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技

从日本酒店解雇“机器人员工”看,还有多少智障机器人面临下岗?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3-31 12:08:57
机器人“下岗”或许只是机器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人类不必对此嘲笑和奚落,正是在不断的试错和挫败中,技术才能向前发展。在此之前,我们给这些机器人宽容和鼓励,...

文 | 魏启扬

来源 | 智能相对论

上周,日本一家机器人酒店strange裁掉了一半的“机器人员工”。这让那些担心自己饭碗会被机器人抢掉的人类长长舒了一口气:原来“你”也有今天?

日本机器人酒店之所以会“解雇”自己的“机器人员工”,主要因为这些机器人制造的问题比它们能解决的问题还多。比如,大堂里的舞蹈机器人经常“死机”;房间里的助理机器人churi无法回答当地景点营业时间等基本问题,甚至还会“发脾气”和客人吵架;行李车机器人不能上坡爬楼,路面如果湿滑还直接“罢工”……

从这家机器人酒店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看,当前市面上类似的智障机器人还有很多,它们也都面临着分分钟下岗的窘境。人类在庆幸保住饭碗的同时不禁要问,这些机器人当初又是怎么上岗的?

不只在酒店,智障机器人到处都有

需要承认的是,在工业领域大范围上岗的机器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但是在生活消费领域,那些挤走人类的机器人的表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它们大多只能“看”和“说”,无法“想”和“做”,在它们所拥有的“看”和“说”这两项能力中,它们的表现也很“弱智”,有时候,人类甚至认为哈士奇都比它们聪明。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组对扫地机器人的吐槽。

“不知道别人家的扫地机器人什么样,但是我家的扫地机器人简直就是特么人工智障!一边日拖鞋一边满屋子溜达,卡到哪绊住了就走不动,然后不停的给pad发信息,说地宝遇险了,地宝没电要饿死了,对,它叫自己地宝,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到充电点去找它,十天有八天会死在一个奇怪的角落,抱起来去充电还嘎嘎叫‘地宝悬空了’,有了这个破玩意以后我收拾屋子比之前没它更勤快,因为要把所有的障碍物都给它清空!总想顺着椅子腿往上爬且屡教不改,这特么就是我花好几千买的智能家电。”

“我家也是,一干活就往桌角钻,想让它打扫书房它非去厨房,把它关书房就疯狂啃我数据线。”

“自己找不到充电的地儿,每次都在电视柜上猛磕……”

“扫不扫地就看心情,好好的充着电,突然叫唤一声‘地图重置’,为什么莫名其妙就重置了?还不是不想干活!”

“我家地宝每天都会以一个极其诡异的姿势把自己卡进梳妆台下面,梳妆台的底下不够高,于是它为了把自己塞进去,露出来的半个还悬空了。”

……

另外一个场景,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些部署在银行、酒店、餐厅大堂里的那些客服机器人是怎么工作的。

一名大妈出于对银行业务员办事效率的不满,质问在大堂里的客服机器人:“你们工作人员在里面哄孩子,怎么不出来办业务呢?”

机器人一本正经的回答:“我们柜台里的哥哥姐姐也在很努力地办业务呢。”

大妈听罢,把机器人的脑袋转向柜台方向问道:“你瞅瞅,是不是在哄孩子呢?”

机器人发出警告:“不要触碰我,跟我说话就可以了。”

……

这是去年年末发生在吉林长春一家银行里的真实案例,大妈与机器人对话的视频在当时成为网络热点。

你可以将机器人的回答和处理理解为“呆萌”,但从事件的本身来看,机器人既没有解决大妈的需求,又没有安抚大妈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引发事态升级的导火索,如果是人类客服用同样话语回答大妈的问题,那他可能已经被炒鱿鱼好多次了。

如果说以上举的例子中,机器人的表现都很智障,那么那些教授小孩知识的教育机器人会不会聪明些呢?毕竟它们可是人类的老师嘛。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用“呵呵”来回答。一些用户的吐槽中,有些教育机器人连最简单的1+1都会答错,我们还能指望它们会有超越同类的智商吗?

这些智障机器人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呢?

这些机器人上岗之前,人类通常将它们夸赞到无以复加,最常见的宣传画风是这样的:这款机器人是集多项人工智能技术(语义识别、语音交互、情感识别、大数据分析等)于一身的高科技产品,不但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还能有效解决运营效率、用户体验等多种问题。但它们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得如此智障,其中的问题出在哪呢?

