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百科

土木堡之变时的明军战斗力为何会那么弱?恶果早就埋下了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5-04 23:21:39
土木堡之变时的明军战斗力为何会那么弱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土木堡之变是偶然,但明朝北方边境形势崩坏在宣德年间就开始了。朱棣去世后,明朝开始采取收缩政策,周边问题很大,像个筛... [详细]...

  土木堡之变时的明军战斗力为何会那么弱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土木堡之变是偶然,但明朝北方边境形势崩坏在宣德年间就开始了。朱棣去世后,明朝开始采取收缩政策,周边问题很大,像个筛子,到处是漏洞。

土木堡之变时的明军战斗力为何会那么弱?恶果早就埋下了

  当时内长城以外除了少数卫堡,没有太多的防御支撑点,整个防御体系完全没有建好,四面漏风。大同兵力稍多,但将领素质比较低,没有进行有效侦察就出战,阳和卫之战损失了大量有生力量,导致兵力吃紧。宣化兵力也就1.35万人,紧够自保。

  明英宗想像祖辈一样建立功勋,但他并没有受过足够的军事教育(宣德帝去的太早,英宗不像前几位一样,在父辈指导下参与军事指挥),缺少指挥经验,亲征决策过于仓促,在未深入研究敌情下贸然进行主力决战,失败在所难免。

  想当年,英布*,年迈的刘邦召开御前会议,决定御驾亲征。

  这时候樊哙反对,说:秦灭六国,未尝亲临,你看秦始皇什么时候御驾亲征过?人家在咸阳安静地等前线取胜的消息就可以了。但陛下却每每御驾亲征,不辞劳苦,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不给力吗?这件事交给我好了,陛下安心调养龙体吧。

  但刘邦心里明白,樊哙还真不一定打得赢,更要紧的理由是吕雉说的,陛下只有舍了老命亲征,那些老油条将士才肯用命。

土木堡之变时的明军战斗力为何会那么弱?恶果早就埋下了

  用这个标准衡量,军队战斗力基本分三个等级。即第一等级,不御驾亲征也能取胜;第二等级,只有御驾亲征才能取胜;第三等级,御驾亲征也不能取胜。

  明初出塞的是蓝玉,不必朱元璋亲往。然后到了朱棣,必须亲征,才可以取胜。到了明英宗,御驾亲征,把半个朝廷带了去,结果全军覆没。

  整个土木堡战役,明军就像一只野外郊游团一样涣散。皇帝还在,军队也没士气。这从侧面反映了明军战斗力出了很大的问题。但皇帝责任更大,事前不知道明军打不过瓦剌,仓促应战;前面一败就慌了,不知道如何应对;撤退也不迅速,拖拉磨蹭;被围了就放弃指挥。

  皇帝亲征,要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鼓舞士气无非分工合理,赏罚严明。朱棣看得出谁是出工不出力的,但小皇帝没那本事,几十万大军猬集在一起,唯一的任务就是保证皇帝的绝对安全,把战场广阔空间交给瓦剌。如果只有几千或几百人,估计可以护送皇帝一溜烟跑回北京。

  胆小者明知对手很精锐,一对一肯定是打不过的,于是总想借数量优势壮胆。符坚、杨广、窦建德、杨镐就是这么做的,幻想着如韩信围攻垓下一般创造奇迹。韩信作战总是控场优先,兵力多的时候更是如此。最重要的是让对手在关键时刻胆怯,而不是自己。

  还有一点很重要,如果明知精锐不如,就必须练兵以缩小差距,不然纯粹依靠人多也往往不行。韩信如果被项羽一个冲击穿透了,那垓下又成巨鹿或彭城了。明军在小皇帝统治下养尊处优十多年,明显已经挡不住瓦剌军雷霆一击了。

土木堡之变时的明军战斗力为何会那么弱?恶果早就埋下了

  从明军视角看,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猬集在一起,数量优势倒是有了,但心理劣势也有了,误以为广阔战场到处都是敌军。而游牧部落整天放牧,最喜欢敌军攥在一起却无所事事的样子(像极了羊群)。于是持续加压,强化对手只有猬集才能保安全的心理。

  反观明军,派出去的小部队都是有去无回,战场总传回全军覆没的消息。主力也不断被骚扰,自始至终,都没办法搞清楚瓦剌军到底多少人,如何分布。

  随军出征的文官武将很多知道没啥好结果,但是谁都没想到结果竟然是全部死在野地,这些文官武将估计很多在出征前都考虑老家哪里风水好的事了, 没想到一把骨头竟然在野地喂狼狗。

  历史是严肃的,但创造历史的人却经常是随性的,根本没有那么多事后诸葛亮总结出来的必然和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