刚好迎合了矿机的7*24小时持续挖矿,很多小型水电站甚至要加足马力才能满足矿场的用电需求。财大气粗的矿场主往往会包下整个水电站,为的就是确保自家矿机的电力供应。
那么到了冬季枯水期呢?
在四川,夏季水电站的产电量是冬季的五到十倍,所以电价会在枯水季节往上翻好几倍。这也是为什么一到夏末秋初,矿场们就会不畏严寒向*和内蒙古等地迁徙。
2013年,无论是水电站的负责人,还是当地*,对矿场都是非常欢迎的。因为矿场无污染,绿色环保,没有工业废弃物或者污水排放,而且现款现货,可以充分开发水电产能,是非常理想的招商引资对象。
同时,*官员还可以对外宣称自己引入的是新经济产业,大数据和互联网产业的结合——准确来讲,这种说法并没有什么问题。
刀口舔血时,谁敢真的押注,谁就有可能成王。
2013年12月6日,央行联合五部委下发《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否认比特币的货币属性,国内支付机构开始不支持比特币交易平台的转帐和提现,okcoin和比特币中国宣布暂停人民币充值。
果然,比特币价格经历了一次历史性大跳水。两天前还是创历史高点的1238美元,禁令一出应声跌至640美元。直到在美国和欧洲买盘的推动下,才企稳反弹回到800美元左右。
就在币圈被紧张气氛笼罩的那几天,李笑来却华丽转身。他以“中国持有比特币最多的人之一”的身份登上《华尔街日报》,从此走上币圈“神坛”。
时间来到了2014年 开年的黑天鹅事件给整个币圈笼罩了一层阴影2014年2月28日,当时世界最大规模的比特币交易所mt.gox运营商宣布,因交易平台的比特币被盗一空,mt.gox当天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并已得到受理。
mt.gox管理层表示,2014年2月初,交易平台遭网络攻击后,在该平台交易的比特币几乎全部不翼而飞,包括用户交易账号中的约75万比特币,以及mt.gox自身持有的约10万比特币,史称“门头沟事件”。
根据28日的交易行情,损失约达4.67亿美元。这也是比特币价格持续下跌的一年。
2014年2月22日,人们聚集在门头沟东京办公室示威
2014年,以太坊(eth)的建立,开启了区块链2.0的里程,公链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得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可以应用到更广阔的的场景当中。
以太坊虽然使用pow共识机制,但代币“以太坊”的分发也是以ico的形式,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简单的来说就是建立了一条信息的“高速公路网络”。)
以太坊的出现为以后ico和山寨币的爆发打下了基础。
2014年到2016年比特币市场持续低靡 ,原因是数字货币市场受外界干扰频率较小,新投资者数量不断减少,没有成长空间。
2015年8月,比特币单枚价格跌至200美元,随后的2016年,比特币市场迎来巨大变化,内部变化是年产量开始第二次减半,单个区块比特币产量由25个,正式变为12.5个。
外部变化是受英国脱欧、美国大选特朗普当选总统、印度“废钞行动”、亚洲投资者激增等事件影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在动荡不明的政治经济局势下,倾向于将数字货币作为资产避险的重要手段。
价格持续上涨,截止2016年12月突破1000美元。
有了前两年的酝酿,于是2017年比特币市价率先飙升起来,并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般,带动整个数字货币市场于2017年2-3月间,揭开了“2017年大牛市”的帷幕。
2017年整个牛市比特币几乎都处于拥堵状态,最严重时积压了20万笔未确认交易,一笔交易需支付上千元的交易费和加速费(矿池优先打包)才能尽快确认,普通交易需要一两天,甚至一周才能确认。为此作为加密货币霸主的比特币快速失去市场。
为了在牛市中抓住机会,人们纷纷从比特币转向其他竞争币,更多人选择了更快捷低廉的以太币和莱特币,2017年3月以太币、莱特币分别暴涨,而比特币的市场份额快速下降。
以太坊的暴涨和比特币的相对衰落,打破了比特币的神话,也改变了人们对币圈的轻视,带动了牛市的第二波行情——智能合约公链的暴涨,如小蚁6月15日的爆发。
随后一些新的公链接踵而来,多数项目并不能立刻开发上线,于是纷纷借助以太坊的erc20标准,采用ico的方式募集。在牛市大潮中不断创造出百倍币、千倍币、万倍币等ico神话。
17年的疯狂 少不了要提一提ico和山寨币先来简单解释一下ico,就本质上而言,ico也是一种“公开发行”,和股票的ipo类似,只是把所发行的标的由证券变成了数字加密货币,常见的ico里,数字货币和区块链项目方向早期爱好者出售项目代币。
项目团队通过ico获取技术开发和市场拓展所需的资金;而项目爱好者通过ico支持项目,同时也可在对应代币进入交易市场后选择交易退出。
