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百科

汉武帝为什么会看重田千秋?田千秋是如何从高寝郎飞跃至丞相的?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4-03 12:52:29
田千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如果告诉你,某位县里的小科长,几个月时间,被提拔为国务院总理,打死你也不信。田千秋就创造了这样的神话,他本是汉武帝时期,高祖陵寝... [详细]...

  田千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如果告诉你,某位县里的小科长,几个月时间,被提拔为国务院总理,打死你也不信。田千秋就创造了这样的神话,他本是汉武帝时期,高祖陵寝的郎官,以科长类比,都已经算是抬高他了。

汉武帝为什么会看重田千秋?田千秋是如何从高寝郎飞跃至丞相的?

  征和三年,田千秋给汉武帝上了一份奏疏,因为这份奏疏,他被汉武帝直接提拔为大鸿胪(相当于外交部长)。几个月后,同僚还没认全,他又一步到位,被提拔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封富民侯。

  能做到丞相这个级别的官员,史书上一定有详细的介绍,出身、家世、师承、学业、青少年经历、官宦起伏、同僚关系等等一大堆。唯独田千秋的履历,简单到令人抓狂:姓名、籍贯、职业,就这三个信息,跟没说一样,连孙悟空好歹还说明他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个帝国的丞相,居然身世不明。

  既然史书不交代,我们只能推断。

  家世:田千秋齐国人,田氏,由此可见,他很可能是战国齐国王室后裔;

  姓名:史书上也常常称田千秋为“车千秋”,是因为他得到汉昭帝优待,出入宫中可乘小车,人称之为“车丞相”,其后世子孙以“车”为姓;

  年龄:汉昭帝即位于公元前87年,田千秋去世于公元前77年。汉昭帝因为田千秋年老,特准许其乘车出入宫中,由此可见,田千秋去世时应该不低于75岁。也就是说他大约出生于公元前152年,比汉武帝略小,给汉武帝上疏那一年,田千秋约62岁。

  一百多年前的没落贵族后裔,学术不入流,六十多岁还是个基层小官员,可见田千秋是一位平淡无奇的读书人而已。家世无可依,学业不足恃,地位无以明,再混两年回家抱孙子养老的节奏罢了。

  没想到征和二年的一场政治事件,让即将光荣退休的田千秋一飞冲天。

  这件事就是巫蛊之祸,在这场变乱中,太子刘据在皇后卫子夫的支持下,斩杀江充等人,并与丞相刘屈氂大战京城。兵败后,刘据在逃跑途中被逼自杀,太子一族除了襁褓中的皇曾孙刘病已,全部死于祸乱。

  震怒的汉武帝,从甘泉宫回鸾,下令穷追太子余党,包括在动乱中,放太子出城的官员,甚至骑墙观望的官员,全部被诛杀。十几万人的血,让大汉帝国笼罩在一片惶恐之中。

  面对丧失理智的汉武帝,官员们谁也不敢替太子说话,还得遵照汉武帝的命令,不断追查余党,扩大案件,谁都不知道,这场祸乱会不会因为莫名其妙的关系,牵连到自己头上。田千秋就是在这种“白色恐怖”时期,给汉武帝上了一封奏疏,其中有一句话很关键:

  “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罢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

  首先,田千秋举重若轻,把太子刘据的谋反事件,说成是“子弄父兵”的家事。这个定性很重要,谋反是政治事件,没有缓和余地。家事就不一样,多大的矛盾,老爹打儿子一顿板子就可以了嘛,外人都闭嘴。

  接着,田千秋将刘据杀害江充等人的罪行,说成是“过失杀人”,一般人过失杀人,都可以考虑到“情有可原”,何况太子?再一次帮太子摘清政治责任。

  最后抛出的“白头翁”太妙了。田千秋说,这话不是我说的,我有一位“白头翁”托梦给我让我说的。白头翁是谁?田千秋守高祖陵,这个白头翁当然是汉武帝的曾祖刘邦。别人的话你可以不往心里去,刘邦的话汉武帝能不掂量掂量吗?

  果然,汉武帝立刻召见了田千秋:

  “至前,千秋长八尺余,体貌甚丽,武帝见而说之,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立拜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

汉武帝为什么会看重田千秋?田千秋是如何从高寝郎飞跃至丞相的?

  田千秋一米八五大个,帅气逼人。汉武帝是“相貌协会会长”,卫青、公孙弘、董偃、司马相如等人无不是因为外貌被他一见倾心。当然,外貌肯定不是决定性因素,汉武帝的话透漏了玄机:“父子之间的事,外人是很难插进去话的,唯独你敢于对我明是非。这肯定是高祖显灵,让你来辅佐我。”

  由此,田千秋一飞冲天。可是,汉武帝的这话不够直白,不把弯弯绕捋直了,根本没法理解汉武帝的内心世界。比如“子弄父兵”,其实是壶关三老令狐茂的专利,他在前一年就向汉武帝上疏,为太子明辨,为何他就不能坐火箭呢?

