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Cut-Tree(LCT)详解
前置知识
基础定义
LCT是一种解决动态树问题的方法,由tarjan(为什么又是他)在1982年提出,最原始的论文在这里,在论文中,tarjan除了介绍了均摊复杂度为\(O(log^2n)\)的LCT之外,还介绍了一种严格\(O(log^2n)\)的算法,不过本人太弱了,看不懂tarjan讲了些啥,也没找到其他的学习资料,因此这种算法我们不做讨论
能够解决的问题
- 求LCA
- 求最小生成树
- 维护链上信息(最大最小,链上和等)
- 维护联通性
- 维护子树信息(需要配合AAA树)
- 优化单纯性算法,在\(O(mnlog(n))\)的复杂度下求最大流(这两个是tarjan在它的论文最开头提到的,但是我除了在一本书中看到过有关的简介(没有代码)之外,再没看到过关于它的任何资料,)
构造
在解决树上问题的时候,有一种非常常见的操作叫做链剖分
链剖分一般分为三种
重链剖分,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树剖”,剖分的原理是把节点个数最多的儿子当做重儿子
长链剖分,并不是很常见,可以\(O(1)\)求\(k\)级祖先,原理是把深度最深的儿子当做重(长)儿子
实链剖分,也就是LCT所用到的剖分方法,这里重点介绍一下
在实链剖分时,选择一个儿子作为重儿子,把连接这两个节点的边作为重边,连接其他儿子的边作为轻边。
与前两种剖分不同的是,实链剖分中的重儿子是可以不断变化的,因此在整棵树中的重链和轻链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需要我们用更灵活一些的数据结构来维护。
维护一条链,我们首先可以想到的是链表,但是用链表来维护树上权值和的话时间复杂度肯定是\(O(n^2)\)的,即使是块状链表也只能做到\(O(n \sqrt{n})\)
因此我们用平衡树来维护链上信息,那么用什么平衡树呢?理论上splay和fhq treap都是可以的,treap不可以,因为不能维护翻转信息,在这里我比较推荐splay,因为网上有关LCT的题目大多数题解都是用splay写的,这样的话学习难度也会小一点,而且我自测splay的常数要比fhq treap小很多
我们用splay维护每一条实路径(仅由实边组成的路径),因为每条实路径都对应一条从根节点出发的链,这样的话路径上每个节点的深度都是不同的,因此在splay中,我们按深度作为关键字,对于一个节点,它的左孩子所对应的原节点深度比它小,右儿子所对应的原节点深度比它大
(这里插一句闲话,LCT之所以难于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初学者分不清原树/splay,因此我希望大家在继续往下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清楚我所说的概念到时指的是原树还是splay树)
但是这样的话,虽然每个节点都包含在了splay中,但是每个splay之间都是独立的,因此我们要考虑如何在各个splay中建立联系,
对于一个节点,假设它有三个儿子,其中最多有一个节点可以和他在一个splay中,另外两个儿子分别属于不同的splay。这里有一个非常巧妙的性质——另外两个儿子在他们所在的子树中一定是深度最小的,因此我们可以让每个splay中的根节点指向splay中 中序遍历编号最小(也就是原树中深度最小)的节点的父亲,有点绕,希望大家好好理解一下
对于一棵这样的树
(图片来源:FlashHu的博客)
它的splay树可能长这个样子
LCT基础操作
\(access(x)\)
将根节点到\(x\)点的路径变为实路径,且\(x\)与其儿子之间的边都变为虚边。
首先考虑一下这个操作有什么目的,有了这个操作,我们就可以将根节点到\(x\)的这条路径放在同一棵splay中,这样可以很方便通过在splay上打标记得到路径信息
具体怎么实现呢?
