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溥的一生是怎样的?在狱中苦读十年书,最后当上了内阁首辅
杨溥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话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农历闰九月,朱棣北征结束,率师回京。
皇帝北征归来,接驾自然是必须的程序与仪式。
于是,留守京师的皇太子朱高炽(即明仁宗)派遣使者,前去迎接圣驾。
接驾之事,不知道是什么环节出了差错、或者就是朱棣看皇太子不顺眼、或者根本就是朱棣在没事找茬。
最终,朱高炽的这次迎驾,被朱棣认定为是稍嫌迟缓。
另外,朱棣还认为迎驾之时,上呈的书奏言辞不当。
古往今来,接驾稍嫌迟缓,无论在怎样的在当权者的眼中,一般而言,肯定都是大事。
因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无论出了什么状况,对迎送迟缓的解读,都会认为其中包含有大大的不敬。
不要说接驾迟缓会被认定为不敬;就是普通的接人迟缓、接车迟缓,都会被认定为不重视、不尊重。
当日,所谓的迎驾迟缓之事发生后,汉王朱高煦(朱棣次子,母仁孝文皇后徐氏)马上抓到把柄,遂借机大力对太子进行谮毁。
试问:为什么会是朱高煦?
为了说明相关情由,这里就来看一看朱高煦的一些情况: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朱棣起兵,进行所谓的“靖难”,以对抗朝廷。
出兵之时,朱棣命令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他携次子朱高煦亲自出征。
后来,朱高煦经常作为前锋,征战沙场。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的白沟河之战,朱高煦率领精锐骑兵冲锋陷阵,斩杀都督瞿能父子。
随后,朱棣兵败东昌(今山东聊城)、大将张玉战死,是朱高煦率军赶至,击退朝廷军队,才将其父朱棣救出。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在浦子口被朝廷军队击败,朱高煦率众及时赶到,朱棣见此大喜,道是:
“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儿应当奋勇再战。”
据说,朱棣还抚摸着朱高煦的背部说道:
“努力吧!世子常常生病。”
(似乎有潜台词。)
于是,朱高煦亲率军队力战,将朝廷军队击退。
在所谓的“靖难之役”中,朱棣多次濒临危难,都是在朱高煦的力战下,转败为胜。因此,朱棣认为,朱高煦很像自己。朱高煦也以此自负,并恃功骄纵,多行不法之事。
朱棣登位后,最初,在储贰还未确定之时,淇国公邱福就对朱棣说,汉王有功,适合立为太子。
邱福是谁?
邱福(公元1343年~公元1409年),凤阳(今安徽凤阳)人;行伍出身;原为燕山中护卫千户;在所谓的“靖难之役”中,他屡立战功,累升至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被封为淇国公,位居功臣之首;后来,他又被加为太子太师;北伐鞑靼,他轻敌冒进,中伏战死,全军覆没,遂被褫夺世爵。
邱福所言,肯定不是信口开河;朱棣心下或许也有此意。但是,出于种种考虑,朱棣没有贸然将朱高煦立为皇储。
之后,朱棣又私下秘密征询解缙。
对此,解缙回答:
“皇长子(朱高炽)仁孝,天下归心。”
朱棣听后,什么话都没有说。
朱棣向解缙询问储君一事,大约也是从朱棣那里传到汉王朱高煦的耳朵里的。为此,朱高煦对解缙非常痛恨,多次在朱棣跟前对解缙进行攻击。
猜想,解缙的回答完全不符合朱棣的心思,因为这样,朱棣对解缙也满怀憎恶吧。
结果,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朱棣将解缙下入锦衣卫大狱。
再后来,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揣摩上意,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将解缙灌醉后,埋在积雪之中,活活冻死。
其实,朱棣和朱高煦的心思大约是一样的。
关于立储之事,朱棣因为怀恨,可以将解缙下狱、并委婉授意将其处死。
由此看来,朱棣对太子朱高炽,应该没有什么好感。
没有好感是事实;但是,太子是自己的亲儿子,也是事实。
面对这样状况,怎么办?
