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技

骏腾发:搭上中国机器人大发展的“首班车”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4-02 11:29:26
    2011年11月17日,在深圳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应城市骏腾发自动焊接装备股份公司自主研发的搬运机器人、组装机器人和焊机器人...

    2011年11月17日,在深圳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应城市骏腾发自动焊接装备股份公司自主研发的搬运机器人、组装机器人和焊机器人正式亮相并现场表演其技能,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看,并投以惊奇的目光。当天,在2011中国・武汉金博会暨中国中部(湖北)创业投资大会开幕之际,著名风投公司硅谷天堂看好应城骏腾发的产业前景和管理团队,与之签约给予风险投资3500万元。这标志着骏腾发已跻身于沈阳新松、广州数控、昆山华恒等研发生产国产机器人的国内企业第一方阵,搭上中国机器人大发展的“首班车”。

    中部诞生首家机器人企业

    骏腾发研发生产的搬运机器人、组装机器人和焊机器人每台价格在100万元至150万元之间。目前,富士康(三年内要装备百万台机器人,已向骏腾发下订单10台,骏腾发已交货5台)、比亚迪、格兰仕、立信整染等企业都将骏腾发生产的机器人用在自己的生产线上。

    2009年,应城市在外创业多年的刘学明将自己创办的深圳骏腾发自动焊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早在2004年已被深圳市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部分迁至家乡湖北应城,成立了应城骏腾发,成为湖北省乃至中国中部地区诞生的首家焊接机器人企业。自2009年始研发和生产机器人至今,骏腾发已卖上百台机器人,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应城骏腾发将焊接机器人作为长期发展战略,引进社会资本和技术人才,在应城和深圳又分别投资成立应城新亚图焊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和深圳骏腾发机器人自动装备有限公司,现在拥有抽油烟机机器人激光焊接、控制系统抗干扰技术、高速钢筒缝焊接等三项国家发明专利技术。应城新亚图有两个股东来自汽车生产企业,这个公司也专门针对汽车焊装生产线来研发生产焊接机器人,并在汽车生产企业较集中的武汉经济开发区建立了技术研发基地。深圳骏腾发机器人自动装备有限公司由应城骏腾发全资控股,建立了有外国工程师参与的技术研发基地,针对家电企业较密集的珠江三角洲生产家电、涂装、搬运等产业需要的机器人。现在,应城骏腾发生产的焊接机器人已在东风汽车、海尔集团、美的集团、广东老板牌油烟机、深圳赛康厨具等企业在役使用。(高书远)

骏腾发:搭上中国机器人大发展的“首班车”
 

    焊接机器人就是在焊接领域代替焊工从事焊接任务的工业机器人,是集机器人、焊接和系统工程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在国内外先进制造装备领域广泛用于汽车、重型机械、船舶、机车车辆、锅炉、家用电器、航天航空等众多制造行业。据深圳骏腾发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由应城骏腾发投资)总经理周之晨介绍:截止到2006年,工业机器人在全球已累计安装且在役的有170万台,其中,用于焊接占27.4%,用于机械加工占8.4% ,用于装配占22.3%,用于搬运码垛占3.4 % ,用于搬运4.1%,用于其他行业24.4%,可见,焊接机器人应用量最大,占工业机器人近三分之一。

    据悉,焊接机器人的焊接技术从过去电阻焊、烃焊向激光焊接转化提升,激光焊节能、环保、效能高,焊接质量好,涉及激光、机械、电子、控制和光学,是典型的光机电一体化高技术产品,技术密集度高。正因如此,焊接机器人能够有效提高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制造业中得到广泛采用,其中,日本拥用量最多,因此日本被称为“机器人王国”。随着焊接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普遍使用,焊接机器人产业也相应壮大。焊接机器人产业已成为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增强经济实力的支撑性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也相当巨大。

     近几年来,骏腾发业务发展较快,在借用湖北省科技资源的同时,也与外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合作。今年4月底,骏腾发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订协议,就基于多传感器局部自主的臂手集成系统和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开展校企科研合作。

