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励志【成功者大多拥有专注精神 】 博客分类: 重要生活 励志
程序员文章站
2024-03-23 19:38:28
...
“世上看起来可做的事情很多,但真正能够抓住的却很少。一生专注一项事业,每天专注本职工作,这是一个成功的方法,更是一条实现成功人生的捷径。 ”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猴子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故事,那时候我们都笑猴子太傻。但笑归笑,对这个故事的含义并不理解,自到工作多年后,才觉得猴子傻并非智力问题,而是心态问题。它不断地进行探索、选择、尝试;又不断地放弃和转移。它的心态已经注定了它的收获必然最小。
在我们的社会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总是匆匆选择一个行业或一家公司,总是在做着一件事情时同时想着其他更多的事情,他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瑕想、探索、选择和尝试中,因而无法集中精力和资源做好眼前该做的事情。最终他们会发现,多年之后,自己仍一事无成。而当初和他在同一起点的有些人,如今已经在某个领域成为了有用之才甚至是专家。他们不得不承认,他们被社会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聪明人和笨人,但为什么成就却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笔者认为,和一个人是否具有专注精神有很大关联。
成功者拥有专注精神。因为他们深深知道,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行行通、样样精。要想在当今社会中有所建树,必须要专注于一行一职。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时间和所能调动的一切资源,都投入到所选择的事业中,去创造尽可能大的成绩。而有些人则想法太多、目标分散,总是一心多用、左顾右盼,因为不专注,所以力量无法凝聚,因此无法在本职工作上取得成绩。因为没有成绩,所以在竞争中落后,并一输再输,最终只能被淘汰出局。
让我们来看看那些因专注而成功的人吧!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40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
迈克尔·乔丹从15岁开始从事篮球事业,至今已有29年。期间有很多机会从事很多行业,但他坚持只投身篮球运动。因为专注,使他成为NBA历史上最伟大的球星。
在2006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有记者采访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baidu)的创始人和当家人——年轻的李彦宏。当记者问他成功的秘决时,他的回答只有两个字:专注。
个人是如此,企业也是如此。
1987年,任正非创立了华为技术公司,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华为成为销售额600多亿的跨国电信供应商,这其中任正非和华为该面临多少机会和诱惑。但任正非和华为始终坚持只做通信设备,并于1997年将之写进了《华为基本法》。应该说,是专注成就了华为的今天。
同时,让我们看一看因为不够专注而失败的企业和个人吧!
2001年PC巨头联想推行多元化发展战略,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三年中,联想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与预期差距甚大。在三年的时间里,联想累计只完成了50%的销售增长,26%的利润增长,这份业绩在被称为“IT行业的春天”的那几年里算是很失败的。联想不仅新拓业务前景暗淡,核心业务也面临来自戴尔等竞争对手的严峻挑战。直到2004年年底,联想决定收购IBM在全球的PC业务,从多元化重新回归到专业化,这才使联想集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杨元庆将联想的这种转型称之为“专注”。
中国房地产龙头企业万科认为:在过去20年的发展中,万科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在中国经济从粗放走向集约的历史过程中,自觉地完成了从多元化到专业化的战略调整。
任何行业及职业都是博大精深的,够一个人花一辈子的精力去钻研和奋斗。任何一个大师级的人物,都只是某一个领域内的大师。比尔·盖茨最聪明的地方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他没做什么。凭借他的实力,如果去股市淘金,也许可以翻云覆雨;如果去做房地产,可能能够翻天覆地。但也有可能,比尔·盖茨做不了IT界的领袖,微软也成就不了今天的辉煌。
古人云,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既然选定了一项事业、一份职业,就专注地投入进去。做到思之、想之、谈之、研究之、坚持之;把它弄懂、弄通、弄透、弄专、弄精,尽最大努力,调动自身全部资源和力量做到最好。只有这种心无旁骛的坚定信仰和十年一剑的专注精神,才有可能在有生之年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2004年雅典奥运会,我在看完比赛项目后都会感慨一番:一位运动员为了能够在高手如云的奥运赛场上力夺冠军,他需要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专攻一个项目,而有的项目甚至只有少数的几个动作,这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专注精神和毅力来坚持啊! 然而没有这种专注和坚持,我们也看不到今天的邓亚萍、伏明霞、刘翔他们迷人的风采,也没有机会体会当国歌在奥运会场上响起时的那份感动了… …
