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担任过蜀汉四征将军这一官职的,都是哪些人?
四征将军是指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四位将军,是中国古代的高级将军官名。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汉末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从高到低大致是: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其中,就四征(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将军来说,不仅是三国时期比较常见的官职,也因为执掌征伐,所以拥有较高的地位,也即基本上都是当时声名显赫的武将。比如魏灭蜀之战中,征西将军邓艾就率军消灭了蜀汉。再比如诸葛亮的族弟诸葛诞,曾在曹魏官至征东大将军一职。当然,对于蜀汉来说,历史上也有多位“四征将军”。
一、征南将军
首先,在蜀国历史上,一共有两位征南将军,分别是赵云和刘巴。
其中,就赵云来说,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备病逝永安宫。后主刘禅继位,赵云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迁为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
就刘巴来说,值得注意的是,在蜀国历史上,有两位刘巴,一位是文臣,也即曾担任尚书令一职的刘巴,另一位则是征南将军刘巴,也即是一位武将。就后者来说,刘巴,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任征南将军,并参与了公元231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对李严的弹劾。
二、征西将军
在蜀汉历史上,一共有六位征西将军,分别是黄忠、魏延、张翼、宗预、姜维和陈到。
黄忠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破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中,黄忠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拜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加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
在黄忠之后,魏延曾担任征西将军一职。建兴八年(230年),曹魏三路大军进攻蜀汉汉中地区。魏延大破费瑶和郭淮。获得大胜的魏延也因此被诸葛亮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魏延作战勇猛,性格孤傲,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魏延争斗落败,为马岱所追斩。
姜维归降蜀汉后,诸葛亮辟姜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这一年,姜维二十七岁。诸葛亮还曾给蒋琬写信,称姜维是凉州上士,有胆略,并让姜维统领五六千虎步军。后迁升姜维为中监军征西将军。延熙十七年(254年),姜维担任蜀汉大将军,执掌兵权,继续北伐曹魏事业,大战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互有胜负。在后主刘禅放弃抵抗后,姜维假意投降,勾结钟会反叛,事败被杀。
陈到(?-247年左右),字叔至,豫州汝南(今河南驻马店平舆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刘备帐下白毦兵统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蜀汉建兴年间,任征西将军、永安都督,封亭侯。在任期间去世。因为史料记载的匮乏,陈到可谓一个相当低调的蜀汉武将。
就张翼来说,延熙元年(238年),张翼入朝为尚书,参与朝廷事务的决策。后升迁为建威督,授予节符,并进封为都亭侯,拜征西大将军,驻守蜀汉的北部边境。蜀汉灭亡后,魏将钟会密谋*,导致蜀汉都城成都大乱,张翼亦为乱兵所杀。
刘备和刘璋争夺益州的时候,宗预曾随张飞入蜀助平益州,又受辟为丞相诸葛亮手下主簿,升任参军、右中郎将。诸葛亮逝世后,宗预受命出使孙吴,得到孙权的赞赏。迁后将军,出督永安,又升任征西大将军,并受封关内侯。公元258年(景耀元年),宗预这位老将因病回成都,受任镇军大将军。到了公元264年,蜀汉灭亡后,宗预随后主刘禅徙往洛阳,在中途病逝。
三、征北将军
蜀汉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征北将军,名叫申耽。申耽,字义举,上庸郡人。东汉末年官至上庸太守,封员乡侯;仕蜀汉官至征北将军、上庸太守、员乡侯;仕曹魏官至怀集将军,卒于家。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派遣孟达、刘封攻打东三郡。时任上庸太守的申耽率领全郡投降,将妻儿以及宗族都迁往成都为质。刘备于是任命申耽为征北将军,其余官爵保持不变(上庸太守、员乡侯),又任命申耽之弟申仪担任建信将军、西城太守。到了公元220年,孟达因为害怕未救关羽而获罪,又因为与刘封交恶,于是申耽率领部属投降曹魏。不过,魏文帝曹丕因为申耽不是自愿归附,于是剥夺了他的大权,赐予他怀集将军的称号,迁徙他到南阳居住,闲散在家。
四、征东将军
最后,在蜀汉历史上,并没有人担任征东将军一职,也即征东将军在蜀汉是一直空缺的。究其原因,很可能和蜀吴联盟存在直接的关系。对于蜀国来说,东边就是东吴,至于征东将军,自然就是征讨东边敌人的意思。因此,在蜀汉和东吴结盟的背景下,蜀汉不愿意设立征东将军一职,以此给蜀吴联盟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关羽被杀到夷陵之战期间,蜀汉和东吴曾经兵戎相见。但是,在大部分历史时期,因为曹魏这一强敌的存在,蜀汉和东吴都保持着结盟的状态,这促使蜀汉的征东将军一职也长期空缺下来了。也即蜀国的“四征将军”,只有征北将军、征西将军、征南将军是实际设立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