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毅:获得类人思维是人工智能的战略制高点
在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人工智能》中,亨利夫妇的孩子得了不治之症,为了减轻失去孩子的痛苦,这对夫妇从一家智能公司买了一个机器小孩大卫。大卫的到来为亨利一家带来了慰藉,后来渐渐成为了家庭的一员。未来的机器人是否会像科幻电影中所描绘的那样,几乎难以分辨与人类的区别,并融入人类的家庭?带着这些疑问,光明网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曾毅博士。曾毅指出,目前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还存在巨大差异,从机器智能向类脑智能过渡是智能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类人机器人将逐步进入社会和家庭。
机器思维与人类思维最大差异:问题求解的系统基础与方式不同
“机器思维和人类思维目前的差异可以从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差异角度去阐述”,曾毅说,“人工智能系统一般通用性比较差,而人脑是通过同一套多脑区、多通道高度协同的神经系统来处理所有问题的。”
目前实现人工智能的手段主要是通过从行为上模拟人类智能,而智能行为、特别是思维对应的信息处理机制上,目前人与机器存在着巨大差别。
据曾毅介绍,人工智能系统主要是面向应用收集一些相关的数据,通过统计学习等方法来提取一些规则解决问题。而人脑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化的信息处理系统。人从一出生开始,人脑就在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知通道获取各种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些通过各种场景、经历等长期积累的知识都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概括来讲,人类智能依托于高度复杂的脑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具有高度的自组织、自主学习、自我演化的能力。这些方面是现在人工智能系统最缺乏的。”曾毅说。
使机器人获得类人思维是人工智能的追求目标
未来有一天,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吗?曾毅的回答是肯定的:“使机器人获得类人思维是人工智能学科奠定以来一直在追求的科学目标。现在的发展趋势是这样,未来这个目标也必定能实现。”
曾毅表示,要想使机器人获得人类思维,首先要清楚人脑的信息处理过程,不单是从认知行为上去进行总结并加以算法实现,还要搞清楚人脑究竟是如何依托其复杂的神经系统等处理这些信息、如何思考的。
现代科学手段已经能够支持在脑区尺度、甚至是深入到神经元及其以下的尺度来观测脑信息处理的部分过程。
“只有在多尺度下对人脑信息处理过程进行研究,并探索、总结其中的原理与机制,最后将其实现为类脑智能系统,机器人才有可能获得接近人类的思维能力”,曾毅说。
目前,这种智能科学发展的变革已经来临,欧盟委员会在其未来新兴技术旗舰计划下设立10亿欧元的人类脑计划,就提出通过对人脑的研究,发展未来的人工智能及神经机器人技术。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国家要在这种变革刚刚开始的时候如何占据先机,引领类脑智能化的未来。”
现阶段,像扫地机器人这样具有较为单一功能的机器人已经进入市场,美国一些企业还推出了具有较为综合能力的家用机器人:能够识别家庭成员、与人进行交互、能够家庭合影、给小孩讲故事。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制造的成本会逐步降低,并进入千家万户,而具有类人思维,无缝的人机交互功能将是未来家庭机器人的重要特色。
“正如计算机刚研制出来的时候主要用于大型计算,随后逐渐进入家庭一样,未来机器人产品也会从工业应用走入千家万户。从与人类生活结合更为紧密的角度讲,机器人发展的趋势应该是高度的智能化、具有综合服务能力的、以人为中心的、甚至具有类人思维能力的类人机器人。”曾毅最后总结道。
下一篇: 首款帮厨机器人问世 做饭还可远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