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在关键时刻杀掉谋士李岩的原因是什么?
李自成在关键时刻杀掉谋士李岩的原因是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1644年,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退出北京。
但是,当时的李自成,仍然控制着河南、山西、陕西等广大地区,拥号称百万的大军,形势仍有可为。
关键时刻,李自成杀掉了重要谋士李岩,导致“文武不和,军士解体”,自毁长城。
见面时,已藏危机
李岩初见李自成时,两人相谈甚欢。
李自成对李岩的夸奖,已经透露出他对李岩的“定位”:足下龙虎鸿韬,英雄伟略,必能与孤共图义举,创业门基者也。
“龙虎鸿韬,英雄伟略”,在封建时代,怎么看都不是对臣下的形容,反而有一丝“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尔”的味道。
而当时的李岩,确实有一丝“刘备”的味道。
李岩的父亲李精白,在天启年间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虽然后来被崇祯撸了,但其在旧明官僚士绅中的人脉仍在。
而李岩早期作为,又使他赢得了良好的名声和广泛的支持。
他曾散家财赈济灾民,并作《劝赈歌》,号召富户赈济灾民。
因此,他也早早得到了河南地区贫民的支持和景仰。
起义女将红娘子掳李岩后,“强委身焉”,与李岩结婚。
李岩不愿反明,逃归后被捕下狱,红娘子、饥民又把他救了出来。
可以说,此时的李岩,本人不愿起义,但广大饥民都拥立他,希望他带头起义。可见李岩在民间声望之高。
李岩获救后,表示:你们救我,深情厚意。但是,现在事情闹大了,我们罪在不赦,不如一起李闯王,可以免祸而致富贵。
可以说,无论出身、声望、文武才,李岩都有一丝像当年的刘备。
李自成虽然不是曹操,但也不是闻不出一点味道来。
当时,李自成仍在转战阶段,自然要借助李岩这样的文武才,但是,“天无二日”,李自成对李岩的猜忌,早早注定!
功劳的“后门”
加入李自成后,李岩立下大功,为起义军迅速走向辉煌做出了杰出贡献。
然而,李岩所立功勋,看起来给自己留了一些“后门”。
1、制定政策、宣传政策,使起义军迅速壮大。
在李岩的建议下,李自成“假行仁义,禁兵淫杀,收人心以图大事”。
而李岩的宣传,则是李自成迅速壮大的关键!
“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等耳熟能详的口号,就出自李岩之手。
一时间,河南饥民“惟恐自成不至”,“从自成者数万”,使起义军迅速发展起来!
然而,李岩似乎给自己留了“后门”。
“民受饷者,不辨岩、自成也。杂呼曰:李公子活我”!
而《明季北略》作者,后来也称:我小时候,只知道李公子,不知道李自成。
而李岩密友宋献策所创的民间谶语,只说“十八子主神器”,“一语双关”。
宋献策曾对李岩说:“十八子孩儿之谶毋为公乎”?李岩不敢应,但内心欢喜。(《小腼纪年》)
2、拉拢明旧官僚,为政权发展加速。
李岩劝李自成“尊贤礼士”,并推出了“在任好官,仍前任事”的政策。
贪官污吏坚决打击,但名声好的明朝官员,还是要争取过来的这一政策,使李自成军在大进军中迅速发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否则,很难想象,后来李自成从关中打到北京,一路几乎没有遇到强力抵抗!
然而,李岩在发展、执行这一政策时,还是给自己留了“后门”。
李岩原本就在河南地区的官僚、士绅中有非常高的名望,而且,李岩在策动官僚时,多“曲意安抚”,曲解农民军政策,以自己的意思进行安抚。
显然,李岩所作所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为自己独立发展创造了条件。
早有防范
李自成对李岩,似乎早有戒备之心。
闯王阵营的谋士中,牛金星是李岩推荐的,宋献策是牛金星推荐的,李岩是资历最深的一个。
在闯王打入北京过程中,李岩的功劳又似乎比后两人更大。
但是,在大顺政权建立后,宋献策为开国大军师,牛金星为左辅、天佑阁大学士,其位都远在制将军李岩之上。
看来,李自成在有意的削弱李岩的影响力。
而在北京期间,李自成对李岩上疏四事的态度,则进一步印证了其对李岩的防范。
入北京后,李岩上疏,提出了4个建议。
其中,除了登基等事情外,还包括三件:1、追赃的时,不要一棍子打死,分清楚清官、贪官,清廉的官员就免刑、任用;2、将士们不要居住到民屋,以使民众失望;3、厚待明太子,让他祭祀宗庙,并招抚各镇大官,“以大国封”。
然而,李自成“不甚喜”,只是批复“知道了”。
可以说,这几件事情,即便有一些值得商榷,但不至于一条都不能采纳!尤其是追赃分级、军士不居民房两条,以李自成的素养,怎么可能不知利害呢?
看来,李自成已对李岩个人的动机产生了怀疑。
李自成非常担忧李岩利用招抚明朝官吏、将领的政策,趁机发展自己的*,形成对威胁。
李自成虽然也试图招抚吴三桂等人,但不愿按李岩的意图,将这些做法上升到政策层面。
因此,一面招抚吴三桂,一面又抄人家的家,举措矛盾,酿成大祸!
猜忌,最后演变成了杀戮。
李自成退出北京后,河南地区的前明旧官僚又“皆反正”。
这一情况,印证了李自成的猜忌:前明官僚并不可靠,李岩主张的政策是错误的!
此时,李岩提出:给我2万精兵,我去河南,可以搞定!
一旁的牛金星也建议闯王采纳。
李自成不答应。
不久,牛金星密劝李自成:李岩又文武才,河南又是他故乡。借兵给他去河南,进后一定能制他。再说,十八子的谶语难道说的不是李岩吗?
“十八孩儿”的谶语有可能是指李岩,注定了李岩之死。
十八孩儿的谶语,本就是李自成集团当初自己编的,是否“天意”李自成当然清楚。
此时搬出这句谶语,不过是使李自成进一步确认:李岩早就开始留“后门”,“有大志”了!
杀!
后人都说是牛金星的谗言,使李自成错杀李岩。
其实,牛金星,最多算是见风使舵而已,李自成早有的猜忌之心,才是李岩悲剧的根本原因!
李岩,有文武才,也有不凡的英雄伟略。
李自成吸纳他,发挥李岩文武才、英雄伟略,是起义军崇祯十三年后走出低谷、迅速壮大,并建立政权、攻入北京的重要因素。
然而,随着起义军取得阶段性胜利,英雄伟略李岩又成了李自成猜忌的对象。
在李自成兵败山海关,退出北京后,李自成深感形势失控,英雄伟略的李岩又成了李自成杀之而后快的对象!
李自成担心李岩“难制”时候,南明正幻想与清廷联合镇压起义军,张献忠也正在与李自成部争夺汉中。
大家都不认为清廷是其主要对手,而在“操心”着错误的对象。
李岩之死,或许只是那个时代悲剧的缩影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 javascript:this指向
下一篇: 支付宝商家二维码被调换怎么申请理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