世上看起来可做的事情很多,但真正能够抓住的却很少。一生专注一项事业,每天专注本职工作,这是一个成功的方法,更是一条实现成功人生的捷径。
http://www.yixieshi.com/zhichang/8667.html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猴子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故事,那时候我们都笑猴子太傻。但笑归笑,对这个故事的含义并不理解,自到工作多年后,才觉得猴子傻并非智力问题,而是心态问题。它不断地进行探索、选择、尝试;又不断地放弃和转移。它的心态已经注定了它的收获必然最小。
在我们的社会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总是匆匆选择一个行业或一家公司,总是在做着一件事情时同时想着其他更多的事情,他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瑕想、探索、选择和尝试中,因而无法集中精力和资源做好眼前该做的事情。最终他们会发现,多年之后,自己仍一事无成。而当初和他在同一起点的有些人,如今已经在某个领域成为了有用之才甚至是专家。他们不得不承认,他们被社会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聪明人和笨人,但为什么成就却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笔者认为,和一个人是否具有专注精神有很大关联。
成功者拥有专注精神。因为他们深深知道,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行行通、样样精。要想在当今社会中有所建树,必须要专注于一行一职。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时间和所能调动的一切资源,都投入到所选择的事业中,去创造尽可能大的成绩。而有些人则想法太多、目标分散,总是一心多用、左顾右盼,因为不专注,所以力量无法凝聚,因此无法在本职工作上取得成绩。因为没有成绩,所以在竞争中落后,并一输再输,最终只能被淘汰出局。
让我们来看看那些因专注而成功的人吧!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40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
迈克尔·乔丹从15岁开始从事篮球事业,至今已有29年。期间有很多机会从事很多行业,但他坚持只投身篮球运动。因为专注,使他成为NBA历史上最伟大的球星。
在2006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有记者采访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baidu)的创始人和当家人——年轻的李彦宏。当记者问他成功的秘决时,他的回答只有两个字:专注。
个人是如此,企业也是如此。
1987年,任正非创立了华为技术公司,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华为成为销售额600多亿的跨国电信供应商,这其中任正非和华为该面临多少机会和诱惑。但任正非和华为始终坚持只做通信设备,并于1997年将之写进了《华为基本法》。应该说,是专注成就了华为的今天。
同时,让我们看一看因为不够专注而失败的企业和个人吧!
2001年PC巨头联想推行多元化发展战略,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三年中,联想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与预期差距甚大。在三年的时间里,联想累计只完成了50%的销售增长,26%的利润增长,这份业绩在被称为“IT行业的春天”的那几年里算是很失败的。联想不仅新拓业务前景暗淡,核心业务也面临来自戴尔等竞争对手的严峻挑战。直到2004年年底,联想决定收购IBM在全球的PC业务,从多元化重新回归到专业化,这才使联想集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杨元庆将联想的这种转型称之为“专注”。
中国房地产龙头企业万科认为:在过去20年的发展中,万科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在中国经济从粗放走向集约的历史过程中,自觉地完成了从多元化到专业化的战略调整。
任何行业及职业都是博大精深的,够一个人花一辈子的精力去钻研和奋斗。任何一个大师级的人物,都只是某一个领域内的大师。比尔·盖茨最聪明的地方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他没做什么。凭借他的实力,如果去股市淘金,也许可以翻云覆雨;如果去做房地产,可能能够翻天覆地。但也有可能,比尔·盖茨做不了IT界的领袖,微软也成就不了今天的辉煌。
古人云,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既然选定了一项事业、一份职业,就专注地投入进去。做到思之、想之、谈之、研究之、坚持之;把它弄懂、弄通、弄透、弄专、弄精,尽最大努力,调动自身全部资源和力量做到最好。只有这种心无旁骛的坚定信仰和十年一剑的专注精神,才有可能在有生之年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2004年雅典奥运会,我在看完比赛项目后都会感慨一番:一位运动员为了能够在高手如云的奥运赛场上力夺冠军,他需要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专攻一个项目,而有的项目甚至只有少数的几个动作,这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专注精神和毅力来坚持啊! 然而没有这种专注和坚持,我们也看不到今天的邓亚萍、伏明霞、刘翔他们迷人的风采,也没有机会体会当国歌在奥运会场上响起时的那份感动了… …
世上看起来可做的事情很多,但真正能够抓住的却很少。一生专注一项事业,每天专注本职工作,这是一个成功的方法,更是一条实现成功人生的捷径。
http://www.yixieshi.com/zhichang/8667.html