1、没有精钢钻强揽瓷器活

目前很多机器人的技术都还不成熟,像上文提到的客服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它们所采用的语音交互系统,知识图谱、数据库的建设都不是很完善,语义理解和多轮对话能力也无法满足复杂场景下的业务对话需求,很多时候,人类出马几秒就能解决的问题,在机器人那儿只能用程式化的话术反复应答,在业务处理效率上并没有提高。至于生活中的扫地机器人,则在导航、避障及系统稳定性上还存技术缺陷。

2、“懒人思维”下的同质化趋向

必须承认的是,在当前生活消费领域的各类机器人都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同质化趋向。教育机器人就像一个功能稍多、问题储备量更丰富的智能音箱;客服机器人就是一个机器人的外壳套上一套语音系统;扫地机器人就是一个可以自行运动的吸尘器……

这些机器人的技术门槛并不高,市面上一旦有了新功能,其他厂商就能迅速跟进完成迭代,久而久之,“懒人思维”就在机器人厂商中蔓延开来,创新动力愈显不足。机器人技术国际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曲道奎就曾指出,国内机器人产业中,95%的企业是做“系统集成商”,也是整个产业聊天中最没技术含量的一环,而那些核心零部件比如控制器、高精度减速器、驱动器等产业上游的关键技术都掌握在外国巨头手中。在这样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思维下,国内机器人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

其实在银行、酒店甚至*部门的办事大厅内,之前就有自助服务机,现在机器人的出现并没有表现出超越那些机器的能力,机器人的价值自然也就无法体现出来。

3、切中了痛点但无法解决

平心而论,上文提到的那些智障机器人,在实际工作中还是起到了一些作用,为人类分担了不少工作,在各种吐槽的段子中,它们的缺点或被放大了,但这也从另外一侧面证明了,智障机器人是切中了各自行业的痛点,但并没有深入痛点将问题完全解决。

机器人的核心价值在于主动阅读环境和提供服务的能力,在本质上看,属于生产工具的性质,在机器人工作的过程中,如果人类的整体需求没有满足,或者只满足了部分需求,那么这个产品的价值就不复存在。比如说,一家餐厅花大价钱买回的接待机器人如果只是在门口唱歌跳舞,那还不如请个礼仪发广告获得的效果好;小区物业请来的安防机器人,如果只是在门口站岗,那么人类保安会更让业主们有安全感。

为什么这么蠢,机器人还是能上岗?

机器人取代人类,抢走人类的饭碗是大趋势,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人类明明可以做的更好,但智障机器人们还是上岗了,那些做出决策的“领导”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首先,横亘在人类决策者面前的是成本因素。

无论是客服机器人还是扫地机器人或是教育机器人,对于人类的简单诉求基本还是能够满足的,虽然遇到稍微复杂的需求或者场景时,这些机器人可能解决的得还不够完美,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类还是会宽容机器人的智障行为。

正是有了这种“再坏也坏不到哪去”的思想兜底,智障机器人们纷纷上岗了,毕竟对照着难以管理的人类,几千甚至上万一台的机器人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最多不过几个月的工资而已,用谁划算显而易见。

其次,营销热点带动下的行业跟风。

在机器人应用非常广泛的服务性行业中,很多客人可能对人类服务员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对机器人提供的服务感到新奇,即便日本的机器人酒店的机器人被喷的有多严重,但不可否认,这家酒店已经成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很多人宁愿被“虐”也想着要去住一晚,站在营销的角度已经成功了。

在国内,很多餐厅、商场购买那些客服机器人时,对于机器人产品的实际效果如何并不太清楚,“同行们都在买,自己跟着买一台不会错的。”在银行系统,这种从众心理更为明显,更有甚者,当机器人无法胜任岗位要求时,那就安排个真人上,像交通银行的智能客服机器人娇娇,将其拆解开来就是一个视频系统,由坐在远程监控室里真人客服借助变声器装扮成机器人来应答。

最后,对人类失去信任后,机器人是第一候选。

同样还是在酒店里,去年网络大v“花总丢了金箍棒”一篇网文曝出了五星酒店的卫生丑闻,人类清洁员用脏毛巾擦杯子、不换床单等等,在各种讨论的声音中,机器人取代人类在当时声量最大。其中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机器人比人类更可信赖,只要程序设定无误,机器人既不会偷懒,也不会出错,更不会生情绪给人下绊。

或许这又会牵涉到技术中立与技术背后人类价值取向的伦理讨论,但在完成任务目标的意向方面,机器人显然要比人类有更强的执行力和意志力。

结语

机器人“下岗”或许只是机器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人类不必对此嘲笑和奚落,正是在不断的试错和挫败中,技术才能向前发展。在此之前,我们给这些机器人宽容和鼓励,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宽容和鼓励。

【完】

智能相对论:深挖人工智能这口井,评出咸淡,讲出黑白,道出vb深浅。重点关注领域:ai+医疗、机器人、智能驾驶、ai+硬件、物联网、ai+金融、ai+安全、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机交互等。

相关标签: 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