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公主的梅花妆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寿阳公主的梅花妆,为什么会流行起来?
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一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寿阳公主是南朝时宋武帝刘裕的女儿,传说黄历正月初七这天,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下,殿前有几棵腊梅树,有几朵梅花飘下来了,其中一朵轻柔地打着旋儿,落到寿阳公主的额头上。寿阳公主她醒来之后,对额头上的梅花浑然不觉,顶着它走来走去。宫女们笑着上来帮她摘掉花瓣,但是公主的额头上已经印上了花痕,就像投影上去一样,栩栩如生,洗也洗不掉,三天后,才渐渐淡了。
宫女们觉得额头上装饰几朵梅花花瓣,更显娇俏,也学着在额头上粘花瓣。这种妆就成了宫廷日妆。但腊梅不是四季都有,于是她们就用很薄的金箔剪成花瓣形,贴在额上或者面颊上,叫做“梅花妆”。
由于腊梅有季节性,不能经常保持,于是,女子们便想方设法采集其他黄色花粉,而后做成涂饰粉料代替腊梅,以便长期使用。大家把这种粉料称为“花黄”。也有用黄纸剪成各种花样贴上的。“梅花妆”不久便流传到了民间,很快受到女孩的喜爱,特别是那些富有大户的女孩以及歌伎舞女,更是争相仿效。
在当时,人们都认为不贴花黄,就缺少了女性特征。用黄颜色在额上或脸上两颊画成各种花纹成为少女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装饰。但少女出嫁以后,就要改变这种贴黄的装饰,别作一番打扮。同时,“黄花”在古代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因此,人们在“闺女”前面加黄花,不仅说明这个女子还没有结婚,还说明这姑娘心灵美好,品德高尚。这样,“黄花闺女”就成了未出嫁的年轻女子的代名词了。
“梅花妆”后来有所发展,不只是黄色,还有红色绿色;也不只是梅花形,也有动物形,比如小鸟小鱼小蝴蝶;材料也不只是金箔,还有纸片、玉片、干花片、鱼鳞片,最妙的是用蜻蜓翅膀。宋人陶谷在《潸异录》上说:“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花子”就是贴花,把蜻蜓翅膀剪成花瓣形,涂上金粉,贴在额上,比金片更轻薄精致。到宋代以后,女子渐渐不贴花钿了,但后来只要形容艳妆或精致的妆容,就用“梅花妆”一词。
以上的说法是民间传说,其实北朝时期贴花黄之风俗比南朝刘宋要早,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就有“对镜贴花黄”一句,可见这一风俗可能在东晋之前就有了。
“梅花妆”为什么会流行起来?
寿阳公主是宋武帝的女儿,这个“宋”是六朝(东吴、东晋、南北朝时期宋、齐、梁、陈)的那个“宋”。六朝的社会审美就是喜欢绮靡之风,衣裙多繁复装饰,甚至织进金线。金、翠、红是主色调,头饰和衣饰是搭配的。在这样的艳妆之下,寡淡着一张脸显然很不协调,所以社会审美迅速认可了在面部也贴金描翠的方式。隋唐两代延续了这种审美,特别是唐代,贴花钿的风气很强劲。花钿变得很大只,一张脸甚至贴好几片——大约唐代女子的脸胖大,不多贴些显得太空旷。到了宋代,女子的服装色彩渐渐素淡,“梅花妆”就渐渐消失了。
这其实有动物的求偶特征。大凡动物,面部都有对称的花纹。六朝以来直到唐代,女子的求偶环境比较宽松,特别是未婚女子,贴上花钿,等于在脸上写了征婚启事。尽管没有明文规定说已婚女子不可以贴花,但只有“黄花闺女”,才可以贴黄花,成为约定俗成。
到了晚唐,面部贴花似乎越来越红火,而且是以翡翠玉片(一说翠鸟羽毛)为主——“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翠钿贴靥轻如笑,玉凤雕钗袅欲飞”。玉片是有点重量的,用米饭粘肯定不行,劳作出汗还会掉下来,很麻烦,容易让人分神。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里说,韦固妻“眉间常贴一钿花,虽沐浴、闲处,未尝暂去”。可见贴花钿的胶粘性很强,用的是方便的“呵胶”——刷在贴花背面,呵口气就有了黏性,比贴邮票还方便。呵胶是用鱼鳔捣熬制成,叫鱼鳔胶,粘家具木器都不成问题,贴在脸上对皮肤也没伤害(还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呢),用热水泡一下就自行脱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