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百科

论语都讲了什么内容?他是如何编著出来的?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4-28 22:17:28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是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大约在战国初年编辑成书,即公元前400年左右(孔子去世70年左右)。书中辑录了孔子的言行和孔子一些弟子的言行,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详细]...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是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大约在战国初年编辑成书,即公元前400年左右(孔子去世70年左右)。书中辑录了孔子的言行和孔子一些弟子的言行,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战国时期,儒家虽然属于诸子,但为显学。在汉代,儿童读书先识字,随后就是读《论语》、《孝经》,可见《论语》已成为当时读书人的必读之书。唐文宗(公元828~836年在位)时,《论语》被列入经书;宋代朱熹把《论语》与《大学》、《中庸》(《礼记》中的两篇)和《孟子》合为《四书》,作《四书集注》,遂成为官定的读本。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举行科举,规定考试题目必须在《四书》之内,而且必须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这种以《四书》命题的考试办法,一直延续到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才随着科举的废除而废除。由此可见《论语》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也许有人会问:《论语》在今天还有用吗?有必要再去读它吗?我想用几个事实来简要地回答。

  孔子的学说早在公元前3世纪、前2世纪时就传入朝鲜、越南、日本等亚洲国家,16世纪传入欧洲,18世纪末传入美国。如今孔子学说已走向了五大洲。孔子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首,由此可见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文化对世界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影响。

  2004年11月,中国在韩国首尔建立了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到2011年为止,共有10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58所孔子学院和50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是我国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它已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2005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6周年的纪念日,9月29日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2届执行局会议做出决定,正式批准设立国际“孔子教育奖”,奖励在教育和文化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各国政要和专家。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字在联合国设立奖项。

论语都讲了什么内容?他是如何编著出来的?

  2009年10月30日《环球时报》报道:据英国bbc消息,美国国会众议院28日以361票赞成,47票反对,通过一项决议案,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并且赞扬儒家思想在人文社会领域的贡献。该决议案认为:孔子的儒家思想对全球许多国家的社会与政治思想带来深远的影响,包括中国、韩国、日本以及越南等;孔子的著名思想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这项旨在表达国会立场的决议案还列出一些著名的儒家哲学思想,包括君子的为政之道、忠、孝,以及仁爱等。

  《论语》已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其印数仅次于《圣经》。

  这一切皆证明:孔子的思想早已超越时空,跨越国界,而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孔子在当今世界仍然具有相当大的魅力与巨大的影响力。

  当今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深刻的转型时期,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随之而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则是拜金主义盛行,腐败现象严重,人们的信仰随之而缺失,道德随之而失范,精神随之而迷茫。《论语》一书,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君子人格,促进身心和谐等,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汲取《论语》智慧,来感悟人生哲理,从而寻找到我们曾经失落的精神家园。

  当今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然而当今社会存在着大量的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论语》一书,充满哲理,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虽经两千余年沧海桑田的社会变迁,仍不失其普遍适用的价值,我们可以从《论语》中汲取智慧,来提升行政能力,从而寻找到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把金钥匙。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复兴的光荣与梦想又开始牵动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仅依赖于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等硬实力的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了解和热爱中华优秀文化,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中华文化强盛不衰;才能与西方强势文化形成一种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才能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才能树立起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自觉。只有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才能让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只有让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才能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文化具有世界影响力。如果没有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自觉,就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大国心态,就不可能有中华文化的复兴。如果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的新文化,就成为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中华文化从夏商以来就是多元文化;自汉代以来,儒家文化成为中华多元文化中的主体,而《论语》又是儒家文化的原典,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它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的形成和发展皆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在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言语行为以及社会习俗等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受到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影响。因此可以说,《论语》曾经铸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也将在新时代绽放其智慧的光芒;如果要真正了解中华文化,就不能不读《论语》;如果抛弃了《论语》、《老子》等经典,就等于斩断了中华文化的根。

  另外,人的一生总得读几本好书才行。《庄子·养生主》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既然在有限的生命里不可能追求无限的知识,那么我们就选择读精品吧;精品也数不胜数而难以读完,那么我们就选择读经典吧,《论语》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

  上述一切皆说明《论语》在今天还有用,我们有必要再去读它。问题是我们该怎样读《论语》。这正是我们所关心的。就我自己的读书体会而言,我主要是采取四结合的方法来读《论语》的:一是读《论语》与了解孔子及其儒学思想相结合,二是读《论语》与道德修养相结合,三是读《论语》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四是读《论语》与专题研究相结合。总之,通过读《论语》来为现实社会服务,通过汲取《论语》智慧,来感悟人生哲理,提升行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

