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工课程学习的历程
在软工课程开始之前,我以为这门课会和大多数实践课程一样,在临近deadline的时候 ,花费上一个晚上的时间,勉强地把作业给提交了。可能是惯性,竟然不会觉得如果软工是按照其它课程那样,也没有不妥的。学与不学都是看个人。但是,当第一次博客作业布置出来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惊喜与此同时 ,还是对之后的课程学习充满担忧,人在面对陌生的事情和环境的时候,往往是充满恐惧的。第一篇博客磕磕碰碰,总算在一次次解决问题后完成了。但时间太快,这门课程就这么悄然接近尾声,说实话,还是有点不舍。回顾这段时间来,感觉收获颇多,不仅仅是学会了使用一个软件,或者掌握了一个新的学习方法,更多的是,收获了友谊。
还记得实践阶段进入到结对的时候,抱着“抱大腿”的心态,邀请了石伟光同学和我组队,在他点头的瞬间,内心还是挺开心的。在接下来的作业里面,我们一起编程,一起写博客,或者说,是他带着我去学习如何做项目,如何遇到解决的问题。在之前完全项目经验的我,总是磕磕碰碰,进度很慢,但是,也没有遭到嫌弃。在结对这段时间里面,我学会了使用原型工具去设计一个原型、使用powerdesigner设计数据库、使用github进行代码管理。。。。。。针对每一次布置的作业,我都当做是一种对自己的锻炼,认真对待,努力收到的回报,收到了栋哥颁发的《构建之法》电子书一本,内心甜滋滋的。最后还因为表现好,队伍被选为种子队,继续进行原来的项目开发。
还记得在同意留下来当种子队之前,伟光曾经问我:“你有时间继续做吗?”当时我说了一句:“我愿意花时间。”很快,我们的团队组建完毕,队员有女神林界、帅气的强哥(黄少强),当然还有我们的队长光哥(石伟光)。以Mod4队名,就是想说明一点:所有的事情mod4后都能够化整为零,也强调了,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团队的合作当中,我受益匪浅。首先,我学会了接口封装、需求分析、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对软件进行初步的测试。其次,我明白了一个软件的开发势必要遇到很多问题,但所有的问题如果用心对待,都将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队友将会是强有力的帮手。
二、属于我的人月神话
在项目实践当中遇到的问题:
1、git使用遇到冲突
解决方法:网上查阅借鉴他人经验、团队成员帮忙。
2、在接口封装的时候,httpclient的使用遇到了瓶颈。
解决方法:网上查找资料,石伟光同学指导解决。
3、使用gson解析从服务器获取的json数据成实体类的时候,总是报错。
解决方法:通过网上查找,发现json数据有两类格式,一个是单个的数据,一个是数组数据,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要使用相应的方法解析。
4、期间遇到校运会的训练和比赛。
解决方法:团队给我分配的作业量减少,项目进度的保证大多是依靠他们。
三、 对于下一届实践的建议:
1、 这种教学方式刚开始适应的时候会苦点累点,但比起收获,苦点累点又能算什么。我支持课程继续迭代下去。
2、 在团队项目的进行的时候,尽量少布置个人作业,因为听到挺多同学对此抱怨较大,各人也觉得,在为项目奋战的时候,突然看到有个人作业要求的时候,内心还是有点点崩溃的。
四、 对未来的我的期许
1、 能够勤奋点,争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自己的编码能力提升上面。
2、 能够知道取舍,懂得放弃安逸的生活,逼迫自己变强。
3、 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迅速地想到解决方法,而不是被问题拖住脚步。
4、 当然,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learning by doing.
五、 纪念一起奋斗的日子
衷心地感谢队友们在这次组队编程当中对我的帮忙以及容忍。时光太匆忙,估计很难再找到这么一个机会可以一起编程一起奋斗了吧。走廊站立式会议的身影、奶茶店我们讨论的话语、活动室我们一起敲代码的经历,都将成为我脑海里的印记,等到一年后,两年后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回味,想定必是佳酿。
这里还要感谢认真负责地为我们精心设计的课程作业的张栋老师和范飞龙老师,致力于软件工程课程改革的邹欣老师,他们的付出与辛苦程度与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位同学相比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结对编程
Mod4团体照片
站立式会议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