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早晚一次用膳,程序有多复杂?
在古代皇帝与王公贵族在吃饭上还是非常丰富的,并且在吃饭上有很多的讲究,他们身份高贵,吃得自然也与平常老百姓大有不同,那他们究竟是如何吃饭的?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皇帝吃饭的头等大事:要安全
我们常常所说的一句话: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有时候我们误吃了一些不干净、不卫生的食物,就会导致我们生病,甚至是食物中毒。皇帝有自己的御膳房,也有自己的食品采办。御膳房自然是不敢对给皇帝吃一些不干净的食物,那要是查出来,诛灭九族都不为过。皇帝要保证食品的安全,主要不是怕食材不新鲜,皇帝要小心的是防止食物里有人下毒。
因为皇帝在封建王朝中是一个帝国的领袖,皇帝的决策就十分重要。但是皇帝的决策并不都是有利于所有人的,很多人会因为皇帝的一个决策受到极大的损失,很多人就想要借机报复。以达到自己控制王朝的目的,还有的就是单纯的泄私愤。
皇帝作为古代“最高危”的职业,要时时警惕有人对他“下毒手”。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对于皇帝的吃饭有很多都是处于最重要的安全考虑,所做的一系列的安排。
负责给皇帝提供食物的地方叫御膳房,御膳房由皇帝的直属内务府直接领导。御膳房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几个管理事务大臣严格把控各个环节,这些大臣都是皇帝的亲信大臣,一般的大臣绝对到不了这样的位置上。
另外出于安全的考虑,每个灶炉上有一个人配菜、一个人负责掌勺。一个人负责打杂,这三个人都必须是固定的,这三个人必须互相监督,每一个工作过程都必须留下笔贴,都需要有记录在案。
在炒菜、盛菜、送菜的时候,都有御膳房的总管在一旁监督,每道菜都要记录在一个册子上,这个册子叫
《膳底档薄册》,清楚的记录着每道菜都有哪三个人制作完成,都用了什么原料、如何制作的,都一一记录详细而清楚。
光是这样还不够,每道菜都必须分为两份,
一道菜呈上去给皇帝吃,另一道菜留做备份。用来查验,一旦菜出现问题,就可以马上找到相应的负责人。
就是这样的周密,皇室还是觉得不够,需要再加上一层保护措施。
中国古代人很智慧地发现毒药会让银制品变黑,于是就有了我们电视剧中看到的用银器试毒的场面。其实银器在现在并不能试出是否有毒,原因是现在的毒药种类很多,技术变了,所以现在的毒药并不能被银器试出来。
古代为什么可以呢?因为古代由于技术的限制,大多数只能提取出砒霜作为毒药用来害人或者作为他用,砒霜的化学成分是三氧化二砷,也不能使银器氧化,使银器氧化的是硫这种物质。
由于古代提取、提纯能力有限,砒霜中含有大量的硫元素,所以银针与砒霜中的硫发生了化学反应成为硫化银,变黑,这就是古代能够通过银器辨别食物中是否有毒药的原理。
宫廷为了更好地防止有人在皇帝的饭菜中下毒,很多皇帝所使用的器具都是直接用银子来制作的,现在我们知道银离子还有杀菌的作用,这对于皇帝的身体来说也起到了一定的保健作用。
即便是这样皇帝在吃饭之前还有一道最重要的“关卡”,那就是有人“试菜”,这件事由专门的太监负责,这个太监叫侍膳太监,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替皇帝尝菜,这件事还有官方名称就叫“尝膳”,在太监吃完,验证过无毒之后,皇帝才开始吃饭。
更加过分的是为了保证无毒,皇帝吃每一道菜都不能超过三口,侍膳的太监看皇帝哪一道菜吃过了三口就主动把那道菜端下去,所以皇帝有时候也很无奈,也要克制自己的喜好,普通百姓吃自己喜欢的菜都可以多吃几口,但是皇帝不行。
复杂的吃饭程序
清朝皇帝吃饭跟如今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有所不同,一般是“早晚各一次”。中国传统民间在清朝也都为一日两餐,主要在宋朝后,中国内陆经济发展较快,所以人每天可以吃三顿。
