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学习三十一:resize 图片缩放函数
先解释一下各个参数的意思:
src:输入,原图像,即待改变大小的图像;
dst:输出,改变大小之后的图像,这个图像和原图像具有相同的内容,只是大小和原图像不一样而已;
dsize:输出图像的大小。如果这个参数不为0,那么就代表将原图像缩放到这个Size(width,height)指定的大小;如果这个参数为0,那么原图像缩放之后的大小就要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dsize = Size(round(fx*src.cols), round(fy*src.rows))
其中,fx和fy就是下面要说的两个参数,是图像width方向和height方向的缩放比例。
fx:width方向的缩放比例,如果它是0,那么它就会按照(double)dsize.width/src.cols来计算;
fy:height方向的缩放比例,如果它是0,那么它就会按照(double)dsize.height/src.rows来计算;
interpolation:这个是指定插值的方式,图像缩放之后,肯定像素要进行重新计算的,就靠这个参数来指定重新计算像素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 INTER_NEAREST - 最邻近插值
- INTER_LINEAR - 双线性插值,如果最后一个参数你不指定,默认使用这种方法
- INTER_AREA - resampling using pixel area relation. It may be a preferred method for image decimation, as it gives moire’-free results. But when the image is zoomed, it is similar to the INTER_NEAREST method.
- INTER_CUBIC - 4x4像素邻域内的双立方插值
- INTER_LANCZOS4 - 8x8像素邻域内的Lanczos插值
使用注意事项:
1. dsize和fx/fy不能同时为0,要么你就指定好dsize的值,让fx和fy空置直接使用默认值,就像
resize(img, imgDst, Size(30,30));
要么你就让dsize为0,指定好fx和fy的值,比如fx=fy=0.5,那么就相当于把原图两个方向缩小一倍!
2. 至于最后的插值方法,正常情况下使用默认的双线性插值就够用了。
几种常用方法的效率是:最邻近插值>双线性插值>双立方插值>Lanczos插值;
但是效率和效果成反比,所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使用。
3. 正常情况下,在使用之前dst图像的大小和类型都是不知道的,类型从src图像继承而来,大小也是从原图像根据参数计算出来。但是如果你事先已经指定好dst图像的大小,那么你可以通过下面这种方式来调用函数:
#include <stdio.h>
#include <opencv2/opencv.hpp>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cv;
int main( int argc, char ** argv_){
Mat img = imread("1.bmp", -1);
// 用法1
resize(img, img, Size(img.cols/4, img.rows/4), 0, 0, INTER_LINEAR);
imshow("1.bmp", img);
// 用法2
resize(img, img, Size(), 0.2, 0.1, INTER_LINEAR);
imshow("2.bmp", img);
waitKey();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