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两京制度有两个朝廷 明朝就不会乱吗
你真的了解明朝两朝廷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不会乱,明朝的两京制度并不等于两个朝廷,自朱棣迁都后,北京才是大明的京城,南京只是辅京,主次分明。
其实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有一个以上的京城,例如:王莽篡汉后以长安为“新室西都”,洛阳为“新室东都”,刘秀恢复汉室后,以洛阳为京城,依然称西汉旧都长安为都;辽国最夸张,共有五个京城。
以上这些朝代虽有多个京城,朝廷也只会以一个为主,其它京城最多有皇帝的行宫,就是名义上好听一点,和别的城市没有太大区别。
但明朝的两京制度却不同,北京和南京都有一套独立的行政班子,互不统署。
也就是说,明朝南京也有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朝廷机构,官员的级别和正式的京师北京那一套是相同的,且南京各机构行文时需要注明“南京某部”。
会有这样的安排,是因为大明王朝是朱元璋在南京建立的,这里对明朝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可以称为朱家的“龙兴之地”,因而朱棣迁都北京也没有取消南京的京城地位。
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南京已经成为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辐射周边地域,朱棣不想破坏这种格局,以免引起人心动荡,便设置了前所未有的两京制,让南京直接管辖十五个府及三个州,相当于现在的江苏、安徽及上海,这就是俗称的南直隶。
南京六部中,各部设一位尚书,两位侍郎,职责和北京的差不多。
户部主要负责南直隶及浙江、江西、湖广等省份的税粮,同时还负责漕运和全国盐引的发放审核,并且管理着全国的户籍,相对来说权力比较大;
兵部负责南京地区的守备,南京地区的49个卫由兵部尚书统领,有兵就有权,因而这也是一个实权部门;
剩下的吏部、工部、刑部、礼部就乏善可陈了,就是负责南京地区相对应的工作而已,事情不多,职权也小,是妥妥的养老单位。
尤其礼部,本应主办皇家的各种大型活动,但皇帝一般不去南京,龙子凤孙们的婚礼也在北京举行,南京礼部就无用武之地了。
除了六部,南京还有两个职位值得一提,镇守太监和南京守备。
镇守太监在全国各地都有,是皇帝派去监督各地军事的,南京的兵部尚书就受着南京镇守太监的监控;南京守备则节制南京诸卫所,及南京留守、防护事务,是南京最高军事长官,兼管民政。
南京兵部尚书、镇守太监、南京守备,这三个人共同管理着南京大部分的事务。
那么,南京既然也有完整的行政班子,而且不隶属于北京各部门之下,是否说明这是两个朝廷呢?
当然不是。
从意识形态来说,“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皇帝只能有一个,京师自然也只能有一个,皇帝长住的才是真的京师,南京虽然也是“京”,其政治地位和北京无法相提并论。
如果硬是把南京和北京提到一样的高度,别说皇帝,就连普通百姓都会怀疑说这话的人是不是有异心。
从迁都之后的明朝政治架构来说,六部并不是权力巅峰,上面不但有皇帝,还有内阁。
立朝之初,朱元璋按照前朝惯例,设丞相一职管理百官,后来觉得丞相的权力太大了,威胁到皇权,便借着胡惟庸一案撤销丞相这个职务,他自己直接管理朝政,虽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顾问,很多事情还是由他来处理,累得半死不活。
朱棣不愿受这份罪,提升了大学士的地位,让他们参与机密事务,最终形成内阁,拥有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虽然内阁一直不是法定的一级行政机构,但实际上六部已经成了内阁的下属部门,南京六部也不例外。
北京六部管不到南京六部,但内阁可以管,不但管六部,也管南京其它行政机构,一切都在内阁掌控中。
明朝中后期,南京的机构成了极为微妙的存在。凡是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却又还有一点*的文官、太监,都被调往南京,南京班子成了政坛的养老院。
不过,镇守太监和南京守备这两个职位还是非常有含金量的,只有皇帝的心腹才能担任,他们也许不是最得势的,却是皇帝最信任的。七下西洋的郑和就是首任南京守备太监。
因此,明朝虽有两京制,但不是两个朝廷,两套班子各司其职,互不冲突,又有内阁统一管理,不会生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下一篇: 你的电脑性能好不好 看这里就知道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