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身上有哪些谜团?
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身上有哪些谜团?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说朱瞻基,先从一个故事说起。这个故事非常精典,既可以让文中主角悉数登场,同时又把几个当事人的隐忍、野心和螳螂臂刻化得栩栩如生。一句话,如果读懂了这个故事,就有可能揭开朱瞻基身上的谜团。
这个人就是朱瞻基。
朱瞻基影视剧照永乐初年,明成祖朱棣为彰显正统、撇清和侄儿建文帝朱允炆之间的关系,于是派遣儿孙们前去孝陵祭拜父亲朱元璋。此行,四个大腕将同时亮相,他们分别是: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以及长孙朱瞻基。朱高炽温文尔雅,读万卷书,但不喜欢户外运动,加之以前在北平的伙食不错,时间一长竟落了个肥胖的毛病,连走路也常常需要人搀扶。而祭拜祖父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所以朱高炽坚决不乘轿,想自己大步流星一回。结果出了状况:行进途中,站立不稳,来了个狗啃泥。朱高煦见状,哈哈大笑,冷嘲热讽地说:前面的人跌倒,后面的人应该警觉,再不要犯相同的错误(前人蹉跌,后人知警)。朱高炽眼神轻蔑,根本不把大哥当回事,另外他还有个铁杆:三弟朱高燧。话音未落,一个人飞奔而来,扶起朱高炽,并接过朱高煦的话说:在你的后面同样有人警觉也(更有后人知警也)。
南京明孝陵
彼时,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朱高煦已封汉王;朱高燧为赵王。朱瞻基呢?谢缙大儒的一句“好圣孙”让朱棣心喜欢生,于是把他钦定为第三代接班人:即皇太孙。按理,去孝陵祭拜朱高煦只有当配角的份,因为他的一前一后是明朝未来的两代帝王。当然,眼下一切还没变现,而朱高煦更无法洞悉未来,此时他一门心思只想取代朱高炽一一朱高煦是明史上的一朵奇葩,野望无穷,一生在争夺皇位的道路上不知疲倦地奔跑着。不过,朱高煦之所以如此骄横似乎也有几分道理。当年,朱棣不惜以全家老小作赌注掀起了声势浩大的“靖难之役”,最后渡江南下,打败朱允炆,变成了令后世称颂的永乐大帝。然而,靖难之役的过程相当艰难,朱棣曾被铁铉、盛庸、徐辉祖等猛人狂揍,好几次只得单人单骑落荒而逃。
朱棣影视剧照
面对朝廷的围点打援朱棣差点选择了放弃,可每每在被逼入绝境时朱高煦却如神兵天降,一次次救他于危难,着实为朱棣成功翻盘立下了汗马功劳。面对两个儿子:一个悲天悯人、满腹经纶;另一个则骁勇善战、英姿飒爽,战争年代朱棣便不自觉地朝朱高煦袒露过自己的心迹。《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勉之!世子多疾一一儿子,好好干吧!世子(朱高炽)身体不太好。就这样,父子间形成了一个奇怪的格局:朱高炽谨小慎微、大气也不敢喘;朱高煦则把这句话当宝贝,即便就藩乐城后仍不放弃,并把夺嫡作为此生的终极目标。朱瞻基呢?更像个游刃有余的助攻手,一次次破局,一次次获得成功,但成功背后却充满着悬疑,令人百思百得其解,以致让后世吵吵嚷嚷了几百年。
朱高煦影视剧照
