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技

人机大战引人工智能威胁论 人类主体存在感被质疑?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4-04 21:55:14
最近,谷歌围棋计算机程序“AlphaGo”与韩国棋手李世石进行的人机大战成为世人关注焦点。有意思的是,本该是人类科技创造的惊喜却令一部分人莫名恐惧,有关人工智能的威胁论、阴谋论...

最近,谷歌围棋计算机程序“AlphaGo”与韩国棋手李世石进行的人机大战成为世人关注焦点。有意思的是,本该是人类科技创造的惊喜却令一部分人莫名恐惧,有关人工智能的威胁论、阴谋论众说纷纾是科幻电影惹的祸,还是人类“主体”的存在感被质疑?究竟如何看待这种对未知命运的深深忧虑?

人机大战引人工智能威胁论 人类主体存在感被质疑?

在AlphaGo面前,人类只是树懒?

最近热播的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里,有一只叫“闪电”的三趾树懒,让许多观众忍俊不禁。它“蠢萌蠢萌”的慢性子,在电影里很好地取悦了观众。但如果是在达尔文优胜劣汰的物种进化世界,如果它没有保护色并且味道也没有那么难以下咽的话,又可以生存多久?

这个假设性提问看似没什么意义,却是一位网民在观看人机大战后发送的视频弹幕在AlphaGo面前,人类会不会就好比只是树懒?对于AlphaGo这样拥有“深度学习”能力,落子几乎毫不迟疑的人工智能程序来说,人类的思考推敲、深谋远虑是否只是那只树懒的“蠢萌”而已?

好吧,尽管相比于19年前战胜国际象棋棋王卡斯帕罗夫的深蓝计算机,AlphaGo确实有了本质的飞跃从涵盖所有可能性的“野蛮”计算程序,到对千百年来人类棋手积累下来的棋谱融会贯通的学习,但在懂行的专家们看来,它还是人类制造的工具在某方面有突出能力而已,好比汽车跑得比人快,飞机腾空比人高一样。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蔡登认为,计算机程序和人脑思考的方法、路径完全不同,并不会因为获取数据或学习能力的增长而实现路径跳跃,比如“突变”为某种“超人”。蔡登举例,好比苹果手机搜集到全世界50多亿人的对话信息,那么它的Siri就足够回答手机用户提出的任何问题,甚至可以营造出跟人对话交流的感觉,但本质上这和人际交往仍是完全不同的套路。

更重要的是,不是说机器能下棋了,就意味着可以取代人类。从某一方面卓越的工具属性,到进入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泛应用化,人工智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工智能的进步不应该被夸大。就算解决了围棋问题,并不代表类似技术可以解决其他问题,如自然语言理解、图像理解、推理、决策等问题依然存在。”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危辉说。

你害怕的究竟是什么?

既然计算机程序和人脑的运算速度没有可比性,运作路径也截然不同,那人们为什么会对人类自己的发明创造感到恐惧呢?

“20XX年,AI(人工智能)机械人叛变,与人类爆发战争。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人类把整个天空布满了乌云,以切断机械人的能源(太阳能)……”

“公元2035年,随着机器人运算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学会了独立思考,成为一个和人类并存的高智商机械群体,并转化成整个人类的‘机械公敌’……”

这是经典科幻电影《黑客帝国》和《机械公敌》的剧情简介,它们都是围绕人类和人工智能机器人之间的敌对冲突展开。

电影传达的恐惧,实际上来自对科技发展超出预期的不确定性。当这种不确定的发展与人们当下的思想、行为形成巨大反差,甚至付出了无法弥补的代价时,人们对自身的主体性便产生了怀疑。

“知乎”网络问答社区里有这样一篇帖子:《AlphaGo战胜李世石后,最让你害怕的是什么?》。300多条回复中,很多人提到害怕自己的社会角色被取代,早晚会失业。

“这次人机大战给我的最大震撼,就是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大部分人的预期。”网民“peterviking”说,“体力劳动早就已经被各种机械替代得七七八八了,现在AI的进化让脑力劳动者成为未来被替代的对象。”

有科学家预测,今后20年,80%的人类职业将会被机器取代。实际上这种“威胁”已经在不少“循规蹈矩”的职业中慢慢显现。比如华尔街交易中心沃伦软件代替金融分析师;民航无人驾驶机的应用使机组人员的配置大幅缩减;机器自动抓取和推荐新闻让不少编辑记者也面临下岗……

与此同时,基于当下不少人对于科技的过度依赖,导致人际交往缺乏,促发了人类身上的原始惰性。被动接收各种被筛选的信息,或许早晚有一天人类会被自己创造的技术“控制”。“现在有相当比例的孩子和别人说话时不看对方眼睛,这和他们长期低头玩电子智能产品的习惯有很大关系。”上海市心理协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默说。

用“已知”的天赋消解对“未知”的忧虑

“人类对大脑的开发利用程度不足10%,人们对生命、生死、生存、生活的理解还那么肤浅,想要超越甚至创造一种新的生命又谈何容易?”蔡登说,目前没有科学家会把精力放到这些实现起来很渺茫的东西上去,而是会更关心人工智能的工具属性,让机器成为人类的“好帮手”。

科学家们认为,实际上,我们到现在依然无法很好地解释人类认知概念的形成及其关联性和衍生性。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即便称之为“万物之灵”的灵性也不为过。

比如看到一只小狗,你描述一两次孩子就记住了,即便下次碰到的小狗毛色、品种并不相同,孩子也能识别。但对于计算机来说,却要成千上万的数据样本支撑,才能让他判别什么是狗。又比如用茶壶倒水,孩子教几次就记住了。但这些基本认知让机器来学习掌握非常困难。

所以,当未来科技让我们的物质生活变得更轻松的时候,利用认知等天赋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充实,或许才能消解对未知命运的深深忧虑。

比如情感与道德的认知。什么是爱与被爱、付出与宽容、成全与守护……在有关人工智能的众多文艺作品中,除了威胁论、阴谋论,还有剪刀手爱德华、寻找母亲的大卫以及一心想变人的机器管家,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视角来反思人性的可贵。

比如审美的认知。尽管你可以通过数据设定来设置出机器对美的基本判断,比如特定的曲调,特殊的画面或者固定的搭配,但这种判断并不具备创造力,更无法用逻辑推理来解释人们在审美背后所寄托的精神文化内涵。

又比如对目的的认知。人从何来,将往何处去?人如何向着心灵深处觉醒?如何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这些看似虚幻缥缈的问题,却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共同的终极命题。(专栏特约撰稿 俞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