于是,朱棣将内心的不悦与愤怒,全都撒在了皇太子周边人等的身上。
这一次的接驾迟缓,朱棣正好找到了一个可以宣泄的机会。
关于当日接驾及严惩东宫属官的事情,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太子朱高炽派遣兵部尚书金忠等人,奉持书奏,前往迎驾。
迎驾人马到达之后,朱棣认为迎驾迟缓,而且书奏言辞不当,他大怒道:
“这全部都是辅导佐助太子的东宫属官的罪过!”
加之汉王朱高煦进言谮毁,又是火上浇油,于是,朱棣先派人将吏部尚书蹇义、学士黄淮、谕德杨士奇、洗马杨溥、芮善及司经局正字金问等逮押过来问罪。
几人逮押途中,朱棣下旨,宽宥了蹇义,让他回南京去。
又命令将黄淮先关押进北京大狱。
次日,杨士奇及金问相继到达。
朱棣说道:
“杨士奇姑且宽宥他。我从来都不认识金问,他是怎么得以在东宫作侍从官的?”
然后,命令法司鞠讯金问。
很快,朱棣又召来杨士奇,讯问东宫之事。
杨士奇回答说是:
“太子孝敬诚至,如果对陛下有所不是,都是臣等办事不周。”
随后,杨士奇也被朱棣下入锦衣卫大狱。
不过,没多久,杨士奇就被朱棣特别开恩宥赦,并准其复职。
在法司鞠询金问时,其供词之中,提及杨溥。
于是,杨溥等人也相继被逮押入狱。
朱棣这样做,的确是凸显了皇帝的威严。
可是,这么做,对于未来执掌大宝的储贰而言,无疑是颜面扫地的事情。
这件事情,成为解缙入狱之后,永乐朝立储之争中的第二场大的变故。
当日,兵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金忠因系朱棣“靖难”旧人,而幸未被祸。
简单说一下金忠。
金忠,朱棣起兵“靖难”,金忠以谋士随军征伐,屡献良策;朱棣称帝,金忠被进升为工部右侍郎;后来,他又被升为兵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朱棣在立储问题上犹豫不决时,金忠力推立储以长;之后,他还竭力保护太子及其他东宫官属。
被下入大狱的东宫属官之中,如前所述,杨士奇比较幸运,没在狱中呆多久。
杨溥、黄淮、金问等人,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这次入狱,他们被送进大牢之后,一关,就是十年之久。
杨溥入狱之后,周遭的一切都变得非常凄惨。
猜想,当时杨溥家里的情况也比较艰难,加之杨溥入狱时日长久,故而,家人对他的食物供应多次断绝。这是杨溥当时在狱中生存条件的艰困。
杨溥入狱那些年,朱棣动不动就处置大臣。皇帝的心思叵测,不经意间,大臣就被下狱,甚至项上人头朝不保夕。那些身在牢狱的官员,性命更是岌岌可危。这是杨溥当时在狱中政治氛围的肃杀。
*之中的条件,可想而知,这个就更不用说了。这是杨溥当时在狱中生活环境的恶劣。
就是在这样艰困、肃杀、恶劣、随时都可能面临死亡的环境情况下,杨溥更加用功、更为勤奋。
身系诏狱十年,杨溥读书不辍。
史书记载,十年之间,杨溥将经、史、诸子等书籍,读过好几遍。
(由此可见,杨溥所蹲的大牢,是可以读书的;或许,他也没有被强制进行体力劳动。)
见到杨溥如此读书,一同在狱中受难的人劝阻他道:
“事已至此,还读书做什么呢?”
杨溥回答说:
“朝闻道,夕死可矣。”
(按,此夫子语,见《论语·里仁第四》)
(未知,杨溥所读之书,所言之辞,他可曾细思?夫子之道,君臣之义,在所谓的“靖难”时节,自己的所作所为,可曾与道义相合?)
