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百科

宋代科学怪人:沈括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4-28 20:21:21
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他出生仕宦之家,嘉祐八年入进士及第,授扬州同理参军,曾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出知延州... [详细]...

  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他出生仕宦之家,嘉祐八年入进士及第,授扬州同理参军,曾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疆,抵御西夏,因永乐城之战受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绍圣二年病亡,年六十五岁。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读沈括,心中感觉非常震惊,难以相信这世上竟然有如此聪明之人。抛却他在官场的经历,其在科学方面的造诣简直可以说是惊为天人。

  数学中的隙积术、会圆术,记录了人工磁化的方法,对指南针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磁偏角(比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时发现磁偏角早了四百年)。光学中小孔成像,凹面镜的原理阐述,声学中的应弦共振,难以相信,这些竟都出自沈括。

宋代科学怪人:沈括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沈括善于发现和钻研,与他的好奇心很有关系。他跟随做官的父亲在福建泉州时,听说江西铅山有一眼井,里面的水是青绿色的,味道苦得像胆汁,当地人称为胆水。传说把胆水放到铁锅里熬,就能熬出铜。沈括对此觉得很好奇,便跑到铅山去看究竟。当他亲自验证了胆水炼铜的过程后,便把这一过程详细记录下来,后收在《梦溪笔谈》中。正是根据他的这一记载,后来在铅山开采出一个规模很大的铜矿。

  大家都知道石油,但可能极少有人知道,这个名字是由沈括命名的。石油曾被称为石漆、膏油、火油、石脂、脂水、可燃水等,沈括根据它的状态,集合所有称为,统一名为石油,还用其炭黑制成了墨。

  沈括曾主持汴河的疏浚工程,他还参与过修筑芜湖万春圩工程,写了《圩田五说》、《万春圩图书》。这还不是主要的,熙宁五年(1072年),为了治理汴河,他亲自测量了汴河下游从开封到泗州淮河岸八百四十多里河段的地势。用“分层筑堰测量法”测出了河南开封至泗水淮口直线距离四百二十公里之内,水平高差为63.3米。这在现代或许是很容易的事,但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确实是很了不起的事。

  元祐二年(1087年),历经十二年,沈括完成了奉旨编绘的《天下州县图》。全套图有二十幅,全国总图和各地区分图,比例为九十万之一,图的内容非常详细。总结出制图有九个方法:分率、准望、互融、傍验、高下、方斜、迂直。他还首创了“飞鸟图”来绘制地图,代替传统的循环步法,这使得地图的精确度大为提高。这个飞鸟图法应该就是以鸟在空中俯视地面的视角来看整个大地,近似于现在的无人机拍摄吧。

  不仅如此,沈括视察河北边防时,还曾把考察的山川、道路,在木板上制成立体的地理模型呈献给神宗皇帝。

  沈括还根据太行山岩石的生物化石和沉积物,得出华北平原过去曾是海滨,它是由黄河、滹沱河、涿水、桑乾河等冲积形成的,也就是说华北平原是退海之地。这种说法在今天都已验证,但在那个时候,绝对是轰动全国的科学解释。

  不仅如此,沈括还记录了各地发现的化石,并根据其推究古代天气的变迁。提出彩虹是大气折射现象的形成,用科学解释龙卷风生成的原因,以及它的形态和破坏力。用月亮的满缺论证太阳与月亮的形状和海潮与月亮的关系。这些都让我感到震惊,要知道,古人对很多自然现象都十分敬畏,一惯用神鬼之类解释,沈括能用科学解释这些,确实是让人难以相信。

  浑天仪经过历代演变,北宋时它的结构仍然非常复杂,操作起来还是很不方便。沈括大胆进行了改造,去掉浑天仪上不能正确显示月球公转轨迹的月道环,放大了窥管口径,使它更便于观察、既方便又提高了观测精度。

  漏壶是古代的时刻钟,沈括对漏壶也进行了改造。他把曲筒铜漏管改作直颈玉嘴,并将其移到漏壶下部。这样改造后,水漏更加通畅,壶嘴也坚固耐用了很多。

  他详细观察了五星运行轨迹和陨石坠落的情景,并为此测量北极星与北天极的真实距离设计了窥管,每夜测量三次,连续三个月得到二百多张图,得出了当时北极星“离天极星三度有余”的测量结论。

  一九七九年,国家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了纪念沈括,将一九*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括星”。

宋代科学怪人:沈括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沈括不仅在科学诸多方面都成绩卓越,他在军事方面也很有造诣。熙宁七年(1074),沈括担任河北西路察访使和军器监长官,他攻读兵书,研究城防、阵法、兵车和兵器,以及战略战术,编著了《修城法式条约》、《边州阵法》等著作,把一些先进科学的技术用在军事上,为提高兵器和装备的质量做出了贡献。、

  沈括的《梦溪笔谈》,全书分为三部分,《笔谈》、《补笔谈》、《续笔谈》。内容涉及很广,是一部史上极其罕见的自然科学巨著。就是这样一位古代了不起的科学家,为什么在宋朝的列传中榜上无名?有史料记载,原因是他在政治道德上的问题。

  读过宋词唐诗的人,都知道苏东坡。沈括跟苏东坡生在同一个时代,比苏东坡大五岁。治平二年(1065)苏东坡进入史馆,与在昭文馆的沈括同在崇文院。熙宁二年,沈括支持王安石变法,但苏东坡是个守旧的人,与守旧派站在王安石的对立面。按说,一朝为官,政见不同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史记中却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熙宁六年(1073),沈括受命巡察两浙农田水利。当时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沈括到了杭州以后,去找苏东坡叙旧,看到苏东坡一篇新作,大加赞赏一番,并亲手抄了一份。但他抄录不是为了欣赏苏东坡的佳作,而是想利用这首诗中的某些句子,打击与变法对立的苏东坡。

  沈括回到京城后,把苏东坡诗中他觉得具有诽谤朝事,愚弄朝廷的诗句,加上详细的注解,交给皇上,说苏东坡“无君臣之义”。这事儿,虽然当时皇上并没有惩办苏东坡,但却足以看出,沈括具有很小人的一面。

  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何正臣、李定上书弹劾苏东坡,这就是史上的“乌台诗案”。第二年,苏东坡便被贬到黄州,牵连三十多位亲友,涉及一百多首诗词。虽然这事距沈括抄诗过了六年,但因为之前他做的事实在不地道,后人说始作俑者就是沈括,这话虽然牵强,却也不算空穴来风完全诬陷他。

  王安石变法改革,沈括极力支持,并且不惜以卑劣手段打击改革反对派苏东坡。但是,当王安石改革失败被贬,沈括却又迅速变脸,立即站到反改革派队中,对王安石的做法提出质疑。这样的墙头草,确实让人很鄙视,但是伴君如伴虎,站错了队,丢官事小,丢命也是很常见的事。为了保住自己和家人,沈括做出此等事,虽说卑劣,于情勉强还能说得过去。

  若以沈括在政治上的瑕疵作为宋朝列传无名的依据,感觉还是有些牵强,毕竟他在科学诸多方面,确实让人惊叹。沈括之所以没有名在列传,最靠谱的解释,应该是当时的社会并不看重科学的缘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