还是上面那张图
如果我们要执行\(access(N)\),
我们可以从下往上依次处理,首先我们要使得\(N-O\)这条边变为轻边,因为在splay中,节点的深度是唯一的,所以我们首先把\(N\),转到根节点,这样它右边的节点一定是\(O\),然后直接把\(N\)节点的右儿子置为\(0\)就可以了
继续往上,我们需要使\(I-K\)这条边变为轻边,同时使\(I-L\)这条边变为重边
考虑如何使\(I-K\)变为轻边。和上面的思路一样,我们首先使\(I\)转到所在splay的根节点,这样的话它的右儿子一定是\(K\),然后我们只需要断开\(I-K\)这条边即可
考虑如何使\(I-L\)变为重边。这个就so easy了,直接将\(I\)的右儿子置为\(L\)即可
此时\(I\)所在的splay的父亲指向\(H\)
继续往上思路就是一样的了,按照同样的套路使得\(H-J\)变为轻边,使\(H-I\)变为重边,
此时\(H\)指向\(A\),然后让\(A\)转到所在splay的根节点,把右儿子置为\(H\)即可
这样我们就实现了\(access\)操作,按照上面的流程,我们不难总结出算法框架
- 将要处理的节点转到根
- 更改右儿子
- 更新标记
代码的话,,首先说一下各种定义
struct node { int f, ch[2], s; //f:父亲 //ch[0]/[1]:左/右儿子 //s:标记,依题目而变 bool r;//是否翻转 }T[MAXN];
access
void access(int x) {//访问x节点 for(int y = 0; x; x = fa(y = x)) splay(x), rs(x) = y, update(x); //首先把x splay到所在平衡树的根,这样可以保证它的右孩子就是在原树中对应的重链(右孩子深度比它大) //y是splay中x的儿子,把x的右儿子改成y,也就是把x和y之间的边变成实边 //更改了节点顺序,需要update }
\(makeroot(x)\)
将\(x\)变为原树的根
考虑这个操作的意义。对于大多数树上询问来说,都是询问一条过根节点的路径,由于LCT的构造的缘故,这种询问处理起来非常麻烦。但是当询问的一端在根节点的时候,处理起来就容易的多,所以这个操作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好的处理询问
这里有一个非常巧妙的实现思路:
首先我们需要\(access(x)\),这样我们就把根节点和\(x\)放到了同一棵splay中
此时\(x\)是不含右儿子的(没有深度比他大的点)
然后我们需要\(splay(x)\),此时\(x\)会成为splay的根节点,且\(x\)不含右儿子。
但是在根节点所在的splay中,根节点没有左儿子(没有深度比他小的节点)
这可怎么办呢??
这里就有一个骚操作了,我们直接将\(x\)的左右子树翻转!
这样\(x\)不就没有左儿子了么?233
事实证明这样是对的
代码:
void makeroot(int x) {//把x改为原树的根节点 access(x); splay(x); T[x].r ^= 1;//更新翻转标记 }
\(findroot(x)\)
找到\(x\)所在原树的根
你刚开始可能跟我一样很呆萌的认为:\(x\)所在原树的根不就是根节点么?
但是。。
有一点需要注意:LCT维护的是森林,也就是很多棵树,因此每个节点所在原树的根节点往往是不同的
考虑这个操作的意义: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操作跟并查集中找祖先的操作很类似?没错,这个操作的用处就是判断两个节点的联通性(是否在同一棵树上)
实现的话,我们利用了一个性质:一棵树的根节点一定是深度最小的点
这样我们先\(accexx(x)\),然后\(splay(x)\),再不断的往左走,这样就可以找到\(x\)所在树的根节点了!
注意!往左走的时候一定要下传标记,否则在某些题目中你会挂的很惨!
代码
int findroot(int x) {//找到x在原树中的根节点 access(x);splay(x); pushdown(x); while(ls(x)) pushdown(x = ls(x));//找到深度最小的点即为根节点 return x; }
\(split(x,y)\)
获取到\(x-y\)所对应的路径,
这个操作的意义就非常显然了
实现也非常好想,直接上代码吧
这样的话可以通过访问\(y\)节点来获取到有关路径的信息
void split(int x, int y) { makeroot(x);//首先把x置为根节点 access(y); splay(y); //然后访问一下y,再把y转到根节点,这样y维护的就是x - y 路径上的信息 }
\(link(x,y)\)
连接\(x,y\)
这个操作的意义也很显然
首先我们需要\(makeroot(x)\),然后\(access(y),splay(y)\),最后把\(x\)的父亲指向\(y\)就可以
注意在一些毒瘤题中不保证\(x,y\)未联通,这样还需要判断一下联通性
void link(int x, int y) { makeroot(x);//把x置为根节点 if(findroot(y) != x ) fa(x) = y; //如果x与y不在同一个splay中,就把y置为x的父亲 //findroot(y)的时候已经执行了access(y),splay(y) }
\(cut(x,y)\)
断开\(x-y\)这条边
意义也非常显然
实现的话看上去比较容易
我们需要\(split(x,y)\),此时\(x\)的父亲是\(y\),\(y\)因为是深度最深的点,所以它的左儿子是\(x\),
然后断绝父子关系就好了
但是!!,如果出题人不保证\(x-y\)相连呢??
如果仍然这样改的话整棵树就乱了
因此我们还要加一坨判断
- 首先\(x,y\)一定要在一棵树内
\(x\)的父亲是\(y\),且\(y\)的左儿子是\(x\)
这两个比较显然\(x\)没有右儿子
这个可能就不是那么显然了
我们仔细考虑一下,\(x\)的右儿子代表着深度比他大的节点,\(y\)的左儿子代表着深度比他小的节点
那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呢?
