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桓侯迁都临易的原因是什么?他是什么用意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燕桓侯为何要迁都临易呢?
春秋时期,周室暗弱,周围民族也不断劫掠各国。
燕国直接面对山戎,饱受侵扰。《左传》记载,燕桓侯即位之前,山戎曾越过燕国,南下伐齐。燕都蓟靠近山戎,桓侯南迁临易,应该是迫于山戎的压力。这样可增加200多里地的缓冲地带,如有历史学家说:“比在城时处于北戎眼鼻子底下提心吊胆过日子,自然要好一些。
可光靠躲是不行于的,公元前664年,山戎攻燕,燕军极力抵抗,山戎骑兵还是冲到临易城下,桓侯继承人燕庄公向邻居齐国求救。正值齐桓公在位,他任用管仲为相,提出“尊王攘夷”,号召诸侯尊奉周王室,联合抵抗少数民族。燕国求救,正是“攘夷”之机,齐桓公一口应允,亲率大军到临易帮助燕军打退山戎,山戎北逃,齐桓公带队追击,一直打到孤竹(今河北卢龙一带)。
返程中留下两个故事:一是“老马识途”。齐军从孤竹返回,因是春天去冬天回,景象大变,一时找不到回家的路,管仲中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让老马在军前*行走,跟着马找到路。这件事记载于《韩非子》。
另一个是“燕留地”。燕庄公为表感谢,送齐桓公出境,不知觉送进了齐国国境50里。周礼“诸侯相送不出境”,齐桓公称“吾不可无礼于燕”,就挖沟为记,将燕庄公越境土地全送给燕国,取名燕留地,燕庄公筑燕留城以志纪念。这事《史记》中有记载,城址在今河北盐山一带。
要光这爱好群臣就忍了,偏他爱得太深,想让男宠姬宋当执政大夫,这下大臣们不干了于公元前539年联手杀了姬宋,惠公吓得跑到齐国,求齐景公出兵帮他回国“平乱”,齐军北上,燕国大臣在临易拥立惠公弟弟为新君,并斑以宝物和美女送给齐景公求和成功。之后,燕国人觉得距齐国太近也不好,都城就从临易迁回西边,有了后来的燕中都和燕下都。
又过了近二百年,燕文公曾两次打败齐国,东部边境安全系数增加,公元前355年左右,都城又迁回临易一带,史书记载这个城叫易。易和临易是什么关系?有学者认为易就在距南阳遗址不远的容城县古贤村,那里有周代遗址,古贤就是古县,是古县城,原名易。新区正进行的文物调查,或能给出答案。
燕国都城搬了好几回,主要是缺乏安全感。
电视剧《芈月传》中,芈月陪儿子到燕国做质子时饱受磨难,剧中情节是受人迫害,燕地条件艰苦倒是事实。处在列国最北边,山高气寒,交通不便,经济条件不好,国力比较弱。力量不足又处于边地,国都就得找安全点的地方,还要修长城。
燕长城是雄安新区重要文化遗存,8个调查队中就有一支专门调查燕长城燕国修了两道长城。
燕北长城在河北北部和内蒙古、辽宁一带东边延续到了朝鲜境内,后来秦始皇修长城就利用了燕北长城。雄安境内是燕南长城。《史记·张仪列传》中张仪吓唬燕王说:“今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所有也。”他所说长城就是燕南长城。
燕南长城从燕下都所在的易县开始,向东延伸,因沿易水也称易水长城,是燕国的南部边界。涉及河北中部七个县,总长约259公里包括雄安三县,其中容城有约7公里、安新约28公里、雄县约36公里。
这是《河北省志·长城志》中的数字,实地寻访,如果不是事先做功课或有人指引,很难找到这些长城。在多数地方即使走到跟前,被告知是长城,也感觉看到了“假的长城”,一来在平原没有八边岭、金山岭长城那样羊的英姿,二来历经沧桑大多已面目全非。
燕南长城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在大部分地段在地表已看不到明显的遗存,有的部分修成了公路,有的部分被理在白洋淀北大堤之中。
容城黑龙口村东长城遗址较明显,尚存长400多米、高2米左右的夯土墙。在安新谏城南长城遗址,曾挖掘到战国时期防御工程和使用的剑、戈、矛、戟、箭镞等兵器。
“折戟沉沙铁未销”,燕国虽条件有限,却不甘随波逐流,燕国在战国舞台上慷慨悲歌,唱出了自己的旋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 Java自学-接口与继承 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