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有何厉害之处?王阳明为何能因“心学”成圣人?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王阳明的“心学”有何厉害之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1472年10月的浙江绍兴,一个婴儿出生了,他就是明代著名的大儒王,被后世冠以圣人、创造出“心学”的王阳明。
相信不少有人都听过这个说法,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第一个是孔子,第二个是王阳明,半个则是曾国藩。王阳明能和孔子相提并论,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心学”思想。
“心学”其实是儒学的一个分支,早在宋代,陆九渊就提出了,他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很有名,也一直被拎出来当作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
这个学派强调的是内心的修炼,很多人认为这听起来很虚无,但其实,到了王阳明这里,“心学”有了他独特的改造和完善,并且,王阳明是真实地运用过“心学”思想的。
别看王阳明一副思想家的样子,其实他并不是文弱的读书人,当官的时候,他可是能亲自率领精锐上阵杀敌的,在面对*时,他就曾用“心学”取胜。
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朱宸濠是朱元璋的六世孙,朱权家的继承人,他起兵攻打当时的皇帝朱厚照,其中一个原因,还在于自家祖辈的恩怨纠葛。
朱棣当初发动“靖难之役”时,因为兵马不足,曾向朱权请求帮助,当时朱棣能言善辩,朱权诚恳相待,一不小心就上了朱棣的贼船。朱棣为了得到朱权的支持,还许诺朱权,将来若得天下,一定分一半土地给他。
这种话,确实只有*才会相信,反过来,就算*也不会将天下权力分给别人,即使是亲人也不行。后来,朱棣当上了皇帝,对朱权的允诺自然选择失忆了。朱权也没想要那土地,只是想求赐个富庶的地,去当个清闲王爷,没行到朱棣也拒绝了,后来只给了他一个贫穷的南昌封地。
作为朱权的后裔,朱宸濠对朱棣是不满的,这份心情延伸到了现在的皇帝朱厚照身上,则愈加强烈,这另一个原因,就是朱厚照本身荒淫无道,明朝国力渐微。简单来讲,就是朱宸濠看不惯朱厚照当皇帝。
于是朱宸濠暗中积蓄力量,招兵买马,等待时机,经过一段时间的蛰伏之后,到了1519年,朱宸濠觉得时机到了,于是振臂一呼,正式*了,这场*被称之为是“宸濠之乱”。
这个时候,王阳明正在出差途中,听到消息后,他立马召集兵力,仅用了三万多人、一个多月,就平定了这场*。
王阳明是用脑派,他仔细分析敌人的战略,设想了多种敌人可能采取的攻略,他先是传播假信息,说有一支强大的兵马正直逼朱宸濠的大本营南昌,朱宸濠很快就截获了这个消息,并知道了这是个假消息。而这正中王阳明的下怀,他就是要以此来让朱宸濠麻痹大意,认为他们只是虚张声势,没有兵力对战,好让朱宸濠能离开南昌。
朱宸濠离开南昌后,王阳明率兵直攻南昌,当时朱宸濠带走了大部分的兵力,正在攻打安庆。谁知安庆还没攻下,大本营南昌又遇了难,朱宸濠只得率军队回头,保护大本营。
王阳明算准了这一切,他认为朱宸濠这一来一回间,部队将会变得虚弱而疲惫。等朱宸濠大部队一到,王阳明又迅速部署,他一边采取正反双面夹击的策略,一方面又利用叛军的心理,刻了十万免死木牌,对朱宸濠的叛军打起了心理战,告诉他们反叛不可能成功,谁来拿免死牌,日后可保一命,这样,战士们的心就乱了。
在王阳明的诱敌深入和夹击之下,朱宸濠节节败退,最终,双方在鄱阳湖进行了最后决战,几百年前朱元璋和张士诚之间的鄱阳湖决战,再次上演了。
至起兵开始的第43天,朱宸濠就失败最抓了,这场战乱中,王阳明功不可没。据说后来有人问王阳明用的何等兵法策略,王阳明则回,自己保持冷静清醒,敌方越乱,胜算就越大。
要做到比敌人冷静,当他内心感到平静时,就能最大程度上制定计策,当他看透敌人的心理,只需一点点的计谋,就能打乱军心,一旦敌人开始患得患失,出现一丝慌乱,这种情绪就会被扩大。
王阳明在平叛的过程中,所运用的其实也是他一直以来所秉承的“心学”思想,从心理上剖析对方,预设对方的行动路线,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王阳明说“心即理”,他认为良知可以让人了解天理,但人的内心却经常受到欲望、外在环境的影响,因此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内心,既要了解人内心是如何改变运行的,又要时刻保持良知。相比陆九渊,王阳明则更强调琢磨自己和对方的心理运行机制。
正是因为如此,王阳明才受到了后世以来诸多人的追崇,他的思想影响了很多政治家和军事家。不仅我们中国,在日本,阳明学一度被奉为“显学”,在明治维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日本的“军神”东乡平八郎也十分崇拜王阳明,他在世界上享有“东方纳尔逊”之誉,而他的座右铭,则是“一生伏首拜阳明”。也难怪不止文人,军事家也将其奉为圣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 读书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