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为什么会交出军队?他是个怎样的人?
在陈胜以后的反秦豪杰义士之中,张良可谓是起事早,名声大的一个人,他的智谋更是前无古人,被称之为“谋圣”。博浪沙刺杀秦始皇那铁锤一掷,使张良名震天下;他的父、祖皆为韩国相,先后辅佐过五代韩王,可说是出身高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相国的地位是高于将军的,但项梁、项羽叔侄作为将门之后选择了独立起事,而张良却没有;像英布、彭越这些人尽管都依附了他人,却始终保留着自己的队伍,张良却把拉起来的队伍交给刘邦并最终选择了跟随刘邦。那么,张良为什么没有自立门户呢?其根本原因,在于张良受家族影响太深,这种影响已经使他形成了一种难以改变的性格。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张良父亲、祖父都是韩国的相国,这种家庭虽然算得上是贵族阶层,但相对于国王(诸侯)而言,仍然是主人和从属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和影响了张良,所以,张良既从父祖那儿继承了忠心懂礼好学的一面,同时也延续了依附性的一面。这种依附性的性格特征就是习惯性跟随他人,因而张良不想也不会自己为主起事,即便是博浪沙刺杀秦始皇,也是为韩国报仇,而不是要推翻秦朝夺取天下,因为他的父、祖做过韩国的相国,而韩国又是为秦始皇所灭亡,所以他要刺秦以报仇。
张良通过东方的沧海君觅得一个大力士,造了一个一百二十斤的大铁锤,在秦始皇到东方巡游的时候袭击秦始皇,误中副车,事不成逃亡。张良躲藏在下邳,跟随黄石公学习兵法,深得其义。等到陈胜起义反秦,张良也拉起了一支一百多人的队伍。这个时候,陈胜的队伍已经进入秦地,天下起义队伍数不胜数,凭张良的身份名气是完全可以自立门户的,像同时期的刘邦,官职不过是一个亭长,在进入沛县之前,身份是一个逃亡者,根本比不上张良,跟随的人员也不过是百把人,可是刘邦自立了,张良却在寻找依靠。张良听说景驹自立为代理楚王,就前去寻找打算跟随他。走到半路,听说景驹已死,遇见了刘邦,便归附了他。后来遇见了项梁,张良又说服他立了韩国的公子成为韩王,自己做了韩国的司徒。等到韩王成被贬为侯,又在彭城被项羽杀死,张良仍然选择跟随刘邦,自己并没有在韩国组织力量独立成事。这个时候,六国后人诸王和项羽新封的王很多人已经打算要摆脱项羽的羁绊,刘邦更是平定了三秦,而张良却只选择跟随他人。
或许有人说,张良在遇见刘邦时,义军已经拥立楚怀王为共主,张良人员不多,没有地盘,不可能独立成事。其实这事还仍然取决于张良给自己的定位,像刘邦虽然也承认楚怀王,但他始终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至于地盘,像刘邦、陈婴、英布、彭越等人,都是些逃亡之人,哪里又有自己的地盘,起事了,攻下一座县城,打出一个反秦的旗号,自然就有了地盘,也就会有人跟随。
除了这种习惯性的依附性格,张良还明白,自己不具有领袖气质,甚至不具备统帅气质,因而他从来不统兵,不争官。韩王成这个王是张良给要来的,而张良却只做了一个司徒,这当中虽然有项梁的考虑,不能让韩王坐大,但既然为王,就有封侯的权力,韩王成却并没有这样做,而张良也没有丝毫要求。韩王成没有什么作为,张良仍然不离不弃的跟随他,甚至在刘邦西行去自己封地的时候,他仍然回到韩王身边,足可见他的这种从属性格。因为他只出主意,而没有做过“具体事”,所以在汉六年刘邦封赏大臣的时候,张良竟然“不曾有战功”。好在刘邦知道张良的功劳,当他把曹参、萧何等人封过之后,单独提出来封赏张良,并对大臣们说:“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这既说的是张良的功劳所在,又是给张良做的结论。刘邦多次想废掉太子刘盈,吕后很害怕,有人给她出主意,说,刘邦很信任张良,他又善于出谋划策,吕后就派人找张良。张良给吕后出了一个主意,吕后照做了,果然有效,这就是“商山四皓”的故事。刘邦死后,吕后当政,她非常感激张良,但张良不但没有向吕后要官讨封,反而闭关修行,不问政事。就是萧何这个相国,张良极力推荐和劝说刘邦最终才得到了任用。这一切足以说明,张良知道自己,对自身有一个恰当的定位,同时也是他的一种不可改变的性格。
张良的不争是骨子里的东西,这就决定了他不会选择自立门户,而只能是跟随他人。接下来就是,张良要选择跟随谁呢?
