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百科

杨士奇对明朝的建设有何贡献?最后是何结局?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4-11 23:18:19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自从明太祖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丞相制度后,... [详细]...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自从明太祖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丞相制度后,我国便没有了“丞相”这一度被视为皇帝左膀右臂的重要官职。然而,不久之后明成祖朱棣为了分担政务压力而设置了内阁,并给予了这一机构顾问、咨询的职能。此后的漫长时间里,内阁的权力不断扩大,而内阁中位列第一的“首辅”则被认为权力、影响力和曾经的丞相不相上下。

  提到明朝最著名的内阁首辅,或许很多人会先想到张居正,作为明朝中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他在任期间开展了一系列变法,振兴了明朝的经济,有力维系了其统治。不过,实际上明朝还有另一位同样劳苦功高,且在任时间是张居正两倍的内阁首辅,那便是杨士奇。作为明朝在任时间最长的首辅,他可以说是一手缔造了仁宣盛世,但最终却在忧患当中郁郁而终。

杨士奇对明朝的建设有何贡献?最后是何结局?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杨士奇生于吉安府泰和县,也就是今江西泰和一带。据《明史》记载,他从小丧父,因为母亲改嫁到了罗家,于是一度改姓为罗。尽管身世凄惨,但杨士奇在学习上很有天分,也相当刻苦。长大之后,他成为了一个四处游历教书的先生,与此同时,他还一直奉养着老母亲,可谓十分孝顺。

  建文帝即位之后,召集了一批文人打算编写《明太祖实录》,而此时担任翰林修撰一职的王叔英推荐了在民间颇有名声的杨士奇。就这样,当时已经三十余岁的杨士奇初次踏上了仕途,并且充任编纂官。没过多久,吏部对参与了《实录》编纂工作的文人进行了考核,而杨士奇的答卷引起了吏部尚书张紞的注意,被给予了“此非经生言也”的高度评价。

  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后,杨士奇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数月后又晋升侍讲,此后的升迁之路几乎称得上是一帆风顺。之所以他能够得到重用,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精通为官之道。每天回到家后,杨士奇便绝口不提公事,即使是至亲也没法从他口中得知朝廷的情况;另一方面,在皇帝面前他始终保持恭敬谨慎的态度,做出的应对也回回都令成祖满意。最后,杨士奇还时常主动替他人掩盖过失,活脱脱一个“老好人”的形象。

  总之,靠着自身的才能,以及上述在官场立身的智慧,杨士奇不断得到升迁,永乐六年(1408)更是被朱棣委派辅佐太子监国。对于当时不太受朱棣喜爱的太子朱高炽,杨士奇一直持支持态度,甚至为此受到许多大臣的弹劾,被短暂关入诏狱。明仁宗朱高炽继位之后没有忘记杨士奇的教导和支持,于是封其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接替杨荣成为了新任内阁首辅。

杨士奇对明朝的建设有何贡献?最后是何结局?

  仁宗即位元年便不幸去世,他的儿子朱瞻基随即继位,也就是明宣宗。由于仁宗、宣宗统治时期明朝国力有了显著提升,社会日趋繁荣,因此后世将其称之为“仁宣之治”或“仁宣盛世”。毋庸置疑,担任内阁首辅的杨士奇对于盛世局面的缔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像仁宗就曾经用“惟士奇曾五上章,卿等皆无一言”来批评当时朝中其余大臣都不敢提出反对意见,只有杨士奇敢于进谏的状况。

  可惜的是,明宣宗之后明英宗继位,年幼的英宗被宦官王振所操纵,杨士奇等大臣纷纷受到排挤陷害。正统七年(1442),王振的*随着太皇太后张氏的去世而愈发强横,而此时恰好杨士奇的儿子杨稷犯下杀人之罪。一时间,杨士奇在朝中遭到千夫所指,最终只能告老辞官。

  正统九年(1444),一直没能从忧虑当中走出的杨士奇以八十岁高龄郁郁而终,他曾经一手缔造辉煌的盛世,受到历代帝王的尊敬和信任,但最终还是没能敌过不可一世的奸臣*。自仁、宣之后,大明国力日渐衰弱,甚至杨士奇去世的五年后英宗还在王振的蛊惑下御驾亲征,结果惨遭瓦剌俘虏,明朝一度陷入危难。

  杨士奇担任内阁首辅长达二十一年,是张居正的两倍。当然,张居正在明朝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强行为其延长了许多年国祚,这是十分令人敬佩的。不过,杨士奇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重大功绩,他无数次向皇帝进谏,避免了很多问题的发生,也引导着明朝走向正确的道路。可惜的是,杨士奇倾尽全力也只为明朝带来了一段时间的盛世,没有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奠定未来多年的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