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滥杀功臣,那他为什么不动沐英?原因是什么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沐英虽然姓沐,其实是朱元璋的义子,朱元璋和马皇后向来把他当亲儿子,别说沐英没犯什么错,就算真犯了,估计朱元璋也会网开一面,不会让他落到太惨的结局。
后世对朱元璋有很多误会,许多人认为他滥杀功臣,残暴不仁。但是,黔宁王沐英的存在,体现了朱元璋仁慈的那一面。
元朝末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失去父母的沐英流浪到濠州,以乞讨为生,那时他只有8岁。朱元璋偶然间发现了这个孤儿,生了恻隐之心,正好当时他还没有孩子,就将沐英收为义子。
那时候的沐英不叫“沐英”,没有正式的名字,朱元璋给他取名朱英,同时收养的还有侄儿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
对于寒门小户的朱元璋来说,收养义子是扩大家族影响力最快速的方式,因而此后又收了十多名义子。
但义子虽多,朱元璋对第一个义子沐英的感情始终是不同的,更为关注重视,带在身边用心教导。马皇后对沐英更是照顾有加,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他。
沐英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待,在众兄弟中脱颖而出,文、武两方面都表现得极为优秀,12岁开始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18岁就担当军事要职,凡是朱元璋交待的事情都完成得非常好。
最难得的是,沐英有一颗赤子之心,很懂得感恩。他知道如果没有朱元璋,乱世中自己很难活不下去,因而对朱元璋十分尊敬,侍奉周全。朱元璋也能感受到他对自己的爱戴,很信任他。
沐英和马皇后的关系就更好了,他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时还是个小孩子,正是渴望母爱的时候,而马皇后充当了“母亲”这个角色,满足了他对母爱的需求,两人母子情深。
统一天下后,朱元璋让义子们恢复本姓,沐英不愿,说自己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孩子,沐浴着他们的恩德才能长大。朱元璋笑说既然如此,你就姓沐吧。
这才有了“沐英”这个名字。虽然不姓朱了,朱元璋也没有把沐英当外人,给他实权令他镇守云南。
这是极其难得的,朱元璋多疑,越到后期对诸将越抱有警惕,像徐达、常遇春、蓝玉等大将都没有主掌一地军政大权的机会,唯有沐英如此好运。
镇守一方是藩王才有的待遇。而沐英实质上比藩王权力还大,因为明朝对藩王限制很多,不许过问地方上的事务,还得接受朝廷的监督,沐英在云南却可以大事小事都做主,比藩王们过得逍遥多了。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弊端,镇守云南就远离了大明的政治中心,对朝中动向了解得不是很及时,如果发生什么不利自己的事情会很被动。但整体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只要沐家忠于朝廷,不参与危险的政治斗争,就能保住世世代代的荣华富贵。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后来的靖难之役。许多豪门都被牵扯进去,但沐家远在西南,无论是朱允炆还是朱棣,似乎都没想到动用这股力量,沐家因而得保平安,大事定下后依然是云南的“土皇帝”。
可以说为了妥善安排沐英,朱元璋真是煞费苦心。
沐英本人也谨慎小心,兢兢业业,虽然他是云南最大的官,却从来没有称王称霸过,而是大力发展云南的民生经济,兴修水利鼓励屯田,还很有商业头脑的进行招商引资,促进了云南农业、商业、文教事业的发展,并加大了与少数民族的沟通和交流。
朱元璋对他的工作很满意,笑说西南有沐英,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沐英对朱家感情深厚,马皇后去世的时候,他悲伤得咳血。后来太子朱标也去世了,沐英为“弟弟”的英年早逝感到十分悲痛,伤心过度,两个月后病逝了,享年48岁。
长子死了,义子也死了,朱元璋痛哭数日,下令将沐英的灵柩运回南京,到达时亲往迎接,追封沐英为黔宁王,谥号昭靖,配享太庙。
之后沐家子孙世世代代镇守云南,是明朝唯一持续掌握实际领土权力的勋臣,与明同长。
史学家蔡东藩对沐英的评价极高,说是“若明得云南,全出沐英力,而云南人民,亦戴德不忘,终明世二百七十余年,沐氏子孙守云南,罕闻乱事,黔宁之功,固不在中山开平下也。”
这里的“中山”是指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的著名将领徐达,在蔡东藩看来,沐英对明朝的功劳不下于他。
再来说说朱元璋“爱杀功臣”这件事,他的确杀了很多功臣,也牵连了许多无辜者,但他又没疯,不会逮住个功臣就杀,杀蓝玉、胡惟庸、李善长等人都有着充分的理由。
他们也许还没有正式开始谋反,却已经有了异心,成为大明的不安定因素,威胁到了皇权。朱元璋要是没有那样的雷霆手段,秦朝、隋朝二世而亡的悲剧极有可能发生。
总之,朱元璋不是爱杀功臣,他为的是巩固皇权、平稳政局。但出于思想的局限,除了诛杀之外找不到其它更好的办法。至于沐英,于公,他对朱元璋忠心耿耿,于私,他和朱元璋亲如一家。朱元璋爱护还来不及,怎会动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