    骏腾发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合作的主要内容均是该校博士生导师王田苗 教授 的研究方向。王田苗教授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专家组成员,国家 863计划 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国家科技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家组副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今年6月18日,王田苗教授在应城考察时指出,我国有的企业在机器人集成技术上有创新,拿国外的机器人本体集成,一开始占领市场有优势,如果国外企业卡脖子,业务就难以持续发展。而骏腾发既与日本机器人企业有合作,可以开展机器人集成,在焊接机器人和自动化装备制造方面也具有自主性,可研发和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竞争优势明显。他还提出,骏腾发的一些产品在技术上国内领先,应该主动作为,制定出标准并申请第三方权威机构确认,在开拓市场的同时也要自觉地引领市场,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王教授认为,在我国现有生活水平和居民普遍的支付能力下,机器人走入家庭还为时过早,保姆机器需求有限,但可以提升中国制造业装备自动化水平的焊接机器人将大有作为,市场需求旺盛,这为骏腾发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小标题)“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入机器人大发展阶段

     中国国产机器人成熟会有个过程。一个企业必须研发出自己的机器人系统,才能获得地方或国家项目资金的支持。中国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关键是如何突破瓶颈,生产出国产机器人。科技部极为重视国产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很明显,现在对工业机器人的国内需求很大,但如果仍然依赖进口,肯定被国外企业“卡脖子”,供货周期越来越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位研究机器人的教授认为,“十二五”期间,国内机器人项目肯定会有一个大发展。“七五”、“八五”、“九五”做了机器人研发的许多基础工作,进行了充足的技术储备,但那时市场需求没有显现起来,也没有真正在各个行业、各个企业里应用起来。但“十二五”期间,中国的机器人研发技术实力也逐渐展现出来,企业的人工成本也大幅增加,用一台或两台机器人可以替代三到五个工人,国内需求将特别明显,机器人工作效率高、可靠性强、没有工伤,很多企业都优先选择用机器人。但目前大多数国内在役的机器人都是国外的产品,国内主要是以集成为主,中国制造行业如果大规模地运用机器人,机器人产品就会出现供应不足。

     国家有关部门鼓励发展国产机器人,其制定政策的思路是,降低我国对国外整机产品的依赖程度,鼓励国内企业做机器人设计和生产,以前在机器人核心部件上要收增值税,现在可能会在关键核心部件上免税,而提高整机的税收。

    国内的机器人市场远比现在看得见的还要大得多。现在,国内不少大型企业在工业机器人设计和生产上都跃跃欲试,准备在此行业投下巨资。今年上半年,长虹集团正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联系,要上机器人项目。三一重工新上了机器人生产项目,一些新建厂房里全部都是机器人生产线,从仓库零部件出来,到焊接、装配到最后整机出来是一套流程,一条生产线可同时生产三、四十台机器人,价值数千万元。现在,奇瑞汽车集团也做了一个十四、十五台机器人的小生产线,该企业声称三年后可以年产五千台机器人,而现在可能还是集成,把项目先抓起来,然后再做大规模。但是从技术角度和国家关注度来讲,中国最终还是要做国产机器人,提升国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国家重视的方向,这方面从税收和其他方面都会有支持,国家科技部支持,地方*也会跟着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位研究机器人的教授说,如果骏腾发有自己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在行业里做到前三名,那就很容易上规模,而现在正是切入这个行业的最好时机,再过一、二年就晚了。而应城骏腾发做机器人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已经三、四年了,比国内一些大企业上机器人项目的时间要早得多。可以说,骏腾发搭上了我国机器人大发展的“首班车”

    (小标题)湖北应发挥优势做大机器人产业

    近两年来,骏腾发在湖北落户后业务迅猛发展,说明湖北正面临着发展焊接机器人产业的重大机遇,显现市场需求旺盛、国家政策支持、技术基础雄厚和企业启动投资四大利好因素,存在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明显优势。

湖北省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发展焊接机器人产业面临诸多利好因素,湖北应抓住机遇,加速发展这一新型产业。

骏腾发:搭上中国机器人大发展的“首班车”
 

