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百科

刘璋真的是个“温仁”的人吗?如何评价刘璋的“温仁”?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3-26 22:40:41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如何评价刘璋的“温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璋是汉末三国时期一个比较悲剧的军阀。他与刘备、孙权等人结盟,邀请他们进入自己的领地,帮助自己作战。结果就是... [详细]...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如何评价刘璋的“温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刘璋是汉末三国时期一个比较悲剧的军阀。他与刘备、孙权等人结盟,邀请他们进入自己的领地,帮助自己作战。结果就是引狼入室,被刘备吃光抹净了。对于刘璋这个人,很多人是报以同情的眼光。因为很多史料记载,他是一个“温仁”的人,是一个老好人的形象,但是这个“老好人”却被老奸巨猾的刘备干掉,不禁让人感叹天道不公云云。关于刘璋与刘备之间的恩怨,从道德的角度上来说,刘备肯定是对不住刘璋的,毕竟他是背盟的一方,而且还不是用正当的军事手段。不过刘璋真的是一个温仁的人吗?恐怕也不是这样的。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刘璋的“温仁”,看它到底是不是客观的评价。

  刘璋“温仁”的体现

  刘璋的“温仁”,小编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是史料的支持。《三国志》、《后汉书》、《华阳国志》都用了“温仁”的字眼来评价刘璋,三种史料都这么说,似乎坐实了刘璋的温柔宽仁的性格特点。史料如下。

  《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州大吏赵韪等贪璋温仁,共上璋为益州刺史。”

  《后汉书·刘焉传》:“州大吏赵韪等贪璋温仁,立为刺史。”

  《华阳国志·刘二牧志》:“州帐下司马赵韪、治中从事王商等贪璋温仁,共表代父。”

刘璋真的是个“温仁”的人吗?如何评价刘璋的“温仁”?

  除了史料的评价以外,还有一些事能够体现刘璋的所谓温仁。在刘备与刘璋正式撕破脸皮,倒戈相向的时候,刘璋的一个州从事郑度就提出一个建议,他认为刘备是一支孤军在益州,没有足够的兵源和辎重。如果将益州北部的巴西郡、广汉郡的一些老百姓迁走,焚烧当地的粮食,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那么刘备的部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溃败。而刘璋拒绝了这个建议,认为太过劳民;后来刘备打到了成都,成都城中尚且还有一定的战力,刘璋不顾部下的反对,向刘备投降,避免了更多的伤亡。这些可以视为刘备温仁的一个证据。

刘璋真的是个“温仁”的人吗?如何评价刘璋的“温仁”?

  另外根据《条亮五事》的记载,诸葛亮与法正等人在制订《蜀科》的时候产生了一些分歧。诸葛亮主张以严治蜀,法正认为应该向汉高祖刘邦入关时的“约法三章”学习,放宽法律以获得人心。诸葛亮认为法律需要张弛有度,秦朝法律严苛,所以“约法三章”废除苛法;刘璋暗弱,“威刑不肃”,没有严苛的法律,导致蜀中风气不正,因此要以严法来约束。这里似乎也是刘璋温仁的表现。

  对这些表现的另一种看法

  上述这些表现可以证明刘璋的温仁,但是也可以有不同的看法。首先在史料方面,虽然三处史料都证明刘璋温仁,但是我们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的记载,刘备和诸葛亮在隆中对策的时候,诸葛亮将刘璋视为刘备的目标之一,其理由是“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按照诸葛亮的说法,刘璋反而是不懂得存恤百姓的统治者。我们在对刘璋进行评价的时候,除了《三国志》、《后汉书》、《华阳国志》的记载,是否也要参考诸葛亮的说法呢?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赵韪等人“贪璋温仁”是发生在刘璋刚上位之前,也不能概括刘璋的整个统治时期。

刘璋真的是个“温仁”的人吗?如何评价刘璋的“温仁”?

