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

大数据审计案例分析(运用审计大数据的典型案例)

程序员文章站 2024-03-26 19:00:38
大数据时代的*审计,不仅需要创新审计模式和审计方法,应对审计对象的海量数据,更需要将大数据技术手段和思维方式应用于审计流程,提供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基层审计机关是*审计...

大数据时代的*审计,不仅需要创新审计模式和审计方法,应对审计对象的海量数据,更需要将大数据技术手段和思维方式应用于审计流程,提供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基层审计机关是*审计工作的重要执行主体,针对基层审计机关的大数据技术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和困难,我们经过调研,现以组织动态能力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基层审计机关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条件和路径,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

基层审计机关的动态能力分析

(一)动态能力理论概述

组织动态能力是指在变革的背景下,组织与外部环境变化压力相结合,通过整合、重组、获取和释放资源,帮助组织适应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并获得战略竞争优势的能力。

组织动态能力分为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能力是一种机会识别能力,组织通过该能力响应环境变化,实现对机会的识别与捕捉,是动态能力绩效机制的前提;吸收能力是整合重构能力,组织通过整合、协调与重构能力实现运营操作能力的改变,是动态能力绩效机制的实现手段;创新能力常常表现为技术和组织的柔性能力,组织通过在技术和组织结构两方面的柔性适应能力实现企业产品和服务创新,是动态能力绩效机制的支撑体系。

组织动态能力的演化由学习机制和环境动态性主导。深度学习机制、循环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和知识管理系统构建,对动态能力的开发和演化都具有促进作用。

(二)大数据环境下,基层审计机关应具备的动态能力

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指组织具备分析市场、客户和竞争对手,分配资源和对变化的市场条件作出反应的能力。感知能力属于适应能力的一部分,指比竞争对手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动态的能力。在大数据环境下,基层审计机关应具备的适应能力主要指识别大数据环境和技术可能带来的影响,及时分析基层组织面对审计项目及其所需资源的变化,理解审计客户需求的能力。

吸收能力。吸收能力使组织能认识到新的外部信息的价值,并有效吸收和使用这些新的外部信息,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同化、知识转化和知识利用。基于知识的吸收能力支持操作能力和动态能力的运行。吸收能力取决于公司与外部环境的接触,以及组织单位内部知识的转移。大数据环境下,基层审计机关的吸收能力主要表现为审计人员大数据技术知识获取、知识同化、知识转化和知识利用的能力。

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包括新产品开发能力和新工艺开发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包括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开发;新工艺开发能力包括创新过程的性能和适应现有流程的新技术。大数据环境下,基层审计机关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应用大数据技术提供新的审计服务,创新审计工作流程和审计方法,构建新的审计工作平台。

基层审计机关大数据技术应用现状

为了解基层审计机关面临的大数据环境及其动态性需求,我们设计了基层审计机关大数据技术应用情况调查问卷,面向上海市16家区级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发放。调研结果如下:

(一)应用情况

调查结果发现:虽然基层审计机关领导比较重视大数据审计,但大数据技术可操作性不强,费时费力,应用成效一般,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基层审计机关具备大数据领域专业知识的人员配备普遍不足,审计人员具备的大数据专业知识水平一般。只有少数基层审计机关通过自组或是购买服务的方式建有专门的大数据技术团队。

大多数基层审计机关人员普遍认为大数据技术对审计工作非常有帮助,迫切需要学习,为未来大数据应用做知识储备。但基层审计机关组织开展的大数据审计学习等活动不多,还有的审计人员担心大数据技术太难而学不会。

几乎所有基层审计机关都统一采集区级各级单位的财务数据,有半数已建立定期采集机制,另外半数只在需要的时候统一进行一次性采集。

数据采集有的由计算机技术部门负责,有的由审计业务科室负责,或由两个部门共同负责,还有的由综合部门负责。

各基层单位采集的预算单位财务数据的最主要来源是财务软件数据,其他数据来源按采集数据量依次为财政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绩效管理信息系统、*采购信息平台、部门决算报表系统和其他来源。

