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误会的晚清重臣,李鸿章该如何评价呢?
清末各国列强纷纷想来中国分一杯羹,其中就有俄国,但各国又怕俄国的利益扩大,纷纷的想要拖延战事。此时有一位中国的老人,在各国列强之间周旋,但年迈的身体加上长期的劳累让他不堪重负。虽然他曾经竭力挽救这个没落的国家,但还是在合约还没签之前就抱着满腔的遗憾去世了。很多人应该已经猜到了这个老人的身份,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清末的重臣李鸿章。
李鸿章一直是近代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有骂他是个“卖国贼”,也有人说他是背黑锅的可怜人。他也说自己是一个“裱糊匠”,自己劳苦一生不过只是给房子糊了一层一戳就破的纸而已。甚至连自己在国外被袭击受伤,都成了他谈判的筹码。所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面对晚清这座即将倒塌的大厦,根本不是一个人能够阻止的,但他还是尽力的去支撑,希望倒塌的那天能晚一些到来。
从李鸿章签下了《马关条约》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要承受着后世的污名,成为别人口中的“卖国贼”。李鸿章曾经这样概括过自己的一生:少年科举中第,壮年戎马湘军,中年封疆大吏,晚年忙于洋务,一路扶摇,而后便是永负骂名。这可能就是最真实的写照了。
虽然现在有不少声音开始为李鸿章鸣不平,但在那个时代李鸿章的下场真的是非常的惨。临终前写下“临事方知一死难”的辛酸之词,责任太重,以至于想死都是一直非常困难的事。死后更是连墓地都被挖出,尸骨无存。有人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幸运的人,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不幸的人。想来想去,还是梁启超的那句评价最适合李鸿章: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这不是李鸿章一个人的悲哀,而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悲哀。
趣历史原创独家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上一篇: 宋朝最能吹牛的皇帝:赵光义真正实力如何?
下一篇: echarts背景颜色渐变的三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