然后我们就GG了,
或者你可以试试这组数据
5 6 1 2 3 4 5 1 1 2 1 2 3 1 3 4 1 4 5 2 1 5 0 1 5
因此我们有必要加上这个判断
代码:
void cut(int x, int y) { makeroot(x); if(findroot(y) == x && fa(x) == y && ls(y) == x && !rs(x)) { fa(x) = T[y].ch[0] = 0; update(y); } }
时间复杂度
以上操作的平摊复杂度均为\(O(log^2N)\)
具体的证明可以参考YangZhe的论文
小结
LCT的操作也就是这么多了,
不过LCT有很多拓展,题目类型也有很多,大部分我还没做过
等以后慢慢整理吧
洛谷的板子题代码:
其中的splay和rotate都是我自己yy的,并不是很主流的写法,不过跑的比较快
// luogu-judger-enable-o2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 #include<algorithm> #define swap(x,y) x ^= y, y ^= x, x ^= y const int MAXN=3 * 1e5 + 10; inline int read() { char c = getchar();int x = 0,f = 1; while(c < '0' || c > '9'){if(c == '-')f = -1;c = getchar();} while(c >= '0' && c <= '9'){x = x * 10 + c - '0',c = getchar();} return x * f; } #define fa(x) T[x].f #define ls(x) T[x].ch[0] #define rs(x) T[x].ch[1] int v[MAXN]; struct node { int f, ch[2], s; bool r; }T[MAXN]; int ident(int x) { return T[fa(x)].ch[0] == x ? 0 : 1;//判断该节点是父亲的哪个儿子 } int connect(int x,int fa,int how) { T[x].f=fa; T[fa].ch[how]=x;//连接 } inline bool IsRoot(int x) {//若为splay中的根则返回1 否则返回0 return ls( fa(x) ) != x && rs( fa(x) ) != x; //用到了两个性质 //1.若x与fa(x)之间的边是虚边,那么它的父亲的孩子中不会有他(不在同一个splay内) //2. splay的根节点与其父亲之间的边是虚边 } void update(int x) { T[x].s = T[ls(x)].s ^ T[rs(x)].s ^ v[x];//维护路径上的异或和 } void pushdown(int x) { if(T[x].r) { swap(ls(x),rs(x)); T[ls(x)].r ^= 1; T[rs(x)].r ^= 1; T[x].r = 0;//标记下传 } } void rotate(int x) { int Y = T[x].f, R = T[Y].f, Yson = ident(x), Rson = ident(Y); int B = T[x].ch[Yson ^ 1]; T[x].f = R; if(!IsRoot(Y)) connect(x, R, Rson); //这里如果不判断y是否根节点,那么当y是根节点的时候,0节点的儿子就会被更新为x //这样x就永远不能被判断为根节点,也就会无限循环下去了 //但是这里不更新x的父亲的话就会出现无限递归的情况 connect(B, Y, Yson); connect(Y, x, Yson ^ 1); update(Y); update(x); } int st[MAXN]; void splay(int x) { int y = x, top = 0; st[++top] = y; while(!IsRoot(y)) st[++top] = y = fa(y); //用一个栈维护所有的标记 while(top) pushdown(st[top--]); //因为在旋转的时候不会处理标记,所以splay之前应该下传所有标记 for(int y = fa(x); !IsRoot(x); rotate(x), y = fa(x))//只要不是根就转 if(!IsRoot(y)) rotate( ident(x) == ident(y) ? x : y ); } void access(int x) {//访问x节点 for(int y = 0; x; x = fa(y = x)) splay(x), rs(x) = y, update(x); } void makeroot(int x) {//把x改为原树的根节点 access(x); splay(x); T[x].r ^= 1; pushdown(x); } int findroot(int x) {//找到x在原树中的根节点 access(x);splay(x); pushdown(x); while(ls(x)) pushdown(x = ls(x));//找到深度最小的点即为根节点 return x; } void split(int x, int y) { makeroot(x);//首先把x置为根节点 access(y); splay(y); } void link(int x, int y) { makeroot(x);//把x置为根节点 if(findroot(y) != x ) fa(x) = y; } void cut(int x, int y) { makeroot(x); if(findroot(y) == x && fa(x) == y && ls(y) == x && !rs(x)) { fa(x) = T[y].ch[0] = 0; update(y); } } int main() { #ifdef WIN32 freopen("a.in","r",stdin); //freopen("a.out","w",stdout); #else #endif int N = read(), M = read(); for(int i = 1; i <= N; i++) v[i] = read(); for(int i = 1; i <= M; i++) { int opt = read(), x = read(), y = read(); if(opt == 0) split(x, y), printf("%d\n",T[y].s); else if(opt == 1) link(x, y); else if(opt == 2) cut(x, y); else if(opt == 3) splay(x), v[x] = y; } return 0; }
参考资料
《高级数据结构》-林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