但是清朝起源于白山黑水之间,由于纬度的原因,黑龙江地区白天时间较少,晚上时间较多,所以满族的传统一般都是吃两顿饭。
早上是6到8点钟,也就是早餐,到了下午2点到4点吃晚膳。
虽然清朝的统治者来到了中原,也一直没有改变他们的饮食习惯。
皇帝吃饭有着繁琐的步骤,一般总体分为三个大的步骤,分别是
传膳、进膳、用膳
三个步骤。在给皇帝做完饭后,首先就是“传膳”,把皇帝的饭传到皇帝身边。
传膳主要由御前侍卫掌管,在传膳之前,必须由皇帝过目当天所作的菜单,古代把这个叫做“膳单”,“膳单”上不只有菜的名字,还有每个菜所用的器具、在什么桌子上吃,都在膳单上写的清清楚楚,皇帝会在膳单上画勾,不想吃就勾掉。
相比传膳进膳也很复杂,都是有着严格的次序,先上什么菜,后上什么菜,菜品如何摆放全都有着一定的规矩,不能乱。到最后的时候就是用膳了。
用膳前面就是“尝膳”,专门有太监尝菜是否有毒。在确定没有毒后皇帝终于可以开始吃饭了。这里还要注意,为了防止有人下毒,每个菜不能吃超过三口,可见皇帝吃饭很是繁琐。
皇帝到底吃的是什么
皇帝吃饭自然与百姓不同,皇帝吃饭有着自己的规制,这意味着封建王朝等级的划分,皇帝作为这个国家最高等级的人,自然吃饭的菜数也要最高。每一个等级都有他可以吃多少菜来显示自己的地位,这种等级观念在清朝的时候还有遗存。
清朝早期皇帝每顿饭都要有120道主菜
,这都不算饭后的点心与水果。但是120道菜显然太多了,势必会造成浪费,康熙王朝后期,因为长期征战,国库亏空严重,
康熙把每顿饭减到了64道菜。这种情况一直就持续到了咸丰年间。
在咸丰年间,国家开始快速地走向下坡路,咸丰皇帝又把每顿饭的菜品减到了32道,后期慈安太后还是觉得32道菜太多,就又减了一次变成了24道菜。但是到了慈禧执政,慈禧又把每顿饭恢复成了上百道菜,她的挥霍无度,带动了下边官员更大力的贪腐,最后加速了清朝的灭亡脚步。
关于清朝的宫廷菜品最有名的就是“满汉全席”了,在康熙年间,为了加快社会的进步与融合,康熙皇帝身体力行,不仅仅放宽了汉人的入仕条件,放弃对汉人实行严厉的文字狱,康熙还在山东曲阜祭拜孔子,表示对汉文化的尊重。
在康熙祭拜孔子之时,当地的官员为了讨好康熙,顺应康熙促进满汉融合的想法,创造性地研制了满汉大餐来供应康熙在山东的饮食。这顿饭深得康熙的喜欢,后期康熙的饮食基本就选择的这种方式进行。
满汉大餐最开始是以鲁菜为基础,再加上淮扬菜与满洲菜,拼凑成为满汉大餐,最后得到康熙的青睐。皇宫的御膳房经过对满汉大餐的改良与发展,研制出了“满汉全席”。满汉全席一共有108道菜品,南北菜各54道,这些菜品集结了中国各个地方的各种菜品,极大的发展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结语
如今的中国饮食文化如此繁盛、复杂、多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皇帝对吃有着很大的执念。中国人对于吃有着很高的追求,每个地方、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适合于地方口味的食品,中国又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饮食文化在中国得以繁盛也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中国清代的皇帝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促进有着很大的贡献,在清朝的时候,中国人开始流行吃今天的火锅,在清朝的时候,中国人逐渐改为用圆桌吃饭。中国现在的饮食文化有很多都是清朝遗留到现在的,包括很多美食,都是清朝留下的,包括现在的“驴打滚”、“铁锅炖”,都是清朝留下的美食做法。
清朝的皇帝虽然在吃饭上有很多麻烦,但是一个人能吃如此多的美食,在那个年代也是很幸福的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 吴王寿梦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传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