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成是什么人?他为何不愿做官?
郭德成,明初功臣,郭兴弟,凤阳人。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据记载,郭德成的父亲郭山甫善于相面,当他见到未发迹时的朱元璋就非常吃惊,断定朱元璋贵不可言,于是不仅让其子追随朱元璋说以后能得以封侯,而且郭山甫还把女儿遣往朱元璋那里侍奉,后来果不其然,朱元璋成了皇帝,女儿被封宁妃。郭山甫这点和汉朝吕雉的父亲很相似。
郭德成,他是明朝开国功臣,他的两个哥哥都被封为列侯,而他只是一个骁骑舍人,好在他淡泊名利,不愿做高官,也不在乎这些,只爱饮酒。
郭德成不仅是皇亲国戚,而且还是明朝开国功臣,只做个骁骑舍人,官似乎太小了,于是朱元璋就要给他一个大官做做。但他却说“我脑袋瓜不好使,只知道喝酒,如果做了大官,就会影响到政事。”
朱元璋见郭德成不愿为官、只爱喝酒,那好嘛、就成全你!于是就赐给了郭德成不少美酒和钱财,让他过自己逍遥日子去,毕竟皇帝还是喜欢不热衷权利的功臣。
不过,后来郭德成却因为喝酒,结果就把自己弄成了和尚。
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天,郭德成去皇宫陪朱元璋喝酒,他本来就喜欢酒,再说了皇帝的酒更加来之不易,于是他就咕嘟咕嘟的喝了起来。郭德成纵然爱酒成性,但喝多了他还是会喝醉,这次他就喝的衣冠不整、披头散发、一脸醉意。
朱元璋见他喝多了,这时朱元璋还是很开心的,于是就说“你披头散发,真是个醉鬼疯汉”。
不料郭德成突然冒出一句,差点给他带来杀身之祸。朱元璋在未发迹时曾做过和尚,他对此也颇为忌讳。但这时郭德成却想也没想就说:
“皇上,我最恨这乱糟糟的头发,要是剃成光头,那才痛快呢。”
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朱元璋心中大怒,认为郭德成是在羞辱他,就决定处置郭德成,但转念一想,或许是郭德成的酒后失言。于是暂时不动声色,再观察观察他,看他是不是真心羞辱。
虽然朱元璋此时暂时放过了郭德成,但他心中的不痛快肯定是有了。
郭德成回到家,当他酒醒之后,想到自己在朱元璋面前酒后失言,说了朱元璋最忌讳的话,他后悔万分,也更加害怕,因为他追随朱元璋这么久,是了解朱元璋的,所以他担心朱元璋对他秋后算账。
这时郭德成就开始苦思退路,思考如何能避免朱元璋杀他。跟朱元璋解释说是酒后失言,肯定不行,这样只会越描越黑,更让朱元璋生气。不解释的话却只能等死,这又不是他想要的结局。
郭德成苦思冥想良久后,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就想出一个办法。他还是和往常一样继续喝酒,同时也为了证明他说的那句“最恨乱糟糟的头发,剃成光头,那才痛快”是真心而非羞辱皇帝之言,于是他果真去了寺庙剃成了光头、做了和尚。
朱元璋得知郭德成剃发成了和尚,就认为郭德成那句话不是羞辱他,所以对郭德成的猜忌就消除了,同时朱元璋还说郭德成是奇男子。
当然,正是因为郭德成成了和尚、不问政事,这也是他后来能得以善终的原因。
朱元璋后来不愿功臣们*掌兵,担心那些功臣宿将将来会危害他的大明*,所以就开始猜忌功臣,甚至后来开大肆*功臣,大明开国功臣宿将中,能得以善终、幸免于难的没有几个。而郭德成就是少数幸免于难中的一员。
郭德成能提前想好退路,避免后来的凶祸,这不仅仅只是他对功名利禄淡泊的原因,同时也是他对事势的提前预见而早做安排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