  另外是刘璋在刘备入川之战中的表现,同样也不能作为他温仁的确切证据。古人十分安土重迁,《潜夫论·实边》中这样评价:“民之于徙,甚于伏法。”曹操曾经打算迁徙淮南之地的百姓,结果百姓反而大多跑到了江东。郑度的计策如果顺利实施,是可以达到对刘备釜底抽薪的效果。但是反过来,刘璋的军队强迫百姓迁徙,焚烧百姓的粮食,破坏百姓的财产,谁能够保证在实行的过程中不出现动乱呢?刘璋拒绝郑度的建议,很有可能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至于刘璋献城投降的举动,实则是迫于刘备的军事压力。当时刘备、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已经从成都的北面、东面、南面团团包围,而且是马超的出现才导致刘璋心理防线的崩溃。马超是张鲁的部下,被刘备挖了墙角。但是刘璋并不知道这件事,马超出现在成都城下的时候,刘璋更可能是想到张鲁与刘备联合进攻自己,于是就投降了。至于刘璋的不愿意继续伤亡的说法,几乎每个投降的军阀都有一套说辞,不足为论。

刘璋真的是个“温仁”的人吗?如何评价刘璋的“温仁”?

  最后是益州的法律。诸葛亮说益州法律宽松不假,不过这个宽松是否对所有人都一样呢?恐怕未必。诸葛亮所说的可是“自焉已来有累世之恩”,刘焉算是一个温仁的人吗?我们再看两处记载,就可以判断出,刘璋包括刘焉的“恩”只是针对“东州士”这个特殊的群体而已,对待益州本土的法律恐怕并不宽松。

  《英雄记》:“璋性宽柔,无威略,东州人侵暴旧民,璋不能禁。”

  《三国志·蜀书·彭羕传》:“(彭羕)后又为众人所谤毁於州牧刘璋,璋髡钳羕为徒隶。”

  刘璋的黑点

  上面的论述,都是小编针对刘璋的评价和一些事情的动机的个人观点,除了刻意放纵东州集团践踏法律以外,都没有确切的证据支持。那么刘璋有过什么道德上的黑点吗?其实也是有的。在刘璋刚刚上位的时候,汉中的张鲁对刘璋的态度很傲慢,并不支持他的统治。刘璋的做法是杀死张鲁留在蜀中的母亲和弟弟。这导致了双方的彻底决裂。张鲁曾经是刘焉的拉拢对象,对刘焉统治益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张鲁只是不服从刘璋的统治,还没有公然反叛并且对抗刘璋。刘璋可以用军事手段或者政治手段对付张鲁,进攻或者怀柔都没有问题,为何杀死张鲁的家人呢?

刘璋真的是个“温仁”的人吗?如何评价刘璋的“温仁”?

  类似的情况在汉末三国时期也不是没有,袁绍手下的东郡太守臧洪因为袁绍阻止自己救援被曹操围攻的张超而选择脱离袁绍,袁绍击败并俘虏臧洪,开始的时候仍然愿意赦免臧洪,但是臧洪还是坚持不服从袁绍,因此被袁绍所杀。东郡丞陈容以此指责袁绍,袁绍的态度是“绍惭,左右使人牵出。”看来在同样的事情上,刘璋的表现比被评价外宽内忌的袁绍尚且不如。

  可能有人认为这个例子不具有说服力,毕竟张鲁先不服从刘璋在先。那么这件事就足以说明刘璋并不是一个仁慈的统治者。在刘备围城的时候,蜀郡督邮朱叔贤及其兄弟不愿意给刘璋卖命,打算出城投降刘备,事情败露被杀。这个倒是没有什么问题。而后刘璋做出一个举动,他将朱叔贤的妻子张昭仪赠送给自己的将士,用来提高士气或者以儆效尤,导致张昭仪不堪受辱而自杀。“三军莫不哀叹”,说明刘璋军队对张昭仪的境遇是同情的,或许也包含对刘璋的举动的不认可。

刘璋真的是个“温仁”的人吗?如何评价刘璋的“温仁”?

  我们看黄权投降曹魏、糜芳通敌江东、郤揖跟随孟达,刘备对他们的家眷都是原而不问;包括有质任制度的曹魏,中郎郭脩在蜀汉延熙十三年(即公元250年)被姜维俘虏到蜀汉,在延熙十六年刺杀蜀汉大将军姜维,三年的时间里,曹魏也没有诛杀他的后代。刘璋以张昭仪配军的行为,很明显不是温仁的举动。所以小编认为,刘璋作为汉末的军阀之一,并非是一个“白莲花式”的存在,他统治益州的一些举动,比如杀张鲁母弟、放任东州集团的暴行,也与温仁尚且有一段距离。刘备进攻刘璋无疑是背盟的不义之举,而刘璋的失败更多的是内部的分裂和军事实力的差距,而非后人所说的“宋襄公之仁”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