  (1)读《论语》与了解孔子及其儒学思想相结合。《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若要了解孔子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孔子的儒学思想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学说,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有关孔子的传记和研究孔子的论著,来对孔子及其儒学思想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而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是应该通过阅读和理解《论语》,来全方位地了解孔子,从而走近孔子,亲近圣贤。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家庭。他的祖先为宋国贵族,传至第六代孔父嘉时,始姓孔。孔父嘉被宋国贵族华父督所杀,其子木金父畏华氏而避祸奔鲁,始为鲁国陬邑人。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名纥hé,字叔梁),两次作战有功,被封为陬邑大夫(一说陬邑宰)。孔子三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从此家境贫困。孔子年轻时干过不少杂活,因此孔子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意思是“我小时候贫贱,所以学会了很多卑贱的事”。“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论语·子罕》)意思是“我没有被任用,所以学了一些技艺”。由此可见,孔子是贵族血统、平民身份的人。

  孔子精通古代文献典籍,他研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孔子精通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制度;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由此可见,孔子上承距春秋时代两千五百年前的华夏文化,是春秋时代集夏商周三代文化之大成的学者,并下启春秋之后两千五百年的中国文化,孔子不愧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伟大的文化大师。

  自孔子创立儒学之后,儒学一直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例如,战国时期孟子的仁政学说,荀子的礼法并用学说,汉代董仲舒“天人合一”的神学,宋代程颢、程颐和朱熹的“程朱理学”,宋代陆九渊和明代王守仁的“陆王心学”等,都分别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但又都与孔子的儒学思想具有一定的甚至是很大的差异。孔子的儒学思想博大精深,涉及政治、法律、哲学、伦理、教育、史学、经济、美学等方方面面。从哲学的层面来探讨孔子的儒学思想,它主要体现在仁爱学说、礼仪秩序、道德修养和中庸之道等方面。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因此孔子的学说也被称之为仁学,其基本内容是“爱人”。孔子认为,礼的本质是肯定人伦秩序的合理性。只有建立与维护这种秩序,人类才能合群,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孔子认为,仁是礼的灵魂,是礼的内在依据;礼是仁的形式,是仁的外在体现。仁的精神既要通过礼来体现,也要通过一些具体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来体现,因此孔子倡导忠孝、恭敬、宽厚、信义、智勇、刚毅、勤勉、慈惠等美德,要求人们具有廉耻之心。这些美德既属于道德修养的范畴,是成为仁人君子所必备的品德,也是治国之道。中庸作为儒家的伦理思想,它是最高的道德。中庸也是孔子所提出的一种方法论。所谓中庸,就是主张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不走极端,无过无不及,力求恰如其分。这无疑具有辩证因素,也就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保持和谐与均衡的智慧。孔子儒学思想的宗旨是希望通过实施仁爱,遵守礼仪秩序,注重道德修养和遵循中庸之道,从而把人教化成为具有爱心、遵守礼仪秩序和道德完善的君子。他所倡导的仁爱学说、礼仪秩序、道德修养和中庸之道成为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最璀璨的思想。由此可见,孔子不愧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孔子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他倡导建立和谐社会,希望做到“近者说,远者来”(《论语·子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希望做到使国家成为“均”、“和”、“安”的和谐社会;他倡导强国富民,希望做到使国家人口众多,使百姓富裕,并且具有教养。

论语都讲了什么内容?他是如何编著出来的?

  孔子提出了一整套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实施先王之道。所谓先王之道,就是先代圣明君王的治国之道,尧、舜、禹、商汤、周文王、武王是孔子心目中的圣明君王。孔子认为,先王之道的基本内容是礼乐制度和仁义道德。孔子主张对西周所建立起的礼仪秩序给予充分肯定,并非复辟倒退,而是想以此来改变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使动荡的社会恢复稳定的局面。二是以德治国。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这是一个诸侯兼并、弱肉强食、生灵涂炭,周天子的权威已名存实亡的大动荡时期,也是一个新旧社会交替的时期。在这样一个大动荡的时代该如何治理国家?不同的学派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政治主张。与孔子同时的道家始祖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认为“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3章)。比孔子稍晚的墨家始祖墨子认为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是不相爱,因此提出了“兼爱”的政治主张,认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儒家始祖孔子将其仁爱学说用于治理国家,则形成了他的德治思想,这就是“以德治国”。三是以礼治国。各种礼乐制度的设立,皆以序尊卑、辨亲疏、明贵贱为准则,使人人各安其位,各尽其职。不能以礼治国者,必不能为政以德。诸侯僭礼无德,其大夫势必亦僭礼无德;大夫僭礼无德,其家臣势必亦僭礼无德。此所谓上行下效。一旦礼崩乐坏,则君臣、父子、长幼之序大乱,争斗之乱起,国家亦将陷于分崩离析的境地。一旦“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错手足”(《论语·子路》)。四是举贤才。治国离不开人才,孔子向往先王时代举贤任能的制度,主张选拔举荐那些有贤德、有才能的人。

  孔子具有非凡的执政能力。孔子对自己的执政能力非常自信,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意思是“如果有人任用我治理国政,一年就可以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孔子51岁时,“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升为司空(管营造),由司空为司寇(管司法)”。孔子做了几年的官,政绩显赫,孔子出任中都宰只一年,四方的官吏都效法他。孔子做了司寇之后,鲁国“涂不拾遗”。