采集自预算单位外部的相关数据主要是大财政数据和部门业务数据,采集的其他类型数据,如环保数据、土地数据和教育数据数量相对较少。

只有不到一半的基层审计机关在审计项目结束后会按照要求对审计数据进行集中管理,数据管理不仅比较规范,而且建立了比较有效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

基层审计机关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最常用的分析工具仍是excel, 其次为 sqlserver、db2、oracle等数据库 软件,clementine、tableau 等可视 化分析软件应用较少,acl、arbutus 等专业审计数据分析工具和python、r等编程语言应用更少。

应用大数据审计最多的领域是预算收支审计,其他依次是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审计调查、自然资源审计、投资审计。

(二)应用问题及主要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基层审计机关在大数据技术应用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具体包括缺少大数据技术应用专业人员、大数据技术应用需要的数据基础不佳、大数据技术工具缺失、审计人员数据应用能力有限、被审计单位不配合等。

究其原因,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专业以财务会计、经济管理为主,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员比例相对较低,目前尚未专门招聘有大数据专业背景的人员加入审计队伍。

虽然现有审计人员学习大数据审计技术和工具使用技能的主动性较高,基层审计机关也安排了一些培训课程,但由于大数据技术工具的专业性强,培训中支持操作练习的大数据技术工具平台缺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有审计人员对大数据审计技术工具的掌握和应用。

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及大数据应用平台的缺乏,导致审计人员在收集相关数据时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存在被审计单位不愿配合相关数据收集工作的情形。

经费不足也是造成应用问题的原因之一,只有充足的经费保障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支持大数据专业人员招聘,支持适用的大数据技术工具平台的建设和培训,以及购买合适的大数据技术支持服务。

基层审计机关大数据技术应用条件和路径的理论框架

基层审计机关应构建一个满足其所处动态环境对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需求的组织形式,如审计现场工作小组、质量控制小组、大数据分析中心、技术支持小组、沟通协调小组等都是其重要的组织单元。

审计现场工作小组负责执行具体的审计任务;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审计工作的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价;大数据分析中心负责大数据的收集、数据建模和多维分析工作;技术支持小组负责提供大数据审计工作执行所需要的数据收集、存储和分析工具平台的搭建和维护工作;沟通协调小组负责各不同组织单元之间以及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各组织单元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同,分别体现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各组织单元可以只从职能上进行分离,人员可以重复安排。

审计流程中数据采集、数据还原、数据清洗、审计数据分析、落实疑点、生成取证单、生成审计报告等各主要环节都可以应用大数据技术来提升审计效果(参见图 1)。如在审计数据采集环节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快速地采集到财政数据、部门数据以及社保、医院、*、工商等主题相关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再如,在审计数据分析环节,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更高效地分析文本、视频、音频等非结构化数据,建立机器学习模型对更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深度挖掘更多潜在疑点,并应用大数据技术更高效地导出疑点,现场落实疑点。

大数据审计案例分析(运用审计大数据的典型案例)

大数据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第二阶段是成熟阶段。起步阶段应关注审计数据、审计流程、审计技术工具平台的借鉴复用;成熟阶段则应关注审计数据分析的模型构建和优化创新。

基层审计机关大数据技术平台建设和应用相关建议

为更好地提升基层审计机关大数据应用的复制复用能力和优化创新能力,基层审计机关应将所有审计项目的数据进行集中管理。

构建便于审计人员交流沟通和共享的数据采集、数据查询和数据分析平台,将常规项目或是常用通用的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查询和数据分析过程规范化、标准化,并固化到共享平台中。

同时构建一个包含多种不同大数据技术工具的开放应用平台,鼓励审计人员创新数据采集内容、数据清洗规则、数据查询关联和数据分析模型,创新优化审计报告的可视化效果,持续优化拓展大数据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场景和应用方式,提升审计质量和审计效果。

大数据专业领域知识、大数据专业分析手段和技术工具、有效的团队沟通、审计资源的合理分配是大数据技术在审计中应用的关键成功因素。

具备组织动态能力的基层审计机关能更好更快识别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机会,掌握整合应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更快更有效地应对大数据环境对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作者周兰萍单位系上海市杨浦区审计局;饶艳超单位系上海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