该来的自然要来。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朱棣北伐得胜,返京途中病死榆木川。按理,皇位应该由朱高炽自然承袭。但笔者前面已作了介绍,所以朱高煦每天在山东厉兵秣马,苦等着机会。朝廷为防止朱高煦借机篡位、引发血腥争斗,所以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便布了一个局。1:严密*朱棣病逝的消息,让朱高炽镇守北平,部署兵力、严阵以待;2:将军中的漆器全部融化,制成一口大棺材,每天照例安排人前去帐内送餐、请安,保持着大军还朝的样子;3:一切准备就绪,这才着朱瞻基离京去草原上迎接祖父的灵柩。这个计划近乎完美,由于没给朱高煦提供有效的作案时间,同年九月朱高炽顺利即位。关于朱高炽继位有必要作以补充:朱高炽是明朝第一位在紫禁城登基的皇帝;登基典礼非常低调简朴;他是众人手捧城墙的结果,其中也包括长子朱瞻基。就这样,两个月后朱高煦才得到了朱高炽登基的消息,眼瞅着生米煮成熟饭,朱高煦长吁短叹、捶胸顿足,誓言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朱高炽影视剧照
面对朱高煦的咄咄逼人,朱高炽选择了隐忍和原谅,为切实安抚二弟,还大肆封赏,让朱高煦的待遇远超永乐朝。表面看起来,朱高煦不再跳弹,一切仿佛已归于平静。随后,朱高炽改元洪熙,采取战略收缩,释放靖难之役的受害者,还耕地给百姓,授他们鱼与渔,渐渐拉开“仁宣盛世”的大幕。朱高炽迎来了仁宗时代一一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力蒸蒸日上。第二年四月,南京多次发生地震,于是朱高炽下了一道圣旨,《明史.卷九》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这一年,南京多次发生地震,朝廷需要派人去居守,任务自然落到了太子朱瞻基身上。熟悉明史的人大抵都知道,朱高炽的这个安排有点私心他非常念旧,想把都城迁回南京,之所以命朱瞻基去居守,其实主要是为早日迁都作准备。与此同时,朱高煦也没闲着,在北京撒下大把银票,安插了为数不少的眼线,当然,在山东更是整日磨刀霍霍、枕戈待旦。
朱高煦、朱高燧影视剧照
接下来,两件蹊跷的事情发生了。让我们打开《明史.卷九》的记载,然后再分别展开。第一件: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意思是:1425年5月11日,在位不到9个月的明仁宗朱高炽快不行了,于是立即着人写下诏书召朱瞻基紧急回京。这是一段平常的记载,但却引发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前文介绍,朱高煦在京城埋设了大量眼线,所以包括仁宗不豫,通知朱瞻基回京的消息应该算不上什么秘密。有理由相信,朱高煦的线人和朝廷的信使或同时从北京出发。得到消息后,朱高煦像打了鸡血,终于等来了这次绝佳机会。(为什么称为绝佳机会,答案请允许笔者在后面揭晓)。为此,他在乐城组织了一支敢死队,决定在半道截杀侄儿朱瞻基,然后安排主力部队跟进,随后拿下北京,皇位便唾手可得。这是一个完美的计划,可谓天衣无缝一一朱高煦设伏的官道是朱瞻基的必经之路。
朱瞻基影视剧照
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打开地图就可以得出结论,因为南京到北京超过1000公里,而乐城到北京却不足700公里。那么,朱瞻基能躲过朱高煦的必杀吗?当朱高煦看到朱瞻基的队伍后全身血脉贲张一一成败在此一举,能否问鼎天下绝不辜负手中的刀剑。朱瞻基来了,一批敢死队员拉紧拦马的缰绳,其他的全部刀剑出鞘。接下来的一幕让朱高煦惊呆了一一朱瞻基的随从和卫队一应俱全,而轿中却空空如也一一朱瞻基不翼而飞,朱瞻基上天遁地了!朱高煦错失良机,让煮熟的鸭子飞掉了。这是朱瞻基在明史上留下的第一个谜团。他怎么能躲过朱高煦的必杀技呢?后世推测有以下几种可能:1:朱瞻基提前经过了设伏点(时间应该在接到圣旨前);2:朱瞻基绕道过了设伏点(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崎岖山路让他根本无法快速赶回北京);3:朱瞻基压根就没去南京,朱高炽的圣旨只是为了迷惑朱高煦以及宫里的线人;4:之所从让卫队经过设伏点,朱瞻基希望揭穿朱高煦夺嫡的阴谋,为日后铲除这个乱臣贼子作道义上的准备。假如,以上推测属实,这个局实在精妙!