  综上所述,孔子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提出了一整套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并且具有非凡的执政能力。孔子不愧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奴隶和庶人一般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孔子30岁时创办私学,招收弟子。琴张、颜路、曾点、冉耕、子路、闵损等皆为孔子的早期弟子。孔子成为我国私人办学的第一人,从而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地位。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意思是“任何人都教育而不区分是哪一类人”,从而使得庶民也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也体现了教育公平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文”是古代文献,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之文。“行”是行事,是社会实践。“忠”是忠于职守、尽心竭力地做好事情。“忠”和“信”属于品德修养的范畴,因此孔子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品德修养、文献典籍、各种技能和社会实践等三大内容。孔子把“文、行、忠、信”当成教育学生的内容,由此开创了我国“教书育人”的教学模式,确立了教师的职责,也奠定了“文化知识+实践能力+品德修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人才。孔子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教学原则,主要有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愉快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巩固性原则等,从而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孔子以“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的教学态度来谆谆教导学生。由此可见,孔子不愧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一生求道,以治国安邦为己任,他倡导“仁”、“智”、“勇”三达德和“恭、宽、信、敏、惠”五种美德,倡导君子要具有廉耻之心。他不仅建立起了系统而完美的道德体系,倡导君子人格,他的许多道德格言成为中国人两千多年来修身养性所奉行的金科玉律,更重要的是他能够身体力行去实践自己所倡导的这种道德体系。由此可见,孔子不愧是中国古代品德崇高的道德家,不愧为万世师表。

  (2)读《论语》与道德修养相结合。《论语》蕴涵着孔子所建立的道德体系,诸如忠孝、恭敬、宽厚、信义、智勇、刚毅、勤勉、慈惠等美德;蕴涵着孔子的理想观、学习观、苦乐观、改过观、君子人格观、耻辱观、身心和谐观等道德修养观。因此《论语》一书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君子人格,促进身心和谐等,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汲取《论语》智慧,来感悟人生哲理,从而寻找到我们曾经失落的精神家园。

  (3)读《论语》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机制尚不完善,*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论语》一书充满哲理,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虽经两千余年沧海桑田的社会变迁,仍不失其普遍适用的价值,我们可以通过汲取《论语》智慧,来提升行政能力,从而寻找到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把金钥匙,并且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得以发扬光大。譬如:我们可从把孔子的德治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把孔子的倡导社会公平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把孔子的礼治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把孔子的和而不同观与建设和谐文化相结合,把孔子的诚信道德观与构建诚信社会相结合,把孔子的节约道德观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相结合,等等。

  (4)读《论语》与专题研究相结合。我们可以把《论语》看成研究孔子、孔学的最可信的资料,来研究孔子的哲学思想、德治思想、礼治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可以从史学的角度来研究《论语》,譬如把《论语》作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史、古代思想史、古代教育史、古代文化史的重要资料等;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论语》,譬如研究《论语》的词汇、语法、修辞等;可以从训诂学的角度来研究《论语》,譬如探讨《论语》的疑难词义、标点、翻译等;可以从校勘学的角度来研究《论语》,譬如探讨《论语》的版本、异文等。例如:周予同《孔子》,朱维铮《历史的孔子与孔子的历史》,韦政道《孔子的性格》,李长之《孔子与屈原》,李泽厚《孔子再评价》,陈荣捷《孔子的人文主义》,张岱年《孔子哲学解析》,萧公权《孔子政治学说的现代意义》,冯友兰《对于孔子所讲的仁的进一步理解和体会》,高明《孔子的礼教》,徐复观《向孔子思想性格的回归》,钱穆《本〈论语〉论孔学》,刘殿爵《〈论语〉中所见的孔门弟子》,赵纪彬《〈论语新论〉导言》,王博《论〈论语〉的编纂》,柳存仁《关于朗诵〈论语〉》,陈大齐《如何研读〈论语〉》,黄彰健《了解〈论语〉的方法——并简论汉宋学派对〈论语〉的解释》,昌彼得《〈论语〉版本源流考析》,任铭善《评程树德〈论语集释〉》以上论文皆见傅杰选编《论语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9。,黎千驹《走近孔子——读〈论语〉,识孔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论语〉 “为政”和“八佾”疑难词语札记》(《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论语〉 “述而”疑难词语札记》(《南阳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论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研究》(《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这些文章皆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专题形式来对《论语》和孔子进行了研究。任何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积累选择其中的某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来对《论语》进行学术研究。

  当然,读任何书,无论采取怎样的方法,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通读原著,舍此别无捷径;尤其是像《论语》这样的经典,博大精深,非得一字一句地读不可;只有读得个死去活来,方能大见成效。我所说的“死去活来”,不是词典里解释的那样“昏厥过去又苏醒过来”,而是说读书首先就要反复地读,并且下死功夫去背诵,背得“死去活来”,累得不亦乐乎,最后可以丢掉死的书本,让它活在自己的脑子里,背诵如流、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从而使得“死的去,活的来”。这就是“死去活来”新解,也是我读书的座右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