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复习总结
《数据库原理》复习总结 数据库技术就是主要研究如何科学的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的获取和处理数据,并可以满足用户各种不同的信息需求的技术,因为对数据库技术的需求非常大,所以学习这门课的知识和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应熟练弄清,掌握数据,数据管理,数据
《数据库原理》复习总结
数据库技术就是主要研究如何科学的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的获取和处理数据,并可以满足用户各种不同的信息需求的技术,因为对数据库技术的需求非常大,所以学习这门课的知识和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应熟练弄清,掌握数据,数据管理,数据库,数据模型和概念模型的等专业术语的内涵。
第1章 绪论
1.掌握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组成)的概念
2.了解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3.掌握三级模式及二级映像的概念
4.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知识点:
数据:数据库系统研究和处理的对象,描述世界事物的符号记录,有以下四个特征:
1:数据有“值”和“型"之分
”值“指的是数据的具体数值,”型“指的是数据的结构。
2:数据受取值范围和类型的约束。
3:有定性表示和定量表示之分。
4:具有载体和多种表现形式。
数据库: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统一管理的数据集合,是一个按照数据结构来存储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1:保管数据的仓库,数据管理新的方法和技术,能更合理的组织数据,更方便更合理的维护,控制,利用数据。
一个数据的集合的特点:
1:最小的冗余度。
2:应用程序对数据资源共享。
3:数据独立性高。
4: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提供数据管理的计算机软件。
对数据库实现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用户可以通过DBMS访问数据库的内容,数据库管理员可以通过DBMS维护数据。
主要功能:
1:数据定义能力。
2:数据操纵能力。
3:数据库的维护能力。
4:数据库的建立及维护功能。
数据库系统:
包含计算机硬件,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系统及数据库管理员,带有数据库并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库管理的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系统相对于文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数据的结构化。
2: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冗余度小,数据共享度高。
3: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和程序之间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4:数据库中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数据项。
5:统一的数据管理和控制。
6:提供数据库保护。
第2章 数据建模
1.掌握实体联系模型(E-R图)的表示方法,包括实体、属性、联系及联系类型。
2.理解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3.了解层次、网状数据模型的特点
知识:
数据库常用模型:1,层次模型:
2,网状模型,3,关系模型,4面向对象模型。
1.实体(Entity)
一个实体是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的一个事物。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如一所房子、一个元件、一个人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一个想法、一个计划、或一个工程项目等等。实体由它们自己的属性值表示其特征。实体分为强实体和弱实体。
2.实体集:
结构和特性相同的实体组成的集合称为实体集。例如,学生实体集,班级实体集等。
3.实体类型:
描述实体集的信息结构,通常包括类型名和实体的属性名集合。例如,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班级)。
4.属性:
描述实体或联系的特性。实体的每个特性称为一个属性。属性有属性名、属性类型、属性定义域和属性值之分。
5.实体标识(码或键):
其值能唯一地标识每个实体的属性集称为实体的标识。在关系数据库中实体的标识称为码或键,其标识码是实体的单个属性或属性子集的值。
例如,学生的学号,既是学生的属性又是学生的标识码,研究所的标识可以是研究所的所名或所的编号。
6.联系:
现实世界中,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客观存在的,联系反映实体间的相互关系。这种联系必然要在信息世界中进行描述。而且,联系除用作属性外,联系本身也可以有属性值。
例如,每个教师隶属一个研究所,每个教师和其隶属的一个研究所之间有一个隶属联系。
7.联系集:
实体间相同类型的联系也构成联系集合。例如,多个教师和他们隶属的研究所之间就形成隶属联系集。
8.联系类型:
描述具有共同特性的实体之间联系集的信息结构,通常包括联系的类型名、联系的属性等。
例如,每个教师和其隶属的一个研究所之间是"属于"联系;每个教师和其所教授的学生之间是"教与学"的联系;零件供应商和其供应的零件之间有"供应"联系,"供应"联系的属性有供应数量等。
·数据(Data): · 域(Domain): |
· 关键字( Primary Key ): 表中的一个属性或几个属性的组合、其值能唯一地标识关系中的一个元组。关键字属性不能取空值。 · 外部关键字(Forgien Key): 在一个关系中含有的与另一个关系的关键字相对应的属性组称为该关系的外部关键字。外部关键字取空值或为外部表中对应的关键字值。 · 网络库(Net-Library): 一个通信软件包,对数据库请求和结果打包,由网络协议传送。也称Net-Library,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上都要安装。 |
2.理解关系的6个性质
3.掌握概念:码、主属性与非主属性、全码及外码,关系模式的表示方法。
4.掌握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条件(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及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5.熟练使用关系代数表达各类查询(集合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 ;能够根据数据表结构,使用关系代数表达查询要求。
知识点:数据概念模型:
E-R图:
例下:
UML模型:
通常有四种:
1:层次模型。
2:网状模型。
3:关系模型。
4:面向对象模型。
第4章 规范化理论
1.掌握概念: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及传递函数依赖。
4.掌握范式概念:1NF、2NF、3NF
5.掌握模式的分解方法及步骤;能够根据给定的关系模式,判断其范式类型,并根据要求进行分解,达到规定的范式级别。
6.理解关系模式分解的原则
第5章 数据库设计
1.理解数据库设计的6个步骤及采用的方法
3.掌握概念结构(E-R图)设计方法,理解各分E-R图之间常见的三类冲突
4.掌握E-R图向关系模式转换的规则,了解数据模型的优化
能够根据给定的语义,找出相关实体、实体的属性、实体间联系,画出E-R图,并能转换为相应的关系模式。
第6章 SQL语言
1.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查询语言、数据更新语言
2. 索引、视图的概念
能够根据给出的表结构和查询要求,写出相应的SQL 语句
第7章 数据库安全保护(非重点章节)
1.掌握概念:事务、事务的特征
2.理解安全性控制的概念及常用的方法,掌握权限授予与回收的基本语句
3.理解完整性控制的概念
4.理解并发控制的概念、并发所导致的三类数据的不一致性
理解*的概念,了解*协议
5.了解数据库恢复的概念及原理
上一篇: PHP匿名函数和闭包的总结
下一篇: XML-RPC for PHP简介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