  所以,田千秋的这封奏疏,有大学问。

  田千秋的奏疏,是汉武帝下坡的梯

  小的时候经常见到一种奇景,叫“泼妇骂街”。这种女人一旦惹上她,她能呼天抢地,满地打滚,口吐白沫半天停不下来。最奇葩的是,她们甚至会脱了裤子跳脚拍屁股骂,别人还不能拦,越拦越来劲,事后又后悔得抽自己耳光。

  汉武帝就像这种泼妇,翻了脸就停不住,一路杀杀杀,老婆、儿子、女儿、孙子,杀红了眼,丝毫没有大庭广众之下丢人现眼的感觉。

  等心中的“瘾头”逐渐过去了,心中明知丢人现眼了,可是没法停了,前面的事已经成了笑话,只有继续下去,才不至于让自己演变成笑料。

  问题是,泼妇骂街是一群观众看独角戏,汉武帝杀人,是拉着一群倒霉蛋给他垫脚,不及时收手,他早晚会被人垫脚。可是汉武帝“骂功”太牛,没人敢靠近,都不敢劝他。

  太子刘据出逃后不久,汉武帝其实就有所醒悟,但是他自己拉不下脸承认错误,又没人给他台阶下,于是事态继续恶化,导致太子父子三人,在被追捕中自杀。

  太子的死,让汉武帝彻底丧失理智,他就像脱裤子骂街的泼妇,自控力脱缰。由此全国范围内,官员和百姓相互告发,冤案层出不穷。

  这种混乱的状态,持续了一年时间,汉武帝都被血腥味呛醒了,他变得越来越惶恐。可是汉帝国依然没有人站出来,帮汉武帝搭一个*,直到田千秋出现。

  所以,田千秋的成功,核心要素就在于,他的奏疏切中了汉武帝的心思,而不是他有先见之明。有了这架*,汉武帝名正言顺地结束丢人现眼,回家洗脸换衣服。

  田千秋的奏疏,时间恰当,内容精妙

  令狐茂在田千秋之前,就曾经上疏替太子鸣冤,为何他就不能有同等待遇?蹊跷就在于时间点不合适,那时候的汉武帝,正处于亢奋时期,令狐茂的奏章像一盆冷水,虽然让汉武帝有所清醒,但是尖锐的批评,让汉武帝没法*。

  田千秋上奏疏前,汉武帝已经清醒,只需要一个理由就行,哪怕牵强一点都行。所有,尽管田千秋的“子弄父兵”,只不过是照搬令狐茂的说法,效果却奇佳。

  另外,田千秋伪托“白头翁”,这个小技巧很重要。皇帝可以对谁都不买账,在两种人面前他必须低头,一个是上帝老天,一个是下帝祖宗。既然高祖发话了,汉武帝这个台阶下得体体面面。

汉武帝为什么会看重田千秋?田千秋是如何从高寝郎飞跃至丞相的?

  田千秋的奏章,是汉武帝一朝的转折点

  就算田千秋的奏章时机合适,内容对路,恐怕也不至于坐火箭直升吧?翻翻史书,还有第二个升官速度这么快的吗?所以,田千秋的飞黄腾达,另有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汉武帝在巫蛊之祸的血色中,全面反思自己的过失,他痛定思痛,决定借由田千秋上疏的机会,彻底改变国策,回到休养生息的强国富民之路上来,田千秋就是他的转折点,和新政的标志性人物。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一个事实,西汉一朝,农民起义爆发最频繁的时期,就是在汉武帝晚年,而不是西汉末年。

  汉武帝一生好大喜功,对外四处征伐,对内奢侈无度,花光了文景时期的所有家底,还把一个富强的汉帝国,搞得民穷国弱,天下怨声载道。我们不讨论汉武帝的功过,但有一个事实必须正视,倘若汉帝国再不改弦更张,亡国就在眼前!

  巫蛊之祸本质上就是政治矛盾的集中爆发点,汉武帝的英明就在于,他透过这件事,看到了帝国的深层危机,并借由“白头翁”的话,及时停止内乱,重启新政。

  我们从田千秋被封“富民侯”,这个封号,就很清晰看出汉武帝的意图。所以,田千秋的运气,在于他成了汉武帝新政的旗帜。

  田千秋是汉武帝选中的政治过渡人物

  最后一个疑问:汉武帝推行新政,为何要选择田千秋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理由其实不复杂,推行新政策,第一个要做的工作就是与原有的政治格局作切割,所以原来的政治核心人物,都不适合站在前台,即便不是田千秋,也一定是个新面孔。

  田千秋原来只是个基层官员,与朝廷的各派政治*毫无利益瓜葛,干净,做事不受掣肘,这是汉武帝选择他的第一个理由。

汉武帝为什么会看重田千秋?田千秋是如何从高寝郎飞跃至丞相的?

  第二个理由就是,丞相在汉武帝一朝已经沦为执行层面的配角,决策权在内朝,选择田千秋,不会动摇原有的高层决策体系。

  这就是田千秋,从一名小小基层郎官,几个月时间飞黄腾达,变身丞相的真相。当然除了机遇外,田千秋也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毫无能力,尸位素餐。

  比如他当丞相后,对巫蛊之祸结案过程就很智慧:拖而不决,用时间化解纠缠不清的是非,等汉武帝驾崩,所有人平安着陆。这就是非常高明的政治手段,其功绩绝对值得后人嘉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