在躲过朱高煦的必杀后,不久,朱瞻基突然在北京即位了。《明史.卷九》记载: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庚戌,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宣德元年。这段记载须翻译清楚:六月三日,朱瞻基回到京郊良乡,接受遗命,进宫发丧。十二日,即皇帝位。大赦天下。这段记载,看似平淡无奇,实际却透着巨大玄机。在这里我们不妨深入:从5月11日起,宫中的信使从北京出发,朱瞻基于6月3日返回到良乡。这即是说:1:按每天600里(300公里)加急计算,如果不出意外,信使昼夜不停,从北京到南京至少需要3到4天;2:朱瞻基第一时间接到圣旨,即便不准备,但随行队伍较多,起码也要5到6天才能赶到良乡(这也为朱瞻基提前经过朱高煦的设伏点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然而,朱瞻基到良乡,明史却给出了准确时间:6月3日。这又让笔者不得不提出一些质疑:1:从圣旨发出,朱瞻基从南京到北京一共用了23天;2:朱瞻基没有日夜兼程,只是采用了高于常规的赶路方式;3:如果按23天的行程计算,他一定躲不过朱高煦的绝杀;4:圣旨里提到朱高炽只是生了病,并没有死去,而良乡离京城仅30公里,进宫至多一个时辰。同时,又引出两个问题:1:按正常速度推进朱瞻基为什么能躲过朱高煦的绝杀呢?2:既然知道父亲已龙驭殡天,为什么要在良乡接受遗命,而不快速回宫呢?合理地解释:朱瞻基要么压根就没去过南京,要么早就知道父亲会死,又或者,他安排自己的心腹在宫中提前结果了父亲。
朱瞻基影视剧照
以上推论或许有点骇人听闻。好了,让我们放平心态,再看一段《明史.卷九》的记载:辛亥,谕边将严守备。甲寅,趣中官在外采办者还,罢所市物。翻译一下:六月十三日告诫边将严加守备。十六日,催促在外采办中官全部回京,停止所交易之物。这段文字很不寻常:1:朱瞻基6月12日即皇帝位,6月13日下诏告之边将严加守备,没有任何问题;2:催促在外采办的中官全部回京也说得过去;3:停止所交易之物,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什么是交易之物呢?简单地说,就是朱瞻基登基仪式的用品。然而,4天前,朱瞻基在紫禁城登基,所有物品一应俱全,没有丝毫的慌乱和仓促。难道是朱高炽知道自己要死,提前为朱瞻基准备的?显然不是,皇帝病入膏肓,举国哀痛,有谁敢作这样的安排,除非一个人,那就是皇太子朱瞻基。那么,下诏召回中官无非是欲盖弥彰罢了。当然,以上结论笔者只是根据史料的推断和猜测罢了!至于真相到底是什么,也许只有打开朱高炽的陵寝才有可能揭开这个谜团。
紫禁城一角
让我们回到朱高煦和朱瞻基的“恩怨情仇”。1426年八月,朱高煦终究耐不住寂寞,伙同山东都指挥使靳荣在乐城发动*。得到消息后,朱瞻基先是采取怀柔政策对朱高煦大加安抚,然而效果并不理想。随后,听取了工部尚书杨荣的建议,决定御驾亲征,讨平叛逆。事实上,朱瞻基的平叛等同一次愉快的旅行,因为当大军抵挡乐安的第二,朱高煦便投降了。朱高煦投降的过程非常有趣,甚至让人啼笑皆非,由于这事不是本文重点,就不再赘述。不过,朱高煦之死得提一提。投降后,朱瞻基把朱高煦带回北京,削去爵位,将其贬为庶民,顺带找个院落把他关了起来。过了几年,朱瞻基去看望朱高煦,结果趁朱瞻基不备,朱高煦给朱瞻基一记扫堂腿,朱瞻基应声倒地,和当年父亲一样来了个狗啃泥。朱高煦悲催了,朱瞻基命人取来大缸罩住他,同时在周围生上大火,朱高煦被熊熊燃烧,缸迸炸裂而死。
朱瞻基影视剧照后记:作为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朱瞻基能文能武,体恤百姓,执政十年大力发展生产,和父亲合力完成了明朝的第三个盛世一一仁宣之治一一赢得了明史上不可多得的黄金十年。从这个角度讲,朱瞻基是个好皇帝。又或许,他身上的那些谜团并不是真的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 封号同样是庆妃的陆氏张氏,结局有何不同?
下一篇: 去找个媳妇,赶紧生个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