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百科

人岗匹配,别让猪上树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4-17 10:01:59
如果一个人像武大郎一样高,你鼓励他打篮球就是非常不道德的。而一个人如果和李逵一样壮,咱们就不应该让她去跳芭蕾舞。做任何事......

  如果一个人像武大郎一样高,你鼓励他打篮球就是非常不道德的。而一个人如果和李逵一样壮,咱们就不应该让她去跳芭蕾舞。做任何事情不能违心,要尊重事实。人岗匹配测评非常重要,人岗匹配有助于老板快速选择员工,提高人岗匹配率。


人岗匹配,别让猪上树

  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领导者都不得不借助管理来实现自己的意愿,事必躬亲,可以说是一个理想,但是实施起来基本上是一个笑话。所以要想成大事,必须先招英才,没有人什么也别想,但是有人就有了一切吗?当然不是。所谓人人是人才的说法,是最蛊惑人心的假话,人和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太大,就好比姚明和武大郎的身高不同,他们都去扣篮,都尽力了,结果必然不同,如果企业家是教练,最可怕的就是训练武大郎去打篮球,你尽力了,他也尽力了,但是大家都没有取得任何成绩,大家的自信心都被摧毁了,就好比你要猪上树,猪上不去没有错,错的是你。

   一、人岗匹配介绍

  俗话说:病从口入。招聘就是这个闸门,进来的是有营养的人员,你的组织就会强壮起来。进来的是有害的人员,你的组织就会出现紊乱。因此,判断人员是否是a类员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但问题在于,猪不会主动承认自己是猪,更要命的是猪未必认为自己是猪,这就要求大家要弄清楚什么是猴子,什么是猪。

  因为当你招聘一只猪来干猴子擅长的事情的时候,你给的薪酬再低,也都将是高成本。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鉴别:

  首先,我们可以看一下过往的业绩,假如现在有一棵十米高的树要爬,我们要先看一下它有没有上过八米高的树,如果曾经上去过,我们可以给它机会尝试一下爬十米高的树,如果连六米高的树也没有上去过,对不起,我们就不提供试验平台了。

  其次,我们要将猴子脸谱化,猪也脸谱化。脸谱化虽然有点武断,但是基本上符合规律。猴子的四肢很长,猪的四肢很短,猴子有一身肌肉。猪有一身肥膘,基本上根据体貌特征就可以排除很多争议。

  最后,用实践去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后一关就是给他一棵树,让他试一试,能爬上去算他牛,以后很多树等着他上。上不去,对不起,就不麻烦他了,一些常败将军,你用它干嘛?

  很多老板听到这儿可能会一拍大腿,感叹说,我也不想让猪上树呀,但咱这里没有猴子呀。谈到这里,让我想起之前有人讨论,没人可用和用错人,究竟哪个比较悲哀?其实我觉得这基本上是一个伪命题。这就好比问没有空气和有毒气,究竟哪个更令人难以接受?这是没有必要讨论的话题。天下之大,居然找不到一只猴子,花点功夫招聘吧,有了足够好的招聘逻辑,招聘区区几只猴子是不成问题的。

   二、如何提高人岗匹配率

  那如何高效招聘呢?具体的流程咱们就不聊了,我们重点看一个比较俗的问题——钱!

  如果你的公司是一个发展稳健的大企业,你可以以公司魅力、工作环境和氛围为主要突破口,再配合合理的薪酬和职权;

  如果你要从比自己更强大的同行处挖墙脚,恐怕你要以薪酬和职权为突破口,配合公司魅力和领导魅力;

  而如果公司处于创业阶段,你可能要将领导魅力和发展空间当做主要卖点了,当然对于未来薪酬提升的承诺也是很关键的一环。

  因此你会发现,钱这东西虽然很物质,但真心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比如,你可能花费500元总能买到价值600元的东西,因为你的采购和谈判技巧好。

  你也可能偶尔用500元买到价值1000元的产品,因为你的运气比较好。

  但是,你不可能总是用500元买到价值1000元的产品。

  如果企业压低一个员工10%的薪资可以说是磨炼员工,那么压低20%基本可以称之为诈骗了。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商品也是完全一样的,全靠钱不行,没有钱也不行,钱少了更不行。很多企业总是希望找到“物超所值”的人,结果总是问题多多。

