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提速 或在车联网战场掌握主动权
如今,车联网已经成为汽车行业最热点的话题之一,在本届广州车展,不少车企在展出新车的同时也介绍了最新的车联网技术成果,希望以此获得消费者更多关注。同时,面对越来越多的车企布局车联网技术,相关评论认为,车企对于车联网时代的到来,将比IT行业更占先机。
车企借广州车展亮相车联网技术
比亚迪“智战略”发力车联网
广州车展期间,比亚迪针对燃油车体系在广州车展上发布“智战略”,旨在向外界表明其燃油车的未来发展方向。
“智战略”包括智能车联、智能驾驶、智能安全三个方面。智能车联,主要体现在云服务、PM2.5绿净系统、Car Pad等智能配置上;智能驾驶,主要体现在TID黄金动力组合、遥控驾驶等领先技术上;智能安全,主要体现在打造五星安全标杆、360度全景影像、HUD夜视系统、博世最新第九代“五位一体”车身稳定系统等安全装备上。三者相辅相成,为用户提供综合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目前,比亚迪旗下SUV车型S7搭载了PM2.5绿净、2.0TID、360°全景影像等高端配置;比亚迪G5配有PM2.5绿净、Car Pad、蓝牙钥匙、遥控驾驶技术;比亚迪M6集电动滑动门、定速巡航系统、10 SRS安全气囊于一身。
观致新一代逸云技术来临
在今年广州车展上,观致汽车发布了观致逸云系统的2.0版本,此系统曾在底特律车联网大会中获得Telematics Update(远程信息升级)奖项,同时也在海外市场获得“新兴市场最佳车载信息产品与服务奖”的美誉。
逸云2.0系统相比第一代,最大的升级就是结合微信加入了Pick me up的功能。用户只需要下载观致逸云2.0手机App,使用微信账号登陆,然后就可以像平时聊天那样,跟你要约的朋友联系。对方收到邀请后,通过微信分享当前所在的位置。逸云2.0还会将导航路线发送到车载导航系统中,之后的任务就可以交由观致MMH系统来完成了。
通用车联网布局初现
2014年11月20日,第十二届广州国际车展开展首日,上海通用汽车隆重发布了以“车·联·无限”命名的企业车联网战略。围绕“车载信息服务”、“移动娱乐与消费”和“智能驾驶”三大核心,上海通用汽车车联网战略将致力于打造未来人、车、社会的互联生态圈,提供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并引领未来智能汽车社会的全新互联生活方式。同时,上海通用汽车还宣布将于2015年在国内率先推出OnStar安吉星车载4G LTE服务,届时用户将享受到更加完善的安全保障服务和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技术,体验史无前例的车联网生活。
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王永清表示:“随着当前汽车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车联网正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将有力助推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打开智能交通产业的巨大市常面对新的市场形势和技术趋势,基于对车联网多年的探索实践和行业领先的技术储备,上海通用汽车车联网战略的推出是企业锻造未来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并将为上海通用汽车未来发展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空间。”
根据上海通用汽车车联网战略规划,2015年,OnStar安吉星车载4G LTE服务将首先应用于凯迪拉克车型,随后逐步配置在三大品牌主力车型上。上海通用汽车也将因此成为国内首家推出车载4G LTE服务的汽车厂家。
捷豹XE搭载最新车联网技术
捷豹XE车型借本次车展在中国首发,该车搭载了最新的InControl信息娱乐系统,这套系统不仅提供8英寸的大尺寸触摸屏,还融合了时下流行的车联网技术,InControl远程操控系统兼容苹果和安卓手机,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车辆,包括可以提前七天预设的XE天气控制系统、车门开关、发动机启动等。
评论分析:车企比IT企业更占车联网先机
目前,车联网技术成为了车企、IT企业、移动运营商争先布局的领域,而相关分析认为,车企相对于其他两位竞争对手而言,在汽车的“互联网”改造上更具先发优势。
汽车企业关注的是“客户”——那些最终掏钱买车的人群,通过制造精细的产品销售给“客户”获利。而互联网企业关注的是“用户”,不管你现在有钱没钱,都以用户至上的原则提供“服务”,并黏住用户不断使用,从而寻求新的商业模式,“用户”到哪,就跟到哪。
于是,眼下互联网企业似乎比汽车企业更热衷于占领汽车“第四屏“,因为客厅里坐着的车厂“客户”同时也是互联网企业的“用户”,而他们有很多需求并未得到满足,所以互联网企业越俎代庖在车厂的客厅给“用户”端茶倒水做起服务来,这就是CarPlay和AndroidAuto在做的事情。
对于汽车厂商来说,如何与互联网企业合作,需要想明白的第一个问题是“做产品还是做服务?”。是给用户提供一台汽车,还是提供整个出行生活、养车用车的服务?对于这个根本性问题的回答,决定了汽车厂未来研发、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的升级。这决定了汽车厂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原则。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提供服务?”。提供服务需要触点,传统的整车厂通过4S店,呼叫中心连接客户,这些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车联网毫无疑问成为汽车厂与用户之间的关键触点,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手机APP、社交媒体等。同样的,在制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策略时,需要思考这样的合作能否帮助我加强、丰满目前的用户触点,有没有机会创建新的用户触点。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才能更懂用户?”。汽车厂掌握的用户信息比较有限,主要是联系方式、维保记录等,并通过消费者调研、满意度调研等方式了解客户。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能否更好地理解用户?有没有海量的用户消费数据、社交数据,以及相应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用户?在数据方面,BAT各有所长。百度主要拥有搜索类数据,腾讯是在社交类数据方面有优势,而阿里巴巴则偏重于交易型数据,坐拥全样本的历史消费、购买数据。
最后一个问题是“作为整车厂的资源优势及品牌优势何在?”。在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时,需要梳理清楚自身的资源、能力和优势,以及对方的优势领域,做到优势互补。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对汽车行业的持续冲击,消费需求的转变,各方角色将进一步转化,商业模式将不断明晰,在这一轮革新中,主机厂将具有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