应该说,张良选择的第一个要跟随的对象是韩王成,这是他的忠心所在,是观念之中根深蒂固东西,非常难以改变。所以在和刘邦分别的时候,张良建议刘邦烧断栈道,又主动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项羽,说明张良是明白刘邦是要打回来的。即便如此,张良仍然要离开刘邦回到韩王成身边,这又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在张良的意识当中,他是韩国人,他首先是韩王室的臣子,其次才是“天子”的子民。只不过这个韩王成难成大器,最终被杀,这才迫使他只能另作选择。
除却韩王成,天下可以让张良选择跟从的人有三个:项梁、项羽、刘邦。项羽属于项梁这个体系的,开始为主的是项梁。张良虽然先遇见了刘邦,但这时的刘邦根本不成气候,于是两人一起去见项梁。张良提出来要项梁立韩国公子横阳君韩成为韩王,项梁同意了,并派张良找到了韩成立为韩王。张良是个忠义之人,假如项梁不是过早战死,说不定张良知恩图报,能够选择跟随项梁。但历史不能假设,项梁死后,项羽成了天下反秦最强大的楚国集团的实际统治者,而项羽除了打仗勇猛,其他方面实在不值得张良选择依附。还是在项梁为楚军统帅的时候,派项羽去攻打城阳,破城后项羽屠戮了这个地方。项梁派项羽攻打襄城,襄城坚守,不肯投降,破城后,项羽把城里的军民全部活埋了。章邯率部投降了秦军,项羽却趁夜击杀坑埋了二十万秦军降卒,这等残暴,无异于张良所仇恨的秦始皇,绝不是一个智谋之士所能接受的行为。项羽杀上司宋义,无视楚怀王的存在封章邯为王,也不是张良这等忠义之士所能容忍。智谋之士的愿望是自己的主张能被“主公”接受,项羽是个过于相信武力、相信自己的人,对于谋略很不重视,手下人才了了,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信任到底,张良是不可能选择依附这样一个人的。更重要的是,项羽杀了韩王成,这甚至比秦始皇杀韩王还要令张良惊心,对秦始皇都要报仇,难道张良还会放过这样的人吗?
那么,张良为什么要选择跟随刘邦呢?
两人一见如故,各自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陈胜起兵反秦,刘邦、张良各自都组织了队伍,但两人给自己的定位不同。张良后来被封为留侯,是因为在留这个地方初次遇见刘邦,但这时候刘邦是带领人马夺取下邳以西土地,而张良是打算前去依附自立为王的景驹。所以,善于招揽人才的刘邦和需要依附他人的张良一拍即合是必然之事。
刘邦对张良言听计从,只有刘邦能使用张良,也只有刘邦能令张良的才能得以真正施展。两人初次结合,张良根据自己所学的《太公兵法》向刘邦献策,刘邦经常采用并欣赏,而张良对别人讲这些,别人却不能领悟。当刘邦进入韩地,已经是韩王成属下的张良率兵跟随刘邦,两人珠联璧合,很快打败了秦将杨熊的军队,然后西出武关剑指秦地。来到崤(音xiao)关,刘邦想强力攻打,张良劝告说,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然后献出计策,先贿赂收买守关将领,然后趁秦军懈怠之时攻打。刘邦照做了,果然奏效,一战进入咸阳。此后,张良劝说刘邦听从樊哙的意见,撤出秦宫,还军霸上、烧断栈道、销毁已经刻制好了的封立六国后裔的印信、封韩信等人为王以合兵打败项羽,刘邦无不一一听从。作为谋士,没有什么能比所出计谋得到采用更能使心理得到满足了,刘邦能用,张良的自身价值得到了最大彰显,他又有什么理由不跟随这样的人呢?反观项梁、项羽,人才在眼前不留用,韩王成有人不会用,这就是张良要跟随刘邦的又一个原因。
刘邦对张良始终尊重。刘邦对人轻慢无礼,排斥儒生,郦食其说自己是个儒生刘邦不见,说自己是高阳酒徒刘邦反而见了。但是,刘邦对于张良却始终尊重有加,每当大事争论不下或者出现危机的时候,他总是要听取张良的意见。如留宿秦宫,樊哙劝谏刘邦不听,张良说了就有用。鸿门宴前,多数人劝刘邦不要赴宴,张良却劝说刘邦赴宴,刘邦最终听取了张良的意见,先见项伯,后赴宴会,最终化解了危机。在定都问题上,刘敬提出定都关中,多数人希望定都洛阳,张良说刘敬的建议是对的,刘邦就采纳了刘敬的建议。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在封赏一事上,刘邦让张良在天下最富饶的齐国自选三万户作为封邑,要知道,除了那个长得像刘邦,又是儿时最好伙伴的卢绾封王,从起事就跟随刘邦,战功赫赫的曹参也不过封赏万户,排名第一的萧何是在增加封邑后才过万户!张良一次封赏就是三万户,这是何等荣耀。当然,这当中有刘邦拿张良当客卿需要客气一番的意味在其中,但也充分说明了刘邦对张良的尊重。
当然,张良跟随刘邦,既是自己的选择,也有一些机缘巧合。正如张良自己所说:“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如此说来,这段结合也可以说是“天作之合”吧!
张良虽然没有自立门户,但他的选择却是正确的,这为他赢得了刘邦的尊重,也被后世不少文人所效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 醉人的爸妈,气昏孩子笑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