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旦是北宋的名臣,为何却经常被仆人欺负呢?
北宋名臣王旦胸襟宽广,从来没人见过他发脾气。家中几个仆人想试试宰相到底有没有脾气,就悄悄把锅底灰放到肉汤当中。王旦什么都没说,就只吃白饭,没动肉汤。后来,仆人又把锅底灰放到米饭里。他还是什么也没说,只是提出,今天不想吃米饭,改喝粥吧。
后来,家人告状说厨子经常克扣钱粮,每天一斤的定额最多只能吃到半斤。出人意料的是,王旦就给家里每个人都分配一斤半的肉,却始终不肯揭穿厨子克扣钱粮的过错。
王旦不但对待吃饭这类事情不去追究,就算是家里大门被拆了,也照样不管不问。他家的大门坏了,管家做主,把全家的门都拆掉换成新的,并暂时在走廊边开一个小门,以供出入。王旦进出府邸时,因为小门太矮,必须趴在马鞍上才能勉强通过。但是直到工程结束、大门重开,王旦还是不置一词。
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不发人过”,成为王旦“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代名词。
作为宰相,王旦经常思考国家大事,对家里的生活琐事,确实可能不关心,也懒得计较。就像古人所言:“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屋乎?”相对而言,王旦对一些影响**的事情往往能据理力争,从而成为真宗一朝的名臣。
但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一国宰相连自己的家事都管理不好,又谈什么治理天下呢?王旦的所谓宽容,其实正是对过错、甚至罪行的一种纵容。几个仆人为什么有胆量在宰相的饭菜里放锅底灰,原因不得而知,但正是由于王旦对肉羹中有锅底灰的事保持沉默,才会有后来连饭中都被放入锅底灰的事情发生。
此外,王旦明明知道厨子在克扣伙食费,不但不说,反而增加家人的分配量,继续默许厨子损公肥私。不知道那个厨子后来是因此而感动,不再克扣了,还是依然故我,继续保持每人扣半斤?或者变本加厉,由每人扣半斤,改成每人扣一斤?最有可能的是第三种。王旦对厨子的一再宽容,只能让那些小人认为他孱弱、好欺负,从而变本加厉。
王旦的管家也懂得吃王旦,并且比厨子出手更狠。厨子不过是克扣点伙食费,就算王旦家里有100个公子小姐(仆人没有资格享受一斤半肉的配给),一天下来也没有多少钱。可是王旦家的大门坏了,本来不过是请个木匠敲打两下,最多两三贯钱的事,经管家一折腾,却变成了涉及全家的大工程,估计花费的钱少则数百贯,多则上千贯。
王旦对这些事为什么不闻不问,因为他“不发人过”,连仆人他都不想得罪。那么对待下级,对待同僚,乃至对待领导,比如宋太宗、宋真宗,又会如何呢?
宋真宗想封禅泰山,担心王旦不同意。毕竟连明君唐太宗都没有封禅过泰山。他通过心腹王钦若等人在朝野上下制造了不少舆论,还特意派人去告诉王旦,希望王旦不要阻止,第二天又亲自宴请王旦,之后以赐酒之名赏给他一坛珍珠。很明显,宋真宗想用恩宠和赏赐来堵住王旦的嘴。
这一招果然奏效。在朝堂上,一向表现很谨慎、很刚正的王旦不但没有反对封禅,他还当了封禅的总司仪。王旦如此,一方面固然是宋真宗恩威并施,作为下属不得不遵从领导的意愿,但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也是王旦从来都外表宽容敦厚,内心不敢得罪人,一贯纵容过错的结果。他固然很有度量,但却愧对宰相之名。幸好宋真宗后期比较太平,这样不讲原则的宰相才不至于祸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