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与“丞相”的差别是什么?谁的权力更大?
丞相和宰相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二者之间却天差地别,很多人混淆了这两个名词的概念,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解读。
提起古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有些人可能会想到丞相、但是也有人认为宰相才是百官之首,比如丞相诸葛亮,宰相刘罗锅等。多数人对这两个名词的概念很容易混淆,认为这两个官职只不过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的不同叫法而已,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二者有很大的差别。
要想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内涵,首先要从字面开始解释。“宰相”这个词汇,是由“宰”和“相”两部分的涵义组成:“宰”意为主宰、太宰,而“相”意为相礼,多指辅佐君王的能臣,而宰相则这两个意思结合起来,意为众主掌行政方向官员之中的最高长官。
不同于丞相,宰相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官职,而是对君王以外的最高话语权长官的统称,相对于丞相这个具体官职来讲,宰相更像是一种制度。虽然在古代实行“家天下”的制度,但是如果仅仅靠皇帝一家子来掌断天下大事,那必然是忙不过来的。
因而皇帝需要各个方面的人才来帮助他统治各方各面的大小事务,这就是臣子的来源。作为一个团体,官员之中也必然会有职务等级大小之分,因而通俗来讲,宰相就是这个官僚团体内的老大。
从春秋战国开始,各个诸侯国的朝廷内就逐渐出现了宰相制度,当时的百官中谁的话语权最大、地位最高,那么便可以称其为“宰相”,一般来讲,此时的宰相,大多指朝内的大司徒、中书令或者大司马等等。到了秦朝,秦始皇设置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中的“丞相”一职才被正式确立为皇帝的官方助手。
但此时除了丞相之外,三公中还有其他两位太尉和御史大夫,按照名义上来讲,这三公各司其职,谁也不得干预谁,主掌范围也各不相同。
但是理论毕竟和实际是具有出入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三公之中终是会有一个具有最高决策权的人,而这个人就会被称为“宰相”。宰相制度历经春秋战国直到元朝末期,对“臣权”和“皇权”之间的*均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对于宰相制度,丞相制度的历史渊源就稍微短暂了一些,一直到秦汉年间,“丞相”才被作为一种具体的官职被确定下来,汉朝时期相对于秦朝时期,对丞相的地位有了进一步的确定,此时的其他二公——御史大夫和太尉,话语权已经无法再同丞相相较了。
但是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历朝历代的皇帝对自身君权进一步强化集中,相权也被逐渐分散给其他职位,最著名的就是三省六部制度。相对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此时的相权被进一步细化,从一人集权的“二皇帝”变为了多人各司其职,统一听命于皇帝。
但是这一分权制度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部门之间相互牵制的同时,也会相互推诿责任。为了提高效率,协调三省之间的统一行动,唐高宗设置了中书令,从此中书省变成了三省中的中心部门,三省的职权也逐渐趋于混同。
到了明朝,逐渐统一的相权被进一步打破。明太祖年间,朱元璋对相权和官僚*进行了多次打压,作为著名的劳模,他几乎包揽了丞相要做了大部分职务,宰相制度被他正式废除,皇权的集中再一次达到了顶峰。
但不是每个明朝皇帝都有朱元璋这样的精力,相权在永乐年间得到回复,那就是“内阁制度”。此时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相权被他进一步细化,变为了内阁大臣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总结: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君权和相权的*纷争贯穿了这整个发展历程,虽然皇帝名义上是天下之主,但皇帝也并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随心所欲做到的,臣下们的提议,皇帝不得全权否定或直接忽视。
因而虽然以丞相为代表的宰相制度是皇帝的辅佐,实际上这一制度多多少少对皇权产生了制约,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皇帝都会对官员制度进行改革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