刚开始ico的13 14年,ico的对象基本都是数字货币爱好者或者是技术极客,他们能清楚的知道ico对象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未来方向,所以前期ico的币种普遍有较高的成功率。
16 17年,随着ico热潮的发展,众多ico币种让早期参与者获得了30倍50倍甚至更高的回报,于是在金钱的诱惑下,参与的人群也慢慢演变成了各种投机者上至五六十岁大妈,下至十八九岁学生。
大部分人根本不看白皮书所写的内容,ico的项目方的水平也变得越来越参差不齐,空气币、传销币不断,ico的内容也是变得五花八门,英雄链、太空链、超级明星,融资数千万甚至几十亿,上线即破发90%以上 甚至归0跑路。
ico的门槛也因为中国强大的产业链而变得人人都可发币。
白皮书在淘宝上可以花几千块钱就能包装出高大上的区块链概念,反正投资者看不懂就好。
有了白皮书之后就是构建一个高大上的网站让部分略有互联网意识的人和媒体有信息获取的地方,也只需要区区数千元,在官网首页打上一些名人站台,至于是否是真的,根本没人在乎。
包装完线上就是开始线上营销不断拉人邀约参与线下ico发布会,并邀请一些持币大佬参与ico,通过传统会销的模式现场pos机刷卡,宣传高额的预期回报,普通投资者根本无法分辨ico项目的好坏,在利益的诱惑下就被套路了。一旦币种上市遥遥无期,所投资金血本无归。
2017年9月4日,央行、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将ico定性为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要求清理整顿ico平台并组织清退ico代币。
在94公告下发后的这一年时间里,行业发展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现象。根据普华永道报告,2018年上半年ico数量达到了历史新高。在2018年1月至5月间,注册发行ico的企业共有537家,筹集资金了超过137亿美元。相比之下,2017年总共有552家发行ico,筹募总额仅仅超过70亿美元。
与此同时,自去年以来,ico募集到的平均资金也几乎翻了一番,从1280万美元增加到2550万美元。另有平台统计数据显示,到18年末,已经有超过1000个ico项目失败。
总结ico的成功之道:
第一步,制作(抄)白皮书;
第二步,找大佬站台、做私募;
第三步,搞定交易平台;
第四步,找媒体砸一波宣传;
第五步,发币坐庄,操作价格;收割韭菜,别墅看海。
而比特币的价格在2017年涨幅达到了1900% 从年初的1000美元涨到了最高峰19875美元,随后便开始了一路下跌的行情。 但疯狂的投机者仍不认为牛市已过,还在不断“抄底”。从19000、15000一路跌直3000左右。
2018年入秋,人们才开始普遍认同熊市寒冬来临,尽管挂名区块链的资金盘和传销币还在民间传播,但交易所已经几乎没了交易量,大部分的资金都集中了在几个主流币种上,整个行业已经开始了维权、裁员和倒闭潮。
社区充斥着各种负面消息和讽刺区块链的段子。两种观点开始流行:区块链项目都是骗子;除了比特币,所有的区块链都是骗子。
ico也慢慢淡出了视野,不再被人追随。
至于矿场更是萧条。
2019年的币圈又开始复苏从18年末的3155低位涨到了5月末的9063美元,其中受伊朗和美国的紧张局势,全球股市下行,以及多国货币暴跌等不稳定因素影响,比特币的避险属性已经越来越明显。
并且在过去十年中遵循着每4年一个牛熊交迭,和比特币的减产周期一致,12年和16年为比特币减产年份,13年和17年是历史上两次牛市年份
而下一次减产是2020年5月
按照历史周期推演,下一波牛市已经离我们不再遥远,甚至会加速到来,而现在看文章的你可能是下一个一夜成名的富翁......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非常热门。
如果按照上面这位答友在2011年买了6000块钱比特币,那么他现在的身价已经上亿。当然那时候敢去这样做的人凤毛麟角,坚持下来的也是在比特币浪潮中受益最大的。
这也正是比特币的魅力。
文章写到这里大家应该清晰了币圈的发展历程,币圈黑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希望能帮到更多的人在币圈不要成了别人的韭菜,我们会在去往牛市的路上做一盏明灯陪伴,照亮前行的路。
币圈已经走过了浮躁的阶段,接下来会是更加理性的阶段,百倍千倍币不会像之前那样爆发,凤毛麟角的潜力币更需要我们自身提高理性分析能力。正如互联网在2000年之初的泡沫,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来源: 币圈黑盒
下一篇: 喝茶好处,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