关于杨溥诏狱十年,读书不辍一事,明人吴应箕在其所辑《读书止观录》中记述之时,曾经感叹道:
“古人著书读书,每发愤于穷苦患难之际,今人平时先自废弃,况患难时乎!若必待患难来而发愤,此其所以终身废弃也,此其所以终世偷生也。朝闻夕死,吾深有慕于杨公。读书者当观是。”
吴氏所云,辞义较为晓畅,不做赘释。
杨溥系狱十年,获释之后,在明初的政坛上可以说是光彩夺目。其详细履历,见前文杨溥介绍。
就是因为杨溥有后来的通达,所以,世人在记述杨溥系狱读书一事时,还多描述:
杨溥得释之后,作为阁老,朝廷的大制作,多出其手笔;杨溥晚年的遭遇,当年他在狱中读书一事,其功不可没。
明人李贤(明代名臣)所著《古穰杂录摘抄》中,在述及杨溥狱中读书一事时,曾经说道:
“盖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必先苦其心志,而玉成之如此。”
李贤还说:
杨溥为人谦恭小心,对待吏卒时也从来不敢轻慢。
李贤又说:
当日,杨溥初入乡试,被取为首选。其时胡俨主掌文衡,在杨溥所刊之文上批语云:“初学小子,当退避三舍!老夫亦让一头地。”又曰:“他日立玉阶方寸地,必能为董子(董仲舒)之正言,而不效公孙(或即公孙龙)之阿曲。”时人多认为胡俨识人。后来,胡俨因病免归。明仁宗、明宣宗以来,杨溥位望益高,但是,对于胡俨,杨溥终身执门生礼,胡俨也自任而不辞,士论对两人都以高度的评价。
关于读书之事、关于杨溥诏狱十年苦读书之事,至此,已经大略讲说完毕。
读书的事情,感觉前文已经讲说清楚。
杨溥诏狱十年苦读书之事,再总结补充一下:
第一、读书人,立身须正。所谓正,就是要有独立的人格、要有对道义价值的坚持。
第二、杨溥诏狱十年苦读书的精神,是值得读书人学习的。如果没有身为建文文臣而迎附朱棣一事,杨溥真可以说是圣贤之人了。我们不需要去苛责杨溥,但是,历史会一直记载他的一切行事。
第三、时空不断转换,历史持续变迁,道义价值的具体内容也会变化,我们不能食古不化、不能拘泥固执,但是,无论如何,读书人的独立人格一定要保持、对信仰价值的坚持一定不可以松动。
文末,再补充一点资料。
上文之中,那位朱棣自称不认识的金问,究竟是谁呢?
金问(公元1370年~公元1448年),字公素,别号耻庵,吴县(今属江苏)人。
金问自幼颖敏庄重,喜爱读书。据载,一日之内,他可以记住千余字的文章,并知晓其中的大义。
弱冠之时,金问曾跟从俞贞木学习《易经》。
因家境贫寒,无书可读,金问只能从别人那里借书。借到书籍之后,他会加紧阅读、用心暗暗记诵,这样,书中的内容,他都能通晓洞达。
明成祖永乐初年,金问被举荐为司经局正字。
明仁宗朱高炽在东宫之时,素来就知道金问其人。
后来,因为太子迎驾迟缓一事,金问牵连坐罪,被朱棣逮系诏狱长达十年之久。
狱中十年,资用常会无以为继,但是,别人的馈遗,如果不合道义,金问绝不接受。
当时,学士永嘉黄准、洗马江陵杨溥,也被逮系在狱,黄、杨、金三人意气相投、相处很好。其时,三人省躬念咎之暇,各持一经,相互讲论。
金问曾说:
这就是我对待忧患之道。
明仁宗即位之后,升金问为翰林修撰,以备顾问。
金问论议时政得失,常得皇帝褒扬、其言常被嘉纳;为此,皇帝还赐予他文绮、米粮、钱钞。
明宣宗宣德乙卯(公元1435年),金问被擢升为太常寺少卿兼侍读学士。
明英宗正统癸亥(公元1443年),金问被调至南京太常寺。乙丑(公元1445年)冬,朝廷进升金问为礼部右侍郎。戊辰(公元1448年)春,金问辞世,朝廷赐予祭葬。
金问天性孝友,不会因为贫穷而特意俭啬。
他的亲兄曾经患病,发热严重,医生说必须有螺方可医治,其时盛寒天气,金问解衣入水,找螺以进,其兄之病痊愈。
同乡有丧不能安葬、有贫不能自养者,金问每每乘黑夜投钱给他们,并说,周济他们,不是为了赢取名声。
金问所作之诗,必根于理而达于情。
金问著有《青杨集》、《桂坊集》、《耻庵集》,皆藏于家。
金问所业,以书法最为擅长,其书得魏晋人之法度。
他还特别精通星历之学,但是,他从来都没对人说过这一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