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觉得“巫”是个什么东西?巫师有什么能力呢?
在人类文明的蒙昧期,存在一群号称能沟通天地,揣测神意的人,这群人就是巫(萨满)!
他们是不是真能呼风唤雨,我们无从揣测,但巫在历史上金光闪闪的地位,站舞台c位是一定的。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巫”这个神秘的群体。
一、从自然神到至上神
所有人类的早期崇拜都是自然神,众多被崇拜的神祗,大致可以分作三类:天空神(天、风、雨、雷、电、太阳)、生殖神(母、大地、丰收、河流、树木)和功能神(战神、匠神)。
其中,所有与天有关的都是主神,这种情况广泛见于世界各地的原始信仰。
如何取悦天神,别让大神不爽,就成了重中之重的事情。
为此,古代先民们选择了筑高台和焚烧献祭的方式,其目的不过都是拉近与神的距离,跟天神套近乎。
典型的案例便是,玛雅人的金字塔和*的煨桑风俗(也包括焚香)。
人类是种有点“贱”的生物,感觉越神秘的东西,越高端!
随便弄个人来主持,万一神不喜欢呢?
一群专门负责跟神套近乎的人,逐渐脱离了生产活动,巫就此出现。
中国的方块字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字系统,能完美的记录古代人的想法。
我们先从汉字“巫”的演变,来看看古代人觉得巫是个什么东西。
在甲骨文里,巫被写作——竖+横。
这一横一竖有专家解读为“巧具”,二者相较意为“极为智巧”。
说白了,这东西很可能就是代表法器,说不定就是法杖,或者干脆就是骨头棒子。
不过任何东西一旦和神秘沾了边,立刻就变得牛逼闪电了,一竖隐喻可沟通天地,一横成了可联络世间万物。
巫在上古时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上可通神,下可通灵(万物有灵),有这能力想不横着走都难。
所以,巫才是部落里真正的老大,背后站个大神,谁敢不服?!
随着人类文明进入了轴心时代,信仰开始从多神走向了独神,三位可包罗万象的至上神显形,巫师也开始渐渐失宠。
轴心时代不是第三帝国那个疯子的时代,这一理论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培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特指公元前800-400年期间,世界各地的宗教哲学开始成型。这其中,包括中国的诸子百家、印度的沙门思潮(佛教是其中之一)、欧洲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中亚的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近东的以赛亚信仰(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等)。这些用不同方式显现的大神们,代表着人类从显形的自然神崇拜,向抽象理性的人文神转化。
巫师地位的旁落,导致这一群体消失在我们的记忆里。
好在有个奇葩,完美保存了巫师地位的活体样本,这就是南亚次大陆的印度。
我们都知道,印度的种姓制度保持了3000多年,把印度人分成4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还有一群人连入选的资格都没有,叫贱人(达利特)。
婆罗门对应的就是祭祀(巫师),是雅利安人里专门负责取悦神灵的存在。
当雅利安人还处于游牧阶段时,这帮兄弟处于鄙视链的顶端,地位远超武士(刹帝利)和劳动人民(吠舍)。
很多人有个错误的认识,以为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把原住民达罗毗荼人打得屁滚尿流,为了便于对他们统治,“发明了四个种姓制度”。
其实,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个社会阶层,早在雅利安人还在草原溜达的时候就已存在。
这种被称为“三元分殊”的阶层划分,在古凯尔特人、亚述人、罗马早期和斯堪的那维亚半岛都有表现。最逗的是,古凯尔特人的祭祀叫德鲁伊,就是游戏里那个能变熊的角色。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唯一要区别的是“我们这群白的&你们那群黑的!”
你没看错,种姓(varna)这个词的原义是颜色!
所以,早期的种姓根本不是四个,而是二元阶层——征服者与被征服者。
随后,种姓制度被长期固化,巫师阶层始终处于高端人群,相当于保存了巫师地位原始样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下一篇: esri Sample待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