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博文

教你用数据丈量用户体验_用户体验要素分析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2-22 08:17:12
...

用户体验一直以来都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任产品用户成千上万、你也没有办法准确地定义一个场景下怎么样设计是体验最好的、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离用户太远、号称为用户做体验设计、却像是面对一个黑盒子:输入一些数据、看到一些数据变化、但用户究竟如何去使用产品、我们不得而知

用户调研和可用性测试常沦为“说服”的工具、我们从中只选择自己想听的内容、如果数据正向、但收到好几个用户的反弹、如何处理?调研结果用户不买单、但是强推后数据非常好、又该如何理解?盘子大了、在线的东西再烂也有人用、要是说不清下线的好处、是不是动不得它分毫?下面我以自己的日常工作所得、聊一聊用数据丈量用户体验的一些心得!

教你用数据丈量用户体验_用户体验要素分析


一、明确商业目标和用户体验目标

一个项目拿到手、要首先确定清楚的就是——商业目标是什么:是尽可能多的卖货、还是拉拢更多观众、或者宣传一个新的品牌活动?在考虑用户需求之前、就要把商业目标对应的数据确定好、一方面给自己一个方向、另一方面也让需求方负起责任

要达成商业诉求、必须同时也命中用户的体验目标、所以在商业目标之后、要想清楚这个项目满足了什么样的用户诉求、体验目标不能太过笼统、如“买到最合适的商品”是一个大目标、但拆解后还可以得到“高效浏览商品信息”、“便捷地做出购买决策”、“享受到更多的优惠”等细分目标、这都会是后续设计的依据

就算是做公益、所有的设计策略和方案都是建立在商业、体验目标之上、这会成为后期纠结、商讨时的不二准绳、


二、确定客观数据指标

上面讲的是一些主观描述、但项目中、还是需要拿出每个目标所对应的客观数据指标

“尽可能多的卖货” 对应 “销售额”、“成交转化率”;

“高效浏览商品信息” 对应 “页面停留时长”、“跳失率”;

“享受到更多优惠” 对应 “优惠券模块点击率”、“优惠券使用率”

退一万步讲、有些目标可能没有清晰的数值、也可以通过用户调研、业务方好评率等方式主动创造数据、如“用户希望浏览高品质感的品牌介绍” 可以对应 “品牌方满意程度”、“用户调研好评率”等

商讨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牛头不对马嘴、你说这个设计“体验好”、页面“设计精美”、但这话谁都能说、谁也都可以反驳、争论起来永远没有尽头


三、测试时控制变量

上过初中就应该知道“控制变量”是对照实验非常基础的一个前提、即两个实验组除了被测试项以外、其他条件必须保证完全一致、才能说明测试项的对照结果、实际 AB 测试时、我们没有办法保证两组用户“100%相同”、但也要尽可能保证“控制变量”——可惜这常常被忽视


举个例子、做测试时常用新旧版本做对比试验、以此来衡量新设计方案的效果、但如果仅拿“新版客户端用户”和“旧版客户端用户”在同一个功能下的行为数据做对比、可能就没什么价值

为什么?因为主动更新 App 的用户、本身就比那些后更新、不更新的用户更加活跃、所有数据正向也是理所应当的

那应该怎么做?应该在线上做两个版本同时存在、把更新客户端的用户分成2个对照组、分别看到新旧页面(即部分用户更新后看到的还是老版本)、然后再看数据结果


四、获取数据

一般能获得哪些类型的数据?

商业指标:成交额、注册用户数量、(明确定义后的)活跃用户数量等等、可以在服务端做数据记录、并周期性产出供参考使用;

体验指标:模块点击率、页面内模块点击顺序、操作性功能触发率(左右滑动、长按等)、一般是在客户端埋点记录、值得注意的是、凡涉及“率”的数据、分母和分子必须定义清楚、我见过很多数据由于定义不明、导致出来的“率”完全没有可用性


举个例子、某个电商购买页面、优惠券是根据人群智能发放的、那优惠模块就不是所有用户都能看到、在计算点击率、使用率时、分母必须是能看到的这些用户、而不能粗暴地使用大盘数据

具体的服务端、客户端埋点方法、一般对应的开发同学都懂、设计师需要按照前面分析的商业、体验目标、把需要的数据列出来、然后和开发同学沟通埋点方案

至于数据呈现、简单的方法是开发同学定期(如每天)拉数据报表、然后邮件给大家、当然会脚本的设计师也可以自己去取;体验最好的、是做一个数据报表平台、可以定期或实时的查看数据、要能做一些可视化展示以及分析就更好了


五、数据要联合起来看

没有对比、看单个数据就没有价值、这我要分几种情况来解释

a. 单个时间点的数据没有价值

要衡量设计方案的好坏、必须要有“前”、“后”两个数据甚至一段时间内的很多组数据才能有效、这意味着数据采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并且要保证指标定义一致、看起来好像非常基础、但实际工作中很多人做不到;


b. 单个场景的数据不是最有价值的

你把某功能的点击率从1%提高到了2%牛不牛?牛、但可能竞品能做到5%、你的设计还是很烂、虽然别人家的数据往往很难获得、可一旦有机会、千万不要放过;(也可以拿自家产品的类似场景数据去做对比、比如阿里就可以拿天猫淘宝的数据做参考)


c. 数据要结合整个流程

到本页面的流量占前一级页面总量的多少?本页面的流量来源是哪些页面、后续又去了哪里?我们称之为“流量漏斗”、可以对比出哪个环节是真正的短板、另外、如果单看“点击率”显然也没有价值、因为“点击率”既不是商业指标也不是体验指标、点击率高是否点击后的场景转化率高?点击率低是否是因为模块没有被露出?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举个例子、做了一个改版后、用户在页面的“平均停留时长”从60s变为45s、请问是好还是不好?

答案是不知道、说好、可以说用户在页面的效率高、更快完成任务、完成决策;说不要、可以说用户没有在页面里逛起来、信息不够吸引人、但就像我表述的、没有商业、体验目标做准绳、一切数据指标都将丧失价值、


六、一些踩过的坑

研究模块“曝光率”时、以前的做法是模块只要被服务端展示、就当被看到——这问题在于、像 List 这种长页面、一次加载20个模块、排在后面的其实并没有进入屏幕、但也被计算为曝光、是不合理的、所以有时候、我们会用“翻屏率”说明用户的访问深度、而不是依赖靠后模块的曝光

客户端也能做到模块出现在“屏幕可视范围内”时才统计为被曝光、但问题在于、如果用户很快地滑动到底部、中间的内容是算曝光了、还是没曝光?所以我们应该规定内容在屏幕可视范围内的停留时间、比如超过1s、才开始计算曝光

项目上线前、最好像创业一样、制定“退出策略”、所有规则提前订好、不要等上线了再想去改、去下线、那成本远远超出你的想象、毕竟有的人、觉得东西做上去、就完成任务了

最后、如果可以、请把目标写纸上贴电脑边缘、或者像我同事一样买个桌上的小黑板、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到底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因为据我自己体验、常常做着做着就跑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