  所以你会发现,成功的组织往往是让聪明的人带着有潜力的人和平凡的人干活,通过聪明人设计的系统让平凡的人也能发挥能力,把有潜力的人逐步变成栋梁。

  还有一些岗位的人才,你可以考虑使用猎头的资源。

  通过猎头人岗匹配率,你可以花10万元的佣金请到一个别人付了500万元学费替你培养的人,给你带来本来要交纳1000万元学费才能获得的经验。

  比如说,你家企业需要一个研发总监,那你就通过猎头好了,你可以提出来所有的要求,但一般情况下都可以总结为两点:

  1、能带来现成的东西;

  2、不要有法律风险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因此,钱如果不花,等死!不会花,找死!如果被人别有用心地乱花,必死!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人之初,性本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出版的【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是有欲望的动物,为满足某种特定的需求便产生了特定的动机。

  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多种多样的需求归纳为5类需求,并按照其重要性从低到高排列成5个层次,即生理上、安全上、情感上、尊重和自我实现上。

  实际上,你可以发现这5个层次都围绕一个字,就是【私】,自私的私。

  因此,企业只依靠员工的无私奉献和不计报酬的长期干活,是不符合实际的。但是企业可以利用员工希望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来努力工作,而不过度计较短时间内的蝇头小利。

  举个例子,谈到戚继光,大家都知道他是抗倭英雄,但是他为什么是英雄?为什么总能打胜仗,原因是他理解了性本私这个要点。

  当时,明朝官兵的薪资很低,兵部尚书也就几百两银子的俸禄。更别说当兵的最终能拿多少了。而且抚恤制度也非常糟糕,官府发点抚恤金,也不知道能不能到士兵家属的口袋里。

  所以,问题就来了,大家打仗主要是应付公事,关键是别让自己受伤,能不打就不打,能跑就跑,谈民族大义似乎用途不大。

  三、人岗匹配测评例子

  相反,我们再看一下倭寇,他们可谓是专业的亡命之徒,靠抢劫为生,十几人组成的倭寇小部队,就敢在中华大地上横行。几年下来的结果是,倭寇越打越多,官兵越打越弱。而后来戚继光抵抗倭寇其实也没用太多的招数,就是围绕着人性,更新了游戏规则。

  1、发奖赏,而且是团队奖。

  具体来说,就是每杀一个倭寇就有银子拿,由战队小组来分,每一小队杀死一个倭寇,赏银30两,杀死10个300两,杀死100个3000两。戚家军每一小队有12个人,钱也由这12个人来分,岗位不同,分得的奖金也不同。于是,士兵们都愿意从事危险岗位和领导岗位。而且大家的底薪不高,都指望这些奖金过点好日子,整天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倭寇赶紧来,来了就杀掉换奖赏。你看,过去官兵盼着倭寇别来,而现在是盼着倭寇早点儿来。

  2、给外快。

  戚继光规定,缴获了战利品不用上缴国库,全部分掉。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做法,但的确管用。越是罪恶滔天的倭寇抢到的财物越多,官兵杀死他们得到的奖赏也越多,所以士兵们都迫不及待地去打大倭寇。

  3、战术分工

  鸳鸯阵杀倭寇纯属流水线操作,每个人只要折腾好自己的那一块儿就好了。这让我想起了大雁的飞行,大雁的v字形飞行的效率要比单独飞行高出12%。这个鸳鸯阵高出的效率可真不是一点儿半点儿,总之倭寇伤亡的数量时戚家军的10倍。

  4、选对人,训好练

  戚家军将义务的矿工作为主要兵员,他们平时就爱搞点儿械斗,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都比较过硬,加上打倭寇比挖矿赚钱报名热情非常的高。而戚家军的战术水平也相当出色,大量地使用火器,并默契地配合。反观倭寇,他们单人作战能力不错,但打劫的土匪能有什么组织,基本上是各自为战,这样就成了十几个打一个。所以往往倭寇还没搞清楚情况时就被杀掉了,脑袋被换成了30两白银。需要说明的是,戚继光很少给士兵讲【还我河山】、【保家卫国】这种大道理,他只告诉士兵,如果不努力训练,到时候倭寇就要杀你,你不但没了银子而且还会读了性命。这个做法和曾国藩训练湘军如出一辙。

  就这么折腾了几年,倭寇就从比蝗虫还多变成了比熊猫还少,倭寇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说,一个政策的变通就可以导致格局的变化。

  总结一下,作为企业老板,你要懂得人性,懂得游戏规则可以带来的巨大的能量,尤其是在招募关键岗位人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