    第一、市场需求旺盛。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达到1800万辆左右,进入全球汽车生产大国前三名,其中,湖北汽车生产量相当于全国的10%,位居全国前列;中国家电市场规模2010年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达到10400亿元,与此相呼应的是中国彩电和空调的生产量亦双双突破1亿台大关。在国内制造业中,仅仅汽车、家电巨大的产能都会蕴藏着对焊接机器人的庞大市场需求。据调查,201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拥有量超过10000台,约占全球总数的0.6%,当年需求量超过3000台。专家预测,中国焊接机器人市场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企业涨工资的压力日益增大,“用工荒”也迫使国内企业更加重视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特别是汽车厂商对焊接机器人的需求将猛增。据深圳骏腾发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之晨介绍,2010年统计数据表明,日本欧地希(OTC)和松下分别向中国市场出售机器人2000台 和1200台,而2009年欧地希向中国出售只有800台,一年翻了一番多。

    深圳骏腾发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之晨认为,中国的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发达国家还差10至15年,制造业自动化水平大概落后15至20年。正因如此,我国大型汽车生产线、摩托车行业、灯具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越来越多。他说,“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制造业自动化生产线的总需求达到了800多亿人民币,购买机器人的比例占总装线投资的1/3。据专家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电子、家电、烟草行业的自动化生产线年需求300多条和60多亿人民币。

    第二、国家政策支持。中国机器人产业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高自动化、高数控化、高智能化产品及其生产线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方向。中国最早使用焊接机器人的厂商是上海大众,湖北省最早使用的是东风汽车。为振兴制造业,中国把工业机器人的研制与应用摆到科技发展的重要位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发展纲要》均提出,对工业机器人工程化产品及自动化生产线和机械手关键技术将提供巨额资金予以支持,并已将“工业机器人工程化产品及自动化生产线”列为“十二五”期间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提高国内制造业国际化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各省也对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制造提出了各自的支持计划。例如,山东省将在2012年前通过*注资形式,建立机器人技术创新联盟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对面向加工制造业的工业机器人实行15%的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措施。

    三、技术基础雄厚。据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程志毅教授介绍,湖北已具备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技术支持条件,焊接机器人产品研发与应用成果明显,省境内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都具有较强的机器人技术研发力量,拥有一大批研究机器人技术的著名专家学者。如在华中科技大学就有“两院”院士四人的研究方向与机器人技术相关。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是国家863/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国家863先进制造及自动化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是著名机械工程专家,在先进制造技术、设备诊断、信号处理、无损检测新技术、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熊有伦长期致力于机械工程中机电控制与自动化及其有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先进制造技术、机器人学、制造自动化和精密测量。中国工程院院士段正澄长期致力于自动化、数字化加工技术与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正研究机器人相关技术。在武汉地区,高校和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和应用机器人相关技术各有所长,如华中科技、华中数控两家企业在数控技术、伺服驱动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较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在焊接技术研发上能力较强,团结激光、楚天激光、华工激光三大企业在激光技术研发和应用上国内有名。

     湖北一些大学教授、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建议:湖北可用好用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与先进制造装备产业的扶持政策,不失时机地广泛整合、充分利用省内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及应用成果和汽车行业发展优势,率先在全国打造焊接机器人产业,进而带动全省以汽车产业为龙头的其它产业跨越式发展,有效促进全省“十二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1、成立产业领导小组。由湖北省发改委协调,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科技厅以及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省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机构等参加组成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加强产业的科学规划与布局,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确保产业顺利发展。

     2、建立行业协会平台。由省科技厅、省大专院校及科研部门以及所涉企业参与,建立“湖北省焊接机器人产业协会”,通过这个平台,在焊接机器人研发、应用、推广方面取得技术与应用上的新突破。

     3、实行企业有效联合。由,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协调,有计划、有重点和有步骤地建立起各类制造商有效联合地合作机制,促进企业强强联合,逐步形成良性互动,双赢发展。

     4、开展国际技术合作。由省科技厅协调“省行业协会”,定期开展焊接机器人项目对外技术交流活动,大量吸收、消化国际工业机器人先进的技术与制造工艺,在焊接机器人本体和核心部件技术及其自动化生产线上取得新的突破,在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上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5、实行专项政策扶持。由省发改委协调并由省科技厅具*定焊接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的扶持政策,确保研发项目的投入及其成果应用的激励,进而推动焊接机器人产业有力、有效和长足发展。除企业自身努力外,如能得到*适当扶持,应城骏腾发公司可望成为湖北打造焊接机器人产业的一支生力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